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DNA重组和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分别获得了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单独带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和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含有P7.5和P11启动子分别带动一个HBsAg基因(正反两个插入方向)的四种重组痘苗病毒,比较了它们对HBsAg表达的影响。含P7.5启动子的比含P11启动子的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BsAg水平更高些;在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P7.5和P11两个启动子分别带动HBsAg基因时,两个启动子同向转录表达的HBsAg水平较低,而两个启动子又向转录时表达的HBsAg水平较高,但均没有单一P7.5启动子带动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2.
木文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基因组EcoRI H片段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2.5kb DWA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pJC—2质粒p7.5k启动子的下游,转染TK~-143细胞,获得带有HSV-1 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采用HSV-1 gD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电镜观察表明,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有特异性HSV-1 gD抗原.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后6周可产生明显的HSV-1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3.
将5′端经过剪切的甲型肝炎病毒全部开放读码框架cDNA连接于痘苗病毒晚期启动子P11下游,重组于痘苗病毒天坛株的HiodⅢM片段Spb Ⅰ位点获得了重组病毒VMS11HAV25。对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重组病毒诱生痘苗抗体的能力、对鸡红细胞的血凝性质、空斑大小及对温度的稳定性等均与原天坛株相同。重要的区别是,重组病毒在家兔皮内和小鼠脑内的毒力都比原天坛株低约1个对数。病毒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连续传15代的表达水平与传代早期者相同。连续传20代后提取病毒DNA做Southern blot杂交表明,甲型肝炎病毒基因仍稳定地存在于原插入位置。  相似文献   

4.
对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VVM11KRG株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重组病毒的特点是:(1)糖蛋白基因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HindⅢM片段中;(2)启动子为痘苗病毒天坛株P11晚期启动子;(3)不含外源lac基因。该重组病毒在CV-1细胞和鸡胚细胞上繁殖滴渡略高于另一株重组痘苗病毒VVTK11KRG,在鸡胚细胞中繁殖滴度第三天达到最高,在CV-1细胞中第二天达到最高。温度稳定性与天坛株相比没有明显改变。重组病毒在家兔皮内的毒力比亲本株(天坛株)低。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都证明了狂犬病毒糖蛋白有良好的表达。通过Southernblot证实糖蛋白基因准确地插入到HindⅢM片段中。重组痘苗病毒启动子与部分糖蛋白基因克隆到pGEM3zf(-)质粒上,对该段DNA序列分析表明不会产生移码和融合蛋白,从而为该重组病毒的使用提供了明确的基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及其亲本株env基因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SC65的pE/L启动子下游,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TK区,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rvv—DINenv和rvv—LNenv,Westem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能够有效表达完整的EIAV Env蛋白,其肌肉接种免疫小鼠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以细胞免疫效果更为显著,CTL特异性裂解最高可达28%。本研究为EIAV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及其亲本株env基因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SC65的pE/L启动子下游,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TK区,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rvv-DLVenv和rvv-LNenv,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能够有效表达完整的EIAV Env蛋白,其肌肉接种免疫小鼠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以细胞免疫效果更为显著,CTL特异性裂解最高可达28%.本研究为EIAV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崔虹  王芝山 《病毒学报》1998,14(1):80-82
痘苗病毒天坛株4b启动子的转录效率崔虹容敏清王芝山侯云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2)关键词痘苗病毒,4b启动子痘苗病毒载体在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中十分重要,外源基因在重组痘苗中的高效表达主要依靠启...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不带筛选标记的HIV活载体疫苗,首先构建含有neo基因和lacZ基因双重筛选标记的pV175转移质粒,并将HIV—I中国主要流行株B’/C重组株CN54 gagpol基因置于pV175的启动子pE/L下,构建重组质粒pVl75—Gagpol。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共转染鸡胚细胞。前三轮通过G418加压,噬斑纯化,得到既含目的基因又含筛选标记的蓝色重组痘苗病毒;后三轮在无G418选择压力下,筛选只含目的基因而缺失了筛选标记的白色重组痘苗病毒。结果表明筛选到了一株重组病毒,经PCR和Dot blot检测确认该株重组痘苗病毒的neo基因和lacZ基因已丢失;PCR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痘苗病毒中;抗体染色和Westem blot结果证实该重组病毒能很好地表达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将欧洲流行的口蹄疫病毒O1-K亚型的主要表面抗原VP,克隆插入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并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所用痘苗病毒载体为我国长期用于防治天花的痘苗病毒效果安全的天坛株,所用O1K亚型VPl克隆为Hofschneider,P.H.教授惠赠的pFMDV-1034。首先将pFMDv一1034中的VP1基因片段插入中间质粒pBCB06的BamHI/Hind I位点,该质粒含痘苗病毒WR株的P7.5;启动子和多克隆位点,其两侧序列为TK基因(由D.Boyle博士赠)。或插八pBcB08的Hind I位点,该质粒与pBcB06。之区别仅在于启动子为PL11、多克隆位点种类不同。将杂合的中间质粒转化已由天坛株痘苗病毒TK+侵染过的143BTK-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而获得有VP,基因插八的重组痘苗病毒。在BUDR存在时不能侵染143BTK-细胞的病毒可视为TK-表型病毒即含VP1基因的痘苗重组病毒,再经pFMDV—1034BamHI-Hind I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确证。其中所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V.V10344H、V.V103408在143B TK-细胞中繁殖并用ELIsA方法测表达,其P/N值最高分别为9.50和8.21。  相似文献   

