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家蚕(Bombyx mori L.),天蚕蛾科之蓖麻蚕(Philosama cynthia ricini B.)及柞蚕(Antheraea pernyi G.)丝腺体后部自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形成丙氨酸的机制。以上各种蚕的丝腺体组织都可利用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形成丙氨酸,谷氨酸及CO_2。当存在DL-环丝氨酸(10~(-4)M)时,形成较多的谷氨酸与丙酮酸,而丙氨酸之量显著地减少。以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或以L-谷氨酸与丙酮酸为底物,对丙氨酸之形成具有相同的抑制程度。DL-环丝氨酸(10~(-4))并不抑制谷-天转氨酶与草酰乙酸脱羧酶,但在同样条件下,可显著抑制谷-丙转氨酶的活力(~90%)。此外,若以L-天门冬氨酸或其与小量α-酮戊二酸为底物,尤其是用透析后之酶液,并无显著的丙氨酸与CO_2形成。我们认为,自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形成之丙氨酸,并非通过Bheemeswar提出的L-天门冬氨酸β-脱羧酶之作用,而是经过三个相继的反应,即在谷-天转氨酶催化下,形成谷氨酸与草酰乙酸,后者除非酶促分解外,在草酰乙酸脱羧酶作用下,形成丙酮酸与CO_2;由以上两反应所形成之谷氨酸与丙酮酸,在蚕丝腺普遍存在的谷-丙转氨酶催化下形成丙氨酸(见图8)。  相似文献   

2.
<正> 1.L-谷氨酸钠 2.DL-蛋氨酸 3.L-赖氨酸盐酸盐 4.甘氨酸 5.L-色氨酸 6.L-半胱氨酸盐酸盐 7.DL-丙氨酸 8.L-谷氨酰胺 9.L-精氨酸盐酸盐 10.L-亮氨酸 11.L-天门冬氨酸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S1.881菌株,制备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用于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明胶为瑞士Fluka AG公司产品和上海明胶厂照相用明胶。二者无差别。戊二醛为E.  相似文献   

4.
1.用纸层析的方法测定了水稻、三化螟与荔枝蝽体液的氨基酸含量。2.在三化螟幼虫脂肪体中,观察到谷天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与鸟氨酸转氨酶的活力。在荔枝蝽的脂肪体中有11种氨基酸(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L-异白氨酸、L-白氨酸、L-缬氨酸、L-苯丙氨酸、L-鸟氨酸、L-酪氨酸、L-色氨酸、L-β-丙氨酸与DL-γ-氨基丁酸)可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作用,以形成谷氨酸。3.在三化螟与荔枝蝽脂肪体中均存在谷氨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5.
E·ColiA·S1.588生产L-天门冬酰胺酶发酵工艺的研究陈丽媛,金守满,刘薇,陆春左,元福实(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L一天门冬酰胺酶(EC3.5.1.1)即L一天门冬酰胺酰胺基水解酶,专一催化L一天门冬酰胺水解形成L一天门冬氨酸...  相似文献   

6.
随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十分注意活细胞的固定化。众所周知,以往利用固定化细胞生产L-天门冬氨酸和L-苹果酸的酶反应都是单一酶催化的,这种细胞是死的,而仅仅细胞内的酶有活性。可  相似文献   

