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疗效。方法采用H22腋下实体瘤KM小鼠及小鼠标准化、计量化辨证方法,观察复合化疗方案局部注射、索拉非尼口服,及两者联合应用等对小鼠抑瘤率和证候的影响。结果所选用3个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综合对气血阴阳证候的影响及胸腺和脾脏重量,以复合化疗方案局部注射联合索拉非尼口服最好。结论局部介入联合索拉非尼口服方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模型起步较晚,为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证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各种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动物的宏观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客观评价其造模方法,同时提出当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性卒中后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与结构,寻找不同证候类型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各中医证候类型可能存在的特征菌属。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名,并基于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与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类型分类,依次分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同时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样本运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进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并根据结果进行多样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

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在年龄和BM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对象肠道菌群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患者独有菌属高达133种;对照组次之,达127种;而阴虚风动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组、气虚血瘀组的独有菌属数量依次为94种、32种、18种、8种。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患者的特征菌属为Anaerotruncus,气虚血瘀组的特征菌属为Megasphaera(巨球菌属),阴虚风动组的特征菌属为Pyramidobacter

结论

本研究初步显示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有着不同的肠道菌群构成,各证型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与多样性无显著差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医证候类型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存在相关性,其中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患者与其他各证患者之间菌群组成差异最大,其特征菌属为Anaerotruncus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施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PF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我院诊断产后PFD的患者共11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气虚型60例和肾虚型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气虚型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肾虚型患者给予大补元煎加减,另选择50例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作为对照组,疗程为产后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盆腔器官脱垂POP-Q量表评分、盆底肌力分级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FDI20、ICI-Q-SF和PO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盆底肌力明显增加(P0.05),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但气虚型和肾虚型患者比较改善程度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提高(P0.05),但是气虚型和肾虚型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施治产后PFD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于不同品系小鼠后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程度及其诱导药源性证候的差异性。方法选用ICR、BALB/c、C57BL/6J、KM和裸小鼠5种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泼尼松龙进行干预。每种小鼠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泼尼松龙组8只。以0.5 mg/(kg·d)泼尼松龙连续灌胃14 d,每日观测小鼠体重,在给药第14天,运用小鼠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检测小鼠中医四诊信息,次日处死小鼠,取脾、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运用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和ACTH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上腺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Cyp11b2基因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上腺LDLR、SRBI、StAR蛋白表达。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较:1)0.5 mg/(kg·d)泼尼松龙给药后第7天起ICR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给药后第13天起BALB/c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给药后第5天起C57BL/6J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给药后第13天裸鼠体重显著下降(P<0.05)。2)泼尼松龙导致ICR小鼠抓力显著下降以及躯干平均温度显著降低(P<0.05)。3)泼尼松龙导致ICR小鼠和裸鼠脾重量显著下降(P<0.01)以及裸鼠脾指数下降(P<0.05),泼尼松龙导致ICR、C57BL/6J和KM小鼠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4)泼尼松龙显著导致BALB/c与KM小鼠血清皮质酮下降(P<0.05),也显著引起BALB/c小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下降(P<0.01)。5)泼尼松龙显著下调ICR小鼠肾上腺Cyp21a1基因表达(P<0.05),下调C57BL/6J小鼠Star基因表达(P<0.01),下调KM小鼠Cyp11a1、Cyp21a1基因表达(P<0.01),下调裸鼠Star与Cyp21a1基因表达(P<0.05);且泼尼松龙抑制ICR小鼠肾上腺LDLR蛋白表达以及KM小鼠肾上腺StAR蛋白表达。结论泼尼松龙造成的小鼠药源性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涉及中医"肾藏象"与"脾藏象",其物质基础以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分子表达被抑制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被抑制为主;开展糖皮质激素药源性虚证研究建议首选ICR小鼠。  相似文献   

6.
