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欧 《生命世界》2005,(12):54-59
利用疫苗,人类对付过很多强人的敌手,天花、脊髓灰质炎、肺结核,这些原来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列今天已经基本上不能给人类整体带来大的危害。然而,艾滋病无疑是人类遇到过的最强大的敌手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艾滋病侵袭的人数多、引发的社会后果严重,更为重要的是,从没有一种致病微生物像艾滋病病毒这样让科学家们觉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几年中有多种艾滋病疫苗宣告失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疫苗会让人体产生一种易被艾滋病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接种人群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未来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找到正确方向。腺病毒作为一种病毒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构建和基因治疗,其中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效果评价阶段。然而,多次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在人群中没有保护性效果;而且,接受该疫苗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中心的胡海涛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体有一种免疫细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1,(13):I0002-I0002
美国研究人员4月18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卵巢癌形成过程发现,卵巢癌可能始自输卵管。而非卵巢。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在一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身上识别出1种艾滋病病毒抗体,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研究人员在分析100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血液样本时发现,这些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体内能够产生1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促使人体免疫系统找到并攻击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5.
《生物磁学》2013,(15):I0003-I0004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须注射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的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月刊上。  相似文献   

6.
《生物磁学》2012,(32):I0002-I0003
一项新研究发现。慢性压力能够带来许多大脑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通过阻塞一个名为神经突蛋白的基因引发情绪异常。通常加强该基因的活性能够保护大脑免受许多无序状况的干扰。该研究报告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0,(4):I0003-I0003
日本研究人员在12月2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通过附着神经细胞表面的突起。进而感染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4,(4):I0001-I0002
当前百日咳疫苗可能会让你或你的孩子保持健康,但它也许并不能阻止人与人之间的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0,(13):I0002-I0002
随着天花在全球消失。天花疫苗已经在全球停止接种,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将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2,(20):I0002-I0002
英国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说,细菌之间能够“互通声气”。等到细菌群体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集体释放毒素。从而更有效地造成感染。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PNAS)上。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10,(15):J0001-J0001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臭虫必须与一种寄生细菌共生。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这项成果将帮助人们防治臭虫。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3,(13):I0003-I0003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2月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会导致乳腺癌、皮肤恶性黑素瘤等多种癌症的基因,这一发现将促进研发以这种基因为靶点的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0月,由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疾病研制所(NIAID)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艾滋病(AIDS)疫苗研制进展的国际会议。该研究所艾滋病疫苗研制室主任W.C.Koff教授在1991年第2期《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撰文介绍了这次会议有关艾滋病疫苗研制进展并提出了加快疫苗研制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10,(2):I0004-I0004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臭虫必须与一种寄生细菌共生,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这项成果将帮助人们防治臭虫。  相似文献   

15.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清除侵染的各类病原体,但另一方面其异常调控又能在人体中引发各类免疫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将简要讨论人体免疫系统与新的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免疫系统能全方位地预防病毒感染,进化出一整套从分子到细胞、从短期到长期的病毒清除机制;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又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给SARS-CoV-2的感染患者带来负面作用。本文还将讨论受到广泛关注的免疫相关的治疗策略,着重探讨抗体依赖的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可能给疫苗研发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生物磁学》2013,(16):I0003-I0004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首次报道发明了一种创新性的艾滋病疫苗策略。通过联合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粘膜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能有效控制甚至完全预防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对机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3,(34):I0002-I0003
美国研究人员10月24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拼接多种基因的”马赛克疫苗”。动物试验显示,该疫苗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90%。这一研究成果有可能为人类”防艾”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8.
HIV严峻的流行形势迫切需要艾滋病疫苗,特别是黏膜疫苗。法国科学家Morgane Bomsel发表在最新一期Immunity中的文章表明,由该实验室研制的HIV黏膜疫苗能有效预防免疫缺陷病毒的黏膜感染。该疫苗是由包裹gp41亚单位抗原的病毒小体组成。该疫苗肌肉注射和滴鼻两种方式免疫恒河猴,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2,(10):I0004-I0004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白血病机理研究方面又获得了一项重要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Rig-I基因可以明显增强干扰素信号通路中STAT1分子的激活,同时通过这一调控作用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同时Nature系列出版刊物--SciBX(the Science Businesse Xchange)对这一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20.
科学时报2月19日消息:两位美国著名科学家日前坦率评估了当前艾滋病(AIDS)疫苗研究的低迷状态。称NIH注重疫苗研制而忽视基础研究,认为NIH的AIDS疫苗研制存在方向性错误,同时敦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时纠正它的研究路线。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狂最近于美国波士顿市召开的第15届逆转录病毒及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新英格兰灵长类研究中心主任RonaldDesrosiers表示,他认为,NIH(全世界AIDS疫苗研究最大的投资者)已经“迷失了方向”一投入了太多的金钱用来研制和测试新的产品,而在基础研究上则显得太吝啬。之前曾领导AIDS研究的NIH办公室的病毒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退休教授NealNathanson对Desrosiers的观点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大胆的创新性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