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条件致病菌与人体共存,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他条件因素影响,可能引发黏膜或全身感染[1]。白念珠菌导致的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等多种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还可与其他致病菌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如在口腔中与卟啉单胞菌形成混合生物膜,使牙周围组织遭到明显的破坏[3]。目前抑制白念珠菌的药物库资源有限,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治疗白念珠菌的侵袭性感染,但其毒副作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产生耐药性。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亟需开发新型有效抗菌物质,而生物源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等特点可以为此提供基础[4]。学者们对白念珠菌致病机理和药物作用靶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积极寻找抑制白念珠菌的相关天然活性物质,为解决化学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基础。本文对白念珠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机理以及不同生物源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物代谢工程以微生物为载体,以生命系统各个阶段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天然模板和设计蓝图,采用合成生物技术合成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中部分有害或具有潜在安全威胁,如毒素和蛋白质复合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也可危害健康的药物分子及其衍生物、国际公约限制使用的化学制剂等,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采取天然代谢通路与非天然代谢通路生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化学合成的活性物质和活性物质递送技术相关的合成生物学安全风险的梳理分析,为促进活性物质的合成生物创新发展和应用提出科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整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扫过了一股绿色浪潮green wave,对医学卫生事业来说,由于合成药物和抗菌素的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相对的认为得自自然界的生物活性物质则具有较大的安全性,因而出现了大量纯天然的保健食品、饮料和药物,国外也相继成立了一些植物疗法学会,并出版发行了一些专门的phytotherapy刊物。即使在对天然药物审批较严使用较少的美国,据近年统计使用至少含一个天然药物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25%以上,我国是植物疗法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已对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多数是基于中医中药的传统方法和民间用药经验再经广泛的动物筛  相似文献   

4.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众所周知。传统的抗病毒药物一般为核苷类似物,如无环鸟苷、叠氮胸苷等。但这些药物抗病毒作用不彻底、毒副作用大。由于西医药对病毒病的局限性,人们对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其中植物多糖作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为治疗病毒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SUD)是一个全球性的卫生和社会问题。针对大多数成瘾性物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普遍还是采用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近年来,针刺、深部脑刺激(D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性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关注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治疗SUD中的应用。本综述在文献检索(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刺、DBS、rTMS、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对阿片类药物、精神活性物质、尼古丁、酒精等不同成瘾性物质的心理渴求、戒断时间、使用剂量和成瘾伴随的情绪、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刺、DBS、rTMS、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成瘾性物质引起的心理渴求、降低物质摄入量、增加戒断时间,同时改善长期使用成瘾性物质引起的认知障碍、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等。如果非药物干预手段结合药物、心理等治疗方式,效果更佳。尽管非药物干预方法在现阶段主要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明确非药物干预手段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汪松  陈林  何江枢  李嘉  龙军  杨进 《生命的化学》2023,(12):1941-1948
姜黄素(curcumin)是提取于植物中的酮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因其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广泛等优点,在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炎、急/慢性肾损伤、肾纤维化等中发挥保护作用,并具有改善药物或有毒物质引起的肾脏损伤、减轻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和协同放化疗抗肾脏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已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焦点,然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及治疗作用以及后续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总结和探索。本文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姜黄素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然产物β-谷甾醇对子宫癌的治疗具有较显著的功效,目前已被应用到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它对人体的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要远小于顺铂这类传统药物。目前人们对β-谷甾醇的抗癌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主要利用TaqMan MicroRNA As-say芯片技术对β-谷甾醇和顺铂处理过的Hela细胞进行分子水平检测,分析两种药物处理前后Hela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得到在β-谷甾醇和顺铂两种药物作用下同时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结合多种数据库的使用进行靶标预测,频数分析及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与癌症相关的靶标STK4/MST1,从生物信息学角度上推测β-谷甾醇可能抑癌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界丰富的天然药物宝库以及我国丰富的中药宝典中,有不少药物具有对人体适应性及免疫双向调节功能的作用,人体服用此类药物后,可使机体处于增强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状态,加强机体适应有害刺激, 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能力,促进抗体形成作用,以提高解毒能力。同时在抗感染御邪的作用中,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以对抗病毒。