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雅风 《四川动物》2002,21(1):29-31
本文报道了虎斑颈槽蛇的行为。虎斑颈槽蛇一般栖息在水域附近。在辽宁省西部地区,10月份陆续进入冬眠,翌年4月醒眠。以无尾两栖动物为食,采用偷袭和伏击方式捕食。有回缩、逃遁、藏匿和威吓等反捕行为。  相似文献   

2.
虎斑颈槽蛇多态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立 《蛇志》2003,15(3):20-23
目的研究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Phabo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 (Berthold)]在不同分布地区存在的多态现象和变异性。方法在分析已经报道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辽宁、吉林等地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并对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色斑变异和腹鳞的多态现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腹鳞数目与纬度呈强正相关,与经度呈中等正相关,与年均温度呈强负相关,与体长呈弱相关关系,年均温度高产卵时间早,而孵化时间长。结论分布范围相对较窄的蛇腹鳞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分布范围广、跨越纬度大,腹鳞的数目差异亦很大。  相似文献   

3.
虎斑颈槽蛇小肠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虎斑颈槽蛇孵化出壳后一月内的幼蛇小肠组织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孵化出壳的一个月内,小肠的组织结构呈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绒毛的个数、绒毛高度、粘膜上皮细胞高度、粘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等均随幼体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开口前、后(即孵化出壳后十天左右),其小肠组织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淮平原虎斑颈槽蛇的繁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虎斑颈槽蛇在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产卵、孵化、幼蛇的形态变化和行为等方面皆有其独特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我区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蛇类生长,蛇类种群繁多。其中以虎斑颈槽蛇分布较广,在我区黄山、青阳、祁门、东至等地均为优势种之一,主要生活于山区、丘陵、平原,常出没玉米地、路边、菜地、水沟边及近水、潮湿的草地等。曾有文献报道,该蛇颈部可分泌毒液,也有临床报道该蛇咬伤人案例发生[1]。我院近年来每年收治毒蛇咬伤患者近100例,但唯一收治1例虎斑颈槽蛇毒液致伤眼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PCR扩增虎斑颈槽蛇的Sox基因,采用SSCP技术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在雌雄个体中共筛选出3个Sox基因,其中一个为雄性独有,显示出性别差异性,3个Sox基因DNA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应SOX3,SOX11,SOX22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1%,92%,91%和98%,96%,96%。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实验结果为虎斑颈槽蛇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7.
李丕鹏  陆宇燕 《四川动物》2008,27(2):220-222
1990~2007年,对虎斑颈槽蛇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产卵、孵化条件和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虎斑颈槽蛇的产卵期为6月~7月中旬,一年一次性产卵6~22枚, 孵化期为41~43天,胚胎发育分为16期.卵产出时胚胎已发育到第10~11期,孵化至37天时仔蛇已基本发育完全.详细描述了11~16期胎蛇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发育时序.  相似文献   

8.
蛇类的外部形态在分类和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蛇类大量外部形态特征的统计分析来探讨广泛分布物种的种下分类问题,已被证实是可行的。本研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的广布物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探讨该种在我国的分类和地理居群分布,为R.tigrinus这一物种分类研究提供更多的形态数据。  相似文献   

