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草稻落粒粳的抗逆境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杂草稻落粒粳(Oryza sativa)发生在我国辽宁丹东.落粒粳植株明显高于当地大多数栽培品种,颖果呈中长型,成熟后容易掉粒;果壳稻草色或黄间黑灰色,小穗无芒或有芒,芒长4~12 cm;颖果千粒重235 g,种皮桔红色.落粒粳种子在13~38 ℃条件下的发芽率均大于88%,水层2.5~10 cm处理,落粒粳植株干重减少50%~69%.在幼苗期,落粒粳对无芒稗的各项影响因子均明显大于化感潜力品种I-kung-pao,表明落粒粳无化感作用.落粒粳可以忍耐0.5%的盐碱.  相似文献   

2.
克隆整合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忍受沙埋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芒雀麦是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中占优势的多年生根茎禾草。研究了克隆整合特性对无芒雀麦忍受沙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整合显著提高了远端完全沙埋分株的存活,耗-益分析表明远端沙埋分株的生物量、分株数、叶片数、根茎节数和根茎总长显著受益于克隆整合,而与之相连的近端非沙埋分株却没有产生显著的损耗,并且随着沙埋程度增加时,远端沙埋分株的收益有增大的趋势。因而,克隆整合特性是无芒雀麦对严酷沙埋环境形成的重要适应对策,它能够缓解沙埋对无芒雀麦存活、生长的胁迫,提高其在半干旱沙化地区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3.
无芒雀麦是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中占优势的多年生根茎禾草。研究了克隆整合特性对无芒雀麦忍受沙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整合显著提高了远端完全沙埋分株的存活,耗-益分析表明远端沙埋分株的生物量、分株数、叶片数、根茎节数和根茎总长显著受益于克隆整合,而与之相连的近端非沙埋分株却没有产生显著的损耗,并且随着沙埋程度增加时,远端沙埋分株的收益有增大的趋势。因而,克隆整合特性是无芒雀麦对严酷沙埋环境形成的重要适应对策,它能够缓解沙埋对无芒雀麦存活、生长的胁迫,提高其在半干旱沙化地区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4.
温廷桓 《昆虫学报》1978,(3):309-319
一、沙虱毒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虫媒病,它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恙虫病(丛林斑疹热)防治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取得了大量的成就,证明此病就是祖国古代医书上记述的“沙虱毒”,或“沙虱候”,或“沙病”。沙虱毒的病媒是沙虱,有关沙虱的形态、分类、宿主、生态、分布,沙虱毒的征候,以及广大劳动群众创造的沙虱和沙虱毒的防治方法等等,在葛洪(晋,公元333,317年)、巢元方等(隋,公元610年)”、李时珍(明,公元1596年)等所著的医书上,早有极其简明和确切的记述,今摘引如下:  相似文献   

5.
沙埋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沙埋对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中多年生禾草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能在深度≤12cm的沙埋中萌发,≤8cm的沙埋中出苗.在此范围内,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无芒雀麦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逐渐降低.沙埋深度在植株高度的33%时,无芒雀麦1周龄和2周龄幼苗均全部存活,且总生物量≥对照(未沙埋幼苗);当沙埋深度增至植株高度的66%时,1周龄和2周龄幼苗的存活率分别降至70%和25%,生长也受到抑制;而遭受全部沙埋时,1周龄和2周龄幼苗均不能存活.遭受沙埋后,无芒雀麦幼苗分配较多的生物量用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其生物量分配模式改变可能是无芒雀麦幼苗对沙埋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两种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中对两种无芒雀麦本地种(Bromus inermis cv. Xilinguole)和引进种 (Bromus stamineus)种子在浓度为0.5%、1.0%、1.5%的Na2SO4、NaCl和MgCl2 3种单盐胁迫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以上3种盐胁迫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且其发芽过程延长;在3种盐中,NaCl的胁迫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大,其中浓度为1.0% NaCl的胁迫对引进种和本地种无芒雀麦发芽率的抑制分别达到了68.67%和14%,在浓度为1.5%的NaCl胁迫下两种供试植物的发芽率均为零;通过建立不同盐分处理与两种无芒雀麦种子发芽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引进无芒雀麦种子芽期的耐盐性较本地无芒雀麦强。  相似文献   

