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有机物是药用植物金樱子含有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这类有机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选用黔产金樱子,并将其制备为金粉末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提取出黄酮类活性成分芦丁与槲皮素;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检测两种有机物对人类肝癌细胞BEL-7402及正常人类肝细胞HL-7702两类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发现金樱子提取物中所存在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类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效应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槲皮素的半数抑制浓度为(7.625±2.02)μmol/L,芦丁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9.91±3.05)μmol/L;且其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类肝细胞HL-7702的毒性较低,其中槲皮素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5.54±4.37)μmol/L、芦丁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9.91±3.05)μmol/L。初步提示了金樱子提取物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作为一种低毒性的天然提取物,具有广阔的抗肿瘤前景。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地参多糖对小鼠体内S180A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皮下接种小鼠S180A肿瘤细胞,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腹腔给药(ip给药)不同剂量地参多糖7d,称取小鼠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体外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地参多糖对体外BEL-7402细胞抗肿瘤活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地参多糖对BEL-740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地参多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参多糖浓度的增加,体内对小鼠S180A肿瘤的抑制率逐渐提高,最高抑瘤率可达41.29% (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参多糖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且能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证实地参多糖使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地参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IOFE)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_2、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正常组织来源的人肝细胞HL-7702,进行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IOFE在低浓度处理条件下对HepG_2和SGC7901均有抑制作用,且对SGC7901抑制效果最好;在高浓度条件下对HepG_2和SGC7901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IOFE对氟尿嘧啶损伤后的HL-7702具有非常高的修复作用,随浓度的升高,修复作用逐渐增强,在高浓度3 000μg/ml处理条件下,修复率为303.01%。因此,IOFE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表现可知提取物含有复杂的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抑制或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的成分占优势,但对正常细胞,甚至化疗药物损伤后的细胞却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在常氧环境及缺氧环境下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μmol/L)白藜芦醇在常氧环境及缺氧环境下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常氧及缺氧环境中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均有明显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效应相关,其中50、100、200μmol/L白藜芦醇两种环境中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及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μmol/L白藜芦醇,常氧环境中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70±2.15%、22.13±2.18%、31.47±2.26%,凋亡率分别为11.82±2.28%、19.80±2.64%、38.00±2.57%;缺氧环境中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7.87±1.76%、23.52±2.29%、29.87±1.51%,凋亡率分别为12.36±3.15%、19.71±2.78%、37.87±4.83%。结论:白藜芦醇在缺氧环境下能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其作用与常氧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5.
研究芹菜根(Apium graveolens L.)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实验。从芹菜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双氨基甲酸酯AG-01 (1)佛手柑内酯(2)芹菜素(3)。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MTT细胞毒活性显示其对人体胃癌细胞SGC-7901和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分别为29. 6μM和32. 4μ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0~80μmol/L UA处理HCC细胞系(BEL-7404、Huh7、SMMC-7721和HepG2)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HHL-5),用...  相似文献   

7.