7.
对含有不同R质粒的6株大肠杆菌J53和不含质粒的大肠杆菌J53所产生的L-天门冬酰教酶的活力进行了比较,前者的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比后者的降低了约1/2—3/4。消除大肠杆菌J53细胞中的R质粒后,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明显增加并与不含质粒的大肠杆菌J53的相近。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内存在的R质粒对寄主的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L-天门冬氨酰胺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成分。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在医药上,它是氨基酸输液(20种氨基酸)的一个组分。目前,国内只报导了用抽提法生产L-天门冬氨酰胺的工艺,由于原料来源有限,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要。而在国外则主要以化学合成法生产L-天门冬氨酰胺。如日本就是采用化学合成法,由L-天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酶法合成阿斯巴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富含蛋白的土样中筛选出能够分解二肽阿斯巴甜的菌种。利用其可逆性的特点,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甲酯为主要合成原料,以菌体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合成实验。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菌(ASPD1)能够合成阿斯巴甜;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诸因素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α-核突触蛋白与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检测野生型小鼠和基因突变型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性产物,通过mzcloud法对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质进行鉴定,将相应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分析其相关差异表达代谢物,并构建通路图和互作网络图。结果:(1)基于LC/MS法的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代谢物以氨基酸类及磷脂类等为主,包括β-丙氨酰-L-组氨酸、L-精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苯丙氨酸、L-缬氨酸、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磷脂酰胆碱等;(2)构建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酮体的合成和降解、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等,从中发现18个具有标志性的代谢成分。结论:α-核突触蛋白基因突变后,酮体的合成和降解、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发生了变化,涉及β-丙氨酰-L-组氨酸、L-精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苯丙氨酸、L-缬氨酸、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磷脂酰胆碱等的生物学标志性代谢产物变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氨酸是神经系统中较普遍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有三种亚型:海人草酸(kainate,KA)受体、使君子氨酸(quisqualate,QA)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KA、QA、NMDA都是L-谷氨酸的类似物。KA受体、QA受体通道维持平时的信息传递,而NMDA受体通道只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才开启,因而被认为是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对Eupenicillium sp.E-UN41菌体生长及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咪唑立宾(MZ)的生物合成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无机盐和氨基酸.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镁、钠、锰、钾、钙等金属离子可提高咪唑立宾产量5%~15%,添加1.0%L-组氨酸,MZ产量提高94%.添加适宜的L-天门冬氨酸和L-甘氨酸对产MZ亦有促进作用,而L-精氨酸明显抑制Eupenicillium sp.E-UN41生物合成MZ.本研究为咪唑立宾发酵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87株细菌中筛选取得L-天门冬酰胺酶的高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S 1.357)。采用7.5—10%玉米浆培养基(pH7.0一7.5),于37℃振荡培养8小时,可获得高活力的L一天门冬酰胺酶(4.6单位/毫升)。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葡萄糖不利于L-天门酰胺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三菱石化公司已用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发酵法生产L-天门冬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琥珀酸弧苗L-天门冬酰胺酶高纯度IgG的制备,采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球珠亲和层析,将IgG中能与受体大肠杆菌结合的组分除去,使该IgG在应用于基因工程筛选中降低本底,重复性好,提高筛选效率。将其用作放射免疫探针和酶联免疫探针,在筛选L-天门冬酰胺酶基因的正克隆中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具有高活力天门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AS1.881固定化细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大肠杆菌Asl.881是一株天门冬氨酸酶的高产菌株,每毫升培养物为2000单位左右,约相当于每克湿细胞10万单位。 2.比较了琼脂凝腔包埋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肢包埋法两种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前者较后者有较大的优越性:收率高,无毒,成本低,方法简便. 3.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天门冬氨酸酶的一些生物化学性质:pH、温度和二价金属离子对两者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相似;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较差,但Mn2+,Mg2+,Ca2+,Fc2+等二价金属离子对热钝化有保护作用;在底物和pH6.5柠檬酸缓冲液中于37℃保温,两种细胞的酶活力均有显著提高。 4.固定化细胞柱可被用于连续生产L一天门冬氨酸,包埋80克湿细胞的固定化细胞柱在37℃连续工作20天,可催化约1000升1M反丁烯二酸铵完全转化为L-天门冬氨酸,并保存其大部分酶活力。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分娩及产后早期奶牛血浆代谢物的变化规律。选取胎次、预产期和体况相近健康高产荷斯坦奶牛15头。分别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7天晨饲前尾静脉采集血液1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奶牛的血浆进行了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P0.05、VIP1和FC1.3或FC0.77作为标准筛选两组血浆差异代谢物;ROC曲线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显著差异代谢物分类识别的能力。结果显示:经ROC曲线发现11个显著性上调差异代谢物:磷脂酰胆碱(16∶0/16∶0)、二醇胆酸、脯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1-硬脂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乳清、L-天门冬氨酸、N-乙酰基-L-天冬氨酸、异戊酰甘氨酸、L-肉碱和苯甲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产后第7天与分娩当天代谢轮廓存在显著差异。综上表明:产后血浆中N-乙酰基-L-天冬氨酸、L-天门冬氨酸、磷脂酰胆碱和乳清的升高有利维持奶牛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家蚕(Bombyx mori L.)与蓖麻蚕(Samia,ricini B)的丝蛋白氨基酸含量差异甚为显著;家蚕丝含量最多的为甘氨酸(42.8%),其次为丙氨酸(32.4%);而蓖麻蚕丝则以两氨酸含量为最高(50.5%),其次为甘氨酸(27.8%)(Kirimuru等,1962)。为了阐明丝蛋白主要氨基酸的形成机制,我们曾报道了这两种蚕丝腺中,自L-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形成丙氨酸的机制(许延森等,1964a);体液乙醛酸及丙酮酸与丝蛋白相应氨基酸的含量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克隆来源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基因,在一株具有L-天冬氨酸酶生产能力的大肠埃希氏菌CICC 11022S中异源表达,构建转化富马酸生产L-丙氨酸的重组工程菌。结果发现:重组工程菌9 h转化富马酸产生112.7 g/L的L-丙氨酸,生产速率12.5 g/(L·h),转化率93.8%。富马酸价格较低,有效降低L-丙氨酸生产的原料成本。通过构建重组工程菌,以富马酸为底物,高效生产L-丙氨酸,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家蚕丝素凝胶固定化细胞生产L-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家蚕丝素制成丝素溶液,加入工程菌混匀凝固后用戊二醛交联固定,制成固定化细胞丝素凝胶,利用工程菌把底物L天门冬氨酸转化成L丙氨酸。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底物的流速,可使转化率达到96%以上,在转化率为96%时达到最大转化效率,产量为3.42g/h。连续使用1个月转化原活力仍保持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