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舞  蒋耀青 《遗传》1987,9(6):33-35
精子发生过程是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 也是研究高等动物细胞分化的一个独特体系。 由于精子发生这一连续过程是在皋丸组织中完 成的,所以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彼此共存, 而要进行有关的生化研究,必须得到均一的处 于某一特定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因此,如 何从翠丸组织中分离出特定发育时期的生精细 胞,是进行深人研究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大鼠睾丸生精小管上皮精子发生周期的PAS法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晓舟  张远强  张金山 《动物学杂志》2004,39(4):50-52,F005
精子发生是一个包含生殖细胞成熟分裂的连续、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的生精小管,或同一生精小管不同区段的生精细胞的组合、分布均不相同。本文应用PAS染色法观察了大鼠睾丸生精小管上皮中各级生精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学变化特点。参照Clermont及Russell等制定的生精上皮时相的判定标准,根据生精上皮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各级生精细胞组合分布特点,把生精上皮分为ⅩⅣ个期。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上皮细胞组合的周期性形态变化特点,对精子发生过程进行精确划分,把精子发生这一连续、复杂的动态过程静止化,具体化,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生精小管上皮中各级生精细胞的组织学、病理学、毒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MCTs)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上一类重要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负责乳酸盐、丙酮酸盐、酮体等单羧酸类化合物的跨膜转运。MCT基因在睾丸生精上皮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表达,并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精子发生过程。开展对MCT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的作用研究有助于人们从能量代谢角度进一步阐明生精细胞发育和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本研究着重从MCT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功能及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邢晓为  李麓芸  卢光琇 《遗传》2007,29(6):699-704
研究小鼠生精新基因SRG4在出生后小鼠睾丸及手术隐睾中的表达特性, 为了解SRG4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取出生后1, 3, 12 w小鼠睾丸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观察SRG4蛋白在出生后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 制备单侧手术隐睾模型, 取术后0~18 d 的隐睾组织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 观察SRG4 mRNA在隐睾病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并对隐睾术后18 d 睾丸进行组织原位杂交分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 SRG4蛋白在出生1 w的小鼠睾丸中几乎检测不到, 在出生3 w的小鼠睾丸中有明显表达, 在出生12 w的小鼠中大量表达, 主要分布在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胞浆及胞膜, 呈不均匀分布。半定量RT-PCR结果发现, SRG4 mRNA在小鼠隐睾术后0~6 d表达没有明显下调, 9 d 开始表达下调, 第18 d表达最低。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术后18 d隐睾睾丸生殖细胞大量凋亡, 精曲小管中仅见到个别的SRG4阳性信号, 而对照则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 SRG4蛋白表达受小鼠生长发育调控; 隐睾模型中, 随着生殖细胞的大量凋亡, SRG4基因表达下调, 提示SRG4基因可作为一个精子发生特定阶段的分子标记用以研究精子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雄性生殖腺——睾丸是机体生殖、遗传的一个重要器官。睾丸内精子生成的过程极为复杂,它涉及到生精细胞的发生、发育、分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弄清精子发生过程的基本规律,阐明精子发生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等变化,进而为深入研究精子发生过程的控制、调节机制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精过程的影响,遗传上可能发生的作用,以及对于雄性生殖的人工控制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动力学角度对精子发生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明确Rab13 GTPase在大鼠精子发生及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Rab13 GTPase在不同日龄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又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了Rab13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最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ab13 GTPase在大鼠不同期别生精上皮中的分布。结果 RT-PCR显示Rab13 GTPase mRNA水平在40日龄大鼠睾丸组织中表达达到最高峰;在40日龄大鼠,Rab13 GTPase在心、脑、肺、脾、睾丸等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肺组织中表达量最多;在精子细胞成熟过程中,Rab13在生精上皮基底部及生精细胞周围都有分布,在精子释放前则主要集中分布于生精上皮基底部。结论 Rab13 GTPase的分布,可能随生精上皮周期的变化而对精子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精子体外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Y  Zhang JH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38-341