9.
陈慧丽  计翔 《生态学报》2002,22(11):1852-1858
用恒温(24、27、30和33C)和波动温度(平均26.1C,范围20.1—32.7C)孵化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卵,检测热环境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影响。孵化热环境显著影响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胚胎畸形率,对孵出幼体性别无显著影响。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24、27、30和33C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45.0、32.7、27.3和26.0d,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为37.9d。33C孵化成功率最低(16.7%),胚胎畸形率最高(100%)。孵出幼体总性比(雌性/雄性=0.6)不显著偏离1:1。孵出幼体的尾长显示两性异形,雄性尾长大于雌性;其它被检幼体特征无显著的两性差异。24、27和30C以及波动温度孵出幼体的所有被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33C孵出幼体的体重和个体大小小于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并特征性地具有较小的躯干、较大的剩余卵黄。33C中胚胎发育的能耗显著大于其它热环境中胚胎发育的能耗。33(‘孵出幼体的灰分含量较低,但孵出卵卵壳较重。33C孵出幼体不能运动;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在跑道上表现良好,这些幼体的不问断运动的最大距离、每分钟运动距离和每分钟停顿次数无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持续将虎斑颈槽蛇卵暴露在33C条件下不利于该种胚胎发育并可能对胚胎具有致死性影响,波动温度孵卵有利于拓宽存活孵化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和七一  余晓东  柳建平 《四川动物》2007,26(2):255-257,I0002
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具有已知蛇类中罕见的颈背腺及其毒液。肉眼观察发现腺体呈珠球状,8~13对腺体呈平行排列,腺体间隔分布;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腺体上无开口,无合成毒液的细胞器;实验表明毒液有神经毒性,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97.99mg/kg,SDS-PAGE电泳呈现4条蛋白条带。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颈背腺毒液很可能作为一种特殊辅助防御系统,增强DuvemoY腺毒液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虎斑颈槽蛇胃、胰腺、小肠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之内均表现为升高。在不同组织中同一种酶活性存在差异。3种组织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胃和胰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5℃,小肠淀粉酶为30℃;胰腺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0℃,小肠脂肪酶为3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虎斑颈槽蛇骨骼肌、肝脏、心肌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虎斑颈槽蛇骨骼肌、肝脏、心肌SDH在5-15℃范围内表现出较低活性,在25℃左右表现出较高活性,该温度可能为SDH的最适温度;除心肌KLDH活性在35℃以上开始下降,其余两种组织的LDH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升高。SDH、LDH活性呈现组织问的特异性,3种组织中,SDH活性心肌中最高,LDH活性骨骼肌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和七一  余晓东 《生物学杂志》2007,24(3):55-57,63
虎斑颈槽蛇是中国数量较多、分布最广的蛇类之一,但一直被当作无毒蛇而忽视。为了使人们对虎斑颈槽蛇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虎斑颈槽蛇的分布,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毒腺的研究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蛇类是一种研究能量平衡的模型动物,而肠道微生物则帮助宿主获取能量和营养。大多数肠道微生物的研究集中在圈养动物上,而对于野生蛇类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从3只野生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的大肠、小肠和泄殖腔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域扩增子测序,分析虎斑颈槽蛇肠道核心微生物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尔法指数在不同肠道区域的多样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肠、小肠和泄殖腔3个肠道部位共享534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大肠包含最多特有OTUs(388个)。门水平,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在小肠(52.87% ± 14.49%)、大肠(41.12% ± 22.60%)和泄殖腔(65.70% ± 10.44%)均为优势菌。属水平,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在小肠(46.36% ± 13.86%)、大肠(21.95% ± 9.82%)和泄殖腔(58.18% ± 14.29%)为优势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在小肠和泄殖腔中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在其肠道检测到很多潜在的致病菌,例如,柠檬酸杆菌属、明串珠菌属(Trichococcus)和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了解了潜在致病菌在虎斑颈槽蛇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在聚类分析中发现泄殖腔的数据重复性较好,将本研究泄殖腔数据与前人研究过的食鱼蝮(Agkistrodon piscivorus)泄殖腔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为更广泛开展不同蛇类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性分析提供理论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虎斑颈槽蛇脑一氧化氮合酶NADPH-d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安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7,26(2):284-286,I0005
运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虎斑颈槽蛇脑的一氧化氮合酶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脑的大脑半球、视上核、室旁核、联合下器官、内侧纵束、室旁灰质、蓝斑以及网状结构等区域,比较讨论了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异同。分析一氧化氮作为神经信号分子除了参与各类动物共有的一些机能的调节以外,不同类群或种类中还参与某些特定生理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鲍元锋  陆宇燕  李丕鹏 《蛇志》2010,22(2):89-92
目的了解虎斑颈槽蛇肾脏两性异型性的结构基础。方法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性成熟个体,共19条,雄性12条,雌性7条。于2005~2008年的7月份对蛇及其肾脏进行测量和称重,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肾脏进行观察。结果雄性蛇肾脏不仅颜色呈黄色,而且相对长度和重量也均大于雌性;雄性蛇肾脏富含由远曲小管膨大而成的肾性节,而雌性则没有。肾性节细胞呈高柱状,具有典型的分泌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虎斑颈槽蛇肾脏的两性异型性是由于雄性的肾脏富有特化的肾性节所致。  相似文献   

18.
We used the red-necked keelback (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 as a model animal to study embryonic growth and mobilization of energy and material in oviposited snake eggs. Females (N=12) laid eggs between late May and early June. Eggs were incubated at 30 (+/-0.3) degrees C. One egg from each clutch was dissected at five-day intervals starting at oviposition. Incubation length averaged 27.9 days. Three phases of embryonic growth or yolk depletion could be detect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phase, between oviposition and Day 10, was one of minimal transfer of energy and material from yolk to embryo. The second phase, between Day 10 and Day 22-23, wa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ly rapid embryonic growth and yolk depletion. The third phase, between Day 22-23 and hatch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a gradual reduction in embryonic growth and yolk depletion. Approximately 73.6% of dry mass, 50.0% of non-polar lipids and 57.8% of energy were transferred from egg to embryo during incubation. Embryos withdrew mineral from the eggshell mainly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of incubation. Our data show that oviposition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onset of rapid embryonic growth in oviparous species of squamate reptiles that are positioned midway within the oviparity-viviparity continuum, and that the great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energy and material from egg to hatchling in snakes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ir lower energetic cost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greater residual yolk siz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