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虫化石分布的地质年代及地层,简要介绍了皮蠹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目前皮蠹科化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的皮蠹属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蠹属Dermestes害虫在陕西省粮食、商业、外贸、药材等部门的仓库、加工厂中发现七种和两亚种,即: 钩纹皮蠹Dermestes ater Deg. 家庭钩纹皮蠹D.ater domesticus C. 拟白腹皮蠹D.frischii Kung. 白腹皮蠹D.maculatus(Deg.) 陕西皮蠹D.shaanxiensis Cao,n.sp. 金边皮蠹D.laniarius Illiger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皮蠹科的系统发育。【方法】本研究利用下一代测序方法测定了黑毛皮蠹的近完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基于39种昆虫的cox1基因序列,通过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皮蠹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黑毛皮蠹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一段不完全的控制区,总长度为14 793 bp(GenBank登录号:MG017450)。基因排列顺序与已经发表的大多数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相同,不具有基因重排现象。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nad1和nad2之外其他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是典型的ATN,而nad1和nad2推断的起始密码子是TTG;除cox2,nad5及nad6基因终止密码子为不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外,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终止密码子是典型的TAA或TAG。除了trnS1之外,所有的tRNAs均可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S1缺少DHU臂而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环,不能形成稳定的三叶草结构。trnS1的反密码子变成了UCU,而不是更常见的GCU。16S rRNA的二级结构包括5个结构域(第Ⅰ,Ⅱ,Ⅳ,Ⅴ和Ⅵ结构域),第Ⅲ结构域普遍缺失而变成一条单一的核苷酸链连接第Ⅱ和第Ⅳ结构域,共44个螺旋。12S rRNA的二级结构包括4个结构域,共27个螺旋,其中螺旋H47序列变异性较高,由一个长茎和一个大环组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皮蠹科内亚科级别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长皮蠹亚科(Megatominae)+毛皮蠹亚科(Attageninae))+皮蠹亚科(Dermestinae))。【结论】皮蠹亚科(Dermestinae)、皮蠹属Dermestes及圆皮蠹属Anthrenus均为单系群,斑皮蠹属Trogoderma为多系群。皮蠹亚科Dermestinae和皮蠹科剩余的类群构成姐妹群。  相似文献   

4.
中国斑皮蠹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皮蠹属Trogoderma Berthold隶属于鞘翅目皮蠹科,包括若干种仓库害虫。这属种类差异不显著,鉴定颇困难,因而造成种种混淆。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现有资料,对种类作了初步修订。在修订中,体会到触角窝的构造是鉴定的有用特征,因而作了附加描述。  相似文献   

5.
绒根小蠹属Hylurgops Leconte(1876年),属于齿小蠹科Ipidae,海林小蠹亚科Hylesininae,根小蠹族Hylastini。目前世界已知种类(截1960年),约40种,其中产于旧北区和东洋区者超过50%,我国产绒根小蠹属,过去由Eggers(1933年)、Murayama(1940年)、萨卡洛夫斯基(1959年),曾作了零星记述,已知有9种;近年来作者等就我国各地所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肤小蠹属(Phloeosinus Chap.)是齿小蠹科(Ipidae)中较大的一属,广布于各大洲,全世界已记载的种类约110种。新北区种类较多,约45种以上;旧北区与东洋区合计约50种。我国产肤小蠹属过去曾由Eggers(1939),Niijima(1942),Schedl(1953,1962)作了零星的记述,已知共6种(Pertuberculatus,perlatus,arisanus,hopehi,sinensis及granosus),  相似文献   

