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金龟子在徐州地区种类颇多,为害严重,1953—1957年幼虫密度平均每平方米6.8—41.58头,小麦、白薯、花生等被害很重。成虫为害果树林木也很重,每年盛发季节一株树木可聚集千头以上,一夜之间可将叶片吃剩主脉;部分金龟子还为害高粱、玉米、棉花等作物叶片。 我们自1955年以来于徐州东郊连续调查了金龟子种类和田间幼虫活动规律,1957—1959年对主要金龟子作了生活史、生活习性的饲养观察,同时对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以666处理土壤为主进行了药剂防治蛴螬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二、徐州地区金龟子种类 通过几年来成虫调查,已知本地对农作物及果树林木有不同程度为害的金龟子共15种(表1),各种金龟子发生数量,年度间差异很大。根据诱虫灯诱集数量,1957年以前,暗黑金龟子数量最多,铜绿金龟子占第二或第三位。1958年以后,铜绿金龟子占绝对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这种金龟子主要分布于南疆,幼虫生活于地下,为害各种果树幼苗、成年果树根部、以及大田作物中的麦苗、玉米和蔬菜的根茎,造成苗圃中的严重缺苗现象。1953年作者在库尔勒对此虫做了一些初步观察和鉴定,1956年更与农科所合作,作了进一步的调查,无论在形态上和习性上,都与苏联最常见的东方五月金龟子(M.hippocastani,F.),或西方五月金龟子(M.melo-  相似文献   

3.
通榆县是吉林省的向日葵主要产区。从1956年起,苗期受黑绒金龟子等害虫的为害,出现了严重的缺苗现象。虫口数量大的地方,一棵苗有二、三十个虫。据1957年调查,向日葵被害严重的,每亩产量由150斤降低到80斤左右。朝鲜金龟子、伪步(虫甲)、网目砂潛和小型有害动物,在部分地区为害也很严重。 1958年省农业厅、白城专署植保站,在该县进行了大面积拌种防治示范,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省保德县郭家滩大队科研组,从1973年利用酸菜汤积存起来,加入可湿性666粉诱杀金龟子以来,效果很好。1974年忻县、代县、河曲等县的不少大队运用后,也获得了很好效果。群众称赞是“少花钱,办大事”的好办法。 具体做法:4月中旬,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开始为害时,于上午结合修树,采集具有嫩叶的杨树枝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害虫,历年对高粱、甜菜等作物为害很严重。东北地区为害农作物的金龟子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主要种类有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暗黑金龟子、朝鲜黄金龟子等18种(土山哲夫,1953)。这几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和为害情况差别均很大,如大黑  相似文献   

6.
金龟子在武功一带发生者,种类颇多,据笔者调查,发生普遍而为害较烈者,计有四种。一为棕色金龟子Rhizotrogus(Amphimallus)sp.;二为酱色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三为黑色金龟子Trematodes tenebrioides Pall.,本种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一种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驱避剂,分别在广州市番禺区杨桃园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大院内,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进行驱避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对桔小实蝇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在薇甘菊环境内诱杀桔小实蝇虫数明显低于正常环境诱杀虫数,全年1~12月薇甘菊环境内对桔小实蝇的驱避率为13.33~92.78%,全年平均驱避率为50.65%;杨桃园内,以薇甘菊甲醇提取物喷施的杨桃,可以把本地种杨桃的桔小实蝇为害率控制在50%以下,而对照的为害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8.
棉花胡卢巴间作防蚜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新的防蚜途径,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77年开始在可防蚜的植物中筛选出绿肥胡卢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作为试验材料。1979年在所内设两个处理区,面积各为1亩,棉花和胡卢巴2:1间作(以下简称间作区),减虫率为对照区的80.8%;1980年在开州六队、六台一队进行试验,面积各为2亩,结果减虫率间作区为对照区的66.3%;1981年又在开州六队、六台大队和宋家屯大队进行重复试验面积各为2.5亩,结果减虫率分别为对照区的77.6%、86.9%和11.5%。通过3年试验表明:棉花胡卢巴间作可以抑制棉蚜,利于棉花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棉蚜忌避香豆素的气味,因而减  相似文献   

9.
我公社利用米蛾卵繁殖草蛉,防洽果树上的红蜘蛛,是从1975年开始的。在试验的过程中,1976年经历了强烈地震的破坏。我们在华主席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坚持了室内饲养工作,使试验面积由1976年的10亩扩大到次年的100亩。通过两年试验人工释放草蛉,有效地控制了果树红蜘蛛的为害,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大大节约了开支,提高了防虫效果。  相似文献   