10.
Gag和Env蛋白是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的结构蛋白,是HIV1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主要抗原。本实验通过多次亚克隆,将env基因以正确的三联密码读框插入gag基因的下游,制备了HIV1gagenv嵌合基因,并将嵌合基因分别置于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的下游,经过同源重组和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获得了2株重组痘苗病毒。免疫荧光试验和酶免疫试验证明,两株重组痘苗病毒均能正确地表达HIV1gagenv嵌合基因。动物实验表明,gagenv嵌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IV特异性抗体。这些结果为艾滋病颗粒化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用EB病毒膜抗原基因重组的痘苗病毒感染动物细胞,其细胞表面可表达EB病毒膜抗原,以此膜抗原作为诊断抗原检测血清中IgA/MA抗体,明显优于常用的B95-8细胞表面膜抗原,从而为研究人群血清抗体反应与鼻咽癌的关系,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普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特性及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纯达  张维 《病毒学报》1992,8(1):19-25
  相似文献   

13.
应用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检测HBsAg及HBeAg均阳性母亲流产的9例胎儿肝细胞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并与其HBV血清学、免疫电镜及肝脏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在3例胎肝高分子DNA中检出了整合的HBV DNA顺序,且此3例HBV DNA整合到胎肝细胞基因组并无特定部位,提示为随机整合。3例中2例的血清及肝匀浆都检出HBsAg颗粒,其胎肝细胞胞浆HBsAg也阳性;另1例受HBV感染的唯一标志是在胎肝细胞中存在着整合的HBVDNA。此外,另1例则仅胎肝细胞中HBsAg阳性而无整合的HBV DNA。在胎肝细胞中检出整合的HBV DNA进一步证实HBV子宫内传播途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大戟科、瑞香科、豆科和其它科植物中,发现有些植物含有能诱导人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物质,并已证明其中有的是很强的促癌物质,如12-0-十四烷酰巴豆醇-13乙酸酯(TPA)、桐油提纯的HHPA、芫花和黄芫花等。某些人的精液也含有能激活EB病毒的物质。本文报告中国人的精液,以及人精液与从宫颈癌病人分离的细菌培养液,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和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Epstein-Barr(EB)病毒的原发感染发生在儿童时期,在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为70%~90%。感染后终生带毒,并经唾液不断排出病毒。我国南方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早期治疗,使鼻咽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但不能降低发病率。EB病毒疫苗有可能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Epstein等人从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细胞表面提取EB病毒膜抗原(MA),用于免疫棉顶猴能产生中和抗体。免疫动物能抵抗EB病毒攻击后所诱发的恶性淋巴瘤。该中和抗体在体外能中和EB病毒的转化活性。EB病毒的主要膜抗原(MA)是由分子量220kD和  相似文献   

16.
17.
对Epstein-Barr(EB)病毒抗原的研究,发现有淋巴细胞确定的膜抗原(Lydma)、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核抗原(EBNA)、早期膜抗原(EMA)和晚期膜抗原(LMA)。除了Lydma抗原外,鼻咽癌患者对上述抗原均产生相应的IgG和IgA抗体。因而研究这些抗体,对阐明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都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Raji细胞筛选了268个科的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共发现18个科的52种有诱导Epstein-Barr(EB)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作用,大戟科和瑞香科最多,分别有25种和7种,其中甘遂、芫花、黄芫花、了哥王、苦杏仁、怀牛膝和巴豆等是常用药物。本文还讨论了这些中草药和植物在体内对EB病毒的激活及其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C6/36细胞增殖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制备抗原,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G抗体,可获得满意结果。用此法检测了河南,海南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253份血清标本,阳性检出率为55.6%(141/253)。与血凝抑制法(HI)相比较,HI的阳性率仅37.1%(93/253)。两种方法的抗体滴度呈正相关r=0.88。用ELISA检测,乙脑抗体与登革病毒抗原有一定交叉,但滴度平均有16倍差异。本方法重复性良好,具有特异、敏感、简便的特点。可用于乙脑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效果的考核。  相似文献   

20.
用pSV2-gPt作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的全序列基因和adw亚型的Bgl Ⅱ大片段DNA分别插入PSV 2-gpt BamHI及Bgl Ⅱ切口,获得4种重组质粒。它们都含有SV40DNA复制起始点、早期启动子、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XGPRT)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pr)。经酶切鉴定,选出正向重组质粒PSV 2-gbr1和pSV 2-gbw1,并分别转化Vero细胞,在选择培养基的压力下,两个质粒所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NA均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