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赤麂(Munliacus muntjak)是迄今已知染色体数目最少的脊椎动物(Wurster,D.H.et al.1970),每条染色体都有明显的个体性,用常规染色方法即可清晰无误地一一加以区开,染色体又特别大。因此,这是比较理想的细胞遗传学实验材料。目前,国外已从印度产的成年印度麂(赤麂)的皮肤、肺、肾等组织建立了细胞株(Altman,P.L etal.1976;Brown,J.A et al.1973;Kato,H et al.1974;Yanagychi,N 1979)并广泛应用于辐射细胞遗传学,进化遗传学,遗传毒理学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是一种小型的亚洲麂,在形态上和另一种小麂(Muntiacus reevesi)形态相似,但赤麂分布更广,更靠南方。核型研究发现,赤麂的染色体数目是哺乳类动物中最少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6(♀)和7((?)),而小麂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6条。过去有人根据染色体G带的形态和DNA的碱基序列等资料认为,小麂的46条染色体在长期生物演化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融合而演  相似文献   

3.
黑麂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进行麂属核型进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特有动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染色体数目较少,比已知脊椎动物中,染色体数最少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略多,与Wurster等(1972)报导的一头捕自马来西亚的雌性赤麂(Muntiacus,muntjak muntjak)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形态有差异。现简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雌性:用肺成纤维细胞培养法,在含有15%小牛血清的F_(12)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8℃。终止培养前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用胰酶消化法收获细胞,细胞悬浮在0.075M的氯化钾液中低渗15分钟,用甲醇—冰乙酸(3:1)液固定30分钟(每次15分钟)。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测量计算10个中期分裂相,按Leven等(1964)的标准进行染色体分组。  相似文献   

4.
MNNG转化赤麂细胞株(KIZ—8401)的生长特性和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MNNG(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转化赤麂肺成纤维细胞株(KIZ-7901)。转化的赤麂细胞株(KIZ-8401)具有新的核型,2n=8♂,细胞形态,细胞周期以及生物学特性都与未转化的细胞株(2n=7♂)不一样。转化细胞中还常见多倍体出现,细胞具有克隆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5.
赤麂(Muntiacus muntjak)是脊椎动物中已知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2n=(?)7,♀6,NF=12。赤麂的同源种或近缘种小麂(M.reevesi)的染色体数为2n=46,NF=46。这两个外部形态十分相似的近缘种,核型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在哺乳动物核型进化的研究中,仍是一个十分令人迷惑的问题。更使人惊奇的是,这两个核型差别如此明显的物种居然还可以杂交。在上海西郊公园,雄性赤麂和雌性小麂杂交后得到几只第一代杂种。我  相似文献   

6.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敏感细胞范围一直局限于灵长类动物细胞。用该病毒感染处理非灵长类的赤麂肺二倍体细胞(KIZ-7901),可诱导9.0—14.7%的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除见有染色体或单体断裂外,还见有断片、双着丝粒、环、互换、易位和缺失等。也可引致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的显著提高。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赤麂细胞后,不产生特异的CPE,不明显影响细胞群体的增殖。应用病毒滴定、包涵体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电镜检查,都可查见细胞内有病毒或其抗原物质存在。这提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非灵长类的赤麂细胞内呈现非杀细胞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中的失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动物骨髓细胞具有数量多且分裂旺盛的特点 ,可以直接利用其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这种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不需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 ,并且可以真实地反映完整机体所受环境影响的优点 ,常用于环境中致畸、致突变因素的检测和小型动物染色体的研究 ,在临床上也常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研究。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实验也是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的重点实验之一。1 问题的提出一个优良的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应该是 :全部染色体较集中 ,其中各染色体分散均匀且互不重叠 ,染色体长度适中 ,能清晰地显示出着丝点位置 ,染色体呈…  相似文献   

8.
应用显微切割技术获得赤麂1号,Y1,Y2染色体,通过DOP-PCR增加模板DNA拷贝数,然后用人的性别决定基因(Sex-tetermininig Region of the Chromosome Y,SRY)中HMG框内设计1对引物,对DOP-PCR产物进行扩增,在雄性赤麂Y2染色体DOP-PCR产物中扩增出与人SRY基因同源的Sry基因片段,克隆,测序,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赤麂Y2染色体是真正的Y染色体,同时对赤麂Syr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9.
植物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SCD)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因为它涉及了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单线说”以及染色体畸变等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理论问题,此外还能用于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来检测诱变因素和致癌物质,所以有关SCD的实验技术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更新内容。本文介绍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标本制备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是我国特有的无尾两栖类动物该动物分布广、易捕捉,其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较为独特,故一直是医学生理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同时,中华大蟾蜍的染色体具有体积大、数目少、形态典型等细胞遗传学特点,是遗传学上进行染色体观察和研究的好材料,非常适于进行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和单染色体文库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向细胞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从施旺和施莱登(1838—1839)提出细胞学说以来,细胞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基础,尤其在遗传和发育的研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广泛地渗入到生物学的各部门。从历史上看,细胞学经历了以细胞核和染色体研究为主流的古典细胞学时期,进入到以活细胞的实验研究为标帜的实验细胞学时期。五十年代以来,对细胞的实验研究和生物化学的  相似文献   

