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蟾蜍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栖动物,但生长“胡子”的蟾蜍却是一种奇异的两栖类;这种奇异的动物就出产在我国西南的峨眉山。它是峨眉山所产种类繁多的动物中比较奇异的动物之—。  相似文献   

2.
海洋滑翔者     
《植物杂志》2009,(10):79-79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在动物王国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会飞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也不逊色,堪称大自然奇观。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就有许多这样引人注目的“飞行家: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飞鱼”。  相似文献   

3.
狐猴属原猴亚目,拉丁语是“鬼”、“幽灵”的意思。狐猴夜间出没于茂密的丛林之中,颇有鬼魂的味道。它是灵长目中最低级的一类。过去,狐猴曾一度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与其他动物的生存竞争中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我国古书中提到的“龙”是一种什么动物? 答在我国古书中确曾一再提到过“龙”这种动物,而且把它描写得活灵活现。其实,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是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综合各种动物形象想像出来的一种崇拜的偶象。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通报》2004,39(8):20-20
在人们印象中,只有生活在塞冷冬季的动物才冬眠。德国马尔堡大学的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热带非洲也发现了一种“冬眠”动物。一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狐猴会在炎热的环境中“冬眠”7个月之久,远远超过了一些在北半球生活的动物冬眠的时间。这也是科学家迄今发现的第1种“冬眠”的热带动物。报告称,这种动物冬眠时会寻找一个僻静的树洞,即便周围温度达到30℃左右,也不会苏醒。地面测验表明,“冬眠”期间,这种动物的体温不靠自身的新陈代谢控制,而是“被动地”随着周围环境不断变化。热带动物也“冬眠”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意为“广袤草原上自由迁徙的勇敢、自由的人们”,哈萨克族人民一生都在冬不拉的节奏中不停地舞动。舞蹈动作很多来源于草原动物的动作,比较简单,但跳起来却无比欢腾、豪放。不只是哈萨克族舞蹈,其他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模拟动物而产生的,如傣族孔雀舞。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指的就是这种模仿动物体态与特性,  相似文献   

7.
动物“活化石”有两个含意,一是指有些动物很早以前在地球上就“消失”了,但在近代又重新发现了它们(如新蝶贝、旋壳乌贼、吸血枪乌贼、海百合、海胆、总鳍鱼);或有些动物曾在早期地质年代繁盛,后来发生了衰退,只有少数种类在少数地区生存至今(如鹦鹉螺、鲎、肺鱼、中华鲟、喙头蜥、扬子鳄、鸭嘴兽、白暨豚、大熊猫)。这些动物又叫孑遗动物。另一种含义是指虽发生时期较早,但至今仍广泛分布于世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意为“广袤草原上自由迁徙的勇敢、自由的人们”,哈萨克族人民一生都在冬不拉的节奏中不停地舞动。舞蹈动作很多来源于草原动物的动作,比较简单,但跳起来却无比欢腾、豪放。不只是哈萨克族舞蹈,其他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模拟动物而产生的,如傣族孔雀舞。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指的就是这种模仿动物体态与特性,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剥制动物标本的创始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方  杨晓燕 《生物学通报》1994,29(12):18-19
浅谈我国剥制动物标本的创始者肖方,杨晓燕(北京动物园100044)在我国动物标本制作业中,早在解放前就有“南唐北刘”之说,但未见文字记载。首次在文献中提及的是1981年《大自然》第2期刊物上。胡鸿兴和陆景一先生,分别在《大自然》和《生物学通报》中介绍...  相似文献   

10.
《植物杂志》2010,(1):78-78
“犬高个”是长颈鹿杰拉尔德,“小矮个”是山羊艾迪。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们都生活在英国布里斯托尔诺亚方舟动物园内,尽管种类不同,但三年来它们一直亲密无间,如同好友。  相似文献   

11.
动物气象员     
迄今为止 ,人类还不能十分精确地预报天气 ,但动物中却有许多“活气压计”、“活湿度计”、“活温度计”以及其他活的测定器。这些活仪器对大气中的所有变化 ,反应十分敏感 ,自古以来 ,人们就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利用。一般的气压计只能提前2小时感知暴风雨的来临 ,尽管如今船速快 ,也很难轻而易举地避过风险。与此相比 ,在动物界中却有许多海生动物和海鸟 ,却具备观测暴风雨的本领。生物工程学家根据多次观察 ,发现水母是一个高度准确的“活气压计”。它在暴风雨到来很早之前 ,就急忙隐藏到安全地带。研究发现 ,水母有个可感受超声波的“耳朵…  相似文献   

