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付华林 《化石》2012,(2):61-65
所谓化石修理,通俗地说就是将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化石标本,通过化石修理人员的专业修理技术,把包裹在化石标本周围的泥沙、岩石恰到好处地清理掉,使标本中的古生物遗迹、遗体形态特征暴露得更明显、更突出,使科研人员研究更方便,在标本展出时更形象、更生动,为科学普及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
付华林 《化石》2012,(3):38-41
三 室内各类化石修理方法及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一)室内化石修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1.打开皮劳克室内修理化石须先把野外运回的皮劳克打开。打开时,第一步要把皮劳克上的野外编号和野外记录抄录下来,以备将来修好化石再写回标本上。  相似文献   

3.
云南开远和山东临朐中新世猪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的中新世哺乳类标本中,有几种猪类的化石。标本数量不多,又比较零散,所以一直没有引起注意。最近,在整理云南和山东的中新世化石时,对标本加以修理并作了初步鉴定,发现这些化石,在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上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这里記述的标本是1961年中山大学地貭地理系在广东韶关附近黃崗岭采到的。化石保存在紫紅色含云母細砂岩中,具体层位不詳。惟岩石稜角保存完好,估計距原产地不甚远。岩石表面仅出露有两胸鰭近节(proximal segment)及部分殘破躯甲,經修理后,又找到两个保存尚好的头甲,經过观察,代表沟鳞魚属(Bothriolepis)一新种。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作者在整理人民来信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标本.从它的特殊形态特征和表面覆盖有发亮的整列层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属于总鳍鱼类的.经过细心的修理和进一步观察,认为属于Heimenia.标本记述材料一件保存不完整的鳞片.化石编号V7143.时代与产地云南鲁甸德红,中泥盆统海口组.  相似文献   

6.
辽西阜新海州组的四种似银杏化石的表皮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阜新地区的银杏类化石,正式发表者只有斯行健定为Baiera cf. guilhaumati Zeiller的一块标本(1931,p.57)和一种Baiera sp. (1933,p. 54,pl. Ⅶ,fig. 9)。此外,零星记载的有Ginkgoites digitata (Brongn.) Seward, Ginkgoites sibiricus (Heer) Seward和Czekanowskia rigida Heer等。这些化石的产出层位,都不十分清楚。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的东北中生代地层队,在阜新煤矿的海州组采集了许多银杏类化石。本文只描述似银杏属的4种,其中3新种,1未定种。  相似文献   

7.
始新世古食肉类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始新统上部地层,是我国发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最多的层位。但是,除内蒙地区外,发现的食肉类化石异常稀少。本文中报道了五种食肉类的化石,对了解动物群的性质和对比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1)西洲砂犬?Thinocyon sichowensis Chow(sp.nov.) 杨钟健、卞美年(Young and Bien,1935,p.227,fig.1)曾描述过一种食肉类化石,采自山东新泰西周,认为可能是一种翼齿兽(?Pterodon sp.). 这个标本没有疑问是一种Hyaenodontidae科的动物,但显然不是一种翼齿兽,而是一种比后者小得多和非常原始的湖犬亚科(Limnocyoninae)的鼬状肉齿类。标本上可见到的  相似文献   

8.
1958年10月,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在山西保德林(蔗辶)峪“延长統”地层中找到了一小块带有三个牙齿的上顎骨碎块。这块标本和其他材料一起送到了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当时由于标本的破碎和牙齿的磨蝕程度較深,一时辨认不出是何类动物。最近經过对化石的修理,  相似文献   

9.
浙江下白垩统几种裸子植物化石及其表皮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正尧 《古生物学报》1989,28(4):435-446
在浙江广泛分布的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中,含有较多的各门类化石。植物化石虽颇丰富,但几乎全为印痕化石,且一般保存较差;比mosa (Fontaine) Watson和M.(Manica) papillosa Chow et Tsao两种产自新昌苏秦的松柏类标本(周志炎、曹正尧,1979)。本文记述苏铁类1新种和松柏类叶枝化石3种(其中较完整的标本不多,具有角质层的更是稀罕。至今对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工作做得很少,已发表的仅有原定为 Manica (Manica) parcera-1旧种、2新种)。它们分别隶属于蕉羽叶(Nilssonia Brongn.),假拟节柏(Pseudofrelopsis  相似文献   

10.
《化石》1990年第1期曾介绍过剑桥—哥本哈根联合考察队在格陵兰进行古生物考察情况。读者可能还想知道,他们历尽艰险之后,科考成果如何,有何重大发现。本文将介绍他们这次科考成果之一,以飨读者。古生物学家们冒严寒、闯北极冰原,目的是寻找泥盆纪(约3.5亿年前)的、最早的四足动物祖先。他们不虚此行,发掘到大批化石标本,满载而归,经室内精心修理后,化石周围的岩石被除去,完美的动物骨骼化石就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标本要数鱼石螈腿骨化石(图 1.a.是前腿,b.是后腿)。一眼望去,人们就会发觉,这些腿骨标本上的脚趾头数太多了,一只脚上竟有七、八个趾头!这大大超过了通常的五个趾头的数目。自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从鱼到人”的学说已是妇孺皆知了。为证实这一科学论断,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此付出毕生的辛劳,以求获取具有说服力的过硬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描述的头足类化石,系1955年石油工业部西北地质局潮水102队采集的;包括鹦鹉螺一属一种,菊石三属三种及两个不能定种名的标本。这些标本的产地有三:(一)Megaglossoceras Kansuense(n.sp.)采自中卫红沟石灰岩中(B.54)。野外队寄来的剖面中未曾标明产该化石的层位,但从其围岩的岩性看来推想它可能采自当地的中或上石炭纪地层中。  相似文献   