10.
晟舍公社东升大队有水田832亩、桑地198亩,是以稻为主、蚕桑畜牧为副的平原地区大队。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大队党支部总结了多年来同病虫害斗争的经验教训,1975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早稻病虫害的小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区105亩早稻田累计施药面积43亩次,平均每亩药费0.17元,比试验区外的早稻药费每亩1.02元减少83.23%;试验区早稻平均亩产820斤,比试验区外平均亩产778斤增产5.87%。这就尝到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冶”植保方针的甜头。1976年全大队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820亩稻田的农药费平均每亩2.01元(其中早稻每亩0.47元,晚稻每亩1.54元),比1975年的4.23元(其中早稻每亩1.02元,晚稻每亩3.21元)减少52.48%。而粮食平均亩产1,570斤,比1975年增产268斤,其中早稻增产21.68%,晚稻增产11.09%,春粮增产39.26%。  相似文献   

11.
<正> 冰草叶螨Tetranychus agropyronus Wang属蜱螨目叶螨科,严重为害玉米。据1979年策勒县固拉哈玛公社6大队180亩早播玉米地调查,螨害严重度3.6级,单株产量损失系数为3.1时,每亩产量损失34.9斤。1980年在策勒县东方红公社20大队调查,武单早受害植株较正常植株少2—3个叶片,矮30—40厘米,空秆率达10%,产量损失15—25%。经笔者于1979  相似文献   

12.
<正> 1976年我们在孝感县肖港公社群光大队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初报于后。 一、试验方法 在条件基本一致的棉田内,设多施药、少施药、不施药三处理。每处理面积为2.86亩。处理间设保护行。多施药区按棉区一般用药水平,在主要棉虫为害期,平均7—10天施药一次,共施化学农药13次;少施药区在8月以前不施化学农药,8月以后只施“7216”二次和“乙六”粉一次;不施药区不施任何农药。  相似文献   

13.
胡蜂为害水果的初步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胡蜂的益害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将我们对胡蜂为害水果的初步观察介绍如下。 一、为害果树的胡蜂种类 我国已记载为害果树的胡蜂有13种,分布在15个省(市、区),为害苹果、梨、桃、葡萄、石榴、柑桔和核桃等。1974年我们在陕西省凤县调查,发现为害水果的胡蜂共有6种,经初步定  相似文献   

14.
杨笠圆盾蚧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 ostreaeformis(Curtis)属同翅目、盾蚧科,笠圆盾蚧属。此蚧是宁夏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有的地区有虫株率达100%。1981年我们在中卫县对此虫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情况 此虫分布于东北、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在我区中卫县各林场业已成灾。主要为害箭杆杨、合作杨、群众杨、大官杨等杨树品种,还为害苹果、梨、桃等果树。在中卫县以箭杆杨和合  相似文献   

15.
黑光灯是利用主要能量的波长为3,600埃的紫外线来诱杀害虫的一种高效诱虫工具,我国各地正在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我们学习了外地经验,移植到防治金龟子上,又根据害虫特性作了一些改进,于1972-1973年在黄骅县河南大队进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龟子幼虫是果树最危险的害虫;它们咬食实生苗与种苗的根部,植物因而死亡。幼虫所造成的伤害促使果树感染根瘤病。 本文所发表的资料证实了在土壤中施入  相似文献   

17.
<正> 黑带麦蛾Telphusa euryzeucta Meyr、属鳞翅目麦蛾科。近年来,在晋中地区为害核果类果树叶片日趋严重,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为了摸清其生活史及习性,给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于1975年至1978年相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关鞘翅目昆虫性诱的报道,目前较少。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伟大教导,对当地为害严重的金龟子进行了性诱试验。初步掌握了利用雌性成虫诱集雄虫的办法。 1.虫情调查 1976年3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四纹丽金龟、苹毛丽金龟及毛黄鳃金龟的出土、交尾期、发生基地等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列表1。  相似文献   

19.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发生世代亟叠,复杂,为害严重,是我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水稻产区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楝科等杀虫植物进行了防治试验,本文主要报道楝科种子油及其抽提物引起产卵稻瘿蚊忌避反应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北京郊区种芝麻通常在5月上旬播种,整个苗期均受到地老虎的为害,常造成缺苗断垄,以至重播改种。 为了解决芝麻保苗问题,我们以通县台湖公社台湖大队为试验基点,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研究,广泛总结群众经验,基本上摸清了地老虎发生为害芝麻苗期的特点,并初步找出了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