7.
对6种斑皮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基因(COⅠ)进行比较并对斑皮蠹属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测定分析了6种斑皮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基因(COⅠ),并采用简约法和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斑皮蠹的分子进化树。序列比对分析得到365 bp大小的COⅠ基因片段,其中可变异位点182个(49.9%),保守位点174个(47.7%),转换/颠换的平均值(R值)为0.9,说明此段序列适合于分子进化树。利用不同系统发育重建方法得到的进化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同时结合形态学分类特征对斑皮蠹属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显示分子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相似。利用COⅠ基因构建的斑皮蠹系统发育树是探讨斑皮蠹系统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记录的长小蠹(鞘翅目:长小蠹科)有1 500余种,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子基因信息探讨长小蠹科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测定了中对长小蠹Euplatypus parallelus(Fabricius)、希氏长小蠹E. hintzi Schaufuss、散对长小蠹E. solutus Schedl、杯长小蠹Dinoplatypus cupulatus Chapuis、小杯长小蠹D.cupulatulus Schedl、芦苇黄截尾长小蠹D.calamus Blandford、五棘长小蠹Diapus quinquespinatus Chapuis、锥长小蠹Treptoplatypus solidus Walk、栎长小蠹Platypus quercivorus Murayama和东亚长小蠹P.lewosi Blandford等长小蠹科5属10种mtDNA CO I基因部分序列(549 bp);采用MEGA3.1分析了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应用PAUP4.0分别构建了长小蠹NJ,MP和ML等3种分子系统树,同时结合长小蠹的形态分类,探讨10种长小蠹及其所在属的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长小蠹科昆虫在碱基使用频率上有很大的偏向性;长小蠹科与外群小蠹科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 Wollaston之间的遗传距离(0.288~0.338)远大于科内种间距离(0~0.226);Diapus属分化最早,Euplatypus属独成一支,Treptohlatypus,Dinoplatypus和Platypus 3属分化为一支.长小蠹科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结果与Wood(1993)新修订的分类系统基本一致,说明长小蠹科的分类系统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记录的长小蠹(鞘翅目:长小蠹科)有1 500余种,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子基因信息探讨长小蠹科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测定了中对长小蠹Euplatypus parallelus(Fabricius)、希氏长小蠹E. hintzi Schaufuss、散对长小蠹E. solutus Schedl、杯长小蠹Dinoplatypus cupulatus Chapuis、小杯长小蠹D. cupulatulus Schedl、芦苇黄截尾长小蠹D. calamus Blandford、五棘长小蠹Diapus quinquespinatus Chapuis、锥长小蠹Treptoplatypus solidus Walk、栎长小蠹Platypus quercivorus Murayama和东亚长小蠹P. lewisi Blandford等长小蠹科5属10种mtDNA COⅠ基因部分序列(549 bp);采用MEGA3.1分析了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应用PAUP4.0分别构建了长小蠹NJ,MP和ML等3种分子系统树,同时结合长小蠹的形态分类,探讨10 种长小蠹及其所在属的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长小蠹科昆虫在碱基使用频率上有很大的偏向性;长小蠹科与外群小蠹科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 Wollaston之间的遗传距离(0.288~0.338)远大于科内种间距离(0~0.226);Diapus属分化最早,Euplatypus属独成一支,Treptohlatypus, Dinoplatypus和Platypus 3属分化为一支。长小蠹科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结果与Wood(1993)新修订的分类系统基本一致,说明长小蠹科的分类系统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危害昆虫标本的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幼虫为试验材料,选用法国进口的2.5%溴氰菊酯孔油剂型为原药,经稀释九种不同浓度药剂使用,试验结果以1∶250倍液药效果最佳,喷药后24小时死亡率达100%;并在昆虫标本室内进行实际防治应用,经一次喷药后,杀死原有的虫源,随后每年使用樟脑粉进行预防,四年多来现已控制了花斑皮蠹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1.
Pertyl832报道,将瘤长蠹属Dysides定为新属,只有暗瘤长蠹Dysides obscurus一种,Lesne(1921)将成虫背面观可见头部的Dysides和Apoleon属列入长蠹科Bostrichidae内,建立瘤长蠹亚科Dysidinae。本文介绍l新种尖瘤长蠹郎Dysides spineus sp.nov.的形态特征及列出该属2种的检索表。属的特征其中触角10节,末节长条形,前胸背板顶后有4颗大瘤突横向排列,其中两侧瘤较大(上述论文末提及)。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整理木蠹蛾科标本时,发现木蠹蛾亚科Cossinae一新属新种,兹记述如下: 叉钩木蠹蛾属Bifiduncus, gen.nov. 触角双栉状,直到端节均具栉齿,无单眼;下唇须较短,后足胫节2对距。 前翅副室很小;小中间室更小,仅为Cula—Culb的1/2;后翅Sc游离,小中间室发达,为Cula—Culb的2倍以上,Culb从中室3/4处分出。 钩形突末端分文,凹入很深。颚泡极大,抱器基部宽、末端尖;基刺突极为发达,末端伸达抱器3/4处,长于抱器长度的1/2。阳茎无角状突。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长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us coniferae、缺刻异胫长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长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长小蠹C.fagacearum.、黄翅长小蠹C.flavomaculotus、端刺异胫长小蠹C.impariporus,日本异胫长小蠹C.niponicus、黑异胫长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长小蠹C.sauteri、简长小蠹C.simplex、鳞异胫长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长小蠹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长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4.
除“西藏昆虫”中曾记录过一种翘角喙小蠹Hyorrhynchus blandfordi Sampson外,本文首次记述了我国的喙小蠹属Hyorrhynchus Blandford。共计5种,有3个新种。5种的检索表及3新种的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et Zhang 属鞘翅目Coleoptera 象虫科Curculionidae木蠹象属Pissodes,是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et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详细记述了云南木蠹象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们的头部及前翅的细微结构.电镜下可见雌、雄成虫头部额区具圆刻点并具毛,复眼无显著差异,复眼中部的小眼面皆呈六边形,前翅背面有3类毛形附属物,其中1类为灰色,另2类为白色;雌、雄成虫在前翅腹面端部有很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小蠹,是鞘翅目(Coleoptera)象鼻亚目(Rhynco-phora)中的一科——小蠹科(Scolyfidae)。这一科的昆虫,除个别种类为害草本植物外,都生活在木本植物的树皮内或材质中,是一类主要的森林害虫。齿小蠹属中的云杉八齿小蠹(Ips fypogrophus L.),1956年造成黑龙江大海林地区鱼鳞松大面积枯死。但由于小蠹的体形甚小,过去国内资料极少,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易分辨。现将我国齿小蠹属的七种小蠹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松六齿小蠹(Ips acuminatus Gyll.) 体长3.4—3.7毫米,老熟成虫黑褐色,有光泽;短  相似文献   

