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显微操作技术进行 Saccharamyces cerevisisae 系 2.576 (mel-)与 S. carlsbergensis 2.500 (MEL+)以及 S.Cerevisisae Stole 系(mel-)与S. microelltpsoides 2.699—2—3(MEL+)种间杂交。获得的杂种能全发酵棉子糖,而亲株只系与Stolc系仅能发酵此糖1/3。两个不同杂交系的杂种H808与H824-14用孢子×孢子交配法进行杂交,所有的杂种酵母H868、H869,H875和H876发酵糖蜜醪比生产菌株日系及Stole系快。H875菌株生成酒精量比其亲株高3一10%。将H875菌株与生产菌株S. cerevisiae DT菌系杂交,获得H946和H948两株杂种,其中H948酒精发酵力比DT系高3%,比H875高2%,是一株酒精生产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耐酸耐糖高产乙醇单倍体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收集大量酵母菌株的基础上,用废糖蜜作碳源,以测定残糖及乙醇产量为指标,经单孢子诱变得到两株活性高,发酵速度较快的稳产、高产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B—4—M—88和Z—S—B—M—33。前者是耐酸菌,在pH4.0,15%糖度下乙醇产量达62.87mg/ml,比原始菌乙醇产量提高了11.2%;后者是耐糖菌,在20%糖度下乙醇产量为70.24mg/ml比原始菌的乙醇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3.
日本协和发酵工业公司研制成利用酿酒酵母TR2—6,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谷胱甘肽。该酿酒酵母对1.2.4三唑及氯化钢有抗性。发酵方法:种子培养基为含糖蜜2.5g/l(折成糖)、硫酸铵0.25g/dl_4  相似文献   

4.
白逢彦 《微生物学报》2022,62(11):4188-4201
采用低温底层发酵的拉格(lager)啤酒15世纪开始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出现,19世纪初流行至全世界,目前已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酒精饮料。目前已阐明,拉格啤酒发酵酵母为巴斯德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该种是一个杂交种,由艾尔(ale)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野生真贝氏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eubayanus)杂交而成,后者赋予了拉格啤酒酵母的耐低温能力。近年的群体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拉格啤酒酵母的野生亲本S.eubayanus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欧洲。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拉格啤酒酵母包含2个株系,即Ⅰ系/Saaz系和Ⅱ系/Frohberg系,早期分别流行于中欧和西欧地区。前者为近似异源3倍体,后者为近似异源4倍体。2个株系在耐低温、麦芽三糖利用和风味物质产生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保藏的S.pastorianus...  相似文献   

5.
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得到的6株酿酒酵母进行了发酵特性的比较。首先对酵母进行了耐酒精、耐SO2、耐低温、耐低p H、耐高糖和耐高盐的测试,随后进一步通过葡萄汁的发酵实验,分析比较了菌株的发酵力、酒精度、残糖量、总酸和挥发酸含量等理化指标,最终筛选出两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有望应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特色葡萄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酿酒酵母X330高浓度发酵时耐酒精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就渗透压保护剂和营养物质对一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X330高浓度发酵时耐酒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渗透压相比,营养缺乏对酿酒酵母高浓度发酵时酒精耐受性能可能起着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发酵培养基中各营养元素对耐酒精性能的影响不同,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硫酸镁>维生素C=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铵。渗透压保护剂(甘氨酸和脯氨酸)能有效提高菌体酒精耐受性能。当甘氨酸添加浓度为20mmol/L或脯氨酸添加浓度为10mmol/L时,发酵终点酒精浓度最高,菌体于30℃在18%(V/V)酒精冲击下的存活率最大,且均高于对照组(未添加甘氨酸且未添加脯氨酸)水平,但甘氨酸的促进作用强于脯氨酸。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优质糯米和椰汁为原料,通过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共生发酵研制出一种功能性的米酒.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得到了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最佳的共生发酵条件.结果 最佳的共生发酵条件是:发酵温度35℃、双歧杆菌接种量3%、酿酒酵母接种量2%、发酵时间16 h,再通过添加30%酿酒酵母单独发酵产物之后,研制出双歧椰汁米酒.结论 采用此工艺生产的功能性米酒既有椰汁的果香味又有米酒的醇香味,口感柔和,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刺梨自然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刺梨果实自然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菌群特征,为筛选优质刺梨非酿酒酵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WL营养琼脂鉴定培养基纯种分离技术,分析刺梨果实自然发酵1 d (F1)、3 d (F3)、5 d (F5)和15 d (F15) 4个阶段及YPD培养基富集培养样本中非酿酒酵母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共获得182个OTU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归属于81个属107个种;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刺梨果实自然发酵前期,优势非酿酒酵母为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sp.)