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隶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粪壳菌目、毛壳菌科、毛壳菌属真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等多种自然环境中,也是植物最常见的内生真菌之一。球毛壳菌能产生种类繁多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真菌和杀线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被制作成杀菌剂和杀线虫剂等生物农药,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力。本文从球毛壳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原菌和杀根结线虫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球毛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及根结线虫的综合治理和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毛壳菌科研究Ⅰ. ——毛壳菌属的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毛壳菌属的十一个种,旋丝毛壳 Chaetomium bostrychodes,反卷毛壳 C. convolutum,舟形毛壳 C. cymbiforme,高大毛壳 C. elatum,粪生毛壳 C. funicola,球孢毛壳 C. globosporum,球毛壳 C. globosum,细丽毛壳 C. gracile,六孢毛壳 C. hexagonosporum,印度毛壳 C. indicum和近缘毛壳C. subaffine。其中包括四个中国新记录种:舟形毛壳 C. cymbiforme,球孢毛壳 C. globosporum,六孢毛壳 C. hexagonosporum和近缘毛壳 C. subaffine。根据我国的标本和菌种对新记录种作了描述,并附了显微照片。标本与菌种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 (HMUABO)。  相似文献   

3.
易顺强  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5):284-286,289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456例,取标本行10%KOH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混合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确诊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病例36例,分离率为7.89%,多见于股部(58.33%)和足部(27.78%);分离菌株72株,皮肤癣菌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75.00%),念珠菌中以非白念珠菌为主(72.22%)。结论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混合感染主要为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多见于股部和足部;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和非白念珠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为属子囊菌纲、毛壳目、毛壳科丝状真菌,其在空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体中均有分布。已有研究表明,球毛壳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多样、结构新颖,主要蕴含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酯类等化合物,且多具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2015年以来所报道的球毛壳菌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为球毛壳菌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毛壳菌属和梭孢壳属5个新记录种,同丝毛壳Chaetomiumhomopilatum,刺毛壳C.spinosum,变绿毛壳C.virescens,小孢梭孢壳Thielaviamicrospora,栖土梭孢壳T.terricola。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菌种对这些种进行了描述和照像。干制培养物标本和菌种保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毛壳菌属和梭孢壳属5个新记录种,同丝毛壳Chaetomiumhomopilatum,刺毛壳C.spinosum,变绿毛壳C.virescens,小孢梭孢壳Thielaviamicrospora,栖土梭孢壳T.terricola。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菌种对这些种进行了描述和照像。干制培养物标本和菌种保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和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的困难和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的缺乏,毛孢子菌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菌物学报》2017,(11):1504-1513
采用毛发钓饵技术,从几所医院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角蛋白降解真菌774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物条码数据系统(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s)、UNITE数据库、CBS数据库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的多途径方法,将这些菌株鉴定为31属58种。结合文献和ISHA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uman and Animal Mycology)r DNA-ITS数据库的分析结果表明,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毛壳属Chaetomium、芽枝霉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地丝霉属Geomyces、地霉属Geotrichum、小孢属Microsporum、青霉属Penicillium、紫霉属Purpureocill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木霉属Trichoderma和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共13个属中的20种512株真菌对人类具有潜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Kze.)系 Kunze 于1817年报道见于丹麦石竹(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茎上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第一个种(模式种)。Cooke and Ellis 在1878年描述了见于飞蓬属(Erigeron L.)腐茎上的橄榄色毛壳(C.oliaceum C.et E.)。在 Chivers(1915)、Skolko and Groves(1953)、Udagawa(1960)、Ames(1963)和 Seth(1972)关于毛壳菌属的专著都曾指出很难划分这两个种的界限。Skolk and Groves(1953)区分此两个种时以橄榄色毛壳具有较大的子囊壳、较宽的顶附属丝和较大的子囊孢子,而 Chivers(1915)则认为橄榄色毛壳是球毛壳的异名,Udagawa(1960)区分此两个种仅根据子囊孢子的长度和宽度,他认为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大于球毛壳的子囊孢子。