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导弹,人们便会想到它具有专一地追踪,摧毁目标的功能。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一种新型的超微型生物导弹,已经研制问世。这种生物导弹就是脂质体(liposome)。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人工膜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微囊。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备脂质体采用的磷脂和胆固醇均是天然存在的物质,所以脂质体膜近似天然的生物膜。脂质体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脂  相似文献   

2.
脂质体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备的磷脂类生化物质,属携有双层包膜的脂质小囊.它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可以保护药物,提高药效;减小药剂对机体的毒性;可将治疗药剂准确地命中病变部位、组织和细胞.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简要概述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重组和脂蛋白体在植物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和芬  陈珈 《植物学通报》2000,17(2):150-154
脂质体是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形成的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在推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中,它作为模式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用于研究膜蛋白的性质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相互关系;膜的电化学性质等。近年来脂质体重组技术开始引入到植物学研究领域,用于对植物膜蛋白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制备和脂酶体重组的方法及其在植物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余和芬  陈珈 《植物学报》2000,17(2):150-154
脂质体是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形成的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在推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中,它作为模式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用于研究膜蛋白的性质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相互关系;膜的电化学性质等。近年来脂质体重组技术开始引入到植物学研究领域,用于对植物膜蛋白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制备和脂酶体重组的方法及其在植物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糖和膜脂的相互作用: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对脂有保护作用。在有糖存在的条件下,可使载药脂质体先处于干燥状态,当其再水化时,脂质体内含物不漏出,并完好地保持脂双层结构。本文详细地阐明了糖对脂保护作用的分子机理:阻止膜融合,降低膜脂的主相变温度,抑制侧向相分离,抑制双层→非双层的相变等,并阐述了糖对膜保护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SOD脂质体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体许多疾病常停有SOD的含量变化,有些疾病与O2-·密切相关。将SOD包入脂质体后不但可提高SOD进入细胞的量,还可选择性地将SOD导入到一定的器官中。SOD对某些自身免疫病、关节炎、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阴茎海绵体硬结疼痛、放射病及放疗引起的副反应,以及肌肉疲劳等都有疗效。  相似文献   

8.
前言早在60年代初,Bangham等就已发现双亲性分子(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分子)在水中将自动形成多层的封闭囊泡,其中每一层都由亲水端朝向水、疏水端彼此靠近、排列有序的二片层分子组成。他把这种结构称为片层液晶相。磷脂就是这种双亲性分子的典型代表,用磷脂充分水化后所形成的上述结构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生物膜,是在分子水平研究膜结构与功能的很好的模型,因此有关这类研究工作就迅速发展起来。Sessa与Weissman于1968年正式提出脂质体这一名词,并为各国学者所公认和广为采用。虽然脂质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柱形甚至螺旋形的结构,但多数情况下以近似圆  相似文献   

9.
脂质体相行为对亲和素与膜表面模型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影响刘铮,文辰晖,隋森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关键词脂质体;抗生物素蛋白;荧光滴定生物体内的细胞是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膜包被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受体,在细胞膜所执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ESR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其在抑制和杀伤癌细胞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实验发现: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Ec腹水肝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减弱, 弱固定化作用增强,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增加.亚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乳腺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S180实体瘤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结果表明,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作用于膜蛋白引起了膜蛋白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8-苯胺基-1-萘磺酸(简称8.1-ANS)作为荧光探针被大量地用于蛋白质和生物膜的研究[1,2],但人们对其荧光特点和发光机制的了解很不全面,一直处于争论之中[3]。本文从膜表面电荷和膜极性的角度研究了8.1-ANS在脂质体膜表面的荧光强度和峰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含β-桐酸(β-ESA)的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在加入Ca(2+)后浊度,粒度及内包荧光物释放的变化,研究了Ca(2+)与DPPC/β-ESA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PPC/β-ESA脂质体是一类对外加Ca(2+)敏感的脂质体,Ca(2+)的作用首先是引起脂质体间的集聚然后使脂质体融合;此时加速脂质体内包荧光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是予以大剂量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抗癌药物因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无选择性的杀伤了正常人体细胞,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承受了较大的痛苦,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在药剂学研究中,须以提高药效、增强靶向性及降低毒副作用等为目标,合理地选择和开发抗癌药物给药系统。自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传递技术引入癌症治疗以来,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递药机理,高效低毒地递送抗癌药物至病灶,因而成为现今抗癌药物给药系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最新报道,综述了脂质体抗癌药物的递药优势、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了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给药系统在抗癌药物递送领域中的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介导转染法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质体是磷脂分散在水中时形成的脂质双分子层 ,又称为人工生物膜。最初 ,人们只是运用脂质体模拟生物膜 ,研究膜的构造及功能 ,从而发现了膜的融合及内吞作用 ,因而可用作外源物质进入细胞的载体。相对于电穿孔法和磷酸钙共沉淀转染法 ,脂质体介导转染法简便易行 ,成本适中 ,具有较高的转染率和较小的细胞毒性。1 .脂质体的组成和制备1 .1 组成脂质体的脂类  现有的商业化脂质体均为阳离子脂类与中性脂类的复合体 ,如LipofectAMINE、Lipofectin等 ,中性脂类多为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DOPE)。其中 ,阳离子脂类…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在体内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脂质体已经成为基因转移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本文从阳离子脂质体的理化特性、质粒/阳性子脂质复合体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质粒/脂质复合体的基因转移机制等方面,对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在体内基因转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白藜芦醇甙及其衍生物对脂质体膜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脂质体是由天然脂类和(或)类固醇组成的微球体,核酸分子可被包裹在微球体内部空间,通过细胞内吞作用(endocytosis)及膜融合(membrane fusion)进入细胞。由于脂质体没有毒性,制备容易,因此,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两性霉素B是在两性霉素B分子的外面包裹了生物性脂质体,通过脂质体的携带可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分子代谢,较多地分布在肝、脾、肺,而在肾组织中分布减少,从而显著地减少了其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临床疗效也获得了提高,适用于系统性真菌病患者的治疗。现就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