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洪杰 《植物学报》1996,13(2):25-28
利用透射电镜,对缺铁黄瓜幼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植株的某些形态学进行了观测,发现缺铁后的幼叶细胞内首先受到影响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其次是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结构完好。幼苗缺铁20天后, 大部分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和间质片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少量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倾向,植株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幼苗长势衰弱,叶色发黄、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缺铁对黄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某些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对缺铁黄瓜幼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植株的某些形态学进行了观测,发现缺铁后的幼叶细胞内首先受到影响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其次是线料体,细胞核、内质网结构完好。幼苗缺铁20天后,大部分叶绿体的基料片层和间质片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少量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倾向,植株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幼苗长势衰弱,叶色发黄、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贯叶金丝桃叶中分泌细胞团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叶中分泌细胞团的发育,其细胞中质体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大,但一些质体局部出现解体,大量的深色管状结构和小泡出现在退化质体的周围,有些小泡与液泡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至液泡中,导致液泡中出现大量的多泡结构,多膜结构和嗜锇滴。同时,高尔基体分泌小泡进入液泡。然而,当分泌细胞团发育成熟后,分泌细胞被含有灰色均匀的分泌物(金丝桃素)的大液泡所占据,嗜锇滴消失。表明嗜锇滴可能是金丝桃素的前体物,来源于退化的质体。出现于质体和嗜锇滴之间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也参与了金丝桃素前体物的合成和细胞内的转运。  相似文献   

4.
汞,镉污染对黑藻叶细胞伤害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黑藻(Hydrilla vertieillan(L.f.)Royle)植株分别在Hg^2+、Cd^2+梯度浓度的污染水中培养,在培养的时间段中(Hg^2+为3xd,Gd^2+为6d),随着浓度的递增,叶片逐渐出现均匀退绿症状。电镜观察发现,叶细胞遭受Hg^2+、Cd^2+毒害初期,高尔基体消失,内质网膨胀后解体,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和线粒体中的脊突胀成呈囊泡状,核中染色质涕 集。随着叶细胞遭受毒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贯叶金丝桃( Hypericum perforatum L.)叶中分泌细胞团的发育,其细胞中质体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大,但一些质体局部出现解体,大量的深色管状结构和小泡出现在退化质体的周围,有些小泡与液泡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至液泡中,导致液泡中出现大量的多泡结构、多膜结构和嗜锇滴.同时,高尔基体分泌小泡进入液泡.然而,当分泌细胞团发育成熟后,分泌细胞被含有灰色均匀的分泌物(金丝桃素)的大液泡所占据,嗜锇滴消失.表明嗜锇滴可能是金丝桃素的前体物,来源于退化的质体.出现于质体和嗜锇滴之间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也参与了金丝桃素前体物的合成和细胞内的转运.  相似文献   

6.
黄瓜、番茄和大豆对缺铁胁迫适应性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瓜、番茄和大豆同是双子叶植物,缺铁诱导的适应性机制都属于机理I,但是它们在适应缺铁胁迫的具体反应上却各有不同。黄瓜、蕃茄缺铁时主要表现为近根尖处膨大、变粗,根毛增多,发育成具有转移细胞特征,并主动向外分泌大量H+,使根系对Fe(Ⅲ)还原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根际中铁的有效性。大豆则主要是依靠根尖膨大、变粗,表皮、皮层中积累大量酚类物质来还原难溶性Fe3+化合物。植物基因型之间对缺铁胁迫的这种反应上的差异,给铁高效基因型筛选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三角帆蚌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角帆蚌精子为原生型,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头部呈子弹头形,电子致密且均匀,主要是核所在的区域。核前端由3-4个小的电子致密颗粒组成一个浅弧形的囊泡,为顶体结构,中段具有5个球形线粒体,环绕着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中段末端具有的鞭毛质领结构(flagellar collar)为一电子致密环,与远端中心粒之间由9个分叉的电子致密小片连接。尾部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8.
镉对冬小麦叶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镉处理7天后冬小麦叶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0PPm氯化镉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影响。80PPm氯化镉溶液处理后叶绿体的结构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基粒垛迭减少,基粒分布不均匀,有些叶绿体外围双层膜破裂。  相似文献   

9.
淹水对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淹水过程中玉米(Zea mays L.)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连续观察。淹水2h后,液泡膜发生明显内陷。淹水6h后,液泡膜内陷加剧,呈极度松弛状态;叶发体被膜局部向外突出一个由单层膜包裹的泡状结构。淹水12h后,液泡膜局部破裂;叶绿体被膜破坏加剧,成为一松弛的单膜结构,同时,基质类囊体出现空泡化。淹水18h后,叶绿体的破坏进一步加剧:被膜完全消失,基质类囊体开始消化;同时,线粒体膜和核膜也开  相似文献   