Seth(1972)在他的专著中虽保留此两个种作为独立种,但他指出限于他镜检过的标本材料及根据 Chivers 专著中的球毛壳的特征辑要概括了橄榄色毛壳的特征,对这两个种的区分界限确实是很难划分的。最近我们在北京采集和分离了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材料上的毛壳菌种类,以期进行北京地区毛壳菌种类调查研究。我们分离获得许多球毛壳——橄榄色毛壳类的毛壳菌菌株。参考了不同作者对这两个种的子囊壳、顶附属丝、侧附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的特征记载,对北京的这一类型菌株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球毛壳与橄榄色毛壳确有形态学特征区别,表现在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壳、顶附属丝和子囊孢子较球毛壳的更为粗壮,兼之球毛壳的顶附属丝较橄榄色毛壳的为窄且有分隔和微粗糙,球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浅橄榄褐色至暗橄榄褐色,含两个折光性油滴而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暗橄榄褐色,量度亦较大,凭依经验即可鉴别此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毛壳菌科研究Ⅲ.毛壳菌属和梭孢壳属的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宇  谭悠久  张荣 《菌物学报》2005,24(3):318-321
报道了毛壳菌属和梭孢壳属5个新记录种,同丝毛壳Chaetomium homopifatum.刺毛壳C.spinosum,变绿毛壳C.virescens,小孢梭孢壳Thielava microspora,栖士梭孢壳T.terricola。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菌种对这些种进行了描述和照像。干制培养物标本和菌种保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毛壳菌属的十一个种,旋丝毛壳 Chaetomium bostrychodes,反卷毛壳 C. convolutum,舟形毛壳 C. cymbiforme,高大毛壳 C. elatum,粪生毛壳 C. funicola,球孢毛壳 C. globosporum,球毛壳 C. globosum,细丽毛壳 C. gracile,六孢毛壳 C. hexagonosporum,印度毛壳 C. indicum和近缘毛壳C. subaffine。其中包括四个中国新记录种:舟形毛壳 C. cymbiforme,球孢毛壳 C. globosporum,六孢毛壳 C. hexagonosporum和近缘毛壳 C. subaffine。根据我国的标本和菌种对新记录种作了描述,并附了显微照片。标本与菌种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 (HMUABO)。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国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真菌镜检阳性的1 428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和临床分析。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9%,分离出病原菌800株。其中皮肤癣菌占84.0%,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0.9%),其次为指(趾)间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占11.4%,以念珠菌属为主(10.1%),尤以近平滑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其他霉菌占4.6%,以枝顶孢霉为主(2.3%),其次曲霉属、青霉属、毛壳菌属、镰刀菌属和帚霉属等。结论本研究显示甲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菌和霉菌。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免疫低下人群的逐渐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越来越多的引发临床微生物研究人员关注。继念珠菌属(Candida spp.)、隐球菌属(Cryptococcus spp.)、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 spp.)之后,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 spp.)是引发侵袭性酵母菌感染(invasive yeast infections)的第四位病原体,总体分离率为4.2%(n=8821)~[1]。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检测网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南方红豆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2株,主要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节菱孢属(Arthrinium)、炭角菌属(Xylaria)、毛壳菌属(Chaetom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等属。还采用MTT法测定了这些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活性研究发现有6个菌株的粗提物在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50%以上,其中菌株A223和A240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在90%以上。表明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有些菌株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评价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该研究对广西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以5种指示菌(其中有3种弧菌)对内生真菌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1)从广西夹竹桃中共得到19株内生真菌,这19株内生真菌都属于子囊菌门,涵盖5个目7个属,包括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曲霉属(Aspergillus)、隔孢壳科新属(Nothophoma)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优势属为炭疽菌属(分离率为36.85%)和球座菌属(分离率为21.05%),其中炭疽菌属主要分布于茎,球座菌属全部来源于叶。(2)jing-117(Neofusicoccum sp.)和ye-130(Guignardia sp.)对坎氏弧菌有较为特异的抑菌效果,ye-136(Aspergillus sp.)能同时抑制蜡样芽孢杆菌和坎氏弧菌,ye-135(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的9566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真菌鉴定。结果在确诊的9 56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甲真菌病5 277例(55.16%),体股癣2 313例(24.18%),手足癣1 719例(17.97%),头癣257例(2.69%),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分离的10078株菌种中红色毛癣菌5 082株(50.43%),念珠菌属2 786株(27.64%),红酵母703株(6.98%)。