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9出发,选育出B.S.796变异株。该菌在麦芽糖6%,豆粕水解液6—7%, Na2HPO4·12H2OO.8%, (NH4)2SO4 O.4%, CaCl2 O.2%,NH4Cl0.15%,pH6.5—7.O的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中可获得较高的a-淀粉酶活性,在1.5m3发酵罐中试验a-淀粉酶活性平均可达477u/ml(比原菌提高40.6%)。按上法所得发酵液能快速通过板框压滤机,过滤回收率高达95%,提取总收率约为78%。  相似文献   

2.
PEG-柠檬酸盐双水相体系纯化α-淀粉酶及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采用PEG-柠檬酸盐双水相体系纯化α-淀粉酶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实验考察了PEG分子量。结线长度、pH、上清加入量和NaCl浓度对α-淀粉酶的分配的不同影响。双水相分离体系复杂,影响因素多,为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采用了响应面方法,以PEG3350浓度、柠檬酸盐浓度和NaCl浓度为自变量进行了α-淀粉酶分配系数、总蛋白分配系数、纯化因子和α-淀粉酶收率的优化,确定了特定的系统组成区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区域内纯化因子大于2,收率约90%,并且具有较低的系统粘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PEG磷酸酯/磷酸盐两水相系统,经两次萃取从重组大肠杆菌匀浆液中提取干扰素α1。最适萃取条件为22%PEG磷酸酯t 16%磷酸盐,3%NaCI,pH6.9。IFNαl的分配系数达到155,收率9g.6%,纯度提高25倍;对反萃取条件作了初步研究,较好的条件为20%PEG磷酸酯,10%磷酸盐,pH6.0,收率达到75.6%,但浓度有所稀释。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本法可省去高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的步骤,操作简单,能耗较低,而且收率较高,纯度也有所提高,最后IFNα1存在于磷酸盐相中,其中PEG含量仅为0.5%左右,这对后继纯化操作很有利。  相似文献   

4.
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ada tropicalis)T25—14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的多次诱变,获得4株产十一烷l,11二羧酸(DC13)较多的突变株,其中最优的NP-159株以20%(V/V)正十三烷(nC13)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3达80g/L左右。在16L罐上,以30%(V/V)nC13发酵6天,DC13高达139g/L,回收残烃后,对nC13的转化率为80%以上。后处理收率为78.9%,DC13的纯度为95.3%。  相似文献   

5.
高速逆流双水相色谱法纯化卵白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大分子的液_固色谱纯化过程中固相载体会产生产物吸附、变性等不良影响。高速逆流色谱无需固相载体 ,且具有高分便率和高回收率的优点 ,其中有机相 水相体系在分离天然产物中应用广泛 ,而应用双水相体系分离生物大分子尚处于研究阶段。双水相高速逆流色谱体系的建立与仪器设备及操作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 ,研究了PEG1000-无机盐双水相体系对标准蛋白质混合物以及卵白蛋白的分离。pH值和PEG浓度对不同种类蛋白质的分配系数影响不同 ,实验发现在pH9.2的150% (W/W)PEG1000 170% (W/W)磷酸钾盐体系中 ,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肌红蛋白的分配系数差异较大 ,且分布合理 ,因而采用该体系在 0 8mL min流速 ,85 0r min转速的条件下 ,成功分离了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肌红蛋白的混合物。实验也发现在pH9 2的 16 0 % (W/W)PEG10 0 0 17 0 % (W/W)磷酸钾盐体系中 ,鸡蛋清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卵转铁蛋白、卵白蛋白和溶菌酶的分配系数差异最大 ,因而采用该体系在 1 8mL min流速、85 0r mi转速的条件下,200min内从鸡蛋清样品中成功分离卵白蛋白,其电泳纯度为100%,收率为9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种适于产粘短杆菌74-230合成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其组成为(g/l):NaNOs1.5—2.0,NaHPO4·12H2O2.0,KH2PO4 0.6,MgSO4·7H2O 0.25,酵母膏1.5—2.0,CaCl2 2H2O 0.06,重液体石蜡4%(V/V),pH 7.5。硝酸盐和磷酸盐低于或高于上述浓度不利于多糖的合成。提供适量的酵母膏为该菌高产多糖所必需。在最适条件下、发酵液经水稀释到3倍,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粘度达到500--700 cSt或更高(45℃)。离心除去菌体后,用乙醇沉淀,得到多糖12g/l或更多,对重液体石蜡的收率为40%以上。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Baeillas subtilis) BF7658产生的a-淀粉酶(EC 3.2.1.1)在免疫学上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产生的液化型一淀粉酶相同。 并且二者的a-淀粉酶的淀粉水解产物的层析谱带相同,分子量相等(约55000道尔顿),等电点相近(5.12和5.28);B.Subtilis Marburg 168a-淀粉酶分子量为64000道尔顿,等电点为6.12。因此,B.subtills BF7658产生的a-淀粉酶是液化型a-淀粉酶。因而建议将B.Subtilis BF7658改名为B.Amylolique]aeiens BF7658。  相似文献   

