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球实际是一个大水球,其表面积71%为海洋所覆盖,62%的水域深于1000米。陆地生命归因于海洋生命,我们的空气、食物、住所,都是海洋生物圈的一部分。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每年消耗的海洋食物数量比消耗的牛肉和鸡肉数量之和还要多。世界上近80%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里,从2000年开始,世界上平均每个星期发现3种海洋生物新种,每年发现160种新种。在南太平洋喀里东尼亚的巨大珊瑚礁中采集的一块3立方米的样品中,科学家发现了属于3000种的13万个软体动物,其中许多是新种。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陈桂琛,彭敏,周立华,赵京(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EnvironmentalChangeandHumanActivity...  相似文献   

3.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杨云良阎顺贾宝全陈利军(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APreliminary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nvironmentalEvolutionand...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圈涵盖了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和北部湾周边城市。该论文以北部湾为例,在常规调查资料、数据和补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摸清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历史演变趋势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沿海地区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而提出沿海区域开发的方针和战略部署,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生态补偿机制,为促进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日群岛秋季海洋生态环境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uo D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495-502
根据2007年9月和10月福建南日岛生态调查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日群岛海域环境现状,利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不同评价指数的关系及合理性.结果表明:海域的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Pb、Cd、Hg、As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71%站位的磷酸盐、14%站位的无机氮和7%站位的石油类污染物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总体属于较好等级,营养结构表现为氮限制,大部分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依据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为轻污染-清洁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南日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数对海域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诊断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评价中应综合运用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才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山川秀美”的涵义,进而讨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重点、原则、途径等。认为基本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建造林草植被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退耕地不能一味地将其用于生产,要充分考虑生态用地的需要。多用途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包括梯田地埂利用在内的植物种间的合理混合种植,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洋溢油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冰  兰儒  李涛  陈明波  聂宁  石敬  任利利  段君雅  俞博凡 《生态学报》2021,41(13):5266-5278
海洋溢油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损害,构成了对海洋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大威胁,科学地评估溢油污染损害可以发挥为损害修复和赔偿仲裁提供依据的重要作用,为成就这一目标,亟待加强有关溢油污染损害的因果关系及其判定方法与准则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和业务化应用的研究。为此,在对不同原油的各馏分占比和分类组分及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溢油成分统计均值指标体系,基于WHO/IARC化学物质引起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揭示了不同种类溢油所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和程度有所不同的因果关系,进而研究提出了基于溢油环境归宿和POPs毒性理论的损害机理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事故发生、成分含量、分类后果、时空分布4类判定准则及其相应指标体系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方法,提出了包括因果关系判定模型、多类型辅助评估模型、调查试验诊断评估方法及业务化流程、以及损害基线与程度判定准则及指标体系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模型体系总体架构,设计阐述了多类型辅助评估模型、损害基线与程度判定准则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针对辅助评估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易受损因子--海水水质指标的损害因果关系判定和损害程度量化问题,构建了基于溢油风化缩比仿真试验的溢油风化水质影响评估模型,采用溢油事故引起海水水质超过不同等级水质标准的超标面积,以及事故发生前后实测的相关海域海水水质超过不同等级水质标准的超标面积发生变化以及出现峰值的状况,作为判定损害因果关系存在和评估损害程度的量化指标,通过开展"塔兹曼海"、大连"7.16"等发生于渤海和黄海的溢油及危化品事故案例调查,实施了判定方法与模型的应用研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模型和实测结果均显示,在具有连通性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不同时段超过不同等级海水水质标准的超标面积增量与该海域实际发生溢油事故的时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响应关系。综合判断,溢油污染损害与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所处海域的连通性及扩散条件、入海溢油的总量及环境污染持久性呈密切相关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流程,从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的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生境质量"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海域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主要包括水环境、沉积环境和典型物种的生物质量指标,"生态响应"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的海域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对变化环境的生态响应,它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结构指标和生态敏感区结构、功能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现状,研究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影响的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标准及评价等级,建立了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法评价模型,通过集约用海工程建设前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量ΔE来定量地衡量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以期为适宜的集约用海工程规模和科学选址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具抗真菌活性的海洋霉菌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南海海底沉积物与海水样品中分离出100多株海洋霉菌;以条件性致病真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eans),植物病原真菌镰刀菌(Fursarium sp.)等作为敏感测试菌株,初筛分离到30多株对上述测试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海洋霉菌;对其发酵液进行复筛,发现其中编号分别为B4^#-6、B4^#-3、1-B6-6、1-B6-10-5、1-B6-22、C^2#-5、A2—9和1-B6-10的海洋霉菌菌株其代谢产物粗提物有明显抗真菌活性;其抗真菌谱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1-B6-10—5和B4^#-3的代谢产物还能抑制多种其他真菌的生长,这二个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浩翰无垠的海洋为地球生命提供了最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分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海洋生物普查"2010年报告称,海洋生物种类可能在200万种以上,而目前我们已知的海洋大型生物却只有20万种左右。陆地上比较大的动物门类几乎都有代表生活在海洋中,还有一些种类是海洋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最大可持续海洋足迹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忠  林振山  王晖 《生态学报》2008,28(2):656-660
在William Rees & Mathis Wackernagel最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理论所划分的六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中,海洋以其能为人类提供鱼类等海产品而被单独列为水域一项。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只有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方可保证海洋生物资源最大的可持续生产量。借用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提出海洋足迹、海洋承载力两个新概念;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在海洋足迹与海洋承载力呈二次非线性关系的假设下,建立海洋承载力二次非线性开发的动力模式,并运用稳定性分析理论对其求解、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承载力与其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足迹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2)为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必须控制最大海洋足迹增长率为r/xm(r为海洋承载力增长率,xm为最大海洋承载力),方可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海洋足迹为rxm/4,此时海洋承载力可以维持在稳定的平衡态(为其最大承载力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水母消亡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长凤  宋金明  李宁 《生态学报》2015,35(18):6224-6232
近年来全球水母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水母暴发已成为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可使海洋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失常,同时水母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水母消亡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意义重大。系统总结水母消亡的观测及方法、水母沉降速率及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水母消亡对海水中生源要素、溶解氧、酸碱度及海洋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对水母生物量的增加与海洋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评估。水母消亡是持续性快速反应过程,消亡速度主要受沉降速率与腐烂速率影响,水母的平均沉降速率可达850—1500 m/d,腐烂系数为0.67—1.12 d-1;水母死亡后向水体释放DOC速率为0.36mg g-1d-1,DON、DOP释放速率分别为(7182±2934)μmol m-2h-1、(725±124)μmol m-2h-1,NH+4、PO3-4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044±519)μmol m-2h-1、(287±47)μmol m-2h-1;消亡时水体酸化,p H降幅可达1.3;平均耗氧量可达65.5μmol kg-1h-1。水母消亡对生源要素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死亡水母既可被微型、小型食腐动物吞食,直接参与海洋生物食物链,又可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有机物质,影响浮游生物的聚集分布与生物量,还可使水体酸化并形成低氧区。因此,水母消亡对海水环境的影响巨大,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我们知道世界各地分布着不同肤色的人类,知道肤色是人类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却很少有人去探求控制人类肤色的机理。人们甚至凭借主观想法给不同肤色的人类划分等级,从而导致了种族歧视观念的产生,让千万本应享有同样尊严和地位的同胞饱受歧视的痛苦。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进化论的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2009年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46980平方公里,比2008年增加7.3%。73.7%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冯军 《生命世界》2005,(7):44-44
人类测量海洋深度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了。在埃及古墓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人类试图探测海底的壁画,当时人们用很长的细杆来测量海洋的深度,这是已发现的人类探测深海的最早记录,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有文字记载的吊锤测量法出现在  相似文献   