结论上海地区浅部真菌病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导,与1994~1998年数据相比较,念珠菌与酵母样真菌比例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和贵州兴义温室的野生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iratum)为试验材料, 利用本研究小组改进的兰科植物根部内生真菌分离法, 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两种生境的流苏石斛根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 28 株, 鉴定为 3 门 6 纲 9 目 10 科 11 属 17 种 , 其中镰刀菌属 Fusarium(25.00%)、胶膜菌属 Tulasnella(17.86%)、毛壳菌属 Chaetomium(14.29%)及拟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opsis(10.71%)为分离的优势菌群。两种生境及同生境下不同附生型的流苏石斛根部内生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均存在差异, 大部分内生真菌种类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特性, 广西雅长内生真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达 1.700 8, 贵州兴义仅为 0.853 0。对比雅长保护区内树附生和石附生的流苏石斛, 树附生型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为 1.482 9, 石附生型为 1.140 1 。推测流苏石斛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可能受生境和附生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兰科(Orchidaceae)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根内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新(DX)和龙州(LZ)两个样地(简称两地)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结果表明:(1)两地的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很丰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均高于根内,主根的真菌多样性高于走茎。(2)通过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118 040条,20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涉及8门19纲42目86科123属。(3)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是两地毛唇芋兰根内真菌的共同优势菌群,涉及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Trimorphomycetaceae、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马拉色菌科(Malasseziaceae)和小皮伞科(Marasmiaceae)等,其中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是胶膜菌科(75%)和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56%),而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则是镰刀菌属(Fusarium)。综上认为,毛唇芋兰根内与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群既差异显著也存在一些共同...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林下参内生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FS-01菌株对人参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该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FS-01菌株菌丝、发酵液和孢子悬浮液对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hinseng)、人参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人参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人参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5种人参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内生真菌球毛壳菌FS-01对5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最高,为30.80%,其次是人参立枯病菌、人参菌核病菌、人参根腐病菌和人参灰霉病菌; 发酵液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内生真菌球毛壳菌FS-01菌株发酵液的PDA培养基上,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高,为82.09%,其次是人参菌核病菌、人参黑斑病菌、人参立枯病菌和人参根腐病菌; 孢子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内生真菌球毛壳菌FS-01菌株孢子悬浮液的PDA培养基上,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最高,为83.72%,其次是人参灰霉病菌、人参立枯病菌、人参菌核病菌和人参根腐病菌。综上结果认为,内生真菌球毛壳菌FS-01菌株对人参病原菌均有很高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人参病原菌的生防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皮肤癣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种的构成及分布等。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031例皮肤癣菌感染病例进行病种及致病菌种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 1031例皮肤癣菌病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共分离出1033株皮肤癣菌,其中皮肤癣菌病的发病高峰为21~30岁、 31~40岁年龄段。皮肤癣菌病患者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其他真菌(非皮肤癣菌真菌)有71例(6.89%),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的有2例(0.19%),分离出最多的其他真菌是红酵母。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为甲癣(n=344,33.37%),其次为股癣(n=200,19.40%),体癣(n=162,15.71%),足癣(n=138,13.39%),手癣(n=108,10.48%),面癣(n=45,4.36%)和头癣(n=34,3.30%),其中股癣、甲癣等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在菌种分布上,构成比前三依次为须癣毛癣菌(n=542,52.47%)、红色毛癣菌(n=397,38.43%)和犬小孢子菌(n=66,6.39%),其中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感染患者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皮肤癣菌病以甲癣为主,主要致病菌为须癣毛癣菌,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与近年我国多数地区类似,但具备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