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衣学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8,37(7):812-818
本文对中国地衣学在多样性、系统性及其物种与基因资源生物学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文中强调了多样性和系统性研究在自然界地衣资源与研究开发之间的桥梁作用。论述了地衣结皮固沙、固碳及其基因资源在沙漠生物地毯工程中的意义。揭开了不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地衣秘密及其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3,32(3):316-320
讨论了菌物、真菌和地衣的概念,它们的生物多样性,地衣型真菌的系统生物学及其三大存取系统。同时,对地衣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菌物、真菌和地衣的概念,它们的生物多样性,地衣型真菌的系统生物学及其三大存取系统.同时,对地衣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地衣,真菌和菌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有关地衣,真菌和菌物的基础知识,生物共生的基本概念,菌物分子系统学的最新进展,基于最新进展,对于地衣,真菌及菌物在生物系统中的地位做了简述,提出了菌物基因资源产业概念,展望了它的兴起,发展及其与菌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之间的关系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菌物学报》2017,(8):1089-1103
本文首先提出了地衣型真菌系统生物学及其3大存取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与地衣资源研发之间桥梁的概念。其次,以基因型与表型为基础的共同祖征综合分析解决了分子系统学未能解决的石耳科属级分类问题。第三,通过基因型与表型共同祖征的综合分析,发现了边缘种在石耳科属级分化中的存在。对于边缘种的概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石耳科及其各属均为单系类群。  相似文献   

6.
地衣之歌     
地衣,是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的重要组成,它几乎遍布地球陆地的各个角落。世界已知地衣约14000种,中国已知地衣约2000种。那么,究竟什么是地衣呢?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分类学奠基人林奈,将地衣看成单一的植物,与苔藓、藻类归在一起。1867年德国一位科学家首先揭示了地衣的二元性,即地衣不是单一的绿色植物,而是由真菌与藻类组成的复合体。1890年芬兰的Vainio首次认识到地衣是属于真菌。因此,从一般生态学观点出发,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联合组成的结构特殊、形态稳定的复合体。从分类学概念出发,  相似文献   

7.
贵州梵净山地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的成员之一,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的东北部。报道了梵净山地衣物种119种,其中106种为梵净山新记录,79种为贵州新记录,2种为中国新记录:Dermatocar-ponintestiniforme(K rb.)Hasse.和Thelotrema similansNylander,同时对梵净山地衣进行了初步的地理学分析,从而为该地区地衣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地衣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地衣是一种独特的菌藻共生体,能够在荒漠、高山、冻土等恶劣环境生存,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独特的生存环境.地衣及其内生真菌能够产生结构新颖、活性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地衣及其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新型药用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关注了近年来地衣及其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相关研究,并对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9.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地衣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萌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3,32(1):42-50
报道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地衣22种,分隶于16属,13科,5目,包括中国新记录4种:异色杆孢衣Bacidia heterochroa,安奈污核衣Porina aenea,白黑瘤衣Buellia alboatra及美丽黑瘤衣Buellia venusta。该研究丰富了关于该地区荒漠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知识,并将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的前期研究提供更多的地衣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紫溪山地衣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中,从地衣组织中分离到3个中国丝孢菌新记录种Memnoniella subsimplex,Nigrospora sacchari和Stachybotrys atra。本文进行了重新描述与图解。菌株保藏在本课题组。  相似文献   