证候,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是中医辨证论治经验中的核心要素和学理支点,认识中医证候的现代内涵对于揭示中医辨证论治经验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中医证候的特点和2型糖尿病的现代病理学认识,运用系统生物学原理,在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演变大鼠(Rattus norvegicus)模型的基础上,动态观测模型动物因时演变中跨系统多维指标群的变化,比较中医辨治经验的相关方药对模型演变不同阶段的干预效应,引入有关数理分析方法对多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T2DM疾病发展中的中医证候演变特点及其现代表征.结果发现,由高糖高脂喂饲联合STZ注射复制出的T2DM大鼠模型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中医证候(气阴二虚、痰浊、瘀血)演变的特点和跨系统多指标群的组合特征,涉及现代医学糖脂代谢、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等病理机制;相关方剂对于不同阶段的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其中因证治方则表现出一定的效应优势,且与相应阶段的病证指标群具有一定的关联.该项目从证候演变的角度为论证中医辨证论治中"方证相关"经验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建立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病证结合的实验治疗学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直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调查资料,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气虚、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阴阳两虚7个证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气阴两虚证有36例(34.29%),其次是气虚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4例(13.33%)、阳虚气虚证10例(9.52%)、痰浊血瘀证9例(8.57%)、气虚痰浊证8例(7.62%)、阴阳两虚证6例(5.71%),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明显高于其余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对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离异情况明显多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为气阴两虚证,且患者饮酒及吸烟量越大,气阴两虚证越明显,而家庭婚姻离异的患者,则多见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叶酸水平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80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研究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G-17、CEA和叶酸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研究组PLG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不均匀,差异显著(P<0.05),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痰湿中阻并/兼脾胃气虚证>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证>肝胃气滞并/兼脾胃虚寒证>湿热蕴胃并/兼胃阴不足证。PLGC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PG I和PG II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PG I水平均显著降低,PG I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的PG I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血清PG I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证候的G-17、CEA水平显著升高,叶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G-17、CEA显著高于其他证候,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血清PG、G-17、CEA和叶酸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刘芳  张弓  陈小艳  王辛  赵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9,(9):28-33,I0006,I0007
目的探索多种方式构建A20鼠B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及不同方式造模成瘤的特征。方法鼠源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A20经皮下、尾静脉、脾脏和腹腔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或先接种裸鼠成瘤后组织块移植BALB/c小鼠,观察动物成瘤时间、成瘤率、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BALB/c鼠皮下注2×10^6组、2×10^7组和裸鼠瘤组织移植BALB/c小鼠组成瘤率皆为100%,成瘤时间分别为(15.29±3.2)d(、7.0±0.82)d和(6.29±0.49)d。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组、2×107组、脾脏注射组、腹腔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71.4%、100%、71.4%、14.3%,成瘤时间分别为(76.8±12.0)d、(26.1±7.99)d、(32.6±5.99)d和27 d。尾静脉成瘤部位播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食道、胃、肠、肠系膜、脑、淋巴结、骨、子宫、肌肉等多脏器和组织。BALB/c鼠A20成瘤组织学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A20皮下移植瘤模型、血行播散性模型,为利用有免疫功能动物进行B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212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内镜下胃黏膜征象,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2例患者内镜下胃黏膜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收集的病例中肝胃气滞证(21.7%)脾胃湿热证(20.1%)脾胃气虚证(18.4%)肝胃郁热证(13.7%)胃阴不足证(11.3%)脾胃虚寒证(7.5%)胃络瘀阻证(6.6%),各中医证型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镜下各胃黏膜征象之间,红斑渗出型以肝胃气滞证居多,隆起糜烂型以脾胃湿热证居多,胆汁反流型以肝胃气滞证居多,皱襞萎缩型以胃阴不足证居多,出血型以胃络瘀阻证居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精参颗粒的补益(改善气虚和血虚作用)、抑茵、抗炎及镇痛作用,同时探讨并确定其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采用“气虚”、“血虚”、“气血双虚”和“耳廓肿胀”、“足肿胀”、“子宫炎症”小鼠、大鼠模型及体内、外的抗菌试验,观察精参颗粒灌胃给药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对各模型病证的影响。结果:①3.0g/kg、5.0g/kg和7.0g像g精参颗粒灌胃14天可显著提高“气虚”小鼠游泳耐力(P〈0.01),对萎缩的胸腺、脾脏、肝脏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P〈0.05或P〈0.01);②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对小鼠“血虚”和大鼠“气血双虚”证所致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体重下降具有显著升高作用(P〈0.05或P〈0.01),其中对大鼠“气血双虚”证的作用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强;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具有明显抑制和抗感染作用(P〈0.01);④中、高剂量精参颗粒对小鼠和大鼠各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O.05或P〈0.01),其中对大鼠子宫炎的作用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强;⑤中高剂量精参颗粒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所致的痛阈(P〈0.01);明显降低冰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表明精参颗粒具有镇痛作用。结论:①精参颗粒具有改善“气虚和血虚”等病证、抑制和抗细菌感染、抗炎及镇痛作用;且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及时效关系。②按小鼠(5.0g/kg)和大鼠(3.5眺g)有效剂量计算,并结合临床用药的可操作性,拟推荐精参颗粒临床成人日用剂量为一次12g(1包),一日3次。⑧根据动物实验的时效关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反复发作和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拟推荐临床用药4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2.
