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自由飞行蜜蜂跟踪运动目标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蜜蜂能够准备地跟踪运动目标.当目标的距离较大时蜜蜂主要通过校正与目标的角度偏差接近目标.无论是在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密蜂使用了目标误差角以及目标相对蜜蜂的角速度的信息.蜜蜂的运动目标跟踪控制系统,往往把目标置于复眼的前下方体轴夹角约35度的视场区域中.目标与背景颜色对(?)的的实验结果表明蜜蜂跟踪行为所利用的目标的速度的信息是来自于对绿色敏感的光感受器:而与目标位置有关的方位角的信息则不仅仅来自于绿色光感受器,而且也来自于兰色光感受器.当蜜蜂与目标的距离较近时,蜜蜂除了角度校正以外还使用了横向移动来跟踪运动目标.横向目标跟踪系统看来仅仅接受来自于对绿色敏感的光感受器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蜜蜂对相同颜色和不同颜色目标图对的形状以及颜色的综合识别能力实验过程中,蜜蜂始终处于自由飞行状态.做为刺激目标使用的图对分别有相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相同颜色不同拓扑结构和不同颜色几何形状三组.主要结果有三点:(1)在相同颜色的条件下,蜜蜂可以分辨出图形的几何形状,并且识别能力与图对的相似程度成反比(2)在刺激图形为环形时,蜜蜂对图形平均亮度敏感;在平均亮度相同的情况下,对环形细节变和尺寸大小不敏感.(3)在不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刺激条件下.蜜蜂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颜色因素会抑制几何形状因素而起主要作用.这三个结果可以视为深入研究颜色加工通道和几何形状加工通道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组配的蜜蜂信息素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蜜生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在不同浓度(0.05 μg/μL、0.10 μg/μL和0.15 μg/μL)反式-9-氧代-2-癸烯酸[(E)-9-oxodec-2-enoicacid,9-ODA]对工蜂卵黄原蛋白基因(Vg)表达影响基础上,以蜂蜡为载体,用4种蜂王上颚腺信息素(9-ODA,9-HDA,HOB,HVA)与蜜蜂幼虫饥饿信息素(β-罗勒烯)按照一定比例组配了4种蜜蜂信息素挂片(T1-1、T1-2、T2-1、T2-2),同时以纯蜂蜡挂片作为空白对照组(CK)。系统研究了4种蜜蜂信息素挂片对西方蜜蜂无王群急造王台以及有王群的蜂蜜产量、封盖子数和群势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饲喂0.05 μg/μL、0.10 μg/μL和0.15 μg/μL的9-ODA,对工蜂Vg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4个实验组(T1-1、T1-2、T2-1和T2-2组)出现封盖王台的时间均有显著延迟(P<0.05),推迟时间2~3 d;T2-1组蜂蜜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蜂蜜产量提高24.00%;T1-2组、T2-1组和T2-2组封盖子数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84.52%、64.50%和80.09%;T1-2组和T2-1组蜂群群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3.37%和50.85%。因此不同组配的蜜蜂信息素对西方蜜蜂蜂蜜生产及繁殖性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对养蜂生产中合理利用蜜蜂信息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2022,(3)
【目的】为了探究蜜蜂信息素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生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蜂蜡为载体,选择4种蜂王上颚腺信息素(9-ODA:9-HDA:HOB:HVA)与蜜蜂幼虫饥饿信息素(β-罗勒烯)按照一定比例组配了4种强蜂素挂片(T1-1组、T1-2组、T2-1组、T2-2组),同时设置一个纯蜂蜡挂片作为空白对照组(CK组)。将2种组配强蜂素(T1-1、T1-2)分别置于特殊密闭容器瓶中,15、30和45 d后用捕集针抽取密闭容器瓶气体,利用气相-质谱联用系统测定2种组配强蜂素(T1-1、T1-2)中β-罗勒烯挥发含量。并系统研究了4种组配强蜂素对无王群急造王台以及对有王群的蜂蜜产量、群势和封盖子数影响。【结果】在15、30和45 d时,2种组配强蜂素中β-罗勒烯挥发量差异不显著(P> 0.05),即2种组配强蜂素中β-罗勒烯都能稳定释放;与对照组相比,T1-2组封盖王台出现时间显著延迟(P<0.05),推迟时间2.17d,但4个实验组间出现封盖王台出现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T1-1组蜂蜜产量和封盖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蜂蜜产量和封盖子数量分别30.18%和30.00%;T1-2组蜂群群势显著强于对照组(P <0.05),提高群势25.15%;4个实验组间蜂蜜产量、封盖子数和蜂群群势都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不同组配的蜜蜂信息素对中华蜜蜂生产及繁殖性能都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在养蜂生产中推广蜜蜂信息素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6.