精子的发生是一个高度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体外培养生精细胞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 ,建立了睾丸组织培养、曲精细管小段培养、支持细胞 生精细胞共培养及藻酸钙胶囊包裹培养等方法。建立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有助于 :(1)研究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 ;(2 )直接对雄性生殖细胞进行遗传修饰 ;(3)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治疗精子发生阻滞的患者。如何改善培养条件 ,进一步提高生殖细胞的存活、分化、增殖效率 ,是使哺乳动物体外精子发生发展成为一项适用性较强的技术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是维持精子发生动态平衡,限制生精上皮生殖细胞数量的一个重要生理机制,受多种因素调控。本简要叙述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激素调节、基因调控及其他理化等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前提和基础,精原干细胞的存在为男性保存和恢复生育能力提供了可能.精原干细胞和睾丸组织移植技术已经被用来研究生精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项技术对恢复无精子症或睾丸肿瘤患者的生育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睾丸组织块和精原干细胞的移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用以维持细胞数量的相对恒定,可由某种刺激或抑制剂的移除而激活。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生精细胞都会发生相应的凋亡,通过严格调控以确保成熟精子生成的数量和质量。生精细胞的凋亡是一个许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不可逆过程,其中Bcl-2/Bax基因族、p53基因、Fas-Fasl基因、C-myc基因、CREM基因、HSP基因族、c-Kit/SCF基因、Insl3基因、iNOS基因、BMP8B基因、TR基因和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哺乳动物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利于了解生精细胞凋亡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预防和治疗精子发生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哺乳类动物的精子发生历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三个阶段,这一特殊的细胞分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而生精细胞内基因水平的调节,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生精细胞特异性的基因或转录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参与精子发生过程中特异的细胞分化活动,如减数分裂、遗传物质重组、染色质的浓缩和发育后期的一系列形态变化.近年来随着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发现了许多精子发生的相关基因,有的已被证明在精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对这一过程中许多现象的关键基因还所知甚少,需要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较全面地综述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讨论了与精子发生有关的转录因子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原癌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核蛋白转型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睾丸炎     
睾丸功能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节以及睾丸内环境的影响。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及生精上皮中的支持细胞与生精细胞均参与调节精子发生,以维持睾丸的正常功能。当睾丸受到创伤、外源性感染或发生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时,精子发生受损,导致不育。睾丸炎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局部和系统感染以及某些非感染因素均可以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睾丸炎,该领域虽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综述了睾丸炎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现在存在的问题,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蒙蒙  申雪沂  牛长敏  夏静  孙红亚  郑英 《遗传》2018,40(9):724-732
精子发生过程需要生精细胞及睾丸体细胞的共同参与,这两种细胞也决定着睾丸的发育及雄性生育力。支持细胞是生精小管中唯一的体细胞,在正常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支持细胞增殖与粘附功能的异常将导致精子发生异常,进而引发雄性不育。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 (miRNA)可调控支持细胞的增殖与粘附功能,其表达水平在激素、内分泌干扰素和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特异性变化。本文总结了与睾丸支持细胞增殖与粘附功能相关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发现并鉴定更多与支持细胞相关的miRNA,进而为探索与支持细胞相关不育症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鼠生精周期判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可以在普通HE染色或苏木精复染标本上对精子发生周期进行简单划分的方法。方法应用PAS染色法与普通HE染色法相对照,对比观察小鼠睾丸各级生精上皮在精子发生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参照Clermont及Russel等制定的生精上皮时相的判定标准,把小鼠生精上皮分为XⅡ个期。结论通过对比总结,可以在普通HE染色或苏木精复染标本上对精子发生周期进行简单划分,并进一步辨别各型生精细胞。  相似文献   

15.