12.
动物生态学是动物学分科中一门较新的科学,但是关于海洋动物方面在我国古书中也有不少值得介绍的这类资料,虽然由于时代关系,还嫌“语焉不群”,但就尊重我国古代学者可贵的研究精神来看,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所以整理出来,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野生动物”(wild animal)一词不止在我国, 在全球的英语使用者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背景下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结合人类对动物繁殖和生活条件的控制情况, 本文提出了“野生动物”的二维概念框架, 梳理了动物从“野生”到“驯化”的12个连续状态。以下状态即未经中长期人工选择的动物类群应被视为野生动物: (1)其在荒野自然或人工环境(如城市或乡村)中自由生存繁殖, 无论是否存在人工投喂、经救护或辅助生殖后被放归的个体; (2)被捕捉圈养在人工环境中生活, 或源自野外但在圈养条件下出生的个体; (3)直系血亲(《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解释为世系前四代)仍有野外来源的人工繁育后代; (4)放生、逃逸或引入到自然环境中的人工繁育个体。在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目标和语境之下, 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驯化动物, 无论其是否在人类控制下生活, 如家养猫狗、家禽家畜或模式实验动物, 以及流浪猫狗、放生禽畜和野化家养动物等都不是“野生动物”。但对于一些经过一定程度的人工选择, 所处人类控制情况和对野外种群的影响各异(如经过多代人工繁育的驯养动物、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来动物等), 其是否需被作为野生动物管理, 则需要根据生态安全、物种管理、立法目标等特别设定监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可以考虑为: 受到人类威胁濒临灭绝的, 或者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的野生动物物种, 其状态可不限于是在野外还是人工控制条件下。其他动物的管理, 可根据遗传资源保护、疫病防控、动物福利和生态安全等需要, 另外设立《动物福利法》《生物安全法》等, 并和已有的法律法规如《动物防疫法》《渔业法》等做好衔接。本文还就《野生动物保护法》可能采用的“野生动物”定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地磁学家对岩石中“剩余”的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磁场不但改变方向,而且经常倒转。地磁场倒转,往往会影响动物的习性。与所有头足类堂兄弟不同,大王乌贼是“向前走”,并不是屁股朝前游动。然而,一旦改变水族馆的磁场方向,也可使它向前或向后游动。显然,这种动物过去游动的方法,同其它头足类动物是一样的。但到了70万年前,地磁场倒转,变换了位置,大王乌贼不知如何是好,也随着改变了游动方法。螃蟹对地磁场也很敏感,因为在它们的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寿命     
我们常常听见说龟寿千年,象、鲸可活200年。事实上,动物能活多久是没有正确记录的,传说不尽可信,野生动物寿命的长短,很难有可靠记录,但家畜动物和动物园豢养的动物的生活年数则有过很长的记录。下表所举是傅劳尔(Flower)在“伦敦动物学会会刊”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生理卫生》第十章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的教学中,条件反射的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人与动物条件反射的异同更难辨清。几年来,我做了一些探索,略有点滴体会,愿以抛砖引玉。首先,要搞清楚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生理活动。但动物只能对具体的外界刺激(物体的形状,声音频率的高低,光线的强弱等。)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就是说,在动物  相似文献   

17.
种子休眠生理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前言休眠是一种“生命的隐蔽”现象,它是在变化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物经过长期演化过程而获得的一种适应性。休眠与“复苏”在动物与植物界中都很普遍。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但其本质——控制细胞原生质的生理代谢——则有共同之处。为了探索其基本规律,过去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吴剑峰 《生物学通报》1994,29(11):15-16
我国常见的有毒动物吴剑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226006)有毒动物可分为“主动毒”动物和“被动毒”动物。主动毒动物是指该类动物产生的毒素能主动输入其它动物或人体中以致中毒,如毒蛇、蜜蜂、赤胆、毒助等。被动毒动物是指该类动物如被食用则引起中毒,其又可分...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尊敬的郑主编 :您好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衷读者 ,因为她是一本质量很高的学术性刊物 ,对我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今年刊载的“每期 5题”,题型较为鲜见 ,具有较高的命题水平。但难免还有一些不足 ,举例如下 :在今年第 4期的“每期 5题”的第 2题 ,(4)小题答案中 ,“绿色植物的数量应是植食性动物的 10倍……”宜改为“绿色植物所含的生物量 (或干物质量 )应是植食性动物的 10倍……”。第 5题克隆图解中的“紫外线”易被人误认为“3个精子”;(3)小题答案中 ,主要是考虑细胞质对移植核的激活分化作用 ,所以细胞分化程度越小 ,细胞质含量越…  相似文献   

20.
“人体的免疫调节”的教学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新课标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安排在“稳态与环境”之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将“免疫调节”放在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要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人体的免疫调节”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