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L.B.Cohen 教授研究应用电一色染料对膜电位进行光学探测,并成功地同时监测了35个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他认为这种新技术能够扩展到同时处理数百个细胞,远远超过了微电极技术所能记录的极限,这样就有可能揭开神经系统中各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秘密。这种新技术主要是用一组对细胞电位变化能够发生颜色变化反应的染料。将它们涂在脑或心肌组织表面时,它们可由于细胞电位即细胞质和它周围介质之间的电位差的改变而改变颜色,亦即改变相应部位对色光的吸收作用或出现荧光,或二者同时出现。这样,如果用一个直径为18~50μm 的激光束快速扫描组织表面,然后把组织的影像聚焦在一个由许多光检测器组成的阵列上,再把光检测器收到的信号用计算机处理显示,就能够看到组织内各个细胞的光学特性的变化,或画出荧光光谱。由于这些光学变化和电变化相关,所以就能由此探测到这些细胞的电活动,并能由此分析这些细胞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新技术还可用于对单细胞有机体(如细菌)、细胞碎片和某些细胞器如腺粒体等的功能研究。由于  相似文献   

2.
3.
人体和动物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是近年来大力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缺血性心肌的电生理学变动,能为阐明心肌梗塞所致的严重心律失常的起因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探讨了缺血对心室肌的影响,其中着重分析了缺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缺血心肌的激活延缓、兴奋性和不应期,以及讨论了缺血时TQST段移位的机制;论述了缺血对心室传导系统的影响和心肌缺血时的室颤阈;介绍了心肌缺血时的细胞环境和代谢。最后概要地指明了这一领域内有待今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理通讯》2005,24(2):42-44
泸州医学院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成立于1983年,是学院的重点科室,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研究机构,泸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点。拥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多名,其中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兼职人员10人,外国客座教授1人,人员结构合理、仪器设备先进、研究手段齐全、研究成绩显。  相似文献   

5.
了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电生理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正常状态下独特的生理功能,对于从细胞功能学角度阐明青光眼等视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应用,有关RGCs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以及一些神经调质对这些通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廿多年来,对于中枢神經系統生理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关于网状組織的生理机能和它在中枢神經系統內所占的机能活动的重要性問題。这个組織,已經被广泛地称为中枢神經系統內的激活系統(Activating system),认为它有极重要的生理机能,并且把它同高級神經特別的机能活动过程——意識活动过程联系起来。于是,这一問題就引起了生  相似文献   

7.
陈础 《生理科学进展》1989,20(3):268-270
神经、肌肉以及某些感觉细胞具有电压依从性的跨膜内向电流,产生动作电位(AP)。1968年Dean等首先观察到胰岛β细胞具有电兴奋性,即具有象神经、肌肉细胞等那样产生AP的能力,才揭开了内分泌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序幕。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In)的释放与胰岛β细胞的Ca~(2 )依从性AP有关,后者在刺激—分泌偶联(stimulus—secretion coupling)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最近5—6年来,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电生理学资料,是许多国际会议和讨论会所讨论的对象:1955年的马赛讨论会,1957年布鲁塞尔第四届国际脑电描记会议,1958年莫斯科国际讨论会。此外尚有许多作者为这问题提供详细的综述,其中还有整理了1960年以前的文献。所有这些都大  相似文献   