和伯顿丝孢毕赤酵母(Hyphopichiaburtonii),二者在样本F1中分别占42.59%和26.85%;随着自然发酵的不断进行,二者的比例逐渐降低,在第15天(F15),Hanseniaspora sp.和H. burtonii比例降低至7.73%和0.52%。相反,Pichia sporocuriosa和未培养的酵母,随着自然发酵不断进行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分别由F1中的0.23%和0.33%增至F15中的37.26%和32.62%。此外,采用WL营养琼脂鉴定培养基纯种分离和鉴定技术,从刺梨上分离到Hanseniasporasp.、H.burtonii、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P. sporocuriosa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5种类型的可培养非酿酒酵母。【结论】刺梨果实上存在着丰富的非酿酒酵母菌资源,研究刺梨自然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多样性,为酵母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是工业发酵生产乙醇的重要菌种,但是其发酵产物乙醇对酿酒酵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育乙醇耐受性酿酒酵母是克服高浓度乙醇的抑制作用,提高乙醇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选育乙醇耐受性酵母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乙醇耐受性酵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酿酒酵母的嗜果糖性是葡萄酒酵母选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评价菌体发酵果糖能力的方法,是葡萄酒酿酒酵母嗜果糖性研究的基础.[方法]以3株不同果糖发酵能力的酵母菌为研究对象,考察菌体在模拟葡萄汁培养基条件下,发酵情况与单糖利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方程拟合单糖动力发酵曲线,得到发酵持续时间、葡萄糖浓度拟为0时的果糖浓度、果糖与葡萄糖曲线面积的差值等参数.[结果]这些参数可以反应出菌体的发酵速率和嗜果糖性.其中后两个参数能显著将3个菌株的嗜果糖特性区分开.[结论]为高果糖利周优良葡萄酒酿酒酵母菌株的筛选和构建,提供了较为全面、客观和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酶促磷酸化法生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以下简称ATP),多利用啤酒酵母、面包酵母等的酶系进行反应,尚未见到以酿酒酵母合成ATP的报道。我国有很多白酒厂,酿酒酵母取材容易,而且培养条件要求低,对糖的发酵力强,对酸和乙醇的耐受力较好。研究用酿酒酵母进行酶促磷酸化合成ATP适于白酒厂土法上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直球孢白僵菌在摇瓶、发酵罐的不同培养条件过程中,通过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和菌丝体断裂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它的生活史属多孢类型,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孢子生殖的类型也不同。在斜面上是产分生孢子,在液体发酵中是以芽生孢子为主,还有部份类似分生孢子的内生孢子。根据白僵菌在发酵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规律我们设计出球孢白僵菌对甾体化合物Reichstein’s转化发酵规律,获得转化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野生酿酒酵母的基因型多样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酵母在不同发酵时期的动态变化,为优良酿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研究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中野生酿酒酵母的基因型多样性,并通过DPS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 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中共分离野生酿酒酵母75株,经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鉴定为10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6、9、10、11、14、15、16为野生酿酒酵母独有的7个基因型,7、17和18为野生与商业酿酒酵母共有的3个基因型,此外,本研究所用其他商业酿酒酵母另有独有的9个基因型(1、2、3、4、5、8、12、13和19)。75株野生酿酒酵母中基因型17的占比最高为36%,其次为基因型10占比为13.3%。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每一种基因型的菌株细胞密度在104-107 CFU/mL之间。[结论] 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样品展现了丰富的酿酒酵母菌株基因型多样性,其中基因型10和17为主导基因型,该研究为贵州刺葡萄优良野生酿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加肌醇和钙离子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宝华  张莉 《微生物学报》1999,39(2):174-177
酒精发酵是重要的发酵工业之一,在传统的酒精发酵过程中,菌种的酒精发酵浓度低,原料的利用率和酒精的转化率也低,能量消耗大,导致生产效率较差[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筛选和构建能产高浓度酒精和耐高浓度酒精的菌种,并把这些酿酒酵母应用于浓醪发酵生...  相似文献   

15.
