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喀什蚊类调查,除1930年 Chteherbakoff 氏报告该地有萨氏按蚊外,别无文献可考。今年7月17日—8月8日,我们在喀什进行瘧疾调查的同时,对该地的蚊虫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述于后,希望有助于灭蚊和疾病防除工作。喀什自然情况概述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相当于东经75°45′,北纬39°31′,是祖国最西的城市。由于地形闭塞,距海遥  相似文献   

3.
1.本文报告了济南市蚊虫种类,孳生地,栖息场所,幼虫发现季节,尖音库蚊淡色变种成虫、幼虫及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调查结果。 2.过去在济南曾有人作过蚊类的初步观察,而此次调查较为普遍。共采获蚊类标本3属11种。其中吉浦伊蚊、拟态库蚊、二带喙库蚊、褐尾库蚊4种为济南市新发现之蚊种。其中褐尾库蚊在山东省为首次发现。 3.3属蚊虫中以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为最普遍,其与居民之关系亦最为密切;次之为白纹伊蚊与中华按蚊。 4.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之幼虫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到8月中旬达最高峯,9、10月份渐少,到11月下旬绝迹。白纹伊蚊之幼虫,8月上旬密度最高,9月中旬绝迹。各种蚊幼 之密度随雨量之增减而消长。  相似文献   

4.
5.
张合 《昆虫学报》1960,(1):125-128
望谟县位于我省的最南部,在北纬25°—25°30′,东经106°—106°20′区内,南面隔红水河与广西呲隣。1958年3—5月间我们在该县南端的蔗乐板、陈乐康等乡迸行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的同寸,对当地蚊虫孳生与栖息场所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据蔗乐水文站记录:当地海拔为400米左右,1953—1957年的年平均温度为20.16℃,月平均温度最低为11.52℃(1月),最高为27.08℃(7  相似文献   

6.
7.
蚊子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获取产卵必须的营养从而繁殖后代。蚊子在吸食人血的过程中,可以传播多种严重的人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加剧,以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为代表的虫媒病毒分布也呈现全球化。我国地理跨度大,本土的病原和媒介丰富,并且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城市化的扩大、国际贸易频繁、国际旅游增多等因素,导致输入性的蚊传疾病也越来越多,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重要的蚊传疾病(登革热、日本脑炎、疟疾、黄热病、西尼罗河热、寨卡热、基孔肯尼亚热、辛徳毕斯病等)及其媒介蚊类、分布与特性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我国蚊及蚊传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实验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虫病为我国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建立我国人体寄生丝虫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是丝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已成功地将马来丝虫实验感染家猫及恒河猴等(Edeson等,1957、1958;连柱国等,1973)。因猫、猴等均系较大动物,尚不够理想。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工作者试将马来丝虫人工感染多种小型啮齿动物,但或感染不成或仅获得有限的成功率。迄今较广泛应用的丝虫小型动物模型仅有棉鼠(Sigmodon hispidus)——棉鼠丝虫(Litomosoides curinii)和利比亚沙鼠(Meriones libycus)——魏氏盖头丝虫(Dipetalonema viteae)二组(Ash,1974)。这两种丝虫均非人体寄生。1970—1974年国外陆续报道(Ash等,1970a、b;Ash,1971、1973a、b,1974;El Bihari等,1971、1973;Gwadz等,1973;McCall等,1973;Ah等,1973、1974;Butts等,1974)  相似文献   