7.
费炎灵  童一中 《遗传》1990,12(3):13-16
“蟹脚芒”小麦是从八倍体小偃麦中-5,与普通小麦晋革早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蟹脚芒”小麦的芒性“蟹脚芒”是一种新发现的芒性性状。本文对“蟹脚芒”小麦的芒性性状作了详细记载,并运用中国春单体系统[10]对“蟹脚芒”性状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1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比较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禾本科植物当年新采种子的萌发特点.15种植物中,披碱草、糙隐子草、冠芒草、大油芒、芦苇、虎尾草、野古草、狼尾草的发芽率超过80%,水稗草、牛鞭草、虱子草、狗尾草的发芽率不足10%.1~3d开始发芽的植物有大油芒、画眉、芦苇、虎尾草、披碱草、冠芒草、毛马唐、糙隐子草.超过10d基本不发芽的植物包括狗尾草、虱子草、牛鞭草.发芽持续期小于10d的植物包括毛马唐、水稗草、芦苇、画眉草、大油芒;发芽持续期21~30d的植物有披碱草、冠芒草.发芽种子超过总发芽种子的50%需要天数为虎尾草2d,芦苇3d,大油芒4d,披碱草5d,糙隐子草5d,野古草7d,冠芒草7d,狼尾草10d.与英国Sheffield地区相比,乌兰敖都地区一年生禾草发芽率低的所占比重更大,发芽更为缓慢;乌兰敖都地区多年生禾草的发芽率差别很小,但发芽更为缓慢.杂草植物萌发的风险分摊能力相对明显,因此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抑制矮沙冬青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新疆特有濒危保护植物矮沙冬青(A mmmopiptanthus nanus(M.Pop.)Cheng f.)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渗透势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矮沙冬青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胚轴和胚根长度及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处理均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延缓了矮沙冬青种子萌发进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当-1.20 MPa的PEG胁迫处理的种子在试验结束时仍未能萌发,表明-1.20 MPa是矮沙冬青种子萌发的临界水势.PEG模拟干旱胁迫中,当PEG处理为-0.2 MPa时,虽然最终发芽率与对照一样,但其胚根、胚轴的长度都比对照短,说明矮沙冬青胚根、胚轴的生长比发芽率对干旱胁迫更敏感.干旱胁迫可能是导致矮沙冬青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弱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为矮沙冬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种群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粱芒蝇在广西又叫高粱杆蝇、蛀杆蝇、潜杆蝇等,是近年来高粱上新发现的大害虫,成为高粱制种、繁殖和推广的一大障碍。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教导,对该虫进行了诱杀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高粱芒蝇的卵期短,产卵期长,幼虫孵化后即钻入  相似文献   

11.
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植物性状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和江苏两省是我国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明确两省杂草稻识别特征和类型, 我们在两省14个市29个样点采集样品, 与当地栽培水稻品种一并在南京种植, 观测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23个植物性状。结果表明, 两省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的1月株高、1月和2月分蘖数, 在生殖生长期的果皮色、谷粒长/宽比、百粒重、落粒性、秆硬度、剑叶宽、剑叶长、有效穗数、50%黄熟、50%黄熟–50%抽穗和全黄熟等性状与相应的当地栽培稻存在差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组成的二维散点图(累计贡献率达43.24%)也显示出两省杂草稻间以及与栽培稻间的差异性。采用欧氏距离对两省杂草稻进行系统聚类可以将杂草稻分为籼型和粳型。其中辽宁省杂草稻全部聚在粳型类群中, 它们又可细分为两类; 江苏省杂草稻既有粳型, 又有籼型, 其中粳型与辽宁省杂草稻聚在粳型类群中, 籼型又可分为3类。这6个类群分别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1类为强落粒、粒轻、秆矮、早熟、偏粳等; 第2类为无芒、穗多、强休眠、剑叶窄、偏粳等; 第3类为长芒、弱分蘖、穗少、弱落粒、偏粳等; 第4类为硬秆、剑叶宽、迟熟、强休眠、偏籼等; 第5类为红果皮、粒长、软秆、粒重、偏籼等; 第6类为无芒、株高、穗长、剑叶长、偏籼等。上述杂草稻的形态学指标和类型的研究将为两省开展杂草稻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感光性和光敏不育性的发育遗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气候室控制的光长与温度下,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早中熟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感光性弱的“秋光”、“有芒早粳”和“CPSLO-l7”3个品种分别杂交,分析了杂种F_1、F_2植株育性与感光性的表现,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这3个组合的恢复亲本均属于具两对光敏不育的恢复基因的品种。F_1植株均倾向晚熟亲本,说明控制感光性强的基因属于显性。F_2植株在长日照下表现为不育株的感光性均倾向感光性强的亲本;且有不少不育株为晚熟超亲;在少数弱感光性的植株中没有不育株。说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感光性基因关系密切,可能两者有连锁关系,光敏不育基因要在感光性基因表达的基础上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一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同志种植水稻四十余年,在单季晚粳方面累积了一套适宜于长江下流风土的高产栽培经验。1952年总结他的经验,加以推广,曾获得增产实效。1958年他把本田期内原有经验进一步系统化,概括成为“三黄三黑”的栽培法。1959年以来,曾在南京、苏州等地不  相似文献   

