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IL-1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H.pylori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H.pylori阳性的14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方法检测该人群中IL-1B-511、TNF-A-308、TNF-A-857位点多态性和IL-1受体拮抗剂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IL-1B-511和IL-1RN各基因型的频率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组中TNF-A-308和TNF-A-857各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分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携带TNF-A-308G/G者比较,携带TNF-A-308 A/A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15.37(95%CI:3.50-67.50);携带TNF-A-308 A/G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5.12(95%CI:2.54-10.34);与携带TNF-A-857 C/C者相比较,携带TNF-A-857 T/T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3.20(95%CI:1.35-7.60)。结论 IL-1B-511和IL-1RN各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不相关。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强迫症与TNF-a基因-238G/A和-308G/A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我们的研究所招募的161例强迫症患者和325.名健康对照中,应用PCR-RFLP比较了OCD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NF-α基因在-238G/A(rs361525)和-308G/A(rs180062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多态性.结果: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TNF-α基因的OCD组与对照组之间-308 G/A等位基因频率及-238G/A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着差异,而-308G/A基因型频率有显著不同.在-308G/A位点,女性强迫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关联分析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308G/A点位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强迫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和-308G/A多态与皖南地区汉族人Graves病(GD)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等位基因鉴别技术,检测和分析432例Graves病患者和629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基因-238G/A和-308G/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TNF-α-238G/A和-308G/A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基因型分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亦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TNF-α-238G/A和-308G/A多态与皖南地区汉族人GD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强迫症与TNF-a基因-238G/A和-308G/A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我们的研究所招募的161例强迫症患者和325名健康对照中,应用PCR-RFLP比较了OCD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NF-α基因在-238G/A(rs361525)和-308G/A(rs180062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多态性。结果: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TNF-α基因的OCD组与对照组之间-308 G/A等位基因频率及-238G/A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着差异,而-308G/A基因型频率有显著不同。在-308G/A位点,女性强迫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关联分析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308G/A点位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强迫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群中IL-10-819 C/C和TNF-α-1031 C/C基因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确定携带以上该基因型的的人群罹患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的风险性。为临床诊断和预防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H.pylori阳性的48例慢性胃炎患者,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1例胃溃疡患者,43例胃癌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2种基因型分别采用普通PCR和多重引物特异PCR法检测。结果在胃炎组中TNF-A-1031各基因型的频率(T/T,50%;T/C,40%;C/C,10%)与对照组(T/T,73%;T/C,25%;C/C,2%)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5,P0.05)。在胃溃疡组中TNF-A-1031各基因型的频率(T/T,49%;T/C,43%;C/C,8%)与对照组(T/T,73%;T/C,25%;C/C,2%)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4,P0.001)。在十二指肠溃疡组中TNF-A-1031各基因型的频率(T/T,72%;T/C,26%;C/C,2%)与对照组(T/T,73%;T/C,25%;C/C,2%)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0,P0.05)。在胃癌组中TNF-A-1031各基因型的频率(T/T,50%;T/C,41%;C/C,9%)与对照组(T/T,73%;T/C,25%;C/C,2%)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与携带TNF-A-1031 T/T者比较,携带TNF-A-1031 C/C者发生胃炎的危险性为OR=7.60(95%CI:1.38-41.77);与携带TNF-A-1031 T/T者比较,携带TNF-A-1031 C/C者发生胃溃疡的危险性为OR=5.84(95%CI:1.00-33.84);与携带TNF-A-1031 T/T者比较,携带TNF-A-1031 C/C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为OR=7.94(95%CI:1.44-43.67);与携带TNF-A-1031 T/T者比较,携带TNF-A-1031 C/C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为OR=6.95(95%CI:1.19-40.63)。