8.
研究外源GA3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GA3的各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NaCl胁迫处理,其中以100 mg/L GA3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幼苗的叶面积、根长、根冠比也最大,同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Ci)及蒸腾速率(Tr)等均达到最大;而当赤霉素的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叶片中的POD活性为2 005 U/(g·min),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分子,了解蛋白质在有机体中的时空分布对于正确解析蛋白质的功能十分重要.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PHGPx) 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直接还原膜上脂类过氧化物的抗氧化酶,在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损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了水稻PHGPx (OsPHGPx) 在水稻不同组织以及多种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特征.结果表明,OsPHGPx在成熟水稻植株内主要分布于叶组织中,以旗叶中含量最高,而在水稻幼苗中则在茎及叶组织中均检测到较强的杂交信号.OsPHGPx在幼苗中的表达受到H2O2和NaCl的强烈诱导,但植物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较弱.H2O2和NaCl的诱导效果呈现出时间及剂量的相关性,当用0.5 mmol/L H2O2处理12 h或用500 mmol/L NaCl处理24 h,此时OsPHGPx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对H2O2清除剂二甲基硫脲处理的水稻幼苗,外源H2O2的再处理并不能诱导OsPHGPx的表达,而NaCl的诱导效果并不受影响,说明H2O2可能并不介导NaCl诱导OsPHGPx的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sPHGPx在水稻中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温放线菌V4菌株(Thermoactinomyces sp.V4)产生的β-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pH为6,酶的热稳定性良好,50℃(4h)不失去酶活力,55℃(2h)保持最初活力的92%,酶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率达77%,纸层析结果显示水解产物主要为麦芽糖,经旋光测定,水解产物具有β-构型。巯基抑制剂对此β-淀粉酶无抑制作用。V4菌株同时产生异淀粉酶及少量的-菌一淀粉酶。  相似文献   

11.
McAbGB2识别的乳腺癌血清抗原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人乳腺癌血清抗原单克隆抗体GB2(McAbGB2)识别的抗原(McAbGB2抗原)性质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AbGB2抗原是由糖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蛋白质,不耐热;McAbGB2抗原决定簇不存在于铁蛋白及癌胚抗原;蛋白质印边检测表明McAbGB2抗原有两条区带,分子量分别为116及45ku,分布于血液及癌组织;用McAbGB2进行血清学分析(ELISA试验),结果表明:乳腺癌阳性符合率达98%(50/51),正常人及乳腺良性肿瘤病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3/50)及6.7%(1/15).McAbGB2抗原可能是新的乳腺癌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2.
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α-淀粉酶基因克篷到短小芽饱杆菌(Bacilluspumilus)中获得表达。将该工程菌发酵液的上清液,经硫酸铵分级盐析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纯化的α-淀粉酶。此酶的最适pH为6.0;在pH 5—8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5℃;金属离子Zn2+、Ab2+、Cu2+、Ag+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Na+,K+对酶略有激活作用:3 x 10-3mol/L对氯汞苯甲酸(PCMB)对酶有95%的抑制作用;其免疫性质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生的α-淀粉酶相同。  相似文献   

13.
短小芽孢杆菌289(pBX96)α-淀粉酶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α-淀粉酶基因克篷到短小芽饱杆菌(Bacilluspumilus)中获得表达。将该工程菌发酵液的上清液,经硫酸铵分级盐析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纯化的α-淀粉酶。此酶的最适pH为6.0;在pH 5—8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5℃;金属离子Zn2+、Ab2+、Cu2+、Ag+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Na+,K+对酶略有激活作用:3 x 10-3mol/L对氯汞苯甲酸(PCMB)对酶有95%的抑制作用;其免疫性质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生的α-淀粉酶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三亲交配方法分别将载有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呈组成型表达的nifAC的质粒pCK5和肺炎克氏杆菌(Kldosiella pneumoniae)含有nifAc和nifA—ntrc基因的质粒pcK3.pSZ36和pSZ23-CA导入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m)C58/pGV3850,所得转移接合子的生长速率和野生型相似。在10mmol/L,NH4+浓度下,Western blotting测出A.Tumefaciens C58/pGV3850(pCK5)有固氮酶合成,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恢复分别为73%.24%,11%和62%。这些结果表明,褐球固氨菌和肺炎克氏杆菌的固氮调节基因对土壤杆菌同氮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其中.褐球固氮菌nifAc的调节功能最强(73%),其次是肺炎克氏杆菌nifA和nrrC的融合子(62%),肺炎克氏杆菌nifAc的调节功能较弱(24%。11%)。  相似文献   