14.
在农林生产上一贯采用常规发芽法测得种子发芽率作为判断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种子发芽率是指在合适的发芽条件下,已萌发的种子占全部用来发芽的种子之百分比。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田间出苗率”存在相关性,但有时也并不如此,即发芽率高时,田间出苗率并不高。这是由于种子整齐度,抗逆力和贮存条件引起的老化过程,往往不能用最适条件下的发芽率反映出来。因此从农林生产的角度着眼,需要的不是“发芽率”的指标。而是“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的指标。从而在种子生理领域就有一  相似文献   

15.
矮沙冬青种子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种子的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易传播;虫蛀率高,室温贮藏60 d的种子虫害率为38%;易形成硬实,含水量为7.68%的种子在30 ℃温水中浸泡90 h,只有33.33%能吸水膨胀。种子萌发时不需光,在15~30 ℃和室温(18~32 ℃)条件下,经9 d的萌发,发芽率均可达80%以上,30℃时萌发最快;在1~2 cm深的沙壤中,种子出苗率可达75%以上,超过3 cm显著降低,超过6 cm则低于20%;种子在沙壤中萌发时,沙壤的适宜湿度为19.35%~28.75%,高于32.43%或低于3.85%,很少有种子萌发;含水量分别为19.36%、10.64% 和7.68%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在-10 ℃和5 ℃下贮藏7个月,发芽率也无显著降低,但在室温和35 ℃下贮藏7个月则显著下降,发芽率下降的速度与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正相关;在湿度分别为7.41%、13.79%和28.57%的沙壤中播种育苗,幼苗死亡率高达77.49%、81.25%和89.49%,即使用三唑酮拌种,死亡率亦高达50.27%、69.53%和76.03%,幼苗死亡率与沙壤湿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芒萁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类植物芒算(Dicranopterispedsa)广泛分布于我国江南丘陵、山地的酸性红壤上,从而被称为那里灌木草丛等次生植被的“识别种”及“标志种”植物,也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O芒算的竞争能力和“排外”能力很强,某个地段一旦被其种群所占据,其他植物便很难在此前发、生长和定居。如此,我们在野外所看到的便是由这单一物种所构成的“纯植丛”(pure山icket);自然群落是如此,再看农田杂草,其抗性、忍耐力、占空力和对其他种的排斥力虽然也很强,但却同样难以侵入芒共植丛。尽管农田与芒算等形成的决生性灌草丛植被常常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报道在桂林的条件下猕猴桃属几个主要种类的不同的播种期、贮藏方法、药剂处理等发芽试验的结果:1.中华猕猴桃以三月中旬至四月巾旬为适宜的播种期.此时播种的发芽率为21.75—54.67%;2.沙贮猕猴桃种子可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比袋藏的高7.5—54.75%;3.猕猴桃种子播种前以激动素处理有较高的发芽率,比对照高38.06—48.02%。  相似文献   

19.
对芒属17种植物的自然资源状况,从分类学、遗传育种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研究的进行了综述,梳理了芒属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展望了芒属植物的应用前景和产业价值。同时指出,对芒属类群的研究深度和应用程度极不均衡,对适应于极端环境的地区特有类群开发利用不够。为全面促进芒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助力芒属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倡议加强极端环境下芒属种质资源研发,实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形态特征及资源分布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Retz)C. E. Hubb. )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是两种禾本科野生植物,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境内较为常见,群众通常分别称其为蓑草(或梭草)和芒杆(或芭茅),其中,芒遍布全省,龙须草在省内半数县、市、特区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