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本鳗鲡对蛋白质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鳗鲡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不少国家和地区相当重视对它的营养和消化生理的研究,其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也有报道。然而迄今为止还缺乏体长、水温对消化率影响的研究资料。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则是一  相似文献   

2.
植物C_2H_2型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锌指蛋白是转录因子的一种,对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的耐受能力都有着重要关系,而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是研究较多、较为明确的一种锌指蛋白,该蛋白大部分锌指结构具有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QALGGH,这是植物中独有的特征,且据报道该C2H2型锌指蛋白与逆境胁迫是相关的。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的分类、结构和功能,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概述了与盐胁迫、低温胁迫、干旱胁迫、氧胁迫和光胁迫等逆境胁迫相关的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最后还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这就为日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心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蛋白是一种约20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含4个EF手性结构。它在进化上极其保守,尤其是其EF手性结构区域。氨基端是变化最大的区域。目前还没有关于中心蛋白晶体结构的报道。中心蛋白是微管组织中心(MTOC)的主要成分,参与MTOC相关联的纤维的收缩,并在MTOC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毕赤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提高其外源蛋白的分泌量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很多学者报道了与毕赤酵母外源蛋白分泌相关的基因、蛋白质,同时毕赤酵母基因组的公布加快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根据外源蛋白分泌的途径,分步骤地总结了涉及的基因和蛋白,有利于分析控制蛋白分泌效率的具体步骤,为构建更加高效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最近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结构域,它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体的 DNA 结合蛋白(DBP)中.此结构称为螺旋-环区-螺旋(helix-loop-helix,HLH)结构.c-myc 基因和 MyoD 基因的蛋白质产物有此结构.在增强子结合蛋白(EBP)中也发现了 HLH 结构,如 E2A 基因的产物——E12/E47.已报道的20多种 HLH蛋白质几乎全与转录的调节和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γ-晶状体蛋白是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眼睛晶状体内的水溶性结构蛋白。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从微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过报道。微生物中发现的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主要作为环境胁迫应急蛋白,在恶劣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自我保护作用,如ProteinS。在哺乳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被推测能够参与胚胎的皮肤发育与分化调节,具有肿瘤抑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黑色素瘤缺失蛋白。但是,对于它们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从蛋白结构、基因起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简要介绍目前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结构分枝杆菌分泌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分枝杆菌(MTB)的分泌蛋白是目前发现对MTB感染保护性最好的一组蛋白,对结构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其组成、生物学功能、免疫性及其在疫苗研制和MTB诊断中的潜在价值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布的一类麦类病毒病。是上海市效区及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麦产区的重要病害。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在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国内分离株的生化性质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以上海郊区的BaYMV为研究材料,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分离提纯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和核酸性质,并和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今后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大麦黄花叶病毒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提纯及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小麦黄矮病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国内对此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提纯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有报道。但对广为应用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该病毒、提纯病毒的产量估算以及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研究报告却极少。本文报道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真菌深部感染率的上升,细胞壁作为真菌中特有和必须的细胞结构,又因其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已逐步成为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以白念珠菌为例,参与其细胞壁构成、分泌、表达等相关的结构功能基因和蛋白已逐步发现和证实,这为发现抗真菌药物新靶标、设计新型抗真菌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营养吸收、维持外膜完整性、病原菌致病性及多重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细菌的存活至关重要。详细了解这些蛋白的合成、折叠与组装到外膜的过程在增加筛选抗病原菌药物靶位、增强有益菌的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革兰氏阴性细菌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的合成、转运、折叠及组装到外膜过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叙述了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组装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对这一类蛋白的折叠与膜整合过程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便于读者快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结构的蛋白编码基因的密码子偏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两类具有不同三级结构的75个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性进行了分析。75个基因样本序列按照对应蛋白的三级结构被很清晰的分成了两类,从而发现密码子的使用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一重要结果证实了DNA的一维信息中蕴含着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代先祝  罗峰 《微生物学报》2014,54(3):261-268
摘要: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营养吸收、维持外膜完整性、病原菌致病性及多重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细菌的存活至关重要。详细了解这些蛋白的合成、折叠与组装到外膜的过程在增加筛选抗病原菌药物靶位、增强有益菌的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革兰氏阴性细菌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的合成、转运、折叠及组装到外膜过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叙述了β-桶状结构外膜蛋白组装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对这一类蛋白的折叠与膜整合过程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便于读者快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三、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迄今通过蛋白质工程已完成了20多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改造,全面总结它的成就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已显示了这一新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冠状病毒科,δ冠状病毒属成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猪δ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肠道冠状病毒(于2012年首次报道),目前对其研究较少,缺少商品化的疫苗。对疫病的防控无疫苗可用,一旦发病,会对猪场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综述了已有的关于猪δ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辅助蛋白、非结构蛋白等的特点和功能,以期为深入研究PDCoV致病机制和免疫机理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其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16.
