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关于营养标签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所有在校大学生,对其营养标签的KA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834名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4.9±1.1分,及格率48.9%,女生、二年级学生、城市户籍学生、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得分较高(P<0.05),他们对某些重要的营养标签知识答对率较低,主要是通过上课、专业书籍获得知识,仍有26.7%人未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希望从网络、专业书中获得知识。营养标签态度得分8.8±2.4分,56.3%认为很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识营养标签。对于营养标签的使用,只有9.3%表示每次都会查看、23.1%经常查看,关注的内容主要是“能量”、“脂肪”,营养标签使用行为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越高,行为得分就越高。结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不能很好地利用营养标签指导健康,应强化高职学生特别是男生、低年级学生的营养标签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以期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黔北地区3所高校393名大学生,对他们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KAP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的营养态度,医学院校学生优于普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营养知识,并且很积极的想去听营养类的讲座。结论: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行为习惯不科学。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非医学生,提高其营养知识与健康意识、促进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专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学生在专业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高素质、高职业精神的护理专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对我院四个年级、两个层次的6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专业价值观的总体水平较高(总得分为121.4±19.24);护生对\"关怀照顾\"(均值为4.03±0.87)和\"利他主义\"(均值为4.03±0.87)关注度最高,对\"行动主义\"(均值为3.74±0.89)的关注度最低;护生的学历、年级、自身对护理专业的选择意愿及对护理的喜爱程度影响其专业价值观水平(P0.01)。护生的性别对专业价值观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多方式、多渠道、分层次的加强护生的职业情感教育,帮助护生建立并发展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临床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军医大学学生2013年某一时段营养及体能情况,以提高军校医学生身体素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2月某军医大学在学校餐厅集体就餐的学员682人,采用称重法调查膳食,测定学员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对学员的体能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调查学生蛋类、食用油摄入过多,而禽肉、豆类、蔬菜、牛奶、水果等均低于军标;Vit A、Vit C以及钙元素每日摄入量明显不足;学生每日获得热能的分配比例较好,均已达到军标;调查学生中男生体能状况优于女生(x2=22.035,P0.001),女生的超重人数明显多于男生(x2=20.142,P0.001)。结论:建议该校对餐厅炊事人员增加供应学生的食物品种,特别是水产、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增强自身体质,为国防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朱小妹 《生物磁学》2011,(20):3930-3931
目的: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了解我院护理工作中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探索医院管理中护理科学管理方法。方法:①住院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法;②出院病人:采用电话或上门随访方法;两种方法共对568例进行满意度调查,针对病人反馈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在疾病宣教及护理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结论:以医院管理年及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逐步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努力改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了解我院护理工作中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探索医院管理中护理科学管理方法。方法:①住院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法;②出院病人:采用电话或上门随访方法;两种方法共对568例进行满意度调查,针对病人反馈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在疾病宣教及护理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结论:以医院管理年及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逐步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努力改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东莞地区儿童监护人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AP),对东莞儿童安全用药及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提出干预对策,为东莞地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使用手机APP问卷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地区监护人在儿童用药KAP现状和风险水平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895份,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显示儿童监护人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情况较好;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儿童监护人用药知识的主要因素,监护人年龄、受教育程度、孩子的年龄是影响儿童监护人用药态度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儿童监护人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儿童监护人用药知识、用药态度和用药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东莞地区儿童监护人对用药安全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于用药安全知识获取态度较好,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建议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用药安全教育体系,重点关注教育程度较低、年纪较大监护人、以及婴幼儿的监护人,丰富新媒体等形式的用药安全教育与普及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探讨高职医学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对580名在校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心理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医学专科大学生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为43.63%;家庭经济、学业成绩、就业去向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医学专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引起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意无意被用作临床教学实践的“活标本或教具”后的主要心理变化和躯体变化。方法 选取住院病人100例,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多数患者在无意中被用作临床教学实践时,当众讲解病情或隐私部位被暴露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受损,从而引起心理和躯体的上的负面影响。结论 由于患者传统观念的存在和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其自尊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针对患者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心理和躯体变化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整体护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护理本科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的看法两方面内容.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员组织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按照调查员的说明指导完成.