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大元 《生命科学》1997,9(1):31-33
总结了十余年大熊猫生殖轴系垂体促性腺细胞,睾丸,卵巢,精子,卵子和受精机理以及生殖激素测定经验,分析了大熊猫生殖能力低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提出了“双控”措施,即对雌性大熊猫采用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而对雄性大熊猫,采用了人工采精,精液冷却保存的方法;采用“双控”措施的六年里圈养大熊猫空怀明显下降,获双胎7次,单胎9次,出现了大熊猫繁殖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卵巢的滤泡闭锁和囊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熊猫卵巢的生长滤泡闭锁,形成闭锁滤泡黄体化和滤泡囊肿,严重影响大熊猫的生殖能力,其原因很复杂,可能与生殖内分泌失调有关,尤以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圈养雄性大熊猫尿中睾酮激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登虎  郭伟 《四川动物》2004,23(2):132-133
本文对圈养的两只雄性大熊猫尿中睾酮激素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该老龄大熊猫“菲菲”与壮年大熊猫“川川”在同一时期内尿中睾酮激素含量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老龄雄性大熊猫“菲菲”仍具有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圈养种群的迅速增加,各种传染性疾病对大熊猫的威胁较大,有效的疾病防治便成了保证大熊猫种群安全的重要措施。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于2003年出现了一次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是大熊猫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为评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发展与圈养种群的未来增长趋势的关系,通过对大熊猫国际谱系(2015)内990只圈养大熊猫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各年内存活超过100 d的个体数量并绘制其存活曲线;编制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生命表,绘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计算其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显示:自2005年之后,每年存活的圈养大熊猫个体数量均超过20只,个别年份超过30只,2013年和2015年则超过40只;圈养大熊猫的寿命期望值较长,2~25岁死亡率低,绝大多数圈养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在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2.248 4、0.062 3和1.064 3,说明圈养大熊猫种群目前仍存在发展上升的空间,种群结构整体上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抢救因箭竹开花枯死而缺食受灾的大熊猫,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领导指示精神,考虑修建电围栏进行野外圈养。继成都无线电三厂在仿制成功“高压脉冲电围栏”设备,应用于我省高原圈养马,牛、羊、梅花鹿等动物安全有效的基础上,1984年5月,我们会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科研处和成都无线电三厂的同志,对电围栏圈养大熊猫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鉴于大熊猫毛深、皮厚、脂肪多、反应迟钝,对电围栏的技术性要求高,建议先在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修建“高压脉冲电围栏”进行试验。1984年10月10日第一期工程结束,即先用山羊作试验(采用六千伏高压电,每秒放电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营造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洞穴兽舍,改造饲料营养,采用先粗后精、少量勤添的饲喂方法,增加活动量,接受阳光照射,让雌、雄大熊猫有较多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和增强其信息交流等技术管理措施,使高龄大熊猫“新星”雌兽20岁受配产仔,同时一胎产2仔,高龄大熊猫雄兽“新8号”25岁龄自然交配,并在25~27岁龄连年自然配种,使受配雌兽怀孕产仔,创下了圈养大熊猫雌、雄兽高龄繁殖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圈养大熊猫母兽成功哺育双胞胎成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圈养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母兽一般难以同时哺育二仔。2003年,圈养大熊猫母兽“梅梅”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本文对该首例哺育双胞胎成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满足母兽的营养需求、适宜的育幼环境及人工护理,特别是“梅梅”的母性好、有丰富的育幼经验、食欲强、泌乳充足等在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梅梅”哺育的双胞胎与其哺育的另两只单胎幼仔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为圈养大熊猫成功哺育双胞胎,增加幼仔成活率,提供了有关借鉴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9.
提高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率是维持圈养种群可持续发展和开展野化放归研究的基础,为了探究圈养繁殖大熊猫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的大熊猫谱系数据,不仅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代和不同龄级(月龄、年龄组)圈养繁殖大熊猫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而且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圈养繁殖大熊猫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60—198...  相似文献   

10.
吴登虎  郭伟 《四川动物》2004,23(2):132-133
本文对圈养的两只雄性大熊猫尿中睾酮激素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该老龄大熊猫"菲菲"与壮年大熊猫"川川"在同一时期内尿中睾酮激素含量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老龄雄性大熊猫"菲菲"仍具有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特性和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编制了大熊猫的生命表。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每年春季3~4月发情交配,8月(30.49%)和9月(48.88%)产仔,每胎平均产仔1.5只,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1.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兽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分别平均为139.8天和142.6g。性成熟的年龄,雌性是5.7±1.1岁,雄性是5.8±0.5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为0.209,世代周期T为9.187年,内禀增长率r为-0.170,周期增长率λ为0.844。  相似文献   

12.
圈养大熊猫哺育双胞胎76小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生  张和民 《四川动物》1997,16(4):176-178
1992年科技人员在卧龙“五一棚”研究区域的一个树洞内发现了2月龄的大熊猫双胞胎幼仔,证明个别野生大熊猫确实能养活双胞胎。然而,圈养大熊猫在产下双胞胎以后,一般只能喂养一仔,很快放弃另一仔[1]。1996年8月12日,本研究中心圈养的“8号”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哺育两仔达7  相似文献   

