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与宫腔镜诊断对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病因的对比。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我院共有123例围绝经期AUB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于术前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分别归入阴道超声组及宫腔镜组,并于术后常规实施病理确诊,并将所得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比。结果:根据术后的病理检查,最终确定患者子宫内膜为正常者4例,内膜增生44例,内膜息肉29例,黏膜下肌瘤26例,内膜癌20例。宫腔镜组在内膜增生及内膜息肉方面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最为接近,诊断结果显著优于阴道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正常内膜、黏膜下肌瘤以及内膜癌等方面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腔镜组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在黏膜下肌瘤及内膜癌方面较阴道超声组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关于内膜增生和内膜息肉的符合率,宫腔镜组显著高于阴道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方案对于围绝经期女性AUB患者的诊断结果更接近于病理结果,但临床在一定条件可与阴道超声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9,(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妇科宫腔疾病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244例疑似子宫病变患者,分别经腹部、阴道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244例疑似病变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共检出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厚29例;经腹部超声检查,分别检出子宫内膜息肉3例、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增厚24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2.59%,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53.70%,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妇科宫腔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58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中,143例患者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增生23例(16.08%),子宫内膜息肉31例(21.68%),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16.78%),子宫内膜癌19例(13.29%),慢性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46例(32.17%)。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4.41%,高于阴道超声的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及慢性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准确率均较宫腔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特异度较宫腔镜更低(P0.05),但两者灵敏度、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有效,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准确率以及特异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作B超及宫腔镜检查,宫腔内切除物或刮出物均送病理检查。结果:12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4例(67.7%),合并宫颈息肉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6例(12.9%),其中单纯性增生12例,复杂性增生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0.8%);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9.7%);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4.8%);子宫内膜炎3例(2.4%);胚物残留2例(1.6%)。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作B超及宫腔镜检查,宫腔内切除物或刮出物均送病理检查。结果:12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4例(67.7%),合并宫颈息肉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6例(12.9%),其中单纯性增生12例,复杂性增生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0.8%);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9.7%);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4.8%);子宫内膜炎3例(2.4%);胚物残留2例(1.6%)。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腔镜配合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配合阴道超声检查及相关病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超声检查非正常41例,阳性率为51.25%,官腔镜检查非正常58例,阳性率为72.5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查非正常54例,符合率为93.10%.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规无创普查手段,宫腔镜检查可对异常患者进一步检查,两者配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盆腔肿瘤闭孔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闭孔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对患者闭孔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中显示,转移的为14例,无转移的为29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中显示,转移的为5例,无转移的为3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的正确率为95.3%,而对照组检查的正确率仅为8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u=4.0737,P=0.0436),观察组患者检查后的满意率为90.7%,而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9.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u=2.7051,P=0.006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盆腔肿瘤闭孔淋巴转移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3例,进行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测,观测患者病变类型以及病变部位,比较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与术前阴道超声以及宫腔镜的检测结果,对阴道超声及宫腔镜的准确率、敏感性、阳性预测率以及阴性预测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检测内膜增生漏诊3例、内膜息肉误诊3例、粘膜下肌瘤误诊2例、内膜炎漏诊2例、内膜癌漏诊1例;宫腔镜检测内膜息肉误诊1例、黏膜下肌层误诊2例、内膜炎漏诊1例;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宫腔镜的总符合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敏感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显著优于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均可检测子宫内膜病变,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后者操作复杂,但检出率、准确率及敏感度均较高,可减少临床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比较经腹和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输卵管妊娠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行经腹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增大、假孕囊、内膜增强增粗、类妊娠囊结构、附件包块、胚胎心血管搏动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经腹超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接诊的26例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患者,回顾性总结了26例患者的经腹及经彩超资料。