11.
《菌物系统》2008,27(2):I0001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开放实验室之一,是我国唯一对真菌地衣进行全面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真菌地衣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揭示真菌地衣的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真菌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机制;同时开展真菌地衣资源储备和建立资源评价体系,为人口与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衣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生物多样性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的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的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性和其生态环境及地衣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的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地衣特殊性、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健斌 《生物多样性》1995,3(2):113-117
本文从地衣二元性和地衣的真菌本质、地衣物种、生活环境和生命力、生长速度、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地衣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及其在共生进化研究、监测大气污染、测年、药用诸方面表现出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并在地衣的开发利用中,提出地衣多样性的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五大连池蜈蚣衣科地衣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地理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五大连池的蜈蚣衣科地衣共有4属,38种。其中,黑龙江新记录种25种,中国新记录种2种。这些种类分别为世界广布成分、东亚‐北美成分、东亚成分、北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6个类型。本地区以北温带成分(29%)、东亚‐北美成分(29%)和世界广布成分(18%)为主。蜈蚣衣科地衣在五大连池地区主要生长在蒙古栎、火山杨、朽木和岩面上。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2002,14(6)
项 目 名称1 微生物学学科(80项)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放线菌种分类单元及种内菌株的分子分类指征的评价我国酸性土壤中链霉菌的选择分离与快速鉴定稀有放线菌的系统分类中国西部荒漠地衣及其固沙生物学研究中国灵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隔指孢属(D0c吲eff0 Grove)系统分类研究中国团毛菌目粘菌系统分类研究虫草属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学研究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与分类学研究拟青霉属真菌资源调查及其分类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属、种调查中国嗜热真菌分类研究北方保护地土壤真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中国石黄衣(X. mandschurica)和刺盘石黄衣(X. alfredi)的共生菌,尤其是刺盘石黄衣共生菌的分离培养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对于上述三种地衣体及其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石黄衣地衣体化学物质,即蒽醌类化合物完全一致。此外, Lindblom从15种北美石黄衣地衣体中检测出了彼此一致的5种蒽醌类化合物。因此,该作者认为石黄衣属的蒽醌类化合物不具有种级分类学意义。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本文对于通过子囊孢子释放法获得的中国三种石黄衣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其结果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与丽石黄衣和中国石黄衣共生菌所含的化学物质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在该种地衣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文章亦检测和分析了丽石黄衣的10株共生菌化学物质。供试菌株均在相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下获得。其化学物质的TLC图谱,除Nos. 5, 7, 及10稍有差异外,几乎完全一致。由此看来,它们稳定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上述结果提示我们,在地衣系统生物学研究中,除了对于地衣体化学物质进行常规检测与分析之外,对于分离培养的各种地衣共生真菌化学物质的检测与分  相似文献   

17.
地方特殊性,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斌 《生物多样性》1995,3(2):113-117
本文从地衣二元性和地衣的真菌本质、地衣物种、生活环境的生命力、生长速度、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地方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及其在共生进化研究、监测大气污染、测年、药用诸方面表现出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并在地衣的开发利用中,提出地衣多样性的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采自新疆天山及阿尔泰山山脉、保存于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地衣研究中心地衣标本室(XJUNALH)的130余份黑尔衣属(Melanohalea O.Blanco et al.)地衣标本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疆黑尔衣属地衣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烟色黑尔衣(M.infumata)和亚橄榄黑尔衣(M.subolivacea),1个新疆新记录种亚长芽黑尔衣(M.subelegantula)以及4个常见种地衣等7个地衣物种。并提供了新记录种地衣的形态-解剖特征描述和彩色照片,以及包括这些种的检索表、地衣名录和分布地区。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为中国和新疆的地衣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形态学及化学研究,结合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文报道了茶渍属(Lecanora Ach.)和石蕊属(Cladonia P. Browne)地衣4中国新记录种:莱氏茶渍(Lecanora layana Lendemer)、白头山茶渍(L. baekdudaeganensis B. G. Lee&Hur)、伪银茶渍(L. pseudargentata Lumbsch)和草皮石蕊[Cladonia caespiticia (Pers.) P. Gaertn., B. Mey&Scherb.]。该文对这些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同时提供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图和形态图。这为中国茶渍属和石蕊属地衣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石蕊属地衣初生地衣体鳞片状、次生果柄圆柱形,世界上报道了500多种,是地衣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深入研究中国石蕊属地衣过程中,基于形态学特征、化学特征和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从采集于河北省和云南省的地衣标本中发现了石蕊属地衣2个中国新记录种——喀麦隆石蕊(Cladonia camerunensis)和覆瓦石蕊(C.imbricata)。该文提供了2种石蕊属地衣特征的详细描述和图片并与相近种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