15.
在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合成聚乙二醇400月桂酸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无溶荆反应系统中,研究了固定化假丝酵母(Candida sp)-1619脂肪酶催化合成聚乙二醇400(PEG400)月桂酸酯的酯化条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脱水和使月桂酸的量高于化学计量值的方法,使酯化率明显提高。分批补加PEG400使产量进一步增加。在5.0mmol月桂酸.2.5mmolPEG400,20mg同定化脂肪酶(200u),O.2ml水组成的反应体系中,40℃,锥形瓶敞口振荡反应48h。醑化率达91%;在负压条件下反应.酯化率达98.9%;反应体系中月桂酸的董增加到6.0mmol时,PEG400完全被酯化。用己烷提取产物的收率为95%.通过薄层色谱鉴定酯化产物为双酯。  相似文献   

16.
液化沙雷氏菌胞外脂肪酶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邹文欣  郁文焕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6):343-346
新分离的一株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liquefaciens)能产生大量胞外碱性脂肪酶,本文在摇瓶发酵水平上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其生成脂肪酶的影响。在优选条件下,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油1.25,豆饼粉2.0,蛋白胨1.0,酵母膏0.2,KHPO0.2,MgSO·7HO0.1,初始pH为7.25时,28℃,150r/min旋转摇床振荡培养40h,该菌株的发酵液酶活达到43u/  相似文献   

17.
以菜豆黄化幼苗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铅(Pb)或PEG(聚乙二醇)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在植物转绿过程中对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阐明逆境胁迫下植物交替呼吸途径的生理学作用。结果显示:(1)与菜豆黄化幼苗正常转绿过程(对照)相比,Pb或PEG胁迫导致菜豆黄化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积累延迟,使叶片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适应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显著增加。(2)在菜豆黄化幼苗转绿过程中,Pb或PEG胁迫导致其交替呼吸途径容量较对照均显著上升。(3)Pb或PEG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HAM,1 mmol/L)]使菜豆黄化幼苗转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Fv/FmFv′/Fm′、Y(Ⅱ)和qP进一步下降, NPQ却进一步增加,说明抑制交替呼吸途径会加剧Pb或PEG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活性的进一步抑制,使还原力积累加剧,造成热耗散进一步增加。研究表明,Pb或PEG胁迫均显著降低了菜豆黄化幼苗PSⅡ对光能的利用率,进而阻碍了菜豆黄化幼苗转绿进程;交替呼吸途径有助于在胁迫条件下缓解PSⅡ的过度还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b或PEG胁迫对其转绿进程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在2L发酵罐中对紫云英汁液培养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3%,酵母粉0.16%,KHPO0.2%,MgSO0.05%。酵母浓度最高达10.46g/L,基质生长得率为0.55g菌体/g基质,基质转化率为83%。研究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效率高,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耐热酵母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96是利用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的生产菌株,假丝酵母(Candida sp·)C6是我们从云南温泉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在45℃生长良好的耐热酵母,我们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属间融合的研究。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得到的营养缺陷型菌株396(arg)和C6(lys-),其融合频率为O.91×10-5。从检出的融合子中挑选6株进行考核、其细胞体积平均为亲株的1.3倍,DNA含量平均为亲株的1.6倍,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生理生化特征表现不一,特别是糖类的同化试验。除F2、F14外,其他4株可以排除异核体形成的可能性。比较了在28℃,40℃和45℃培养条件下出发亲株396、C6、直接亲株396(arg-)C6(lys-)和融合子F1、F7、F12,F13的生长曲线、基质利用率和乙醇产率等,得到一株在40℃培养条件下糖的利用率为94.3%、乙醇产量为59.7g/L的属间融合株F13。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种羊肚菌在固体发酵条件下的菌丝生物量和降解淀粉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尖顶羊肚菌(M conica)、黑脉羊肚菌(M angusticeps)和皱柄羊肚菌(M. crassipes)在玉米粉培养基或马铃薯粉培养基上进行固体发酵时,菌丝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a-淀粉酶活力、淀粉降解率差异显著。4种羊肚菌中,尖顶羊肚菌的降解淀粉能力最强。在培养基中添加Ca2+和氮源以及将发酵时间从15天延长到25天均能显著提高羊肚菌的菌丝生物量、a-淀粉酶活力和淀粉降解率。在添加10%黄豆粉、0.1%Ca(Cl)225℃发酵25天的玉米粉和马铃薯粉的发酵产物中,尖顶羊肚菌对玉米淀粉的降解率可达到74.2%,对马铃薯淀粉的降解率可达到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