色胺酮(Tryptanthrin,Try)是重要的天然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本文首次合成了2,8-二溴色胺酮(BrTry)及8-碘色胺酮(I-Try),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化合物与BEL-7404、Hep G2、NCI-H460、T-24等四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HL-7702正常肝细胞株的毒性实验表明,Br-Try和I-Try表现出比Try的抗肿瘤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减弱的结果。Br-Try对BEL-7404、NCI-H460和T-24肿瘤细胞株表现出比Try和顺铂更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在7.08~9.68μM,而I-Try只对Hep G2细胞株表现了比Try和顺铂增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5.78±0.33μM。初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三种化合物与G-四链体DNA有较强作用,以Br-Try最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稻瘟霉分生孢子萌发时菌丝形变为指示,从150余株放线菌中筛选到一株抗肿瘤活性很强的菌株JXJ-0108,并从其发酵液中纯化到一个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JXJ-0108-1,该化合物在治疗胃癌和肝癌的药物研制中具有潜在的价值。四氮唑盐酶还原法(MTT)体外研究表明,JXJ-0108-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的IC50分别为1.63和0.95 ug/mL;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分别从0.50和0.30 ug/mL的化合物作用浓度开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BEL-7402和胃癌细胞BGC-823的G0/G1、S和G2/M期细胞比例有极显著差异,其中G0/G1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上升。本文为抗肿瘤放线菌的筛选及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分离入侵植物猫爪藤的细胞毒活性成分,采用MTT法以7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组分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和正常肝细胞Chang Liver,对他们的体外增殖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醇提物的氯仿组分对肝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其次是石油醚组分。从氯仿萃取组分中分离出具有更强细胞毒活性的成分熊果酸。因此,入侵植物猫爪藤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熊果酸是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酪丝亮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钙稳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寻找有效的药物仍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之一. 酪丝亮肽为中国新近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肽化合物. 观察了酪丝亮肽的抗肝癌作用, 并研究了其对肿瘤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以初步探讨它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 酪丝亮肽能显著抑制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160 mg/(kg·d)治疗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可达41.34%,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酪丝亮肽可引起移植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 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损伤, 并出现钙沉积.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发现, 10 mg/mL酪丝亮肽在400 s内可引起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 最高幅度可达239.13%; 持续作用1 h后BEL-7402胞浆钙离子维持在高水平, 作用2 h后胞浆钙离子浓度开始下降, 4和24 h时的胞浆钙离子水平均低于对照, 相同剂量的药物对人正常肝细胞株Chang氏肝无明显影响; 酪丝亮肽还可使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 提示其抗肝癌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钙稳态, 诱导其发生坏死或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inus massoniana bark extract, PMBE)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诱导凋亡作用.方法运用"一过性细胞处理法",从形态、生化和分子水平检测细胞凋亡与否.结果 160μg/ml PMBE处理BEL-7402细胞24h后,凝胶电泳呈现DNA ladder,荧光镜检发现"核皱缩、边集或碎裂",流式细胞分析可见明显"凋亡峰".结论 PMBE能明显诱导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凋亡;"一过性细胞处理法"能快速鉴定"凋亡"并测定"凋亡率",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骆驼蓬籽蛋白提取物的体外抑癌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硫酸铵沉淀的骆驼蓬籽蛋白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80%硫酸铵饱和度下的蛋白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食道癌Ecal09和肝癌BEL-7404细胞的IC50分别为72.11±3.88μg/mL、257.58±1.16μg/mL和174.07±1.32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且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骆驼蓬籽蛋白中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桑寄生凝集素的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酸化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得到桑寄生凝集素;通过A-PAGE和SDS-PAGE电泳分析,确定所得凝集素组分和亚基情况;通过MTT法对所得到的凝集素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桑寄生凝集素包含两种组分,共含有四个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6.8 kDa、33.4 kDa,31.3 kDa和29.3 kDa;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效果,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胃癌MGC-823细胞的IC50分别为24.2μg/mL和20.9μ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豆甾醇(stigmasterol from Hedyotis diffusa willd.,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对其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抑制率变化规律。昆明雄性小鼠6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接种H22瘤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30mg/kg)和高中低剂量SHD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5、30、60mg/kg),腹腔给药10 d后,比较各组瘤重抑制率、H22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结果:SHD对SMMC-7721、BEL-7402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SHD显著抑制H22肿瘤,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SHD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NDV疫苗株LaSota对比研究一株NDV D817株对肝癌细胞高效特异性的杀伤效应和作用机制,进一步筛选NDV溶瘤毒株.方法:用MTT法对比病毒对三株传代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HepG-2及一株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杀伤效应,并用TUNNL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作用.结果:NDV D817株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HepG-2杀伤效应高达80%,显著高于疫苗LaSota株(P<0.01),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无明显影响;病毒在肝癌细胞中明显复制增殖,对细胞的杀伤活性与病毒作用剂量和病毒作用时间成正比;NDV D817株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NDV D817株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对SMMC-7721、Bel-7404和HepG-2细胞具有高效杀伤性,而对正常肝细胞HL-7702未见明显影响.推测为溶瘤株.  相似文献   

16.
