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element ,TEs)是指在生物细胞中能从同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或者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1 947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玉米夫人”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并描述了转座因子。转座因子的发现 ,打破了传统遗传学上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固定排列及同源染色体交换的观念 ,揭示了基因的流动性 ,具有重要的意义。1 .转座因子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到目前报道为止 ,至少在 32种植物上有转座因子存在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玉米、金鱼草、拟南芥等[1] 。其…  相似文献   

2.
白文钊 《生命科学研究》2002,6(4):293-295,325
转座因子,重组、整合、遗传效应等是目前遗传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题。转座因子对遗传变异、宗系进化、突变频率、物种形成、新基因的产生以及对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对果蝇的P转座因子以及环境对P转座因子遗传效应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转座子(也称转座因子或跳跃基因)是指生物中的遗传因子或基因不仅能改变功能,而且可以在染色体上移动改变原来的位置。1951年,McClintock首次针对玉米籽粒色斑不稳定的遗传现象提出转座因子概念。后来发现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转座因子。人们预测在所有基因组中都有转座因子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在果蝇中发现了30多种转座因子,占总基因组约10%。在植物中现已克隆了  相似文献   

4.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是一类可移动转座的遗传因子的统称,包括原核生物中的插入(IS)、转座子(Tn)、质粒;真核生物中的Ty,P因子,2μDNA,Copia因子,以及噬菌体Mu和反转录病毒等。因此,转座因子又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Mobile genetic element)。转座因子最早由美国科学家Barbara McClintock于1956年在玉米染色体中发现,并于1984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转座因子的发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杆状病毒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主要发现于昆虫纲鳞翅目)为宿主的病毒的统称。杆状病毒亦存在转座因子。对杆状病毒转座因子的研究起源于对感  相似文献   

5.
920了38利用转基因植物了解转位机理并开发转座子标签技术[英〕/Haring,M.A.…1 Plant Mol.Biol一1991,16(3)。一449~461[译自DBA,1991,10(12),91一06900〕 综述了植物可转座因子Ac(活化子)、Tam3、En/Spm(增强子/抑制子一突变子)和Mu(突变子)在异源植物种及其原始宿主中的活性‘讨论了下列问题:1.基因克隆中可转座因子的应用一转座子标签,11.自主植物可转座因子在新的遗传背景中的活性;111。用2一因子系统控制转座子标签,iv.烟草中可转座因子A。的突变分析,v.烟草中En/Spm抑制子功能分析,vi.异源诱动DNA因子在转座子标签中的应用前…  相似文献   

6.
Mutator转座子及MULE在植物基因与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tator(Mu)转座子是植物中已发现的转座最活跃的转座子,其高的转座频率及趋向于单拷贝功能基因转座的特性,使该转座子成为玉米功能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Mu转座子的同源类似因子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基因组中,而且同一基因组中往往具有多种变异类型.它不仅具有其他DNA转座子在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的普遍作用,而且具有能够承载基因组内功能基因和基因片段的载体功能,这种载体Mu转座子(Pack-MuLEs)能够在基因组内移动众多的基因片段,从而对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产生作用.Mu转座子的同源序列发生在水稻与狗尾草之间的水平转移提供了高等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首个例证.对Mu转座子的了解促进了我们对动态基因组概念的认识.文章对Mutator转座子的发现、转座特征、基因标签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Mu转座子家族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分类,讨论了该转座子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分析了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志亮 《遗传》1990,12(5):43-46
本文介绍了植物中转座因子的遗传特性和转座因子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转座的调节控制。植物中的转座因子一般为1. 4-17kb的DNA分子,本身具有末端重复顺序,在插人位点造成DNA重复。转座的功能由转座因子本身决定,玉米的Ac因子和Spm因子都已证明带有决定转座的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调节以及基因产物如何发挥作用仍在研究之中。文中还讨论了转座因子的作用和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限制酶介导的插入突变及其在丝状真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政逸  李葆 《菌物学报》2001,20(1):142-147
克隆基因的方法很多,通过突变是克隆基因的常用方法,如转座子标签法常用于克隆植物病原细菌致病相关基因及植物的抗病基因。尽管转座因子在丝状真菌中也普遍存在,但对它们的转座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多,迄今转座子标签法还没有发展成为标记真菌突变体和基因克隆的常规技术。而一般的UV或化学突变方法又将使突变基因的鉴定和克隆遇到许多问题。用质粒DNA转化真菌时,也会发生非同源随机插入真菌基因组而形成标记的突变体,但往往由于转化频率较低等因素而难以广泛应用。新近的研究发现,在限制酶介导下大多数真菌的质粒DNA转化频率明…  相似文献   