16.
1980年,笔者在广州市西北郊嘉禾地区进行野外工作时,在下二叠统首次发现了一些形状特殊的化石标本,随后经多次采集,共获得标本17块。由于此类化石外形特殊,呈双豆荚状,壳上密布小孔,当时拟是一类新的化石,但究竟属何门类难以确定。后经详细观察、研究,确认此类标本应属一类新型的腕足动物。何锡麟、朱梅丽(1979)曾首次对类似标本进行过报道,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尚未报道过的一种新类型。当前的标本与他们所报道的材料同属一大类,但其间仍有些重要差别。根据其主要特征,本文建立一新属Guangdongina,其中包括3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及其功能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1)存在价值强调生物体的“活着”就是一种价值表现 ,生物个体的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自己 ,同时也在为其它物种提供食物来源。2 )选择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一种潜在的进化优势 ,当自然选择的进化驱力偏向某一方向时 ,必然能够找出适宜这种进化驱力的个体 ,即“选择”出某种生物体完成自然进化。3)维持价值强调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在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维持作用。某一物种的灭绝往往导致食物链断裂…  相似文献   

18.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万洪富肖辉林(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泉 《生态科学》1995,(2):134-14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园林绿化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森林包围城市,运用政策法令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南海海底沉积物与海水样品中分离出100多株海洋霉菌;以条件性致病真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植物病原真菌镰刀菌(Fursariumsp.)等作为敏感测试菌株,初筛分离到30多株对上述测试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海洋霉菌;对其发酵液进行复筛,发现其中编号分别为B4#-6、B4#3-、1B6-6、1B6-10-5、1-B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