12.
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保存有两块含有脊椎动物化石的岩心。这两块标本极有意义,代表在我国新发现的蜥蜴类。这一类化石在我国发现不多,所以更值得予以记录。亚目蜥蜴类 Lacertilia科穴蜥科 Amphisbaenidae属昌乐蜥 Changlosaurus(新属)种五图昌乐蜥 Changlosaurus wutuensis(新种)正型标本一左上颚的大部分,具有五个保存完好的牙齿。另在附近靠上颚骨后  相似文献   

13.
根茎蕨是一个形态属名,泛指蕨类植物地表或地下的根状茎印痕化石。此类化石比较少见,我国学者只报道过一次,由于标本破碎,未能提供照相图版(斯行健,1949)。国外以Nathorst(1906)的标本较佳,其后在各地所发现的材料均有缺陷。英国侏罗纪的标本叶迹清楚,可惜不完整,只保存了一个叶痕(Harris,1961)。苏联白垩纪的标本虽然比较完整,但叶迹却不够清楚(Vakharameev et ak.,1963)。一九七三年秋,笔者随新疆石油管理局107队在吐鲁番盆地发现了大量完美的根茎蕨化石。这些标本根茎比较完整,叶痕排列成行,叶迹十分清晰。现将这种根茎蕨化石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建军 《化石》1991,(1):8-9
在博物馆中,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它们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将人们引入那远古奇妙的生物世界,展示出生物进化的历史。这些化石标本经过野外发现、发掘;室内修理;科学研究、鉴定直至被制做成陈列品,凝聚着多少科技人员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这里,我主要谈谈脊椎动物化石陈列品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Chiropteris一属的化石以叶部呈掌状,并具网状脉为主要特征,最早为Kurr发表于Bronn(1858)的论三叠纪动、植物化石一文中,当时并无属征随之发表。后来Schenk(1862,1864)重新研究这些标本时,结合补充材料,指出:其模式种,Ch.digitata Kurr的叶部每一裂片均有主脉——尽管不甚明显。这些主脉不仅在他们的图影上未能清晰地显示,而且甚至Schenk本人到1890年时,还有“Chiropteris的  相似文献   

16.
报道苏铁植物大孢子叶化石一新属———中间苏铁属(Mediocycasgen.nov.)。标本采集于辽宁省西部,喀左县杨树沟煤矿后山的早三叠世红砬组。这些标本以前曾被处理为疑问化石(Problematicum)。因当时资料不足,所以没有确定属种名称。但鉴于这些化石在苏铁类早期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它们作了重新研究。文中除了以喀左中间苏铁(Mediocycaskazuoensisgen.etsp.nov.)为典型种进行描述以外,还对新属、种在苏铁类起源与演化方面的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卢氏上始新统卢氏组下部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中,曾发现过好几种在第三纪早期哺乳类进化上很有意义的化石,例如:古齿兽科的副等尖齿兽(Paratriisodon),古剑齿虎(Eusmilus),始犬(Miacis),双锥兽(Dichobune)等。最近,在同一批材料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跗猴类的灵长类化石,虽然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标本,但因我国已知的古老灵长类化石的材料很少,所以还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原和郎(Nakahara,w.)1966在《台湾及琉球群岛的褐蛉、水蛉和溪蛉科》一文中曾建立一个新属Mesohemerobius.是以我国台湾的M.subacutus Nakahara新种为属的模式种。早在1928年我国学者秉志在《中国白垩纪之昆虫化石》(载于《古生物志》内)一文中.已根据热河的化石标本记述了Mesohemerobius Ping新属,模式种为M.jeholensis Ping 1928。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旧石器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记述了1982年采自贵州威宁的一批旧石器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动物化石有8种,其中有一新种——威宁轴鹿(Axis weiningensis sp. nov)。旧石器41件,绝大多数是经第二步加工的工具,且用陡向和复向修理,其性质与观音洞基本一致。依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研究的初步结果,这个地点的时代属于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的"柯氏猎豹( Acinonyx kurteni) "源自一件地点层位不明的伪造化石,发表该化石的两位作者现已承认这件标本的颧弓和枕部确实是由石膏修补成完整模样,是化石贩子为了提高标本的商业价值而采用的不正当手段。有鉴于此,该种显然是一个无效名称,由此得出的推论均不成立。邱占祥等( 2004) 已描述了临夏盆地的一个猎豹新种临夏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