结果:通过经阴道彩超的图像声像图分析,及其与手术中病理确诊对比。经阴道彩超诊断符合率(96.1%)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73.1%)(P〈0.05)。从声像图可以将其分为三型,分别为孕囊型、不均质包快型和混合型。其声像图有各自独特的表现,主要区别在于子宫前壁的下段的表现,及周围血流信号的不同。结论:与经腹壁超声相比,经阴道彩超避免了腹部器官的影响,做到无创,快捷,方便,对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丽春  汪莹  胡鹏飞  黄斌 《蛇志》2023,(1):59-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统计泌尿系结石检出情况,并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经CT检查发现阳性60例,阴性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为91.67%及准确率为91.86%高于二维超声的76.67%及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及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泌尿系结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87例。参考组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6.5%,明显高于参考组(86.2%,P0.05);观察组的准确率达97.6%,明显高于参考组(85.7%,P0.05)。在对大病灶的诊断中,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病灶诊断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6%,明显高于参考组(76.9%,P0.05)。观察组在胎囊型和飘浮型中的诊断率均明显的高于参考组(P0.05);在包块型的诊断中,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准确率,尤其针对一些较小的病灶诊断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的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印证,对比不同的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和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能够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子宫肉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肉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类:子宫肌层实性占位(4例);子宫肌层囊实性占位(9例);子宫内膜占位(4例);宫颈占位(2例)。血流特点是肿瘤表面和内部以血流丰富型为主(15/19),动脉阻力指数较低,15例RI平均值0.66。结论子宫肉瘤的声像图和血流多普勒显示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对子宫肉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能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海鸥  刘杨  朱朝霞  李励  吴薇  崔英 《生物磁学》2013,(35):6945-6948
目的:探究阴道彩超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为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提出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初诊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经腹彩超和经阴道彩超的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确诊差异。结果:阴道彩超下宫角妊娠共分三种表现,包括胚囊型、包块型和破裂型;阴道彩超显示,所有初诊宫角妊娠患者均可见孕囊与子宫内膜相连,其肌层厚度在7.5-11.3mm间,平均(10.5±1.7)mm;二次检查中,经腹超声确诊59例宫角妊娠,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病理诊断共确诊宫角妊娠48例。经腹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4%,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的94.1%,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经腹超声两次检查符合率为73.8%,显著低于经阴道超声的96.2%,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阴道彩超较经腹彩超对宫角妊娠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图像判断,能够有效对宫角妊娠、输卵菅间质部妊娠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案、制定跟踪随访措施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3例经活检和手术证实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分析,讨论了膀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半数以上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盆腔手术史。临床表现为月经期伴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尿道刺激的症状,抗炎治疗常难奏效,而月经净后症状自行缓解和消退。 超声图见子宫峡部的前壁外缘有不规则的隆起,呈低回声区并向膀胱后壁突起。在月经来潮前和来潮时此隆起包块稍见增大饱满。用丹那唑或三苯氧胺治疗病灶将逐渐缩小。本文比较了膀胱镜检查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认为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进行早期诊断,尤其对需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作定期随访以观疗效,而不需反复进行膀胱镜检。超声检查此症应与膀胱血管瘤,膀胱癌,息肉和炎症溃疡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2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记录结节的单多发类型、有无边界、有无声晕、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和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96例良性,46例恶性。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69%、91.67%和79.66%。结论:甲状腺结节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获得很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房右→左分流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证实的41例心房右→左分流患者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所见及诊断结果,并回顾性分析其中29例患者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所见及诊断结果。结果:在经手术证实的41例心房右→左分流患者中,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结果 41例,阴性结果 0例,诊断准确性为100%;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结果 20例,阴性结果 21例,诊断准确性为48.8%。其中,同时进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9例患者中,经胸壁超声心动图阳性结果 12例,阴性结果 17例,诊断准确性为41.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结果 24例,阴性结果 5例,诊断准确性为82.8%。结论: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心房右→左分流的诊断准确率,其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合应用可提高心房右→左分流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腹股沟区包块患者78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8例腹股沟区包块初步诊断患者中,腹外疝29例,声像图呈现中高回声或混杂性回声;鞘膜积液23例,声像图呈现无回声;淋巴结包块13例,声像图呈现低弱回声;实质性包块9例,声像图呈现中高或低回声;隐睾4例,声像图呈现中等回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腹股沟区包块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作为患者预后效果的评估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