此外,对亚健康状态人群,恢复健康亦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尤其在目前SARS疫情突发的非常时期,此类药物对促进人体免疫力,抵御有害刺激因素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近年来, 西方国家称此类药物为适应原样植物药,也就是中医所说的“…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1年生肉质草本野生植物,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11种常量元素和4种微量元素,具有药用价值:马齿苋素有“绿色天然抗生素”的美称:经常食用马齿苋,对促进人体健康和增强体质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是具有生物粘附性且能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它具有生物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对人体无毒性且能够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作为载药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等优点。国内外近些年已将其应用于药剂学领域,以及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经微球化与药物结合形成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较多成果。本文主要阐述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主要生物特性、作用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所产生的抗菌素以及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即使在医疗领域之外也同样受到重视,并且仍在不断努力寻找新类型。利用计算机进行药物设计,以天然物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及其药物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手性环境.手性药物用于机体后.两对映体与体内的大分子物质结合,呈现作用机制和结合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手性药物的体内立体选择性特征,产生药理学上的差别.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舒张血管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对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痰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以手性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的药效学立体选择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天然药物治疗肝损伤的功效及其低毒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大多肝损伤均有氧化应激的参与,天然药物的保肝作用通常与其抗氧化特性或激发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有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抗氧化,天然药物还具有许多其他保肝机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保肝降酶的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将国内外已报道的天然药物分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木脂素类、萜类及其他类并分别列举其治疗机制及效果,为天然药物保肝降酶相关性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并对未来保肝降酶的新药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天然药物治疗肝损伤的功效及其低毒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大多肝损伤均有氧化应激的参与,天然药物的保肝作用通常与其抗氧化特性或激发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有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抗氧化,天然药物还具有许多其他保肝机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保肝降酶的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将国内外已报道的天然药物分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多糖类、木脂素类、萜类及其他类并分别列举其治疗机制及效果,为天然药物保肝降酶相关性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并对未来保肝降酶的新药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Hemsley]为菊科植物。它的叶中含有高甜度低能量的甜味物质--甜菊糖甙,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是一种天然甜味剂。甜菊糖甙不但能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对人体无付作用,而且对于生活条件优越、运动量少而引起的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糖-药物轭合物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类物质作为赋形剂在药物制剂中已被广泛使用,多糖结构中包含了多种活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安全性,使其在聚合物-药物轭合物的构建中成为理想的载体材料.目前天然的多糖大分子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方兴未艾,以多糖为载体的聚合物-药物轭合物在定位或靶向给药、组织工程、生物黏附等领域也备受关注.本文以天然多糖-药物轭合物的研究现状为切入点,总结归纳了多糖-药物轭合物的设计与构建途径,介绍了其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讨论并分析了多糖在轭合物体系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对以多糖为载体的聚合物-药物轭合物发展的方向予以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低毒高效的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s)激动剂已成为开发治疗代谢综合症药物的研究热点。现针对近年来关于PPARs天然激动剂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包括药用和食用植物、复方中药,以及生理活性物质中含有的PPARs三个亚型α、β、γ的激动剂,或是PPARs的双重和泛天然激动剂,这些天然产物均能通过激动PPARs发挥治疗预防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医早有利用猪脏器治病、养身。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豕甲用于治疗五痔、伏热在腹中……辟一切恶疮,豕甲和诸角都能疗热毒,治吐血,衄血等症。动物脏器生化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一般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疗效好,容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成为治病防病的重要药物,因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通过对生化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从天然产物寻找和研制新药,已成为医药工作者探索研制新药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化学预防是指使用药物、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等来降低癌症的发生或复发的风险。海洋微藻是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光合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并能产生许多宝贵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包括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多糖和蛋白质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海洋微藻产生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多糖和蛋白质等天然活性物质,对结肠癌有化学预防作用。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洋微藻活性物质对结肠直肠癌预防作用的研究,并展望了海洋微藻活性物质在结肠直肠癌化学预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凝胶是一种半固态的人造胶状物质,由亲水性聚合物高分子链构成,能吸收大量的水分。鉴于其独有的水溶性或亲水性特征,水凝胶成为模拟天然生物组织功能的最佳选择。因此,水凝胶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医疗领域,常作为人体组织工程学支架或药物传输系统被植入患者体内。不过,这些人造水凝胶物质也常会出现断裂或撕裂的情况,为患者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不少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