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组成“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对2015年版指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制定了2021年版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参加制定本指南的专家为(按姓氏笔划排列)王爱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冉玉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占萍(江西省人民医院)、刘维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吕雪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朱红梅(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朱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福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李若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余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章强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温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潘炜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余进、朱红梅执笔。温海、李若瑜责任作者。  相似文献   

2.
2014年英国甲真菌病管理指南详细地阐述了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分类、治疗及特殊人群的管理等方面的进展,尤其对甲念珠菌感染和霉菌感染进行更为深入的诠释,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简要解读了指南精髓。  相似文献   

3.
正2012版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发表已5年,该指南为全国皮肤科医生在手足癣的诊治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应国内专家和学者的要求,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真菌学亚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部分专家依据近年来该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临床证据,经反复讨论和修改,将2012版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修订成文如下,供国内同行参考。参加本指  相似文献   

4.
甲真菌病是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和霉菌,在2002~2004年对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调查研究表明,皮肤癣菌感染占甲真菌病的66.4%-67.9%,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 。甲真菌病约占浅部真菌病的30%,  相似文献   

5.
甲真菌病是皮肤真菌病的常见病.外伤、足癣和糖尿病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甲真菌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7例,病甲75个)采用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对照组(36例,病甲87个)单纯使用激光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6个月后随访评估。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总的临床有效率(74.67%)高于对照组(63.22%),3种临床类型在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近端甲下型(PSO)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9≤SCIO≤15时,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9≤SCIO≤15的甲真菌病患者,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7.
1制定此策略的目的 为广大皮肤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提供甲真菌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的指导意见;针对特殊患者的甲真菌病临床治疗指导意见;治疗失败情况下的临床治疗方案建议;对不具备真菌检查条件或者真菌学检查阴性的情况下,根据主要的临床诊断线索提供治疗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足癣患者治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足癣患者的治疗现状,加强临床医生对相关诊治指南推荐方案的认知和理解。方法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9家医院进行中国足癣患者治疗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到问卷690份,结果显示我国足癣患者大多数选择自行购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最常选用的外用药物为咪唑类药物,往往以瘙痒和/或皮疹消失作为停止治疗的依据,治疗最长时间中位数为2周,在治疗足癣的疗程上显示出明显不足。足癣患者常合并甲真菌病等其他皮肤癣菌病,同时其家庭成员患病率也较高,在治疗足癣患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其合并的其他皮肤癣菌病,也应同时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治疗。结论本研究对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足癣预防和治疗方案并加强患者宣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易启康(国产伊曲康唑)胶囊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甲真菌病患者给予易启康胶囊200mg,2次/d,连续服用7d,停药21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或者指甲真菌病合并趾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3个疗程。结果指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4.3%,趾甲真菌病或指甲真菌病合并趾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2%和9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7.1%和96.7%。结论易启康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2):109-109
各位专家,各位皮肤科同仁: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各位聚首杭州,共同启动“璀璨12载,例例永生辉”项目。作为2006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璀璨12载,例例永生辉”凝聚了真菌学组各位组员、皮肤科同仁的智慧和心血。皮肤科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这几十年中,真菌及真菌病方面的研究只是近十几年的事。随着中国皮肤科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真菌病在临床出现频率的增加,临床皮肤科医生对真菌病的了解和认识也随之不断加深。皮肤科疾病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临床诊疗案例和经验如果没有正规的收集、整理、总结及有效途…  相似文献   