血虚证的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学者从血虚证的发病原因、病理、动物模型制作及传统方药等方面在整体、细胞、分子等水平上对血虚证作了深入地研究,在血虚病理变化、动物模型制作及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相关方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血虚时,机体造血功能抑制,免疫功能降低,红细胞膜的酶如Na^+、K^+-ATP酶活性降低,水盐代谢紊乱及细胞内一些信使物质含量异常等.通过放血、化学损伤、放射线损伤等造成血虚证的动物实验研究,人们进一步发现了传统方药对血虚证的治疗作用机制.这些经典方药都能增强机体免疫,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细胞的生成从而发挥补血作用.这些研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中医血虚理论,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客观、更全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肾阳虚证是一种虚寒证候,其病因主要为肾阳虚衰、肾脏温煦、气化功能下降等,常见于西医的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前列腺炎、肾病综合证等慢性虚弱性疾病。它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证候之一,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在该证的动物模型、作用机理、基因表达、代谢组学等研究中,曾采用下丘脑-垂体-靶线轴功能、免疫系统、肾功能、能量代谢、环核苷酸、核苷酸系统变化、自由基代谢、细胞信号系统、特殊蛋白功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但尚未有公认、规范的肾阳虚生化指标评判标准。本文以肾阳虚生化指标为分类依据,全面总结以不同生化指标为检测依据的肾阳虚症的相关研究情况,为今后肾阳虚症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认为代谢组学以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方法,对生物体内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科学化、定量化,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可以为证候标准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经典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以便更好地考察降压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两种经典常用动物模型,从宏观表征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证候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辨析比较。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18周龄,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火上炎证型的表现;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在术后4~8周,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阳亢证型的表现。结论两种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不同,在进行降压中药的疗效评价和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时,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小鼠腹腔水液体积的检测方法并评价肾阳虚模型小鼠的水负荷状况.方法选取正常小鼠12 只,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改进实验方法测量小鼠的腹腔水液体积,对其腹腔水液体积测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选取正常小鼠5 只,利用小鼠腹腔水液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将SPF 级昆明种雄性小鼠3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肾阳虚模型组,肾阳虚模型组上午按0.08 mg/10 g 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正常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大豆油,下午两组均腹腔注射1 mL 的生理盐水造成水负荷,连续15 d.结果该测量方法的稳定性和线性关系考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体重显著性降低(P <0.01),肛温显著性降低(P <0.01),趾温差异无显著性(P >0.05);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 <0.05);游泳时间明显降低(P <0.01),综合评价说明肾阳虚造模成功;肾阳虚模型组的腹腔水液测量体积整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腹水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5).结论该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量出小鼠腹腔水液测量体积和腹水指数的变化,可以能较客观地评价中医证候的特点,为中医证候症状描述进一步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成模标准,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TZ造成大鼠糖尿病(FBG≥16.7mmol/L)后应用中药造成中医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气滞证候模型。结果(1)造模后出现饮水增多、尿量增多、生长迟缓、身体消瘦、拉尾排便、排尿等糖尿病大鼠共同特征。阴阳两虚组大鼠还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阴虚热盛组大鼠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气阴两虚组大鼠出现精神萎糜、倦怠懒动、舌胖大,少津;血瘀气滞组大鼠还出现背毛减少、臀部毛色枯黄、性情暴烈、易激惹、捕捉时叫声频繁、抵抗力大、攻击行为频繁、大便质稀色深、舌质暗等血瘀气滞气滞的症状。(2)实验室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应用传统的糖尿病造模方法与糖尿病病证特点和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相结合,研制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王彦  马利庄  周忞 《生物磁学》2011,(15):2964-2966,2937
目的:研究一种综合考虑专家主观经验和机器学习客观规则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方法: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中医证候识别的方法,并编程实现了智能系统。系统融合中、西医多个特征构建决策属性,集成中医专家主观经验和机器学习客观规则联合辨证,实现了离散属性测度、相对属性权和合成属性权的计算方法。结果:构建了中医证候诊断系统,针对肝硬化样本病例学习辨证规则,并识别新样本的证候。结论:通过中医肝硬化数据进行系统的实例验证研究,表明该系统所得辨证结果与临床诊断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