12.
蟾蜍科动物在全球广泛分布于除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马塔加斯岛之外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种类繁多,约有300余种。我国计2属17种(亚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染色体具有数目较少,形态较大,易于识别,个体性较强的特点,是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十分理想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3.
各种动物的染色体组型是细胞遗传学、分 类学等学科的基本资料。无尾两栖类的染色体 又兼有数目少、个体大的特点。因此,不失为有 关实验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DNA(BMC5,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鹿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鹿科麂亚科中的小麂、赤麂和黑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从而定位它们的控制区,并从GenBank获得鹿科另外3个亚科9种动物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利用MEGA软件计算了各物种控制区序列的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通过比较序列同源性,以羊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为外群,构建NJ分子系统树,探讨了鹿科4个亚科12种动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序列分析表明,鹿科12种动物控制区序列的碱基长度在909~1049bp之间,A T含量约占62.06%,其中36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34%)。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以线粒体控制区构建的鹿科12种动物分子系统树基本与NCBI分类一致;(2)美洲鹿亚科驼鹿属驼鹿在鹿科这12种动物中处于最为原始的地位;(3)小麂比赤麂和黑麂更为原始;(4)獐亚科獐属的獐与美洲鹿亚科狍鹿属的狍鹿和美洲狍鹿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7.
赤麂及其杂种(赤麂×小麂)外周淋巴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了24小时均未出现分裂相。到36小时,赤麂只有1.4%而杂种麂已有10.5%的分裂细胞进入第2次分裂。在48小时,赤麂细胞尚未进入第3次分裂,而杂种麂却已有4.7%和0.2%的分裂细胞分别进入第3次和第4次分裂。在72小时,赤麂及其杂种的大多数分裂细胞仍处于第2次分裂阶段,进入第3次和第4次分裂的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多。赤麂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在48和72小时分别为5.08±0.33/细胞和5.33±0.30/细胞;向杂种麂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分别为4.76±0.21/细胞和5.40±0.74/细胞。  相似文献   

18.
鹿科麂属(Muntiacus, 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 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巨大. 5个现生种核型数据显示, 该类群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 muntjak vaginalis)的6条. 该类群的基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演化, 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40多年来, 技术的革新使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染色体重排的类型、推动重排的分子机制及物种间的核型演化历程逐渐被阐释. 而且, 研究中发现, 雄性黑麂(M. crinifrons)1p+4染色体的演化途径与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演化历程相似, 可成为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的珍贵模型. 有关麂属动物基因组演化依然有许多问题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麝科和鹿科动物均属于偶蹄反刍类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系统的微卫星序列 (Simple sequences repeats, SSRs) 从基因组水平揭示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探索微卫星序列的基因功能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随着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小麂 (Muntiacus reevesi)、赤麂 (Muntiacus vaginalis) 和马鹿 (Cervus elaphus) 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了这些动物蛋白质编码区 (coding sequences, CDS) 序列,统计和分析了其CDS区微卫星序列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探索了含SSR 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麝、原麝、小麂、赤麂和马鹿蛋白质编码区含SSR序列的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96% (1 696个)、7.18% (2 359个)、7.29% (3 005个)、7.36% (1 916个) 和7.48% (1 924个),并且这5种动物CDS区SSRs分布模式具有相似性,均是三倍体核苷酸 (即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 SSRs最多,分别为96.85%、94.87%、65.44%、64.23%和88.04%。GO功能富集表明,林麝与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在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学过程3个方面具有较多共同显著富集的功能,包括DNA结合、染色质和生长发育等。KEGG 通路分析表明,林麝及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具有7个共同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遗传信息调控蛋白家族、转录因子、染色体及相关蛋白、剪接体、转录机制和Notch信号通路和成体糖尿病。通过对林麝编码区含SSR关键免疫基因及其相关联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10个含SSR的关键免疫基因对应的KEGG通路与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必需微量元素铬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尽管30年前已经确定了铬是动物营养的必需微量元素,但对于这种元素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它对人体的生物学作用,只是近10年才得到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主要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食物和机体中的铬都以ng存在,要准确测量非常困难;(2)用实验动物观察铬的缺乏或过量,需配制无铬的合成饲料,对纯化饲料的技术要求很高;(3)难以确定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