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哀牢山北部木果石栎林的氮素贮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是横断山脉的分支之一,西北、东南走向。调查区域的徐家坝地区位于哀牢山北部山脊,最高峰海拔2740m,一般为2460m,地理位置是北纬24°32′,东经101°02′,地形为中山。木果石栎林是徐家坝地区分布面积最广,长势较好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人类活动较少,植物种类繁多,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状态,是研究森林生态学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2.
江苏宝华山栎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其元素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宝华山栎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其元素动态梁珍海(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南京211153)LitterfallanditsElementsDvnamicsinQuerousvariabilisEcosysteminBaohuashanofJiangsuProvince¥LiangZhenhai(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ofJiangsuProvince,Nanjing211153).ChineseJournalofE-coloLry,1993,12(5):17-20。ThispaperpresentssomeaspectsofthecomprehensiveresearchonaQ,variabilisecosysteminBao-huashanNaturalReserveinJiangsuProvince,Theannuallitterfallamountis5359.5kg.ha ̄1inthise-cosvstemfrom1989to1990.withtwopeaksappearinginMayandNovernber.Thecontantsoffiveele-ments(N,P  相似文献   

3.
受干扰的生态系统Ⅰ.柞蚕林的养分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田间实验与测试揭示了柞蚕林养分循环状态和干扰因素对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部储存的养分占总积累的比重较大。同时叶部养分向树体转移能力较强。柞蚕林二级生产力是以收获蚕茧为主要形式,其养分输出水平对系统的养分平衡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对树体养分内循环方面。林木养分储量的下降是造成生产力衰退的重要原因。对养分循环格局的认识有助于对该系统干扰强度进行调控,以增强柞蚕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生态环境及其营养积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秦岭锐齿栎林 (含 0~ 6 0cm土层 )营养元素总储量达 182 .6 4 5~ 394 .70 1t·hm-2 ,植被占 0 .5 9%~2 .13% ;林分生物量为 131.713~ 5 0 3.82 2t·hm-2 ,乔木层占 92 .1%~ 99.2 %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2 .897~ 33.999t·hm-2 和 10 4 .339~ 1136 .5 36kg·hm-2 .在一定范围内 ,林分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立地、林分条件相似的林分 ,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与林龄呈正相关 .林分针叶树占的比例越大 ,营养元素积累量越小 ,而且对生物量的影响远小于对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在同一地区 ,立地、林分状况相似 ,林型不同 ,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差别不大 ,树种组成和林型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均不同 .不同地区 ,生态和林分条件相似的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也有差异 ;林型、结构相似林分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南坡 >北坡 ,中段 东段≈西段 .林分对营养元素利用率与海拔呈负相关 ,且南坡 >北坡 ,中段 >东西段 ,中段 >西段 >东段 .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 35年生的天然次生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循环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所测定系统中的 N、P、K、Ca、Mg、Fe、Na、Mn、Zn、Cu1 0种营养元素积累总量为 1 0 387.894kg·hm- 2 ,土壤库贮量 8880 .70 9kg·hm- 2 ,占 85 .49% ;植物体贮量 1 5 0 7.1 82 kg·hm- 2 ,占 1 4.5 1 % ,其中活植物体占 90 .5 6% ,凋落物占 9.44%。系统中 1 0种营养元素年吸收量 2 0 7.5 4 5 kg· hm- 2 ,年存留量1 0 5 .2 85 kg· hm- 2 ,年归还量 1 0 1 .65 1 kg·hm- 2 ,年积累速率为 77.8986kg·hm- 2 ;年归还量占年吸收量48.98% ,表明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 1 0种营养元素的平均利用系数为 0 .1 85 ,平均周转期为 9.98a。其中 P、N、Mg、Na、Mn的周转期较短为 4~ 8a,K、Ca、Fe、Cu周转期较长为 1 0~ 1 6a,Zn的周转期最长为 1 7.4a。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历来为许多研究者所重视[1,4 ,5]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 ,它对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很大作用。以往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磷素循环的研究 ,大多忽视了根系凋落归还的作用 ,从而影响循环结果及其相应评价。为此 ,研究了苏南丘陵次生栎林生态系统磷素循环 ,并进行系统分析 ,建立生态系统磷素动态模型 ,预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为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 ,保持林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 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1.1 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东经119…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哀牢山北段东西坡垂直带上分布的7种森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动态变化和化学元素归还量,为了解我国西南季风区山地森林凋落物的养份归还规律,对亚热带山地森林的经营、土壤资源合理的开发、保护及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板栗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板栗林的生物量为38638kg·hm-2;板栗林5种主要养分元素N、P、K、Ca、Mg贮存量为315.38kg·hm-2,各器官中5种元素贮存量大小排序是干>枝>根>叶>花>果苞>果。板栗林生态系统乔木层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79.17kg·hm-2,吸收量占0~30cm土层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15%,占0~30cm土层中5种元素有效养分量的1.95%。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11.25kg·hm-2,枯落物归还量为58.08kg·hm-2。雨水及雨水淋溶输入到板栗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元素量为38.63kg·hm-2,果实输出量为9.84kg·hm-2。雨水和雨水淋溶量与枯落物归还量之和大于吸收量,表明研究期间板栗林生态系统养分元素的收入略大于支出,5种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序为K>N>Mg>P>Ca。循环系数排序为K>N>P>Mg>Ca。周转期排序是Ca>P>Mg>N>K。  相似文献   

9.