拟衣藻 (Chloromonas)与衣藻属 (Chlamydomonas)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学位置在藻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其重要原因是单细胞鞭毛类是否具有蛋白核这一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而光镜形态与色素体上具 1到多个蛋白核的衣藻极其相似的拟衣藻 ,其不具蛋白核这一特征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本文观察并报道了中华拟衣藻 (ChloromonasSinica)的超微结构 ,通过对拟衣藻与衣藻超微结构的探究和比对 ,发现除了从孢子时期开始的整个生活史中 ,中华拟衣藻都不具蛋白核外 ,无论显微还是超微结构 ,拟衣藻与衣藻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从而提出在尚未获得更多资料之前 ,将拟衣藻从衣藻属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属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盐害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维持细胞及整株水平的Na+/K+平衡是植物重要的耐盐机制。目前, 已报道的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蛋白(HKT)具有钠、钾离子转运特性, 在植物体钠、钾离子长距离运输及分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重点总结了淡土植物和盐土植物HKT蛋白的结构、功能及耐盐机理, 并对其在植物耐盐改良育种中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张正线 《遗传学报》1995,22(6):413-423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一个在结构上相似功能上不同的多基因家族(GLUT1-GLUT5)。由于这一组蛋白和体内的葡萄糖利用有关,因此被认为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抗性)的一个候选基因。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生物这一基因家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顺序;推测了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布;计算了蛋白质和核苷酸的进化距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分子进化树。研究表明:这一基因家族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极为相似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布以及结构的对称性。提示这一基因家族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并可能通过基因的重复而形成。这一进化机制可能有利于氨基酸结构的稳定及抵抗突变的作用。由于邻元法构建的进化树其分支长度存在差异,提示在这一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中,各分支上的进化速率并不相同。蛋白质进化距离和核苷酸进化距离所构建进化树的差异提示了在基因组中可能存在隐匿替换。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都提示了GLUT1、3、4在结构和功能上要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19.
嗅觉对昆虫的生存、繁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家蚕Bombyx mori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了两个信息素结合蛋白BmPBP2和BmPBP3基因的cDNA片段。结合已报道的家蚕信息素结合蛋白BmPBP1和两个普通气味结合蛋白BmGOBP的信息,对其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这5个基因均由3个外显子组成,具有保守的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和典型的6个Cys残基,且3个PBP基因在基因组上串联分布。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BmPBP2和BmPBP3与烟草天蛾的PBP2和PBP3的同源性高达69%和63%。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BmPBP2和BmPBP3基因在成虫触角中特异表达,且雌雄表达水平相当。这些结果表明BmPBP2和BmPBP3可能起着性信息素识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曾报道过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将对弹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区、转录与复制和核衣壳化研究的新进展作进一步的报道。根据弹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及装配的位置,可分为两个亚组。第一亚组其复制和装配在细胞质内,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