对蝇复眼视觉指导的飞行控制行为进行了下述研究:(1)发现了蝇眼的图形-背景相对运动分辨能力随蝇日龄的增加而提高;(2)在蝇躲避障碍的飞行中,模式的空间频率差别是一重要的深度视觉线索;(3)证明了蝇视觉系统的视错觉与人类的某些视错觉存在着某种可比性;(4)两个亚视觉系统 R1-6与 R7-8对于图形-背景分辨行为所作的贡献不同.所有的R8光感细胞与具有长轴突的R7光感细胞在图形-背景分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前馈的结构可能与小场景目标检测有关;(5)在Reichardt等提出的图形-背景分辨的生物控制论模型的基础上,对蝇视觉系统的细胞网络模型,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对蟾蜍的56个视顶盖神经元的视觉反应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不仅对黑目标起反应,也对结构目标起反应.同相运动的结构背景使53.5%的神经元的反应完全抑制,而异相运动则只有10%的神经元完全被抑制,却有21.6%的神经元反应增强.遮盖感受野(RF)中心区,则同相运动使某些细胞脱抑制,而异相运动使其抑制强度稍有增强.遮盖RF的外周区,几乎全部研究过的神经元对结构背景运动本身也起反应。本研究还发现,如果预先将一目标放在兴奋性感受野(ERF)中央静止不动,并使结构背景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较长时间后突然停止运动,则被研究过的66个视盖神经元中有29个发放一串脉冲,即神经元的运动后放电.各个神经细胞放电的脉冲多寡不一。若在ERF中央不放置静止目标,仅是结构背景的水平运动不能诱发放电.此效应的出现,既与目标背景间反差符号(即目标为白色或黑色)无关,也与背景的运动方向无关。为诱发这一效应,不仅要求背景运动时间较长(至少在20秒以上),而且目标的面积要有足够大。 相似文献
8.
9.
10.
《昆虫知识》2019,(5)
【目的】在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油菜花期,比较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不同放蜂密度下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采集行为和对食物资源利用的变化,以期从食物资源竞争的角度为合理保护我国本土蜂种和维持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界头镇为研究区域,在油菜花期根据西方蜜蜂的蜂场分布、蜂群数量及放蜂密度,确定了三个样点两种生境,观察西方蜜蜂不同放蜂密度下对东方蜜蜂的采集行为、访花频率、单花采集停留时间及粉源植物利用的影响。【结果】在农田生境中,西方蜜蜂放蜂密度最大的沙坝地试验点东方蜜蜂的访花频率最高(14.93朵/min),单花采集停留时间最短(1.96 s/朵),采集油菜花粉的数量比例最低(37%),采集花粉的种类最多(11种植物),与放蜂密度最小的新庄试验点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在山林生境中,西方蜜蜂放蜂密度最小的新庄试验点,东方蜜蜂的访花频率最低(8.48朵/min),单花采集停留时间最长(4.55 s/朵),采集油菜花粉的数量比例最高(33%),采集花粉的种类最少(8种植物),与放蜂密度最大的沙坝地试验点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在两种生境下,西方蜜蜂放蜂密度对东方蜜蜂采集行为和粉源植物利用均有显著影响,西方蜜蜂放蜂密度越大,东方蜜蜂对大宗蜜源植物(油菜)花粉的采集量越少,其采集区域由农田向山林转移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