9.
河南开封及信阳鸡公山地区蚊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寿 《昆虫学报》1956,(2):219-226
我们在河南省卫生当局与本院领导热心支持与帮助下,於1953年9月至10月及1954年3月至7月在开封,1954年8月至10月在信阳鸡公山及其附近地区,作了蚊虫种类及其孳生地的调查研究工作。兹路调查结果报告於後,以供国内同道参考。 一.地势概况与调查方法 开封位於河南省中部,约当北纬34度48分,东经114度19分,海拔150公尺,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登革病毒感染引起人类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上分布广、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研究虫媒病毒与蚊媒介之间的关系,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983及1984年在乐山市全福乡和峨眉县胜利乡牛棚内作了按蚊自然感染牛腹腔丝虫的调查。方法在6—9月,上午及夜间捕捉水牛棚内饱血按蚊,每旬1—2次。蚊虫经单个饲养,待胃血消化或产卵后,以成蚊形态特征及卵型作蚊种鉴定。蚊虫解剖按常规。阳性蚊体内幼丝虫经分期、计数、透明固定后,置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大小、食道占虫体长度的比例、肛比率和尾乳突形状特征,鉴定虫种。结果解剖按蚊五种计3,158只,中华按蚊自然感染率为0.49%(11/2226),检获各期幼虫51条,平均4.6条/只,最高11条/只,6只蚊携带Ⅱ期幼虫25条,平均2.3条/只;雷氏按蚊嗜人亚种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12.
阿沙(Ash)首次报告长爪沙鼠对淋巴丝虫感染在性別上存在差异,并为国内外学者证实。柯路斯(Cross)以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感染台湾猴(Macaca cyclopis),亦发现雄性较雌性易感。威丝莉(Wesley)发现雄性沙鼠的易感性由雄性激素决定,并认为雌沙鼠的不易感不是因雌激素的存在,而是由于缺乏雄激素。戴维鲁克斯(Deverux)以彭亨丝虫感染不同年龄的雌沙鼠,发现老年雌鼠较年轻雌鼠具有较高的易感性,认为是老年雌鼠免疫功能下降所致。著者对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不同年龄的长爪沙鼠和家猫,及两种性激素对感染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3.
方仁丽  徐秀菽 《四川动物》1996,15(4):148-152
本实验用长爪沙鼠体内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感染东乡伊蚊收集感染期幼虫,经腹腔内注射55只小白鼠(昆明种)后,定期抽查小白鼠腹腔液和解剖小白鼠观察丝虫发育情况。在14天、30天、60天、140天和160天时,分别检获了Ⅲ期、Ⅳ期幼虫、童虫和成虫。成虫感染率为34.6%(9/26)。91天还查出微丝蚴。实验结果表明:周期型马来丝虫可以在昆明种小白鼠体内发育到成虫并产生微丝蚴。  相似文献   

14.
吴家驹 《昆虫学报》1959,(1):100-100
1957年7、8月间,我们在鄂南的通山、通城、蒲圻、武昌、崇阳、咸宁等六县进行了蚊种调查。同年9、10月间,我们到鄂中的当阳、远安两县工作时,又采获了数种蚊类。共有4属16种,计按蚊3种,伊蚊4种,阿蚊1种及库蚊8种,其名录及采集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爪沙鼠人工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我国人体寄生丝虫的动物模型,无论在丝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抗丝虫病药物的筛选、丝虫病免疫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以及丝虫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的探讨等方面,都是急待解决的基本课题。为此我组从1973年开始进行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人工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二个部分: 一、中华按蚊自然感染马来丝虫的情况; 二、中华按蚊的生物气候学。 浙江临海涌泉公社为较低度的马来丝虫流行区, 流行率为25%。当地人帐内白昼捕捉中华按蚊的类型比例大型为小型的20倍。蚊虫的马来丝虫自然感染率大型中华按蚁为12.9%, 小型中华按蚊为76%。有感染期幼虫的蚊数, 大型中华按蚊为阳性蚊数的2.5%, 小型为7.8%。 当地中华按蚊在冬季以成蚊存在为主。雌蚊在冬季仍不断吸血, 卵巢也在发育。生殖营养失调和协调的雌蚊均有发现, 但以协调者为多。全年幼虫高峰在5月中旬, 成蚊高峰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雅安地区蚊类越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炎 《四川动物》1992,11(1):32-33
1955年至1984年对四川雅安地区25种蚊类越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以成蚊越冬者6种;以成、幼虫越冬者1种;以成虫及卵越冬者2种,以幼虫越冬者4种,以幼虫及卵越冬者1种;以卵越冬者2种;无明显越冬期,冬季仍能繁殖发育者9种,各蚊种的越冬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19.
以5%二甲基亚砜为冷冻保护剂,将马来丝虫微丝蚴置于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保存液内,在低温下(-196℃)保存。经过30—270天,微丝蚴解冻后的存活率为93—98%,大部均可使蚊虫宿主感染,并在终宿主长爪沙鼠体内发育为成虫,在其腹腔液内检获微丝蚴。 同法冻存含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的蚊体,经30、90、及181天后,解冻的蚊体内幼虫,其存活率为46.2—54.4%,90天前大部幼虫可在沙鼠体内发育并产出子代,但冻存180天组似已失去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周期型马来丝虫在长爪沙鼠体内发育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 Brug,1927)是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之一,对劳动人民健康危害较大。该种丝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过去已有详细的描述(Feng,1936),但它在终末宿主体内的发育却甚少了解。我们自1976年以来,在建立丝虫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对马来丝虫在长爪沙鼠体内的发育情况作了一些实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