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气管插管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52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4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5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组(52例)。观察麻醉前正常状态时(T1)、麻醉成功后5 min(T2)、胎儿娩出时(T3)三个时间点产妇SBP、DBP、HR、SV、CO、SVR及胎儿相关指标,包括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_2、PO_2。结果:硬膜外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麻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起效时间最快。三组间在T1时间点SBP、DBP、HR、SV、CO、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硬膜外麻、联合麻醉、全麻三组SBP、DBP、HR、SVR水平均较T1时间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全麻组SBP、DBP、HR、SVR水平高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P0.05)。T3时间点三组SBP、DBP、HR、SV、CO水平均较T2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全麻组SBP、DBP、SVR高于其他两组,心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agr、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学pH、PC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脐动脉血PO_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脐动脉血PO_2最高。结论:三种麻醉均可以用于剖宫产术,全麻剖宫产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起效快,但对胎儿脐动脉血氧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颖  张卉  李振英  刘浩东  祖正儒 《生物磁学》2009,(14):2713-2715,27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各14例,于麻醉前10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40min(T2)和术后10min(T3)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和儿茶酚胺(CA)浓度,并观察P旷c02、SP02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相比,A组T1时MAP、HR显著下降(P〈0.05),B组T1、T2时MAP、HR、COR和CA明显升高(P〈0.05),C组各时点MAP、HR、COR和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相比,C组各时点MAP、HR、COR和CA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于2016年9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复合组(n=60),对照组采用全麻,复合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腹前(T_1)、气腹后15 min(T_2)、气腹结束后(T_3)和出室即刻(T_4)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的变化;手术前、麻醉复苏前和术后1天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糖水平(BS)、肾上腺素(AD)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麻醉前、麻醉后2 h、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CD3~+、CD4~+、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复合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者在T_2、T_3、T4时间点的DBP、SB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复苏前和手术后1天,复合组患者的IR、BS、AD、Cor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 h、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良燕 《蛇志》2010,22(3):225-226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腹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M组),每组30例。L组选择T12~L1点硬膜外穿刺,M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两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停气后10 min(T4)的MAP,HR,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TW),肛门排气恢复时间(TP)。结果 L组气腹后5 min(T1)、15 min(T2),HR明显降低(P0.05),30 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M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后M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后10 min尚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L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L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M组,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农恒冠 《蛇志》2001,13(2):35-37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的麻醉及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静脉全麻组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各18例。分别监测麻醉前、麻醉插管后、游离食管时以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结果 发现静脉全麻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时MAP、HR、RR、SpO2、MV各时期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静脉全麻组各时期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或高或增快,MAP、HR(P<0.05或P<0.01)。结论 静脉全麻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可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静脉用药量少,且保证术后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解除气腹后5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rain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l~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4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O.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lq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0例,甲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8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乙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丙组给予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应激指标、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改良镇静-躁动评分(RASS)、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发生情况。结果:T0(麻醉诱导前10 min)时,三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5 min)时,甲组、乙组HR、MAP均低于丙组,甲组HR、MAP低于乙组(P<0.05);T3(术毕)时,甲组、乙组HR均低于丙组(P<0.05),甲、乙、丙三组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均低于丙组(P<0.05),甲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低于乙组(P<0.05);T1、T2、T3时,甲组、乙组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丙组,甲组NA、ACTH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甲、乙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丙组,甲组短于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00%(1/50)、10.00%(5/50)、24.00%(12/50),甲组POCD发生率低于丙组(P<0.05)。三组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0.8 μg?kg-1?h-1右美托咪定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 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 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 min(T3)、气腹后30 min(T4)、解除气腹后5 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 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 min 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2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1~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5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0.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1~3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高血压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行LC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细胞亚群、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23%(52/57),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2 min(T2)、气腹后10 min(T3)、术中探查(T4)、术毕气管导管拔出2 min后(T5)时间点HR、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T1~T5时间点HR、MAP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1、T2时间点HR高于对照组,T4和T5时间点HR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1d(T6)、术毕3d(T7)时间CD4~+、CD4~+/CD8~+均较T1较低,CD8~+较T1升高,但研究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行LC时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对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3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诊的老年胸、腹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循环功能指标[血压(DBP、S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压力(PAW)]及麻醉效果[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的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在T1~T5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T1时间点,观察组P~(ET)CO_2低于对照组,PAW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pO_2在T3、T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SBP、DBP、MAP在T1~T3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HR、MAP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对于老年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患者,具有降低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的效果,具有更优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电活动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方法:133例择期腹腔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全麻组(GA)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术中连续监测,分时段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异常心电图,比较3组组间及组内差异。结果:麻醉后15 min和麻醉后30 min,GA组的SaO2明显高于EA组(P〈0.05)。麻醉后15min、30 min和60 min CSEA组MAP值比EA组明显升高(P〈0.05);麻醉后30 min,CSEA组的HR比EA组明显升高(P〈0.05);麻醉后15 min和30 min,CSEA组的SaO2比EA组明显升高(P〈0.05)。组内比较,EA组麻醉后15min、30 min、60 min,MAP、HR、SaO2三个指标均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GA组和CSEA组前后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异常ECG,组间比较,GA组和CSEA组ST-T改变发生率在麻醉后15 min、30 min、60 min、术毕时均明显低于EA组(P〈0.05,P〈0.01),GA组和CS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在麻醉后15 min、30 min、60 min均明显低于EA组(P〈0.05,P〈0.01);组内比较,GA组和CSEA组的ST-T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在麻醉后15 min、30min、60 min、术毕时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腔手术时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心电异常发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答问切题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2 min 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气腹10 min、20 min及60min的PaCO2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显著减轻插管应激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注右关托嘧啶(dexmedetomindine,Dex)对喉癌患者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喉癌手术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D组在局麻前静脉注射Dex0.5μg/kg(10min泵注完毕),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min后开始行局麻下气管切开。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O)、局麻开始时(T1)、切皮时(T2)、气管内麻醉时(T3)、气管切开造口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次数(RR);观察并记录患者T1~T4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手术耐受程度评分。结果:与T0相比,C组T1~T4各时点MAP和HR均升高,尤以T3~T4时明显(P〈0.05),D组T1—4时MAP下降、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相比,D组T1~T4各时间点MAP均显著下降(P〈0.05),HR均明显减慢(P〈0.01),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术耐受程度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喉癌患者行局麻气管切开前预先静注右关托嘧啶0.5μg/kg(10min泵注完毕),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武伟  谭宪湖  蒋卓迅  林育南  何亚军  黄佳洋  宋恺颖  杨肖 《蛇志》2011,23(4):351-352,362
目的探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血管收缩药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去氧肾上腺索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对腰麻剖官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官产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SAI~Ⅱ级。预负荷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注射液(石家庄西药有限公司)6~8ml/kg联合共同负荷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万汶,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10ml/kg。术中监测记录SBP、DBP、HR、ECG、SpO2。结果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P组和E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中HR低于E组和C组。预防恶心、呕吐给于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不良反应少,无明显呼吸抑制、无术后头痛现象。结论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血管收缩药,有效降低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去氧肾上腺素比麻黄碱能更好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