9.
《神经电生理学》由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理学教研室王伯扬副教授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423页,32万余字。该书原为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理专业神经电生理学课的教材,出版时作者又补充了一些新的材料,比较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神经电生理现象。该书内容主要分四部分: 一、神经纤维的生理电现象它从单根神经纤维的电学特性开始,逐步深入,阐述电流作用于神经所引起的变化,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并介绍“全或无”定律与递变学说、离子学说和变质学说等。二、突触与神经细胞的生理电现象阐述突触和传递的一般性质、神经与骨骼肌之间的突触传递、神经与神经之间的突触传递、神经细胞电生理学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以及用清醒、自由活动的动物,对单个神经元电活动记录等技术的研究表明,前额皮层神经元不仅能对多种简单感觉刺激和有行为意义的刺激产生反应,而且也与空间信息及非空间信息的保持和处理有关,同时也参与习得性运动的发动。有些前额神经元还和动物行为反应的正确或错误以及是否获得奖励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部并发症是常见的病种,其神经电生理检查比影像学检查较早出现异常,因而这种检查具有早期发现,指导临床早期治疗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常规脑部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及该病在电生理学的表现,讨论其优缺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解码大脑在语音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加工层级结构、皮质响应机制及功能连接模式,是神经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以语音信息加工时序为依据,可将该认知过程划分为:初级声学信号时频编码(spectrotemporal analysis of primary acoustic signals)、音素处理(phonemic processing)以及词汇-语义加工(lexical-semantic processing) 3个处理阶段.目前,研究者已对各阶段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但不同模型理论/假说难以整合互补,有必要进行梳理与总结.本文将以大脑处理语音信息的3个阶段为主线,以电生理学方法为侧重范式,对各阶段下的皮质映射、神经振荡模式以及事件相关响应机制等神经基础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语音信号如何在人脑中进行处理和表达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膜电位的自发变化.猎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前膜电位为-8.97±0.5mV;随着卵母细胞的逐渐成熟,膜电位绝对值首先增大(-46.40±1.7mV),然后逐渐减小,并发生极性倒转,由负值转变为正值(+10.60±1.0mV).随着卵母细胞的进一步发育,膜电位正值增大(+26.50±1.0mV).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在神经生理学中有两个重要技术的创立:(1)在不麻醉的动物身上慢性埋藏电极技术的应用;(2)微电极技术的发展。当动物建立条件反射,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时都能够利用慢性埋藏的微电极技术,记录中枢神经系统单个神经原或某一较小局部的神经细胞羣体的电变化。这样用电生理学的技术结合条件反射研究,使我们对大脑功  相似文献   

15.
听觉阈值是判断听觉系统机能变化的灵敏指标。70年代后期Gerken等的实验室系统地研究了给予强声刺激之后听觉阈值的变化,观察到在听神经发生暂时性阈移(TTS)或永久性阀移时,听觉系统的中枢部分电刺激阀值降低,即灵敏度增加,称之为刺激超敏,但是外周部分(耳蜗)是否也会出现听觉敏度增加,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此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6.
17.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载人航天已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是空间旅行,而且也对现代生理学、医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失重”对机体的影响,是科学家们最注意的问题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前,就有人报告过在失重时可观察到下肢变得软弱无力.其后,从生物火箭、失重飞机和失重水槽试验以及其它实际观察得知,短期失重,即使几秒、几十秒钟的失重,对人体生理、心理、工作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暂时的,有些影响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或锻炼,人体完全可以适应,这就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在50—60年代,兴趣集中在研究单个神经元的功能和神经元之间的通讯联系上。70年代,注意力转移到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网络中,不同类别神经元所构成的不同功能单位是如何活动方面。进入80年代,虽然研究局部神经网络如何组装,如何构成具有较高功能的大规模神经系统的时机已成熟,例如认识、运动控制、情绪和记忆等系统。但是,神经生理学家仍感到缺乏更加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对豚鼠乳头肌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Taurine,Tau)是哺乳动物心脏内含量最为丰富的氨基酸,约占心脏全部游离氨基酸的50%。继发现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如镇静、抗癫痫、神经元发育及营养)后,近年又发现Tau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抗氧自由基产生等机制...  相似文献   

20.
Zhou LB  Song LL  Guan Y  Guo SM  Yuan F  Zhang Y 《生理学报》2007,59(6):840-844
本文旨在探讨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应用经典的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1,10,100μmol/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雌二醇浓度依赖性地延长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50%时间(APD50)和动作电位复极化90%时间(APD50),降低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幅值(amplitude of action potential,APA),降低窦房结自律细胞放电频率(rate of pacemaker firing,RPF)、舒张期(4相)自动去极化速率[velocity of diastolic(phase4)depolarization,VDD]:而雌二醇对窦房结自律细胞的最大舒张电位(maximal diastolic potential,MDP)无明显影响。(2)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他莫昔芬(10μmol/L)不能阻断雌二醇(10μmol/L)对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抑制效应。(3)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00μmol/L)可完全阻断雌二醇(10μmol/L)对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抑制效应。结果提示,雌二醇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发挥,与一氧化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