青霉TS67菌株活性产物的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探讨了青霉TS67(Penicillum sp.)的发酵活性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其50%的发酵液分别处理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0 h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7.78%和70.30%,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分别达58.8%和73.5%:同时发现用50%发酵液处理病原茵的无性繁殖孢子12 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78.3%和62.O%.经显微镜观察抗菌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发现菌丝体表面瘤状畸形、菌丝生长顶端不规则膨胀、内部发生原生质浓缩,初步推测青霉TS67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壁而实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 对分离自宁夏地区赤霞珠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45个酿酒酵母单菌落进行菌株区分, 研究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菌株的变化, 为发酵的有效控制及选育优良酿酒酵母菌株提供依据。结果发现, 本研究分离到的45个酿酒酵母单菌落中, 产生5种指纹图谱, 代表5种不同的基因型, 基因型I-V分别占所分离单菌落的71%、13%、9%、5.0%、2.0%, 基因型I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株。本研究中, 二氧化硫处理影响自然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菌株的类型、数目及比例, 但其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酿酒酵母与糖化酵母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其融合子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酒精生产菌株K氏酿酒酵母Sacchor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的HUK-1(his-,二倍体,但在我们所试的5种产孢培养基上均不产孢)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7c(arg-,a)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其营养标记互补的融合频率约是2.07×10-6—3.40×10-5。这些融合子曾在选择培养基MMs或Mmo上连续传代10次,以促进两亲核的融合。融合子的酒精发酵特性,细胞形态、体积大小、DNA含量、繁殖速率、发酵强度以及产孢能力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均不同于双亲菌株。用显微操作器解剖了个别原养型融台子HU—KDF—185的4孢子子囊,在获得的93个单孢株中,其淀粉发酵特性和遗传标记均有双亲类型的分离或重组现象。上述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不同倍性的酵母之间可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18.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酿酒酵母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人们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用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酿酒酵母表达的许多优缺点,如它繁殖速度快,可以大规模发酵生产,但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乙醇,而乙醇在培养基中积累会影响酵母的生长代谢和基因产物的表达,尤其是进行高密度发酵时该效应更明显;针对这些缺点,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主要就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组成、优缺点及高效表达的策略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HU-KDP-185菌株是由单倍体糖化酵母与二倍体椭圆酿酒酵母经原生质体融合而获得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遗传分析表明,该杂种在遗传上是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其产孢率为13.54%;但在特定预培养条件下,可提高到38.61%,即使在只含0.98%醋酸钾和0.186%KCl的HU-Li简易产孢培养基上,其产孢率也可达33.23%。用显微操作器解剖了202个4孢子子囊,得到376个四分子单孢株,其孢子成活率达46.53%;四分子的交配型出现A、a、AA、aa4种类型,没有发现有AAa交配型存在。四分子发酵可溶性淀粉的能力为1:2(发酵:不发酵);而遗传标记的分离比为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包括hisˉ,argˉ,hisˉargˉ)约为1:1。  相似文献   

20.
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一直是主要的生物乙醇和酿酒业发酵菌株, 具有发酵速度快、乙醇产量高特性。然而, 产物乙醇积累造成的毒性效应是限制乙醇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为解决这一工业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乙醇对酵母细胞生理、细胞结构和组分的影响, 以及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的遗传基础方面综述了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