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 4月 2 5日至 2 9日 ,第 16届美国景观生态学年会在Arizona州的Arizona州立大学召开。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以色列以及中国等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 0 0多名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本届年会共有5个主题发言 ;9场专题会议 (共有 70个报告 ) ;2场学术研讨会 ;16场正式口头会议 (共有 13 5个报告 ) ;8个海报会场(共有 78个展版 ) ;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近 3 0 0份。会议主席由华裔景观生态学家邬建国博士担任。本届年会主题是“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间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2.
鼠类生物学与治理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0月5~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澳大利亚CSIRO野生动物与生态学研究所联合主办。大会的宗旨是根据鼠类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来治理鼠害。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等4个全国性学会、国家环保局自然司、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等5个单位共同举办的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二届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5月17~20日在北京举行,来...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云南省生态学会、云南省旅游学会共同主办,云南大学承办,云南省科协、云南省旅游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市旅游局、云南省民族村、楚雄州旅游局、中甸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生态旅游和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9月13~16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全国高校与旅游部门近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生态旅游由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与思想,成为当今国际旅游业的新潮流,景观生态学是现今生态学中蓬…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化学》2004,24(4):364-364
7月 3日至 6日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多肽专业委员会 (筹 )主办 ,北京药理毒理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行 ,来自中、美、德、日、韩、澳大利亚等 10多个国家 2 0 0多名多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来自世界各地 30多个从事多肽  相似文献   

6.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8日至2 0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承办 ,并得到了珠海丽珠集团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 1 8个省、市、自治区的 77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收到论文和专题报告 75篇 ,其中专题发言和讲座 1 1篇 ,大会报告论文近 30篇。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康白教授 ,分会常委、临床微生态学组组长周殿元教授 ,口腔微生态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微生态学会主任委员肖晓蓉副教授专程到会 ,并做了微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儿…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1日-3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联合会、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北美生态学会(ESA)亚洲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循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燕岭大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探索地球生命历史———过去 15年的中国古生物研究”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10日至 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 40余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其中国内代表分别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 ;国外代表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瑞典 ,他们都是活跃在当前国际古生物学领域前沿的古生物学家。会议共收集论文摘要 40篇。为了展示我国 15年…  相似文献   

9.
第一届全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1月1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研究所、新疆生物地理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等17个单位的约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以最近几年来活跃在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为主,平均年龄34岁,具博士学位的人数占20人,副研究员(副教…  相似文献   

10.
鼠类生物学与治理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0月5~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澳大利亚CSIRO野生动物与生态学研究所联合主办.大会的宗旨是根据鼠类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来治理鼠害.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轮虫学科学委员会发起的第十届国际轮虫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6月 7日至 13日在奥地利伊梅滋 (Illmitz)召开。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13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围绕着轮虫遗传学、系统发育和进化 ,轮虫分子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发育生物学 ,轮虫的滞育、低湿生活 (anhydrobiosis)和休眠卵 ,轮虫形态学、超微结构和行为 ,轮虫的摄食 ,轮虫种群生态学 ,轮虫的培养 ,轮虫生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6 0余名代表作了大会报告 ,另有 4 0余名代表以墙报形式展示了自己的部分研究成果。从本次大…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植物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云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17个单位,从事分子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的学术报告以中国植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教授做了题为“关于植物分子生态学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志昂研究员做了题为“分子生态学的两种前途”、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教授做了题为“分子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做了题为“生物安全与分子生态学”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会议期间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核酸实验室的仪器进行了现场实验技术交流和操作演示。学术论坛以中国植物分子生态学发展战略为主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首届海峡两岸动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简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动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27日至30日在风景如画的春城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吴征镒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来大样教授等大陆代...  相似文献   

14.
第 18届国际tRNA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4月8— 1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后学院举行。来自各国的 2 4 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 0 0篇。会议由新当选的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 (IUBMB)主席B .Clark主持 ,每天从上午 8点 4 5分开始 ,进行到晚上 11点 ,实际会议时间达10小时。共有 80位科学家作了学术报告。其余论文以墙报形式交流。这次会议原安排在去年 ,以纪念国际tRNA学术研讨会 30周年。故会议的第一部分 ,放了很多旧照片 ,回忆tRNA学术研讨会和tRNA研究的历史。在Holly因测定了第…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1月 5日至 1 1月 8日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召开。参会代表 77名 ,来自全国 1 7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会共征集论文 99篇。研讨会做了 4个大会报告 ,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知彬研究员的“中国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与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的“民航机场飞行区的野生动物生态和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黄乘明教授的“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的生态与保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第 1 5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9~ 2 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府奥斯汀召开。来自世界 2 0多个国家的 40 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届大会的科学主题是“生态恢复、设计与景观生态学”。大会强调生态恢复应该归类于设计的领域 ,她类似于景观建筑和工程建筑 ,已有漫长历史。她与其它建筑设计要求一样 ,是人类有意识改变景观的决定 ,必须考虑人类的需求、美学原则等 ;她又与其它建筑设计要求不同 ,不仅仅考虑物理设计 ,而且所考虑的物理设计必须不违背基本生态学原则。这是去年年会主题的发展 ,第 1 4届国际恢复生态学…  相似文献   