甘遂根提取物对人上皮样肝癌BEL-7402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培养人上皮样肝癌BEL-7402细胞,分别以加入PBS液为对照组,加人5-FU(10ug/mL)为阳性对照,加入甘遂根提取物(浓度分别为0.1、1.0、10.0、50.0、100.0ug/mL)为实验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法、MTT比色法、克隆形成法以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分析,以明确甘遂根提取物对BEL一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几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甘遂根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处理浓度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其中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的抑制率分别为71.9%、81.3%、84.4%、86.8%、100%;MTT比色法测定的抑制率分别为50.8%、52.4%、55.6%、57.1%、74.6%;克隆形成实验对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44.9%、53.9%、58.1%、79.6%、86.8%.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凋亡率分别为0、24.3%、26.5%、32.9%、100%.实验表明,甘遂根提取物对人上皮样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17.
《菌物学报》2017,(5):604-610
亚肉座菌能侵染粉虱和介壳虫,具有悠久的生物防治历史,但关于其天然产物的种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尚不深入。本研究借助硅胶柱、HPLC等色谱技术从亚肉座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到6个化合物。基于核磁共振和质谱数据解析,化合物1–6依次鉴定为:5α,8α-表二氧-24(R)-甲基胆甾-6,22-二烯-3β-醇5α,8α-epidioxy-24(R)-methylcholesta-6,22-diene-3β-ol(1),杜斯塔宁dustanin(2),3β-乙酸基-15α,22-二羟基何伯烷3β-acetoxy-15α,22-dihydroxyhopane(3),麦角固醇ergosterol(4),7β,15α,22-三羟基何伯烷7β,15α,22-trihydroxyhopane(5)和5-(羟甲基)呋喃-3-羧酸flufuran(6),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虫生真菌中获得。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1和5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展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分别为28μmol/L和12.4μmol/L,而它们对人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和肾脏上皮细胞(HEK-293T)均未呈现出明显活性。该研究对阐明亚肉座菌代谢产物及其活性提供了重要数据,为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活性成分18β-甘草次酸和抗癌药顺铂为原料,经缩合制备甘草次酸-顺铂(GA-Pt)复合物;利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做体外模型,用MTT法观察GA-Pt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发现目标化合物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显明显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400μg/mL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29.31%∽92.25%。此结果显示,肝癌Bel-7402细胞对甘草次酸顺铂类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甘草次酸与顺铂的偶合可提高顺铂的抗癌活性,这可能是产生抗癌协同及化疗增敏作用的结果。此结果对新型肝靶向抗癌候选药物的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活性成分18β-甘草次酸和抗癌药顺铂为原料,经缩合制备甘草次酸-顺铂(GA-Pt)复合物;利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做体外模型,用MTT法观察GA-Pt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发现目标化合物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显明显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400μg/mL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29.31%~92.25%。此结果显示,肝癌Bel-7402细胞对甘草次酸顺铂类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甘草次酸与顺铂的偶合可提高顺铂的抗癌活性,这可能是产生抗癌协同及化疗增敏作用的结果。此结果对新型肝靶向抗癌候选药物的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凡  戴维奇  何磊  林春蕾  程萍  沈淼  卢洁  徐凌  郭传勇 《生物磁学》2013,(24):4615-4619
目的:肝癌的转移与复发是肝癌治疗的一大难题,盐霉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本文研究了盐霉素在体外及体内对人肝细胞癌转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2给予盐霉素处理,体内建立裸鼠肝脏原位肿瘤模型,并给予腹腔注射盐霉素治疗。观察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以及肝内肿瘤转移灶的情况,进一步测定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来研究盐霉素对肝癌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结果:经盐霉素处理后,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2的转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肝内转移灶的数目也减少。分子机制检测发现盐霉素处理后E.cadherin表达增高,Vimentin表达下降。结论:盐霉素在体内与体外都抑制了肝癌的转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抑制了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化(EMT)过程。这为控制肝癌的转移和复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