揭示了柞蚕林N循环与放蚕强度、土壤肥力、剪伐周期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柞蚕茧收获和周期性剪伐柞树枝叶是影响柞蚕场N平衡的主要因素。放蚕强度和剪伐周期必须根据柞蚕场土壤肥力水平和柞树生长势来确定。调整林下植被组成、种植固N植物能明显提高土壤供N能力。适当施用速效N肥能有效地促进保苗场幼树、幼龄作墩和恢复老龄柞墩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海莲红树林的钾钠元素的累积和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人工油松林的化学元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8年生人工油松林的建群种——油松各器官化学元素浓度由叶、小枝、枝和树干逐渐下降。叶内元素浓度高低,以碳、氮、钙、钾、镁、磷为序。地下部分细根较粗根的元素浓度为大。灌木的化学元素的共同特点是碳含量最高,其次为氮、钾和钙。灌木叶片中的元素浓度大于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元素浓度明显低于灌木叶。灌木根系内化学元素浓度均低于它的地上部分。枯枝落叶的化学成分与活的枝、叶相比,铁的浓度显著增加,其次为铝,其他元素的浓度或多或少有所下降。在人工油松林各层次植物中,以碳素积累量最高,其次为钙和氮。元素的存留量仍以碳素为高,其次在乔木层中存留量以钙较大,在灌木层中以氮、钾较高。元素的年归还量除碳以外,钙较高,钾、磷较低。人工林的吸收量/土壤贮量的比值,以钾和磷较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磷的贮量相对不大,为促进人工林生长,增施磷肥和钾肥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人工刺槐林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内各种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以C素最高,尤以刺槐树干中C含量多。N和Ca在刺槐叶片中含量大。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地上部分含K量高于林内其他植物。Fe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叶片中含量较多。Al和Na在植物细根中含量为大。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spinosa) 叶中含有较高的Mg和Mn。 刺槐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层化学元素积累量以C>Ca>N> K>Mg>P>Fe>Al>Na>Mn>Cu>Zn为序。灌木层化学元素积累量除C和Ca以外,均高于乔木层。对比地表枯枝落叶层化学元素总量与人工林元素的积累量,以Na的比值最高,Ca、Mn、Fe、Zn比值次之,元素归还量都较大。P比值较低,归还量较少。刺槐林土壤化学元素贮存量是以Ca>N>Mg>Fe>K>P>Na>Mn>Al>Zn>Cu为序。植物对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富集系数以K、Al和P较高。人工林元素积累量与土壤元素贮存量之比,亦以K、P、Al比值较高。可见土壤中的K、P和Al相对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3.