17.
全国首届景观生态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0月6—8日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地理学会、辽宁省生态学会、北京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发起。全国近20个省市4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及学术刊物的8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发来贺电,我国最早倡导景观生态研究的林超教授派人宣读了论文,著名林学家王战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76篇,涉及理论方法和农、林、牧、渔、风景旅游、城市规划设计、矿区开发、环境规划、国土整治等领域。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内容、任务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致认为目前应该:(1) 认真学习国外成就和  相似文献   

18.
《兽类学报》2001,21(2):106
20 0 0年 11月 2 7日至 12月 1日来自全国 2 0多个省市的兽类学工作者欢聚在山东大学校园 ,迎来了“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成立 2 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为弘扬中国兽类学会主要创建人、首任理事长夏武平教授对发展兽类学事业的卓越贡献 ,会间举办了“夏武平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座谈会由第五届新任理事长王祖望研究员主持 ,在会上相继发言的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张知彬研究员和马勇、钟文勤研究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汪诚信研究员、四川师范学院胡锦矗教授、山东大学卢浩泉教授、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马逸清…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和辽宁省微生态学事业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与健康和微生态学术领域的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危害人们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由日中环境与健康研究会、辽宁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沈阳医学院承办的"第九届中日国际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辽宁省第七次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委员会议"将于2015年9月22日-24日在沈阳医学院召开。会议将邀请中日环境与健康领域、国内微生态学界专家、学者到会并做精彩的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卫生技  相似文献   

20.
黄振英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8):1006-1006
国际种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由国际种子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ed Science, ISSS)主办, 每3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国际种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20–24日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举行, 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种子生态学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Seed and Change”, 分了四个主要议题, 分别是(1)种子生理生态学(seed ecophysiology),探讨在环境中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受环境调节; (2)种子进化生态学(seed evolutionary ecology),探讨种子在较短和较长的自然选择时间尺度上是如何适应变化的; (3)种子群落生态学(seed community ecology), 探讨种子通过萌发、长期种子库或者传播来对环境产生响应, 包括与传播者、病原体以及其他植物的动态关系; (4)种子恢复和保育生态学(Seed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ecology), 探讨种子在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种子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生物多样性丧失中的作用。 学术研讨会由大会口头报告(52个)和海报(54个)两部分组成。大会的几个特邀报告代表了种子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Larry Venable教授的报告“The seed stag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desert annuals”通过对美国索诺兰荒漠冬季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以及土壤种子库动态的研究, 揭示出储藏效应(storage effect)是当地植物的种群密度、物种间共存以及群落结构稳定的促进机制, 种子生态使荒漠一年生植物能够响应气候变化和适应异质性环境, 从而在维持物种共存和群落稳定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Kathleen Donohue 教授做了题为“Interactions across seed and adult life stages: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的报告, 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了植物的种子阶段和成年阶段的特征相互作用贯穿整个生活史阶段, 能够影响生活史的表达、遗传表达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来自阿根廷Buenos Aires大学的Roberto Benech- Arnold教授做了题为“Modeling and predicting changes in dormancy in soil seed banks”的报告。他在充分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的基础上, 将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种群的休眠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化分析, 并将这种关系通过模型定量表达。模型的建立能够在入侵杂草的控制和防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预测和应用前景。 来自中国的种子生态学工作者也以大会口头报告和海报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黄振英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Adaptation strategy of seed dimorphism in desert halophyte Suaeda aralocaspica (Chenopodiaceae)” 的口头报告, 他的研究揭示了温带荒漠盐生植物异子蓬二型性种子在传播、休眠和萌发以及耐盐性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在种群维持和更新中所采取的“两头下注”的生活史对策。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马红媛博士在大会上做“Mechanisms of the glumes affecting seed germination of Leymus chinensis”的口头报告, 报道了颖片的结构及其所含的抑制物在羊草种子休眠和萌发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刘志民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Seed bank patterns on active and stabilized sand dune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China”的口头报告, 报道了对内蒙古流动和固定沙丘种子库格局动态变化受沙埋和风蚀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沈有信博士通过海报形式展示了对“Soil seed bank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a and E. odoratum along roadsides in Yunnan”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 参会人员对盐湖城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山植被进行了考察, 同时, 会议还组织大家对当地的植物种质保育园、种子工业的加工设备、犹他州联邦政府资助的野生种质资源保存库等地点进行了参观考察。 这次会议为全球的种子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同时也为种子生态学与植物保育、恢复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交叉研究提供了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