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使质粒pKU3所携带的玉米Ac因子5‘末端和中间编码转座酶的基因片段分别发生缺失的方法构建成质业PKU3和PKU3。质业所推人的AC因了单独存在时都无转座能力,但当AC和AC共存了于一个细胞时,由于AC产生转座酶的互补作用促使恢复转从能力,而当AC和AC因子一即获得AC 了的稳定插入突 可克服因突变不稳定崦给用转从因子标签法分离基因所造成的困难。将双因了系统导入烟草原生质体并猩财生株,从而选得卡  相似文献   

2.
玉米转座因子Ac在单倍体烟草中转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瞿绍洪  李银心 《遗传学报》1998,25(2):150-154
把玉米转座因子Ac插入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和链霉素抗性基因(SPT)之间,构建带嵌合基因Ac∷SPT的双元载体pSAC11。从普通烟草的花粉植株取单倍体组织,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分别转化嵌合基因Ac∷SPT和Ac∷GUS(来自双元载体pSLJ721),得到单倍体转基因植株。对转化Ac∷SPT的单倍体叶组织进行链霉素抗性分析,同时对转化Ac∷GUS的单倍体作GUS活性鉴定,分别检测到Ac从Ac∷SPT和Ac∷GUS处切离。Southern杂交表明,Ac切离后在单倍体基因组的不同位点整合。上述烟草单倍体的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对Ac因子转座的分析,将有助于在单倍体细胞中进行转座因子标签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全华 《生物学通报》1989,(10):22-22,8
传统的基因概念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一个稳定的实体,它是不会改变其功能的,除非发生基因突变。而且基因不会任意移动位置和插入到其它染色体中去。但是近年的研究表明,有些遗传因子或基因不仅能改变功能,而且可以任意移动而改变原来的位置。这种可移动的基因或核苷酸顺序被切下后可整合到其它染色体上,这种移动现象称转座。这种可转移位置的因子称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也称跳跃基因(jumping gene)。早在1932年,麦克林托克(Mc Clintock)  相似文献   

4.
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element ,TEs)是指在生物细胞中能从同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或者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1 947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玉米夫人”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并描述了转座因子。转座因子的发现 ,打破了传统遗传学上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固定排列及同源染色体交换的观念 ,揭示了基因的流动性 ,具有重要的意义。1 .转座因子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到目前报道为止 ,至少在 32种植物上有转座因子存在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玉米、金鱼草、拟南芥等[1] 。其…  相似文献   

5.
在五十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每一基因组的 DNA是固定的,包括位置固定、数目固定。转座因子的发现修正了这一观念。现在人们认识到基因组中的某些成分的位置常常是不固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组大小或基因的数目也并非绝对不变。这种位置不固定的成分乃是转座因子。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是细胞中能够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 DNA 序列。转座因子改变位置的行为称转座(transposition),转座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之间,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是一类可移动转座的遗传因子的统称,包括原核生物中的插入(IS)、转座子(Tn)、质粒;真核生物中的Ty,P因子,2μDNA,Copia因子,以及噬菌体Mu和反转录病毒等。因此,转座因子又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Mobile genetic element)。转座因子最早由美国科学家Barbara McClintock于1956年在玉米染色体中发现,并于1984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转座因子的发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杆状病毒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主要发现于昆虫纲鳞翅目)为宿主的病毒的统称。杆状病毒亦存在转座因子。对杆状病毒转座因子的研究起源于对感  相似文献   

7.
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江  李琳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6):501-506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0的T-DNA区域中,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0。pDaBar1300中T-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  相似文献   

8.
异源植物中转座因子标签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源植物中转座因子标签研究的进展瞿绍洪1,2)景健康1)胡含1)(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ProgresofTransposonTagginginHeterologousPlantsQuSh...  相似文献   

9.
用使质粒pKU3所携带的玉米Ac因子的5'末端和中间编码转座酶的基因片段分别发生缺失的方法构建成质粒pKU3(△B)和pKU3(△H)。质粒所携带缺失的Ac因子单独存在时都无自主转座能力,但当Ac(△H)和Ac(△B)共存于一个细胞时,由于Ac(△B)产生转座酶的互补作用促使Ac(△H)恢复转座能力,而当Ac(△B)和Ac(△H)因子被分离后即获得Ac(△H)因子的稳定插入突变株,它可克服因突变不稳定而给用转座因子标签法分离基因所造成的困难。将双因子系统导入烟草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从而选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显示Ac(△H)因子已经从原质粒上的NPTⅡ前导顺序中切离。Sortharnblot和PCR分析表明:Ac(△H)和Ac(△B)因子已经整合在转化烟草的基因组并能遗传至F1和F2代植株中;有些植株后代中已检测不到Ac(△B)因子的存在,说明它们的Ac(△B)因子已与Ac(△H)因子相分离;各转化植株中Ac(△H)因子在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从一个到几个不等;初步显示Ac(△H)因子多数插入或转座在基因组的结构基因中。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转座因子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0的T-DNA区域中,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0。pDsBar1300中T-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记。插入在Ds因子中的bar基因可追踪转化后代的Ds因子。pDsBar1300通过根瘤农杆茵介导引入水稻品种中花11号的幼胚组织。从各转化愈伤组织中获得了1400株独立的Ds水稻转化植株。通过PPT抗性检测和PCR分析证明了水稻转化植株中Ds因子的整合。Southernblot分析了转化植株基因组中Ds因子的插入拷贝数,其中单拷贝插入比率约占70%。这些插有Ds因子的水稻转化植株,当引入自主型的Ac因子反式活化Ds因子后,可使Ds因子跳跃到不同位点上,就可得到更多的突变植株。  相似文献   

