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创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监测统计资料。结果 (1)2006~2014年柳州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例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以1月份发生事故最多,占事故总数的11.5%;6月份发生事故最少,为6.8%。夜间19:00~23:00时事故发生最多,凌晨3:00~6:00时发生最少。(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数发生在平直道路上。(3)白天发生事故最多,夜间无路灯照明的路段事故伤亡和受伤人数明显高于夜间有路灯照明的路段。(4)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占总数的96.7%。结论减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必须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交管部门严格执法,尤其要加强交通事故高发时段、路段的管理;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2.
杨振华 《蛇志》2012,24(2):182-18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报告,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有120万,即每天有3000多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另有约5000万人受伤或致残,其中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2]。这些数据说明车祸伤已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骨折的特征及致伤机制;探讨交通方式与骨折的关系及其法医学意义,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伤骨折的急救及法医学的鉴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对2004年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骨折518例临床法医鉴定及199例法医病理检验鉴定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2005年及2006年.全国与云南省的交通事故数量下降趋势明显.交通事故所致骨折有以下特点:(1)多处、多发性骨折常见;(2)骨折部位呈"离心性分布";(3)暴力传导性骨折明显;(4)骨折刨伤严重,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多见,多数需手术治疗;(5)下肢骨折常见,胫腓骨是下肢骨折最常见的部位;(6)四肢多发骨折常发生同侧肢体,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驾驶员及乘员和行人发生四肢骨折时以同侧肢体多见,机动车驾驶员及机动车乘员以异侧肢体多见.骨折损伤方式以碰撞为主,其次是摔跌.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相关专业及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中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法医学尸体检验与法医学鉴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为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相关的尸体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威  李其斌 《蛇志》2012,(4):431-433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与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疾病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每年猝死、心脑血管意外、重大交通事故、急性创伤以及毒蛇咬伤等急诊事件正在急剧上升。因此,急诊科医生不但需要具备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综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类、特点及救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36例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致胫腓骨骨折以多发伤及复合伤多见,经早期彻底清创、恰当的骨折固定、抗生素应用等,治愈77例,截肢2例,伤口浅表感染6例,骨髓炎1例。结论: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大多伤情严重,感染率高,且开放性居多,早期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类、特点及救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36例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致胫腓骨骨折以多发伤及复合伤多见,经早期彻底清创、恰当的骨折固定、抗生素应用等,治愈77例,截肢2例,伤口浅表感染6例,骨髓炎1例。结论: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大多伤情严重,感染率高,且开放性居多,早期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绿色校园建设是推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教育开展的校园重要建设工作之一。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营造与教育功能表现的重要载体,也是绿色校园建设的直接体现。在分析《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对校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将校园绿地建设现状与指标要求进行对比。认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建设在校园绿地总体规划、校园绿地营造、校园植物配置3个层面不仅满足指标要求,也形成了自身校园绿地建设特点,包括以植物观赏型绿地为基底、结合互动参与型与科教示范型绿地的建设体系,与科教场所相得益彰、与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与实习基地相辅相成的3种特色绿地营造形式,以及植物与地形、道路结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空间。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对当前绿色校园视角下的校园绿地建设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未来的建设愿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校园绿地系统的重要内容是校园草坪,是一个复合的人工系统,可以利用自身的净化、蒸腾功能对存在于校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吸收,对校园内外环境进行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校园草坪质量决定了校园绿化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草坪功能,校园草坪绿化模式的生态效应分析,校园草坪绿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校园植物能反映校园植物多样性水平。为了研究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种子植物属组成的相似性,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等6所位于东北地区的高校中的校园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北方极为常见的两个科:菊科(Aster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研究其属组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结果表明,6所高校校园种子植物属间相似性较高。菊科属的组成在各高校间差异性显著,蔷薇科属的组成在各高校相似性高。