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IL-10-819的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1031基因多态性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胃癌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eNOS基因(894G/T)多态性与HBV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BV感染临床转归与eNO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选择传染科门诊及住院部2002.2-2004.2诊治的无亲缘关系的重庆地区汉族居民2400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eNOS exon7位点894G/T多态性,应用SPSS软件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首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a>0.01,表明拟合度优良,收集病例有良好的代表性;其次乙肝病毒携带与其余任何组比较(急乙肝与肝癌组因例数太少除外)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Pb<0.05,乙肝病毒携带+慢乙肝组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Pb<0.05.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及性别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在隐性模式和共显性模式下,eNOS基因位点894G/T SNP与HBV感染后疾病的携带状态显著关联.与894G/T和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发展为携带状态的易感性显著增高(隐性模式OR=1.428 95%CI=1.050-1.942;共显性模式OR=1.310 95%CI=1.025-1.676).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RA)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小剂量激素的使用方法。方法:将49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及激素泼尼松7.5 mg/d,对照组给予DMAR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的临床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最终49例患者完成实验(治疗组22例,对照组27例)。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的DAS2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两组的DAS28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的ACR20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24、48周时,两组的的ACR20达标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24周时,两组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不适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相近,且均未发现血糖升高的患者。结论:与单纯使用DMARDs相比,长期(大于24周)应用小剂量激素对RA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作用不明显,但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BV感染临床转归与eNO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选择传染科门诊及住院部2002.2-2004.2诊治的无亲缘关系的重庆地区汉族居民2400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eNOS exon7位点894G/T多态性,应用SPSS软件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首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a>0.01,表明拟合度优良,收集病例有良好的代表性;其次乙肝病毒携带与其余任何组比较(急乙肝与肝癌组因例数太少除外)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Pb<0.05,乙肝病毒携带 慢乙肝组与肝硬化 重症肝炎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Pb<0.05。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及性别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在隐性模式和共显性模式下,eNOS基因位点894G/T SNP与HBV感染后疾病的携带状态显著关联。与894G/T和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发展为携带状态的易感性显著增高(隐性模式:OR=1.428 95%CI=1.050-1.942;共显性模式:OR=1.310 95%CI=1.025-1.676)。  相似文献   

9.
Li HC  Feng HY  Zhang XP  Liu R  Ma DW  Qin H  Zhou Y  Yu L 《遗传》2010,32(12):1241-1246
为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er,SCRC)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和序列分析技术,检测了天津地区600例SCRC患者和600例健康对照个体hMLH1394G/C、hMSH2943-1G/A、hMSH21917T/G和hMSH22783C/A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SCRC患者组hMSH22783C/A3种基因型C/C、C/A、A/A频率(90%、9%、1%)与对照组(95%、4.8%、0.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1)。与hMSH22783C/C基因型相比,C/A和A/A基因型能增加SCRC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7和11.94,95%CI分别为1.03~3.03和1.38~103.2)。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显示,SCRC组与对照组单倍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8,P0.01);与394G/943-1G/2783C单倍型相比,394G/943-1G/2783A单倍型显著增加SCRC的发病风险(OR=2.18,95%CI:1.40~3.40)。结果提示hMSH22783C/A多态性可能成为预测SCRC发病风险的独立因素,394G/943-1G/2783A单倍型可能增加SCRC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粘蛋白MUC1 568A/G SNP与辽宁地区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倩  孙丽萍  宫月华  徐莹  董楠楠  袁媛 《遗传》2008,30(9):1163-1168
为了探讨粘蛋白(MUC1)基因568位点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 PCR-SSPs)检测来自辽宁地区人群138例胃癌患者及与其配比的131例对照个体MUC1 568 位点A/G多态性,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 pylori IgG抗体。结果显示:(1)对照人群MUC1基因568位点AA、AG、GG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3.3%、22.1%、4.6%; (2)胃癌组MUC1 AA基因型携带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 携带MUC1 AA基因型个体胃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到1.92倍; (3)以MUC1 AG+GG基因型并血清幽门螺杆菌(H. pylori)IgG抗体阴性的个体为对照, AG+GG基因型并H. pylori IgG抗体阳性个体、AA基因型并H. pylori IgG抗体阴性个体、AA基因型并H. pylori IgG抗体阳性个体胃癌患病风险增高, 但3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UC1基因568位点A/G多态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MUC1 A/G基因多态性和H. pylori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未见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