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采自广东省广州、南雄、雷州、连州、海丰、怀集和大埔等7个地方田间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呋虫胺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广东地区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LC_(50)值为2.3187-7.1489mg/L,抗性倍数分别为4.93-15.21倍,南雄地区褐飞虱种群对烯啶虫胺仍处于敏感阶段;广州、海丰和雷州等3个地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大埔、连州和怀集等3个地方褐飞虱已对烯啶虫胺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广东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的敏感性LC_(50)值为3.6696-11.8093 mg/L,抗性倍数为26.21-84.35倍,表明广东省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均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建议在防治褐飞虱时,对于低水平抗性的烯啶虫胺应轮用、混用,对中等水平抗性的呋虫胺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2.
颜改兰  王圣印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0):3289-3295
为明确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防治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抗性风险及抗性稳定性,本研究采用芸豆浸药法对西花蓟马敏感种群初羽化雌成虫进行连续筛选获得抗性种群,根据抗性现实遗传力计算公式分析西花蓟马对上述3种杀虫剂的抗性风险,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并测定抗性稳定性。结果表明: 经过30代抗性筛选,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均达到高水平抗性(44.7、45.5和32.7倍)。西花蓟马对噻虫胺、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发展速度依次降低,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1503、0.1336和0.1258。对抗性种群在无选择压力下继续饲养10代,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均未能恢复到敏感性水平。抗性选育后,西花蓟马若虫与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缩小,西花蓟马敏感种群及抗性种群若虫对上述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虫。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均存在高抗风险,噻虫嗪的抗性上升速度较慢且抗性稳定性最低。因此,在西花蓟马若虫期使用噻虫嗪有利于西花蓟马防治。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8年7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种群对1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褐飞虱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 杭州种群和宁波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79.0倍和366.1倍; 对氯噻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1.1倍和50.9倍; 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3倍和9.4倍; 对噻嗪酮和氟虫腈分别产生了5.0~8.6倍和15.8~17.0倍的抗药性; 对烯啶虫胺和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在3倍以下。两种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都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当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时, 可选用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进行防治, 不宜使用吡虫啉、氯噻啉和氟虫腈防治。  相似文献   

4.
贵州稻区褐飞虱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明确贵州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3-2015年采自贵州黄平、桐梓和开阳3地的褐飞虱种群对6种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啶虫脒和醚菊酯)的抗性。【结果】贵州褐飞虱种群对不同的杀虫剂存在着抗性差异。与敏感品系相比,2013-2015年间3地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异丙威、噻虫胺的抗性均达到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分别为21.88~95.38,10.91~69.36,13.00~57.23和23.11~39.54倍;而对啶虫脒和醚菊酯仍处于敏感阶段,RR分别为0.47~0.75和0.41~0.85倍。【结论】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较高,可能与近年来广泛地大量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抗性动态监测结果对贵州稻区褐飞虱的杀虫剂种类调整及施药策略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高效和合理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褐飞虱Nilaparvta lugens( St(a)l),采用浸苗法和喷雾法测定了噻虫嗪、烯啶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噻啉和乙虫腈5种药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和速度,同时还比较了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褐飞虱不同龄期若虫的作用活性.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药剂中,从作用活性来看,无论是用浸苗法...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褐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褐飞虱抗性测定方法、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及抗性治理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对氯噻啉和噻虫嗪分别产生中等水平和低水平的抗药性,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此外,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昆虫生长调节剂)产生低水平到中等水平抗性。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目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田间种群对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现状,为制定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湖北褐飞虱武穴梅川、枣阳十里铺、孝感陈店、鄂州长港和武汉江夏稻田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湖北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吡虫啉(抗性倍数RR=101.8~1 239.4)、噻嗪酮(RR=15.9~1 326.3)产生高水平抗性;对噻虫嗪(RR=24.9~146.5)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对噻虫胺(RR=9.9~16.5)、呋虫胺(RR=13.5~15.9)、乙虫腈(RR=18.3~60.4)、毒死蜱(RR=17.4~29.8)、异丙威(RR=13.9~46.0)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啶虫脒(RR=5.1~9.9)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啉(RR=3.9~7.1)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水平;对醚菊酯(RR=1.3~4.9)处于敏感水平。此外,褐飞虱对噻虫嗪、噻嗪酮抗性上升明显,同时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也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仍需暂停吡虫啉、噻嗪酮在水稻上防治稻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在水稻上的使用次数;醚菊酯可作为吡虫啉、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替代药剂或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8.