11.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皮肤癣菌是主要致病菌,其所致的甲真菌病称为甲癣.皮肤癣菌分为3个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随着医学真菌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和真菌学诊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皮肤癣菌在甲中分离,临床上对甲癣致病真菌的正确鉴定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评价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报道的甲癣的致病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反映国内甲真菌病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1981~2011年国内甲真菌病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826篇;年文献量变化呈早期较少随后出现高峰,继而进入稳定期的发展趋势;主要的产文省市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山东,共发表文章398篇,占总文献量的48.18%;发文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发文46篇,占全部文献的5.57%;发文3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共37人,共计发表论文154篇,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4.48%;《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和《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是甲真菌病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合作度为3.01,文献合著率为73.24%;主要研究内容为甲真菌病治疗疗效观察,相关文献共423篇,占总文献量的51.21%;署名为基金论文的文献45篇,占所有文献的5.45%。结论我国甲真菌病研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地区间科研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基础研究较薄弱,研究者间的合作尚需加强,基金资助力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美扶”)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方法136例甲真菌病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次,2次/d,连续服用7d,停药21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和指甲真菌病合并趾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3个疗程。结果指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3%和96.8%,真菌清除率为93.5%;趾(指)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5.2%,真菌清除率为92.4%。各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念珠菌性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性甲真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甲真菌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甚至占主要地位。念珠菌性甲真菌病在发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临床形态及治疗等方面与皮肤癣菌性甲真菌病有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1甲真菌病的病因引起甲真菌病的真菌多为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皮肤癣菌主要分为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以毛癣菌属最常见[1]。2甲真菌病的中医认识2.1 病因病机中医称之为“灰指/趾甲”,认为“肝其华在爪”,甲之华乃肝之气所生,甲之病与肝密切相关,但对其病因病机各家认识不一。单敏洁等[2]认为此病是虫淫侵蚀肌肤、甲板所致;杨文喜[3]认为本病发病责之脾肾阳虚,腠理不密,  相似文献   

16.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甲病变,指真菌引起的甲板和(或)甲下组织的感染。由于抗真菌药种类较少及其毒副作用,肝肾功能受损的甲真菌病患者,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近年来,以激光作为主要或辅助手段治疗甲真菌病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激光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甲真菌病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甲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甲病,通常认为甲真菌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5%之间,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能会更高一些.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可以分为三类,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通常认为在这三类致病真菌中,皮肤癣菌最为常见.但是,随着对甲真菌病认识的加深,实验室检查方法的改进以及研究资料的日益丰富,我们发现甲真菌病的流行情况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患者职业、感染部位不同均会对引起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种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甲真菌病病例共92只病甲采用每2周1次CO2激光烧灼打孔,疗程共24周。结果治疗有效率90%。结论CO2激光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甲真菌病患者甲微生物群的构成,为进一步阐明甲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7例甲真菌病患者及7例健康志愿者。取患者病甲的甲屑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提取患者病甲、患者对侧健甲及健康人甲的DNA,对真菌rDNA ITS区及细菌16S rDNA V3-V4区PCR扩增,分析微生物群构成,并进行α多样性、β多样性、Simper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甲真菌病患者病甲的微生物群构成与对侧健甲及健康人甲存在差异。患者病甲的真菌菌群的丰富度高于对侧健甲。患者对侧健甲细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病甲及健康人甲,且患者对侧健甲细菌菌群的构成与患甲和健康人甲均有部分重叠。结论患者对侧健甲的细菌菌群构成具有由健康人甲向患者病甲转变的趋势。且在患者病甲的微生物群中,某些真菌和细菌菌属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甲真菌病动物模型,观察局部使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模型甲的疗效.方法 我们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在新西兰白兔的后肢趾甲上,构建兔甲真菌病模型,感染成功后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真菌在甲内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并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模型甲4周,用真菌学半定量培养评估其疗效.结果 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须癣毛癣菌感染新西兰白兔的甲真菌病模型构建成功,接种1周后趾甲近端即出现白色、淡黄色云雾状的改变,与人甲真菌病的临床改变相似.组织学可以看到有隔分支菌丝穿入甲板,到达甲床.接种后2、4、6周,模型甲总体感染率分别为52.78%、77.78%和83.33%.外用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2、4周时真菌学有效率分别是22.22%和66.67%.结论 成功建立了甲真菌病的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评估了外用抗真菌药的疗效,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兔甲真菌病4周的真菌学有效率为6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