睾丸生理     
(一)睾丸的结构睾丸位于阴囊内,其表面包有一层坚韧的纤维膜即白膜。由白膜向内伸出许多不完整的纤维隔,即睾丸小隔,这些睾丸小隔把睾丸分成许多间隔,称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2—4条曲细精管,小叶内的曲细精管向纵隔集中,并互相结合成直细精管,随后在睾丸纵隔内吻合而形成小管网,即睾丸网。睾丸网再发出8—15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精子就是在曲细精管中源源不断发生。 (二)精子发生整个精子发生过程都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进行。曲细精管内有两类细胞,即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曲细精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睾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查和分析不同病理睾丸组织雄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90α表达的差异.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查精子发生停滞、精原细胞瘤、前列腺癌去势和正常健康睾丸标本之雄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90α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睾丸组织和前列腺癌去势睾丸中雄激素受体在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的胞核表达,前者的表达强度高于后者(P<0.05);热休克蛋白90α主要在类肌细胞、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核及生精细胞的胞浆表达.精子发生阻滞的睾丸组织,雄激素受体主要在支持细胞的胞核和生精细胞的胞浆表达,热休克蛋白90α主要在支持细胞、类肌细胞表达;精原细胞瘤的睾丸组织,雄激素受体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核表达,热休克蛋白90α的表达强度在精原细胞瘤组织高于对照标本.结论雄激素受体核转运异常与精子发生阻滞有紧密关系;前列腺癌去势患者睾丸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免疫反应强度减弱与睾丸衰老有关;精原细胞瘤患者睾丸标本,雄激素受体表达减弱,但热休克蛋白90α表达增强;提示雄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90α的表达异常与精原细胞瘤的病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中心体蛋白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睾丸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ntrin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中心体蛋白家族, 已从多种生物中克隆到其同源基因, 但基因文库中尚无大鼠centrin序列的报道. 采用RT-PCR从大鼠睾丸组织中克隆到centrin-1, -2和 -3 cDNA片段, 对其衍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显示, 人、小鼠、大鼠中相应的centrin蛋白同源性很高.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它们在大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结果表明, centrin-1的表达具有睾丸组织和生精细胞特异性, 并呈现出发育阶段相关的规律, 它仅在减数分裂开始后转录, 其mRNA水平在圆形精子细胞中达到高峰. centrin-2和centrin-3在睾丸精原细胞中有高表达, 进入减数分裂后其mRNA水平迅速降低, 同时在一些体细胞中也有表达. 推测centrin-1可能在减数分裂或精子细胞变态分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而centrin-2, -3可能与有丝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连续饲喂棉酚达6周的大鼠和小鼠的生精细胞的LDH-X活性。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明显地抑制大鼠成熟精子的LDH-X活性;而对睾丸LDH-X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中,未发现棉酚对成熟精子及睾丸生精细胞中的LDH-X活性产生具统计学意义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精子发生过程及LDH-X的特殊功能,对棉酚抗生育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隐睾症或热局部处理猴和大鼠睾丸, 能引起可逆性生精细胞凋亡, 出现少精或无精现象. 43℃局部热浴猴睾丸可引起精液中精子数量发生可逆性减少. 睾丸支持细胞为生精细胞提供结构支持与营养供给. 生精上皮中支持细胞间以及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间的特殊连接在精子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组发现, 热处理后紧密连接分子, 如occludin, zonula occludens-1 (ZO-1)在24~48 h表达明显下降, 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 BTB)发生了可逆性破坏. 该过程还伴随着TGF-β2和TGF-β3表达增高, p38 MAPK和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 由此推测, 热激可能通过引发TGF-bs增高, 下调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 导致细胞连接减弱, 从而引起BTB结构发生可逆性紊乱. 此外, 本文还综述了成年小鼠实验性隐睾睾丸中总基因的表达变化, 成功克隆了几个生理功能显著, 与精子发生特异相关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产后1、10、25、45、60日龄(成体)5个发育阶段的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睾丸和附睾组织内睾酮的免疫阳性反应.1日龄和10日龄,棕色田鼠睾丸生精小管内的前精原细胞胞质中有睾酮阳性表达.25日龄,有许多精子细胞产生,睾酮主要集中于精子细胞胞质表达.45日龄,精母细胞和精子中也有睾酮表达.成体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均有睾酮表达.1日龄至成体睾丸间质细胞和肌样细胞均有睾酮表达,25日龄时表达最强(P0.05).1日龄至成体附睾上皮细胞和连接组织有睾酮表达,成体附睾管内的大量精子有睾酮表达.这些结果说明,棕色田鼠从出生到性成熟过程中,在精子发生的各阶段,睾酮对生精细胞的分化增殖有直接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随发育阶段不同具有可变性,同时,附睾的功能和精子的成熟也受到睾酮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