陈小坤  夏晓明  王红艳  乔康  王开运 《昆虫学报》2013,56(10):1143-1151
【目的】通过对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后的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的继续筛选, 明确该种群的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对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胺的交互抗性及相关酶学机理。【方法】采用浸渍法连续对抗吡虫啉棉蚜进行室内筛选、 测定噻虫胺和啶虫脒对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毒力; 选择LC20剂量吡虫啉、 啶虫脒和噻虫胺处理抗性棉蚜, 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其体内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 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对抗性棉蚜突变种群用吡虫啉继续筛选至75代, 抗性倍数达到72.6倍, RF75停止用药筛选12代(RF75+12), 抗性仍达72.0倍。且RF75+12对噻虫胺和啶虫脒的交互抗性可分别达11.9倍和20.1倍。噻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蜜露分泌和体重的抑制作用均大于吡虫啉和啶虫脒。噻虫胺对RF75+12的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啶虫脒的抑制作用较小。【结论】结果表明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突变棉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不仅升高, 且停止用药后其抗性可稳定遗传; 第二代新烟碱类的噻虫胺在抗吡虫啉棉蚜靶标突变种群的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广东省惠州地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丁烯氟虫腈、烯定虫胺和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22.2倍),对噻嗪酮、异丙威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0和14.0倍),对丁烯氟虫腈仍处于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3.7倍),对烯定虫胺和毒死蜱敏感(抗性倍数<3倍)。基于褐飞虱对这6种药剂抗性的明显差异,对田间治理褐飞虱合理使用药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敏感种群与田间种群对广东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甲维盐6种药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处于低水平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5.89倍、8.53倍和9.86倍;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推荐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措施,以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及氟虫腈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湖北省武穴、天门、监利、通城、孝感、公安及枣阳七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2006、2007和2008年3年7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分别为98.89~389.19倍、69.00~153.33倍和56.32~116.8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但3年期间总体抗性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2007和2008年2年7地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分别为13.39~41.06倍和6.94~20.44倍,达低水平至高水平抗性;2007和2008年2年7地褐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为0.97~2.64倍和0.63~1.42倍,为敏感阶段。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治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颜改兰  王圣印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0):3282-3288
噻虫胺是具有内吸和触杀等多种作用方式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常用于防治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为明确抗性风险,本文研究了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机制。经过45代筛选,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56.8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西花蓟马高抗噻虫胺种群与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甲维盐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18.6>RR50>11.3),对辛硫磷及灭多威具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与溴虫腈和多杀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胡椒基丁醚(PBO)与磷酸三苯酯(TPP)对杀灭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CL)、云南田间种群(YN)和敏感种群(S)均有显著增效作用。西花蓟马抗噻虫胺种群细胞色素P450含量(3.6倍)、细胞色素b5含量(2.9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4.9倍)和羧酸酯酶活性(2.5倍)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表明多功能氧化酶及羧酸酯酶活性增强是西花蓟马对噻虫胺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棉蚜啶虫脒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和增效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啶虫脒抗性品系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现状以及增效剂的增效作用,为延缓和治理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头反选育和群体汰选的方式,获得了棉蚜啶虫脒敏感和抗性品系;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以及增效剂对啶虫脒的增效作用。【结果】经过室内棉蚜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筛选,获得了相对抗性倍数为82.33倍的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交互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甲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的药剂为:噻虫嗪,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的药剂为:硫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氧化乐果;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 5倍的药剂为:吡虫啉。增效剂实验表明,TPP和PBO在啶虫脒敏感品系中增效作用不明显,但在抗性品系中增效作用显著。在啶虫脒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在啶虫脒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DEM在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中的增效作用均不明显,增效比为1.04、1.02。TPP和PBO对啶虫脒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以室内棉蚜敏感品系(LC_(50)为0.180 mg/L)为基础,对新疆各主要棉区的棉蚜种群进行了啶虫脒药剂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各主要棉区棉蚜对啶虫脒的相对抗性倍数为6.1~22.0倍。【结论】由此说明新疆主要棉区棉蚜对啶虫脒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生产中可以利用无交互抗性的吡蚜酮和甲基阿维菌素来治理抗性棉蚜种群。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对其他新烟碱药剂交互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本研究以室内筛选的棉蚜吡虫啉抗性种群、山东夏津县田间多抗种群和敏感种群为材料,采用生测法测定了这3种不同抗性种群棉蚜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以及3种解毒酶抑制剂对吡虫啉等药剂的增效作用,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这3个种群棉蚜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和药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抗性种群、夏津田间多抗种群的棉蚜对呋虫胺均无交互抗性,但对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分别达5.28和4.89倍。呋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烯啶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较小。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对吡虫啉和烯啶虫胺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对呋虫胺的增效作用不明显; 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3种药剂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呋虫胺和烯啶虫胺都可以抑制抗吡虫啉棉蚜的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其中以呋虫胺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结果显示呋虫胺在抗吡虫啉棉蚜治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其结构可为今后新烟碱类药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帅  顾希  肖彩云  李明  李荣玉  廖逊 《昆虫学报》2022,65(9):1144-1152