13.
卧龙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龙圈养大熊猫进行母兽带仔野化培训.初步建立了大熊猫初生幼仔到半岁幼兽的野化培训方法;建立了大熊猫幼仔与研究者的隔离方法,避免了培训个体对人和人工饲养环境的依赖;探索了提高圈养大熊猫活力的新方法;初步证明了带仔野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被誉为"国宝"。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圈养大熊猫"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等问题已基本被成功解决,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张和民等,20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川卧龙、成都和陕西楼观台3个较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基地。截至2013年底,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375只(谢钟,2013)。快速增加的圈养种群,导致现存可供使用  相似文献   

15.
黄世强 《生物多样性》1994,2(2):113-117
北京动物园在三十年中,共繁殖大熊猫28胎(其中双胎18次),产仔46只,成活21只,成活率为45.65%,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63年第一次在人工饲养下自然繁殖成功大熊猫“明明”;1978年第一次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成功大熊猫“元晶”;1980年第一次以纯超低温保存的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成功产下二仔;1987年第一次在人工饲养下繁殖出子三代;1990年第一次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大熊猫自然交配繁殖成功幼仔“亚庆”;1992年第一次繁殖成功大熊猫人工授精第三代幼仔“京京”;1992年第一次以人工授精繁殖长大的雄性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繁殖“永明”和“永亮”;1992~1993年第一次以人工哺育的方法使未食母乳的大熊猫幼仔“永亮”成活;1993年第一次达到1992年所产的3仔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的刻板行为及其矫正对策——丰富圈养环境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花  王小明 《四川动物》2006,25(3):529-532
由于生活环境单一、活动空间狭小等阻碍了正常行为的表达,圈养大熊猫经常发生一种谓之“刻板行为”的机械、呆板行为。所谓刻板行为,是指圈养大熊猫无明显目的的、不变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的无任何功能效果的简单行为。丰富圈养环境举措(环境富集)是矫正刻板行为的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介绍了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的表现、特点、发生机制及富集化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发情率低是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饲养的难题之一,也是制约圈养大熊猫繁育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大熊猫圈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圈养大熊猫的发情率有了大幅提高,但并未达到特别高的水平。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006—2012年参与繁殖计划的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种群的发情率进行统计发现,2009—2012年每年雌性大熊猫的发情率高达90%以上,较2006—2008年的发情率有显著提高。2006—2012年,该大熊猫种群的饲养和管理模式、食物结构都未变化,但从2009年起圈舍环境有明显变化。经分析,该种群发情率的变化与圈舍面积、圈舍地形、圈舍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类等因素变化有关。本研究为提高圈养大熊猫的发情率从改善大熊猫圈舍条件的角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鲤鱼产卵前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动物体液和组织中激素含量进行超微量测定,进一步活跃了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内容。在与鱼类生殖有关的各种激素的研究中,也开始采用这些新的测定技术。首先是对鱼类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研究。促性腺激素不仅与鱼类的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9.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来源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34只圈养大熊猫(分为a群体和b群体)和7只圈养野生大熊猫(圈养野生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Y161177~AY161218、Ame-μ5~Ame-μ70和g001~g905等30个微卫星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保持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3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好(PIC=0.621~0.640),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水平(a群体:A=5.48,Ho=0.475,He=0.696;b群体:A=5.24,Ho=0.453,He=0.719;圈养野生群:A=3.80,Ho=0.514,He=0.725)高于6个濒危物种(Ho=0.210~0.390,He=0.150~0.430)但低于3个非濒危物种(Ho=0.620~0.710),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水平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圈养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圈养野生群相比有所降低.F统计量及基因流Nm分析结果证明,a、b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不高(Nm=2.610,Fst=0.0874,Fit=0.4116),存在个体交换和一定程度的近交,b群体近交程度高于a群体(a群体Fis=0.3221,b群体Fis=0.3983).因此,现阶段圈养大熊猫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将圈养大熊猫种群作为同一管理单元,把纠正大熊猫系谱中的错误、科学选择大熊猫个体进行群体间交流作为关键点,利用微卫星技术保持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2004年7~10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和时间数据收集0-1取样法,对13只圈养大熊猫觅食行为观察,发现:圈养大熊猫食物中竹子占77%、其它占23%;幼体很少吃竹子,亚成体食竹量稍多于成体,亚成体觅食竹茎带高于成体,成体吃竹叶的量大于吃竹茎的量,偏好于吃竹叶;气温高于26℃后,大熊猫觅食频率有所下降,气温下降到22℃以下时,觅食频率开始上升;9:30~11:30和14:30~15:30为大熊猫觅食竹子的高峰期,与人为投食时间明显有关;圈养大熊猫日食竹时间占总时间的20%,其它活动时间占17%,休息时间占63%,明显短于野生大熊猫的觅食时间。以上观察结果对改进和完善圈养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