校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与校园面积、校园所处位置相关。本研究旨在为东北乃至其他地区高校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其他高校校园植物调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型真菌是校园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物组分,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通常孕育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我国7所高校校园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校订了已报道文献中校园大型真菌的物种名录,对校园大型真菌资源的研究、保育、利用与科普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校园大型真菌的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雪英 《蛇志》2006,18(3):240-24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口腔颌面外伤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颌骨骨折又是常见的病症之一。颌骨骨折后的患者大多数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常用的方法。内固定患者由于不能张口,影响进食、语言交流及口腔清洁,易导致感染、营养不良、延误疾病康复。我科从2001~2004年对9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精心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男77例,女21例,年龄8~62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62例,工伤15例,摔伤12例,殴打伤9例。经X线片提示下颌骨骨折65例,上颌骨骨折23例,混…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校园养猪模式的成本—效益,探讨了校园养猪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为农村学校开展校园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发生在新疆垦区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损伤特点及诊治方法状况.方法:通过病案资料对新疆垦区五家医院收治的60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性别、年龄、原因、全身损伤、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颌面部骨折男性占85.83%,20-40岁年龄段占68.04%,交通事故伤占54.04%,发生下颌骨骨折占75.45%,伴有全身损伤占18.62%和外伤性昏迷占20.76%;下颌运动受限(51.07%)、咬合紊乱(38.22%)和颜面畸形(40.69%)是颌骨骨折的三个主要体征;349例的骨折行手术复位和钛板坚固内固定(57.50%),均获满意疗效.结论:颌面部骨折中年轻男性多见,交通事故伤是其最主要原因,直接复位和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颌间牵引在新疆各垦区的颌面部骨折患者治疗中作用不可忽视,坚固内固定技术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绿化是高校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把校园打造成具有人文气息的优美环境。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高校的稳步发展。因此,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成为了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其进行了具体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市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特点。方法对长治市人民医院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中心2014年度356例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6例伤残鉴定案例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0-50岁年龄段伤残人员最多,从季节来看,第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的鉴定数量。损伤以四肢骨折、颅脑损伤最为多见,达到四级以上的伤残的人员不足5%,八级以下的占据了70%以上,从委托单位的主体来看,法院委托153例,其中132例属于重新鉴定,交警队及保险公司委托198例,5例为其他单位委托。结论我市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校园通过环境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校园景观设计研究已成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位论文及设计课选题的主要对象之一。清华大学的教学与实践中,设计类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营造的过程主要与其专业学习相结合,本科生与研究生各有侧重。非设计类专业学生是校园学生使用者中的多数,其参与过程以公众参与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理进行资源整合与计划协调,校园景观设计研究可以成为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学科研场所的大学校园,可以提供重要的健康服务功能。但是,除了为师生提供服务,市民是否也应该享受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缺乏清晰的判定。以大学校园承载的健走、跑步等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用户最多的"咕咚软件"获取运动健身活动的VGI共享数据,结合GIS分析技术,从个体属性、运动时间、运动空间、运动模式4个维度,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比对城市空间和校园空间的健身特征,对高校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解析,判定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校园空间承载着将近30%的城市健身行为,对师生和市民都具有较高的支持潜力。校园健身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是校园道路、体育设施和景观空间,空间类型多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活动。同时,校园的安全效应也增强了校园健身的吸引力。因此,合理有效的校园管理可以提升校园对城市的健康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而校园植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统计了39个中国高校校园的完整植物名录,并对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研究各区域内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和区域间植物组成的相似性。此外,我们还选取了两个常见行道树分布的科——樟科(Laur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分析它们在不同纬度校园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我国南方地区校园植物的多样性较高,但各区域间较为相似,相似性系数在0.675~0.721;北方地区的校园植物虽然丰富度较低,但各区域间的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在0.417~0.609。与东、西部地区相比,同纬度中部地区的校园植物特异性较低。樟科植物的丰富度从南向北依次递减,杨柳科植物的种丰富度从南向北依次递增。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形成。这些信息有助于各地校园合理配置植物,并将为各地区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