17.
长蠹科Bostrichidae昆虫英文俗称为Powder-post beetles,是一类常见的钻蛀性害虫,其成虫和幼虫都具有钻蛀产生粉末的习性,可依靠木材、竹材、贮粮的运输传播,多数种类被列为检疫对象,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国内对于长蠹科的分类研究已有不少工作,但目前种类数量不清,且存在异名及部分种类名称混乱等情况。本文对长蠹科分类系统进行了整理,梳理了中国长蠹科分类学研究历史,并对长蠹科分类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国内馆藏标本的检视与查阅文献,对中国已知的长蠹科昆虫做了系统的名录整理,记录长蠹科8亚科37属92种,并拟定了部分种的中文名称,给出了中国已知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在非洲进口木材中截获的长蠹科害虫的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志粦 《昆虫知识》2003,40(2):154-159
报道了近年来从非洲进口木材检疫中截获的长蠹科 1 4种害虫 ,并分别对细齿叉尾长蠹Xylionadustus、多齿叉尾长蠹X .plurispinis、毛额奸狡长蠹Apatefemoralis、大角胸长蠹Bostrychoplitesmegaceros、长缘缝棘长蠹Xyloperthodesdiscedens、三胝双棘长蠹Sinoxylonsenegalense、红角双棘长蠹S .ruficorne、褐斑木长蠹Xylodectesornatus、多毛碎木长蠹Xyloperthacrinitarsis、棕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brunneus等重要长蠹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根小蠹属Hylastes Erichson(1836年)是齿小蠹科中一个较小的属,隶属于海林小蠹亚科Hylesininae,根小蠹族Hylastini;Hagedorn(1910年)曾把广义的Hylastes属分为Scierus,Hylastes,Hylurgops和Hylastinus四个亚属;但Reitter(1913)以后学者把上述各亚属都提升为属,现已被各国学者所通用。  相似文献   

20.
记述中国叶蜂科叶蜂属3新种:刺胸红环叶蜂Tenthredo spinipulchra Wei sp. nov.,异痣红环叶蜂T.heterostigmata Wei sp. nov.和斑柄断突叶蜂T.maculoscapila Wei sp. nov.;前2种属于叶蜂属红环叶蜂种团Tenthredo pulchra group,后1种属于叶蜂属断突叶蜂种团Tenthredo stigma group;简要讨论了Tenthredo pulchra种团和Tenthredo stigma种团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