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的植物,它们有根有叶爱土壤,吸雨露,沐阳光,怎么看都是正儿八经的植物,可是,却长了副动物的小模样。飞鸭兰"春天,我在土里种下会飞的鸭子。秋天,我就能收获好多好多小飞鸭了!"——如果你种的是飞鸭兰的种子,这事儿还"真"能成。瞧那圆圆的脑袋,嘟嘟的小嘴巴,挥向天空的小翅膀,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小鸭子嘛!  相似文献   

2.
《人与生物圈》2005,(1):72-83
和云英 (女 30岁 格乐村):这家人专门饲养鸭子,在拉市海边搭着鸭棚,男主人夜间睡在鸭棚里。他家养有蛋鸭、肉鸭,基本上都拿去市场上出售。鸭子产蛋季节,鸭蛋的收入不错。白天,鸭子全赶到拉市海里,晚上赶回来喂食,只喂粮食,不喂饲料。"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们来说,暴饮暴食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可对于动物王国的暴食者来说,它只是一种生存方式。快来看看以下动物的"暴饮暴食"纪录吧,你觉得它们谁能称得上是"大胃王"呢?  相似文献   

4.
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题;(2)鸭稻共作模式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3)鸭子的生态学功能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有关的科学问题;(4)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5)稻田土壤肥力维持问题;(6)田间日常管理问题;(7)鸭子饲料来源问题;(8)稻田鸭子的疫病综合防治问题;(9)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10)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5.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磷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陈源泉  高旺盛 《生态学杂志》2012,31(6):1383-1389
稻鸭共生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对比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的输入输出及循环情况。结果表明:"早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输出为52.28kg·hm-2,其中鸭产品P为1.71kg·hm-2;"晚稻-鸭"共生生态系统P输出为83.24kg·hm-2,其中鸭产品P为6.17kg·hm-2;在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系统在目前的P养分投入水平下,降低了土壤P的亏缺量;鸭子系统P输入主要来自系统外投入的饲料P;鸭粪P在系统内循环利用,两季循环率分别为12.5%和13.5%;两季稻作后,"稻鸭共生"土壤截存的P量为195.41kg·hm-2,比常规稻作显著提高了36.9%;"稻鸭共生"可对稻田土壤增加鸭粪P为17.75kg·hm-2。  相似文献   

6.
在大洋洲的珍禽异兽中,有个长着鸭子般的嘴的动物。猛一看,说不清它是鸟,是兽,还是爬行动物。这就是我们要在这里介绍的一种奇特的动物——鸭嘴兽。这个小小的动物,不论在形态上、生态上、解剖学上都有它使动物分类学家迷惑不解的独特之处。因此,在动物学界中,为它争论了近一个世纪,才肯定了它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季N、P循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帆  隋鹏  陈源泉  高旺盛 《生态学报》2011,31(4):1093-1100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稻鸭共生"生态系统N、P循环。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生态系统N、P输出分别为153.50 kg/hm2和59.03 kg/hm2,其中鸭产品N、P输出分别是23.98 kg/hm2和3.10 kg/hm2;"稻鸭共生"系统在目前的N、P养分投入水平下,土壤存在严重的N和P亏缺;鸭子系统N、P输入对系统外饲料投入依赖高,自持能力较差;鸭粪N、P参与当季的稻田养分循环,其循环率分别为10.66%和28.16%。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育对稻田水体藻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鸭共育技术是我国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鸭子全程露宿放养赋予稻田养鸭新的稻鸭共育机制,形成了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养殖方法,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1,稻鸭共育技术具有控虫防病、除草松土、培肥土壤、 改善水稻群体结构、甲烷减排等方面的作用1,2。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作技术的生物防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是一项种养复合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综合生产技术,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鸭子与水稻共育于稻田中,二者存在共生互利关系,鸭子对稻田有害生物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文章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利用稻鸭共作技术防治稻田病虫草害以及对稻田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对草害和主要虫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全生育期取代相应化学药剂的使用,对某些水稻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天敌种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鸭子对病虫草害防治的确切效应及其内在过程与机理方面,尚有待开展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眼力好不好,不测怎么知道?看到小编为你请来的这些"模特"嘉宾了吗?它们各属于羊驼、原驼、驼羊以及骆马这四种动物的一种。现在给你1 5秒钟的时间,请你快速区分一下它们谁是谁。怎么样?晕菜了吧!别担心,小编这里有"认驼指南",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答案。祖先那些事儿打眼一看,这几种动物部和我们熟知的骆驼相像,这不奇怪,它们都属于骆驼科动物,且在很久很久以前本是一家。目前,世界上的骆驼共分为6种,其共同的祖先生活在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育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鸭共育是一项无须使用除草剂和施用较少农药的低成本生态农业技术。通常,20d左右大的鸭子按225只.hm-2放入移栽不久的稻田。由于取食和活动,它们能够帮助控制田间杂草、虫害、甚至病害,并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土壤理化性状、水体溶氧量和微生物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稻鸭共育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应加强在精确施肥和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麝鼠已在我们星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然而,它们的“身份”很长时间不明确。起初,分类学家称它为“麝香狸”,另有人称它为“水老鼠”,有时又称之谓“麝香地鼠”。直至前不久,这种动物才被公认属于食虫目,麝鼠科的动物。麝鼠的样子很象大老鼠,体重很少有达到半公斤的,长着既滑稽又可笑的较长的鼻子;拖着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它的五趾之间长着象鸭子式的嗅  相似文献   