12.
果蝇转座因子对基因组进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核生物基因组织有很多可移动DNA片段为称转座因子,果蝇是大量系统研究的最好实验材料之一,其基因组的10%-12%是由转座因子组成,在宿主中,TEs也许改变基因表达模型,也许改变ORFs编码序列,也许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这此因子遗传的可动性也可能使它们适于建造载体产生转基因生物。因此,对TEs进化的动态研究以及对宿主基因组进化影响的探索将有助于TEs作为载体的细胞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PB转座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晖 《生命科学》2007,19(2):114-116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哺乳动物体内存在大约30000个基因,将遗传蓝图的“天书”展示在人们面前。我国科研人员为此贡献了1%的测序结果。目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已经转向如何迅速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从中找出有重大理论意义及经济效益的基因,即功能基因组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对发展针对性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成为世界生物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可转座因子是细菌遗传分析和分子操作十分有用的工具 ,它包括插入序列、转座子和转座噬菌体。细菌的可转座因子多数来自于革兰氏阴性菌 ,少数来自于革兰氏阳性菌。链霉菌是一类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 ,近年来 ,已发现了几种链霉菌的可转座因子 ,并对部分可转座因子的转座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最早发现的链霉菌可转座因子是天蓝色链霉菌 (S .coelicolor)A3( 2 )中 1 6kb的插入片断IS1 1 0 [1 ] ,后来在白色链霉菌 (S .albus)中发现了IS1 1 2 [2 ] ,在带棒链霉菌 (S .clavuligerus)中发现了IS1 1 6[3] ,…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和许多毒力因子可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转座因子的特殊性质,使它们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主要针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程萍  王清锋 《生命科学》1999,11(1):35-37
各种苏云金芽胞杆菌在杀虫毒力和杀虫谱上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这种特异性的杀虫毒力与存在于苏云金芽胞杆菌内的转座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的转座因子其转座方式各异,总的来说可分为3种,即同源重组、转座重组和特异位点重组。这种转座过程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变异,这在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杀虫多样性的研究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使用电激法将分别含玉米转座因子AC或Ds因子的质粒DNA同时导入水稻花药悬浮系细胞团,得到转化抗性意伤组织,并分化成可育植株。对一些植株的DNA进行了Southern分析和PC且扩增,发现导入的外源DNA已整合到了水稻染色体上而且Ds因子已发生了转座。抗性测定表明转化植株F1代和F2代种子中的大多数仍有Ds因子存在。  相似文献   

18.
转座因子对水稻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35个包含完整转座因子插入的粳稻CDS序列,对转座因子如何影响基因编码区的碱基组成及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对基因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偏性产生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转座因子插入极显著地影响到基因编码区的同义密码子使用但并非唯一因素;转座因子对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多重影响,有的基因表达被抑制,有的反而增强,但总的来说它减少了基因表达水平对同义密码子使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白文钊 《生命科学研究》2002,6(4):293-295,325
转座因子,重组、整合、遗传效应等是目前遗传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题。转座因子对遗传变异、宗系进化、突变频率、物种形成、新基因的产生以及对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对果蝇的P转座因子以及环境对P转座因子遗传效应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酿酒酵母转座标签插入突变体263-H9中高盐胁迫基因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典科  张小华  刘向勇  鲍晓明  高东 《遗传》2006,28(10):1294-1305
突变体263-H9是利用mTn3转座标签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03-1A诱变、筛选得到的。该突变体表现出对多种逆境胁迫(1.5 mol/L山梨醇高渗透压胁迫、0.65 mol/L NaCl高盐胁迫和15℃低温胁迫)敏感的表型特征, 而且与其他突变体不同其转座标签的插入位点是GIP2和YER053C-A的基因间隔区域。本文通过基因敲除、基因组文库功能互补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 确定了突变体263-H9的敏感表型不是由于转座标签的插入直接引起的, 而是盐胁迫反应信号传导途经中重要的基因PBS2发生部分缺失, 造成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而导致的表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