9.
转座因子的发现与进展及其科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座因子(TEs)被誉为科学史上“超时代”的伟大发现,但这一科学发现经历了近40年的曲折。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TEs的研究已经在TEs的普遍性和应用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对TEs的发现过程及其研究进展的探讨,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酿酒酵母转座标签插入突变体263-H9中高盐胁迫基因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典科  张小华  刘向勇  鲍晓明  高东 《遗传》2006,28(10):1294-1305
突变体263-H9是利用mTn3转座标签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03-1A诱变、筛选得到的。该突变体表现出对多种逆境胁迫(1.5 mol/L山梨醇高渗透压胁迫、0.65 mol/L NaCl高盐胁迫和15℃低温胁迫)敏感的表型特征, 而且与其他突变体不同其转座标签的插入位点是GIP2和YER053C-A的基因间隔区域。本文通过基因敲除、基因组文库功能互补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 确定了突变体263-H9的敏感表型不是由于转座标签的插入直接引起的, 而是盐胁迫反应信号传导途经中重要的基因PBS2发生部分缺失, 造成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而导致的表型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武志亮 《遗传》1990,12(1):0
本文介绍了植物中转座因子的遗传特性和转座因子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转座的调节控制。植物中的转座因子一般为1. 4-17kb的DNA分子,本身具有末端重复顺序,在插人位点造成DNA重复。转座的功能由转座因子本身决定,玉米的Ac因子和Spm因子都已证明带有决定转座的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调节以及基因产物如何发挥作用仍在研究之中。文中还讨论了转座因子的作用和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基因标签法克隆植物组织中的基因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T-DNA和转座子均可作为基因标签。转座子最早由美国的细胞遗传学家 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 ,它是指基因组中一段特定 DNA片段 ,能在转位酶的作用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转座子不仅能在本基因组中转座 ,也能转入其它植物的基因组中。转座的结果是使被转入的基因失活 ,从而有效地诱导产生表型突变株。然后构建一个对应于突变株的基因库 ,用作标签的转座子作为探针从基因库中筛选相对应的克隆 ,分离得到相对应于变异的基因 ,这就是…  相似文献   

13.
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江  李琳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6):501-506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0的T-DNA区域中,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0。pDaBar1300中T-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  相似文献   

14.
转座子在植物基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朱乾浩(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转座子(transposon)最早由美国的玉米遗传学家B.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但转座子的概念直到1967年在大肠杆菌(E.Coli)的半乳糖操纵子研究中发现插入序列这类转座因子后才被普遍承认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转座子作为插入突变原或分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已成为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该文综述了植物转座子及其在基因分离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番茄功能基因遗传资源、功能基因组分离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芽孢杆菌Ⅱ类转座因子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杆菌的转座因子分为两类:Ⅰ类,插入序列;Ⅱ类,转座子.在结构上,这些转座因子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ICPs)基因相联系,并且这些具有转座活性的转座因子在ICPs基因的转移和变异上起着重要作用.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Ⅱ类转座因子即转座子的结构、作用机制、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转座子是DNA插入因子的一种,是指能在基因组间或组内跳跃的DNA片段。转座子作为插入突变剂或分子标签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且因其独特的性质已成为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使得转座子无论是在单基因水平还是全基因组水平,都成为细菌、酵母和其他微生物研究的有力工具。简单而有效的体外转座反应可以对一些以往难以进行分析的顽固微生物进行转座诱变分析。而建立在转座子基础上的信号标签诱变技术和遗传足迹法的应用则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毒力因子,从而可以更好地对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进行阐述。这些再次说明转座子是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转座子及其衍生载体介导的一些技术,并讨论其在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可动因子     
自从1950年B.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因子以来,科学工作者又陆续发现了许多染色体上可移动的因子。关于可动因子的同义术语很多,诸如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s)、IS因子(Is ele-ment)、转位因素、转座因素、转座因子、转位成分、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跳跃基因、移动基因(jumping gene)、移动因子(transfer factor)、转座子、转位子(transposon)等等。以前这些术语都是指  相似文献   

19.
花青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对植物生长、代谢、应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花青苷使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现出丰富色彩的颜色,从而吸引昆虫传粉和动物采食,便于结种和传播;在植物代谢应激反应中,花青苷使植物具有抵御低温、干旱、真菌感染,防御紫外线伤害、虫害等能力。花青苷生物合成通路受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已被解析得十分清楚,近几年研究发现,植物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受到表观调控,从而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表观遗传学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最新的植物花青苷合成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综述了花青苷合成过程中的表观遗传修饰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利用表观遗传手段为花色育种改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植物基因工程中的转座子标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琳  王金发 《生物技术》2000,10(1):22-27
195 1年BarbaraM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控制元件 ,后来命名为转座元件或转座子 (transposon)。转座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 ,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这一元件不仅可用于分析生物遗传进化上分子作用引起的一些现象 ,还为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可以在不了解基因产物的生化性质和表达模式的情况下 ,分离克隆植物基因 ,即转座子标签 (transposontagging) ,又称为转座子示踪法。其原理是利用转座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