13.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高旺盛  隋鹏  陈源泉 《生态学报》2012,32(10):3198-3208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在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对比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的输入输出及循环情况。结果表明:"早稻-鸭"生态系统碳输出中,水稻籽粒C占42.21%;水稻秸秆C占38.42%;气态C(CH4和CO2)占18.50%;鸭产品C仅占0.87%。"晚稻-鸭"生态系统碳输出中,水稻籽粒C占53.80%;水稻秸秆C占35.12%;气态C占8.67%;鸭产品C仅占1.07%。两季稻作里,"稻鸭共生"土壤截存C量是2103.2 kg/hm2,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固定的C量是15109.96 kg/hm2,水稻根固定的C量是1261.34 kg/hm2,归还给土壤的鸭粪C量是229.87 kg/hm2。鸭子系统C输入主要来自系统外投入的饲料C,早稻季鸭所食的杂草C和害虫C分别为60.53 kg/hm2和2.75 kg/hm2,晚稻季鸭所食的杂草C和害虫C分别为3.64 kg/hm2和6.73 kg/hm2。对"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与平衡的分析表明,"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碳汇,且固碳潜力大于常规稻作。  相似文献   

14.
海胆大揭秘     
<正>谁是海胆?如果是体育爱好者肯定会回答,丁霞呗,她跑到海滩玩儿,被海胆扎伤了脚,花了四五百美元才治好,因此得了这个绰号。不过,我们今天揭秘的是动物海胆,不是女排奥运冠军丁霞。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动物,拉丁名的意思其实是"像豪猪般的动物"。嗯嗯,说得没错,它们确实大多浑身长满刺,还有人叫它们"海刺猬"。一会儿豪猪,一会儿刺猬,许多人分不清这两种动物,只对它们满身的刺印象深刻。事实上,它们俩在动物分类上隔得远着呢。分不清豪猪和刺猬,还能原谅,如果拿着个毛栗子当海胆,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正>那一年,白颊黑雁四兄妹大白、佳佳、黑豆和雁小四是在北极的一处悬崖边分别的。当时它们刚出生三天,便被老妈"怂恿"陆续跳下悬崖。想不到这一别就是三年,多亏雁大哥大白最近组织了一场聚会,大家才总算有机会叙叙旧。那悬崖,非跳不可聚会地点就选在大家当年分别的悬崖边。大白-见到阔别已久的弟弟妹妹,内心便无比激动:"嗨,我想死你们了!为了庆祝我们的重逢,大家先'干'了这堆苔藓。"虽说它这开场白有点土,但还是一  相似文献   

16.
酷想召集令     
正动物小偷胆子太大,竟然组队打起了著名妖怪九尾狐的主意,将"贼手"伸进了青丘各位小酷想家来猜一猜,它们会得手吗?九尾狐会给它们点颜色瞧瞧吗?  相似文献   

17.
动态     
研发动态我国研制出可应对禽流感疫情的新疫苗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实验室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在防范鸭瘟病毒的同时,能够阻断H5N1禽流感在鸭子之间的传播。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均认为,该成果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H5N1疫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幻想星球     
正酷想大晒台许多在第4期杂志出场的动物听说,4月是最适合出游的季节,便纷纷决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它们不约而同地将春游地点选在了好忙好忙的秦岭,并为适应接下来的旅行生活做了各种准备。请问各位小酷想家,它们的旅行"顺利"吗?期间发生了什么令人"难忘"的事儿?  相似文献   

19.
知识果味派     
正是真是假宠物会把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吗?世界上许多地方报道了狗狗、猫咪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倍感焦虑——宠物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它们的铲屎官?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研究表明,相比狗、猪、鸡、鸭等动物,猫咪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幸运的是,即便是最容易中招的猫咪,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它们会将这种可怕的病毒传染给人。所以,铲屎官们大可不  相似文献   

20.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力,因而可代替人耕耙田、施肥、施药等,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鸭群的活动可刺激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稻米,其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鸭稻共作系统的每公顷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要高出808.5元。若按绿色食品价格高出同类商品市场价格的20%计算,则鸭稻共作系统每公顷比常规稻作系统大约多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