结果:现有教育资源下有73.7%学生经过人文素质教育获得了相应的价值,但仍有26.7%的学生没有收获,可见当下的人文素质教育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都较为不理想.结论:学校各方面应充分利用资源,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扬医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乙肝疫苗多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近年来,人们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针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和慢性乙肝患的治疗性疫苗的开发上。本就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分类、机制及临床疗效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应用系统发育树分析DDBJ基因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核酸库中的HBV序列信息,探讨DDBJ核酸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分型,采用Clustal X(1.8)软件比较HBV基因序列前S区序列差异并产生系统发育树。通过对下载的1471条HBV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了228条前S/S区完整的HBV基因序列,其中有66条序列的基因型已被各种方法所证实。利用软件分析绘制了基于228条HBV前S区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66条已知基因型HBV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型与其原有基因型完全吻合。在228条HBV基因序列中,有207条序列分别属于A、B、C、D、E、F和G等7个基因型,但另外21条序列不能归属于上述7个基因型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们又分为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两群,暂分别称之为未分型I和未分型Ⅱ,经比较未分型I、Ⅱ和其他7个基因型前S区核苷酸序列,发现未分型I、Ⅱ和D型前S区都有33个核苷酸缺失,但三者基因缺失片段的位置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它六型前S区无大片段基因缺失。结果说明采用基于前S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分型分析方法正确可靠,除了现已证实的7个基因型外,尚可能存在另外两个新的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The microsatellite described for the glycine- and tyrosine-rich keratin locus ( KAP8 ) in sheep was used to type nine large three-generation families comprising the AgResearch International Mapping Flock. The apparent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these families suggested that some of the microsatellite alleles were not being amplified.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deletion within one of the published primer sites was the likely cause of the 'null' alleles. By redesigning the primer all alleles could be amplified.  相似文献   

14.
15.
自噬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能利用自噬功能增强其复制的能力,引起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本文将从HBV相关蛋白、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微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血清HBVDNA载量及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3名HBV感染患者和2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及HbeAg滴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CD3可、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低于健康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D8+T细胞亚群则呈现相反趋势,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BeAg阴性组中,HBVDNA水平与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呈正相关(r=0.567,P〈0.01),与CD47CD8+T细胞亚群百分数比值呈负相关(r=-0.601,P〈0.01),而与CD3+T、CD4+T细胞亚群百分数无相关性。HBeAg阳性组中,HBVDNA水平及HbeAg滴度与cD3+1r、cD41、CD8叮细胞百分数及CD47CD8+T细胞百分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HbeAg阴性的HBV感染患者,其血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BV全长对HepG2细胞侵袭相关基因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HBV在整体水平对HepG2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PCR分析HBV对HepG2细胞MMP2、9和TIMP1-4基因转录的影响;通过明胶酶谱及反相明胶酶谱检测MMP2、MMP9及TIMPs的活性;应用体外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HBV的复制可以促进HepG2细胞MMP2、MMP9、TIMP1和TIMP3基因的转录,抑制TIMP4基因转录,增强HepG2细胞MMP2、MMP9的活性并增强细胞中TIMP1、TIMP3功能,HBV稳定复制的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HBV可影响HepG2细胞MMPs和TIMPs的基因转录、表达及功能,促进HepG2细胞的体外侵袭,这可能与HBV相关的H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墨西哥酸浆子叶作为外植体,与农杆菌EHA105(含质粒p130HBs)共培养3天,通过延迟筛选的方法用潮霉素加压直接诱导成芽,抗性芽经诱导生根获得转化植株。经PCR、Southern点杂交等分子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墨西哥酸浆基因组中。ELISA检测证实了在墨西哥酸浆中表达的HBsAg具有较好的活性。初步比较了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不同器官的表达水平差异。取注射注免1次但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的Babl/c小鼠,口服饲喂加强免疫,有明显的特异性抗体回升反应。表明转基因墨西哥酸浆疫苗作为口服加强免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on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among childrenare scarce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Mexico. This study was aimed to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BV infection, 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 (OBI) andHBV genotypes among children with clinical hepatitis. In total, 215 children withclinical hepatitis were evaluated for HBV infection. HBV serological markers and HBVDNA were analysed. OBI diagnosis and HBV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HBV infection wasfound in 11.2%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hepatitis. Among these HBV DNApositive-infected children, OBI was identified in 87.5% (n = 21/24) of the cases and12.5% (n = 3/24) were positive for both HBV DNA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OBIwas more frequent among children who had not been vaccinated against hepatitis B (p< 0.05) than in those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HBV genotype H was prevalent in 71%of the children followed by genotype G (8%) and genotype A (4%). In conclusion, OBIis common among Mexican children with clinical hepatiti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BVgenotype H.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lecular diagnosis of HBVinfection in Mexican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clinical hepatitis and emphasise thenecessity of reinforcing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KAP1 protein: an enigmatic master regulator of the gen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