10.
黄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核仁超微结构类型及缺硼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是植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时植物根的生长被抑制。黄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核中核仁有四种类型。不缺硼的核仁中,丝状成分、粒状成分、丝状中心及核仁液泡能够明显地看到。缺硼的核仁中,丝状成分萎缩,变得粗短。看不见丝状中心、核仁液泡等。环形核仁中的中央大液泡变小。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模拟锌污染对水车前叶细胞的自由基过氧化损伤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随锌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先升后降;MDA(丙二醛)含量上升,超微结构的变化也呈现加重趋势,低浓度处理的变化为细胞核变形,叶绿体膨胀,类囊体排列紊乱,严重的超微结构的损伤是核仁散开,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几乎成为空核和核膜破裂,核质散出;线粒体脊突膨胀和部分溶解;叶绿体膜断裂,消失和部分类囊体溶解和散到细胞质中,实验结果表明,锌胁迫下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内膜系统遭到严重伤害,这可能是自由基过氧化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黄瓜果实贮藏过程中某些形态,生化变化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随着其花端部位的种子的不断发育,中部及茎端逐渐萎缩变糠,花端膨大(称为“大头现象”)。花端胎座组织中蛋白质、DNA、RNA 及干重等都随着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而中部组织的上述物质的含量则急剧下降。贮藏20天,中部果皮及胎座组织中 DNase 活性分别增加了5和7倍,RNase 活性增加了5和6倍,这两种酶活性在花端组织中则几无变化。实验发现用 BA+GA,处理果实对于延迟花端膨大及中部萎缩有效,并能显著延缓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未授粉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不出现“大头现象”,其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在果实各部位几乎以相同的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大血藤科花粉形态及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血藤科及木通科的八月瓜属HolboelliaWall.和木通属AkebiaDecne花粉进行了光镜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如花粉均为3沟,外壁表面具穴状纹饰,甚至大小也很近似。但从其外壁结构看,大血藤花粉的外壁内层为结均一的致密层组成  相似文献   

14.
水平回转对马铃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敏  薛淮  王亚林  张赞  张纯花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24(6):365-368,F003
本文报道了水平回转即模拟微重力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及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如:植株长高,叶片细胞出现了壁质分离现象,部分细胞壁扭曲、收缩变形,部分叶绿体片层结构出现了弯曲、排列疏松、内含物溢出,部分线粒体出现了边缘模糊及嵴消失,同时有细胞内淀粉粒明显增多的现象发生。在脱离水平回转即模拟微重力处理一周后,电镜观察发现变异的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芦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3月从辽宁盘锦双台河口湿地挖取芦苇根茎并人工桶栽,待缓苗成功后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芦苇细胞超微结构对不同盐度胁迫的响应,以明确芦苇细胞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芦苇细胞可承受4.0%以下浓度的盐胁迫。当盐度介于0%~4.0%时,芦苇细胞膜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使芦苇细胞受损的膜结构发生局部内陷或萎缩变形,细胞器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或将功能丧失的细胞器清理出细胞外,出现破裂和解体,以响应结构损伤的膜系统的修复,使细胞功能得到修复;当盐度为4.0%时,芦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及细胞壁遭到破坏,造成芦苇细胞膜系统的不可逆损伤,使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无法完成,导致芦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中断,芦苇细胞生命活动趋于停止;在8.0%浓度盐胁迫下,芦苇细胞膜系统结构完全消失解体,导致芦苇细胞直接死亡。  相似文献   

16.
17.
黄瓜不同抗病品种与疫霉菌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镜观察发现,黄瓜(CucumissativusL.)的不同抗病品种在与疫霉菌(PhytophthoramelonisKatsura)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感病性品种易被疫霉菌侵染,被侵染的叶肉组织及周围细胞中胶层解离、胞质凝聚、细胞器解体,叶片组织内有大量胞间及胞内生长菌丝。中抗病性品种也被疫霉菌侵染,但表现出胞间连丝断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增多等抗病性反应,与菌丝相接触的细胞出现质膜内陷。抗病性品种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叶肉细胞与入侵菌丝一同解体死亡,胞间菌丝向细胞内穿透处形成壁附加物。中抗病性品种和抗病性品种在与疫霉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蝇子草茎叶上着生粘液毛,它是由3个细胞构成的单列腺毛。电镜观察表明,在刚形成的腺毛柄细胞中,质体最发达,而且大多数质体内含有淀粉粒。在柄细胞中,有些质体和液泡膜融合产生小泡,可能以胞饮方式将质体内的淀粉粒降解后的产物转以液泡内。有些质体则可能直接突入液泡并在液泡内降解其淀粉粒。在头细胞发育中,含淀粉粒的质体增多。后期大多数质体消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充满纤丝状物质的小不包和大泡。最后,小泡和大泡相琵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三种铜离子浓度对鲫鱼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脾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线粒体和内质网,线粒体双层膜解体,形成空白区,嵴断裂,膨大和扭曲,内质网亦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0.
锰胁迫对杠板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邬卉  薛生国  吴雪娥  刘平 《生态学报》2014,34(4):798-806
锰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锰含量过高将影响酶活性、造成植物毒害,不同植物的锰耐性差异很大。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是一种生长在锰尾矿废弃地的耐性植物。通过温室培养,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研究不同锰处理条件下(5,1000,10 000μmol/L)杠板归根、茎和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锰在叶细胞内可能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1)生长介质锰含量为5μmol/L时,杠板归细胞超微结构未见异常;即使锰处理浓度为1000μmol/L时,杠板归根、茎和叶细胞结构依然完整,细胞器清晰可见,未见明显损伤;(2)当锰处理浓度为10000μmol/L时,杠板归细胞器未见缺失现象,但根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茎细胞叶绿体开始受损,叶细胞叶绿体膜结构出现破损,基粒片层结构减少,嗜锇颗粒数量明显减少;(3)与对照相比,1000μmol/L或10000μmol/L锰处理30 d,植物细胞内出现黑色团聚物。10000μmol/L锰处理条件下,杠板归叶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出现类似针状物质,这可能是杠板归体内锰积累和分布的形态之一。研究成果有助于阐明植物的锰耐性机制,为锰耐性植物筛选和废弃锰尾矿库生态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