绒毛绣线菊、荆条和蚂蚱腿子是百花山地区杂灌丛中的3种共优势植物。通过对植物(叶、主枝、侧枝、主根、侧根5个部位)和土壤中10种元素(N、K、Ca、Mg、Mn、Cu、Zn、Fe、Al和Na)的测定,发现在不同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里,各种元素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而且还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10种元素在群落里的积累量以Ca为最高,其次是N。在灌木层里的顺序为Ca>N>K>Mg>Fe>Al,在草本层里则为Ca>N>Al>Fe>K>Mg,而在枯枝落叶层里又为Ca>N>Al>Fe>Mg>K。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贮藏也以Ca为最高,其次是N,其它8种元素的顺序为Na>Mg>K>Ma>Al>Fe>Zn>Cu。植物富集系数以K、Fe和Al较高,最低是Na。Na是唯一在土壤中的含量大于植物中的一种元素。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11种化学元素生物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台山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带、山地五花草甸带、常绿针叶林草甸带。本文研究了各生态带土壤和植被中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及生物积累特征。研究表明:(1)各带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均在全国同类型土壤含量范围之内,就平均含量而言,Co'Ni含量较高,其它元素含量较低,整体属清洁理想水平,合乎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标准。(2)各带植被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尤其是亚高山草甸带是饲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沦55年生海莲林的K、Na元素的累积和生物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海莲群落现存量中,含有K、Na总量分别为669.9和2951.3kg/ha;其中地上部分别为425.6和908.9kg/ha,地下部分别为244.3和2042.4kg/ha。该群落的k、Na元素的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89.6和204.4kg/ha,归还量为49.0和99.8kg/ha,存留量为40.6和104.6kg/ha。K的周转期为14年比Na30年为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群落的氮磷累积和循环。测定结果表明:(1)群落现存量中氮(N)、磷(P)的库量分别为925.844kghm-2和45.981kghm-2,其中地上部分别为719.438kghm-2(占总库量的77.706%)和35.534kghm-2占77.280%),地下部分别为206.406kghm-2(占22.294%)和10.447kghm-2(占22.720%);(2)N、P的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65.344kghm-2和2627kghm-2,年存留量分别为37.019kghm-2和1.695kghm-2,年归还量分别为28.325kghm-2和0.932kghm-2;(3)氮、磷的富集率分别为1.324和1.083两者均大于1,说明该群落对N、P仍在不断累积。  相似文献   

17.
南京栖霞山地区树木元素富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树木元素富集系数(T/S)来研究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区树木—土壤系统中元素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树木对土壤中K、P二个元素的吸收基本与树种和开矿活动关系不大。黑松对Cr、Al,马尾松对Mn、Pb、Co、Ni、枫杨对P,刺槐对Mg、Na,Ti,栎对Zn、Ca、K、Fe、Sr、Ba、V,槐树对Cu均有最大的富集系数。黑松树龄对Co、K、Zn含量和Ca的富集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另外,Co—Ni、Sr—Ba的T/S曲线分别呈正相关,表现出这两组元素各自的地球化学共轭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萌生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森林树木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以后,残留植物体的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据Kauffman〔1〕和Khan〔2〕等人在热带地区的研究,通过萌生形成的植株与通过种子萌发形成的植株相比,前者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而且通过其原有的强大根系,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资源,同时对环境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构成了萌生植株在生长上的优势,使其在种群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由此可见,萌生过程在植被恢复和自然更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植被萌生的研究在国外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8〕,而在国内至今还未见到这方面的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   

19.
地衣植物对放射性物质具有富集作用,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有报道。本文作者对采自不同地区的22种地衣进行了低本底α,β射线总放射性的测定和NaI(TL)γ能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衣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势。因而,了解地衣体中放射性含量水平、核素性质及分布状况,进而为研究环境放射学、地衣污染生态学等学科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北京东灵山地区、黑龙江带岭地区、以及帽儿山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5个蜜环菌子实体进行了极性测试和生物种测定。配对培养结果表明15个子实体中共存在着四个生物种,分别命名为ChBSI、ChBSI、ChBSⅢ和ChBSⅣ。除生物种ChBSⅢ的极性不清楚外,其它生物种都是四极性异宗配合的真菌。东灵山菌株中的两个生物种是ChBSⅡ和ChBSⅣ,带岭菌株中的两个生物种是ChBSI和ChBSⅢ,帽儿山菌株是生物种ChBSⅠ。经过中国生物种与欧洲生物种的配对培养,发现生物种ChBSⅣ与Armilariagalica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