【目的】建立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快速检测技术,实时掌握田间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水平,以指导褐飞虱防控合理用药。【方法】基于玻璃瓶药膜法,研制褐飞虱3龄若虫对吡虫啉、啶虫脒、醚菊酯、毒死蜱和异丙威5种杀虫剂抗性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利用试剂盒测定的死亡率与稻苗浸渍法测得的抗性倍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验证利用试剂盒快速测定褐飞虱田间种群对5种杀虫剂 抗性水平的准确性。【结果】处理1 h时吡虫啉、啶虫脒、醚菊酯、毒死蜱和异丙威对褐飞虱室内敏感种群3龄若虫的LD90分别为:30.96, 92.05, 117.24, 514.21和1.24 ng/cm2。在吡虫啉、啶虫脒、醚菊酯、毒死蜱和异丙威相应诊断剂量下,贵州省不同田间种群褐飞虱3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23.75%~78.75%, 25.00%~78.75%, 43.75%~88.75%, 36.25%~85.00%和18.75%~67.50%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述田间种群褐飞虱3龄若虫的死亡率与稻苗浸渍法测定的抗性倍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751~0.9754之间。通过快速检测试剂盒获得的死亡率及相关性方程计算得到贵州安龙地区(AL)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醚菊酯、毒死蜱和异丙威的推测抗性倍数分别为7.23, 3.68, 4.14, 4.12和31.18,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上述5种杀虫剂的实测抗性倍数分别为6.33, 5.24, 3.71, 4.50和26.56,表明推测抗性倍数与实测的抗性倍数结果表现一致。【结论】该快速检测试剂盒可以通过测定褐飞虱田间种群的死亡率,快速评估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稻田中,氯虫苯甲酰胺是以鳞翅目幼虫为主要防治对象的新型杀虫剂,而褐飞虱 是该药剂的重要非靶标害虫.本文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其非靶标害虫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26.85和35.53 mg·L-1;以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分别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对当代褐飞虱雌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LC25剂量处理后,当代褐飞虱雌虫产卵量显著降低45.6粒.亚致死剂量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显著影响F1代褐飞虱的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雌虫产卵量分别减少43.5和72.9粒,雌虫寿命分别缩短1.35和2.87 d;两个剂量处理后F1代的各虫态发育历期均有所延长;施药后各项种群参数也发生了变化,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降低12.8%和23.5%,净增殖率R0分别降低37.4%和68.7%,而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均延长.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褐飞虱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广东省广州市和南雄市2个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等6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高,LC50值在0.0133-0.1538 mg/L之间;对噻嗪酮敏感性最低,LC50值在0.8806-1.6948 mg/L之间。不同白背飞虱种群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湖北稻区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白背飞虱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指导田间合理用药,本文报道了湖北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防治药剂的抗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2011-2014年采自湖北鄂州蒲团、鄂州长港、枝江问安和石首南口稻田的白背飞虱4个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噻嗪酮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R=13.0~38.6倍);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中等的抗性水平(RR=2.6~15.4倍);对噻虫嗪(RR=2.1~6.9倍)、噻虫胺(RR=3.0~7.0倍)、呋虫胺(RR=2.5~7.0倍)及啶虫脒(RR=3.3~8.2倍)处于敏感至低抗水平;所有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均对烯啶虫胺(RR=2.2~4.9倍)、异丙威(RR=2.0~4.6倍)及醚菊酯(RR=1.8~4.0倍)敏感;除长港(2011-2012年)与蒲团(2012年)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蚜酮敏感外,其余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均对吡蚜酮产生中等水平抗性(RR=15.2~91.0倍);白背飞虱长港田间种群(2013年与2014年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5.6和10.1,其余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则对毒死蜱为敏感或低水平抗性(RR=1.7~8.5倍)。【结论】根据监测结果,建议加强对噻嗪酮、吡虫啉和吡蚜酮抗性监测,同时减少噻嗪酮、吡虫啉和吡蚜酮在水稻田使用次数,降低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田间种群选择压,延长其在田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的轻简化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出对褐飞虱成、若虫取食及雌成虫产卵均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混配剂3种;研发出显著提高稻虱缨小蜂对田间褐飞虱卵寄生率的引诱剂1种。建立了褐飞虱环境友好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6省区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优势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的安全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分别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和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室内毒力以及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的LC50分别为453.76 mg/L、2.00 mg/L和29.47 mg/L,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LC50分别为0.23 mg/L、1.07 mg/L和0.64 mg/L.通过风险系数评估,表明阿维菌素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安全,而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对该蜂成蜂具有轻微到中度毒性.3种杀虫剂在烟粉虱和寄生蜂之间的选择性毒力指数表明噻虫嗪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负向选择性最强,其次是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最弱.3种杀虫剂均可显著降低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对蛹的毒性为轻微有害,风险等级为2级.本研究结果将为烟粉虱综合治理中协调使用寄生蜂和化学药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