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未 《人与生物圈》2013,(Z1):126-131
2012年7月27日早上5点,我在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附近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帐篷中醒来。走出帐篷,外边雾蒙蒙的,四五顶帐篷在灌木丛中若隐若现,空气清洌,草叶上的露珠打湿了裤脚。鄂温克族著名的"女酋长"玛丽亚·索已经92岁高龄了,早已被慕  相似文献   

2.
杨琨 《人与生物圈》2013,(Z1):76-77
棕熊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成年棕熊可达四五百千克,是一种大型猛兽。我们一般只有在动物园里或电视节目中才能看到它们。然而在汗马自然保护区里,我却有过两次与它们近距离的"亲密接触"。2003年10月,我大学一毕业便来到了汗马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的工作是负责保护区科普宣传,把保护区内珍贵的动物、植物和自然风光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科普宣教的心得胡金贵(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从2011年我们准备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5年的生态科普宣教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建立宣传牌20块、野外宣教点3个、生态体验馆1个,积累野生动植物图片10000张、高质量生态视频6000分钟,并建立了"汗马生态科普宣教素材库"……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是要动员保护区全体员工参与科普宣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辩证法》里,恩格斯提出了"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这一被当今生态思想家盛赞为"金规律" (Golden Rule)的重要原则.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以其丰富的实践警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条"金规律",所有重大工程、重大发展策略、重要科研项目在出台和实施之前,必须首先经过是否遵循自然规律、是否顺应自然的评估. 顺应自然 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以生态保护为目的,但在具体操作时能否把自然保护作为最优先的、前提性的考量,倒并非没有问题.汗马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静静地在汗马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漫步,倾听带有腐殖质色彩的塔里亚河哗哗的流淌声,对于来自北京大都市的人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从地图上看,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的山脉,延绵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交接处,那里还是欧亚草原带与东亚山地森林交汇之处.在大兴安岭的主脊与呼伦贝尔草原交界处,汗马自然保护区静静地矗立在大兴安岭的主脊西侧. 在大兴安岭、在汗马,都不乏杜鹃花科植物,而这也成为了我国大兴安岭与欧洲北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当我们置身于那结着小小的球形红色果实,被东北人俗称为"红豆"的越橘小灌木丛中时,往往让人产生幻觉,以为自己置身在北欧的芬兰、瑞典或是挪威的森林里. 除了越橘,汗马还有大片原生于北美洲与东亚地区,风靡食品业的蓝莓——笃斯越橘.上述果实一红一蓝的两种越橘与在中国只分布在大、小兴安岭的杜香和兴安杜鹃构成了杜鹃花科独具特色的高寒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自然而非人为酿造的林火并非没有生态价值.但是,在当代中国,天然林已越来越少,原始森林则更为罕见,自然保护区里仅存的原始森林,面积十分有限,已经承受不起天然火灾的洗礼.因此在自然保护区里,即便是雷电所造成的林火,也必须人为扑灭,否则很可能给这片林地及其所养育的濒危和珍稀物种造成无法自然恢复的灭绝性灾难. 自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成立以来,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但是因为汗马所在地是古火山,处在大兴安岭较高的地段,地表存在常年岛状冻土,这些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汗马是雷击火的多发地.特别是在春夏之交,气温回升又长期无雨,气候干燥,一旦云层汇集,发生雷电,就极易通过活立木引发火苗,瞬间大火就会在干燥的林间蔓延开来.2005年以来,汗马一共发生了8次雷击火灾,但都被时刻警惕着的汗马人及时扑灭,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闻丞  杨琨 《人与生物圈》2013,(Z1):40-51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我国湿润地区边缘,虽然紧邻内蒙古草原半干旱区,但水资源极其丰富,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汗马之行是在2012年夏季,正是水流丰沛的季节。穿行在保护区里,水流的哗哗声常常萦绕在耳畔,静谧或奔腾的  相似文献   

8.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我国湿润地区边缘,虽然紧邻内蒙古草原半干旱区,但水资源极其丰富,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汗马之行是在201 2年夏季,正是水流丰沛的季节.穿行在保护区里,水流的哗哗声常常萦绕在耳畔,静谧或奔腾的河水令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考察队员心旷神怡. 汗马自然保护区是激流河的源头,激流河是额尔古纳河的重要支流.而额尔古纳河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西起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东南达兰鄂罗木河和海拉尔河汇合处,东至黑龙江省漠河地区附近石勒喀河汇入处,往下即为黑龙江,进入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无论从流程、流量还是流域面积等各方面来看,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无疑是东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河流.  相似文献   

9.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极低温环境为冷水鱼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也就成为冷水鱼类的理想家园.汗马拥有其他保护区很难同时见到的哲罗鱼、细鳞鱼、黑龙江茴鱼、江鳕、真(鱼岁)、洛氏(鱼岁)和杂色杜父鱼等众多冷水鱼类资源. "七星子"的身世 "七星子"是汗马较为常见的水生动物,学名七鳃鳗.因其头的两侧、眼的后方有7个分离的鳃孔而得名.这些鳃孔与眼睛排成一行,很像有8只眼睛,故又称八目鳗.七鳃鳗因为长着鱼形的身体并在水中游泳生活而常被归为鱼类,但在分类学上七鳃鳗隶属"圆口纲"而不属于"鱼纲",其形态构造与鱼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化石证明,七鳃鳗至少在3.6亿年前就已经存在,远超恐龙的历史.因此,它是研究脊索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棕熊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成年棕熊可达四五百千克,是一种大型猛兽.我们一般只有在动物园里或电视节目中才能看到它们.然而在汗马自然保护区里,我却有过两次与它们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2003年10月,我大学一毕业便来到了汗马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的工作是负责保护区科普宣传,把保护区内珍贵的动物、植物和自然风光拍摄下来展示给社会公众等.将近10年里,我背着相机几乎走遍了保护区的每个角落. 中心站是保护区的一个管理站,站上有两名巡护工人负责巡护监测工作,据他们反映,自2008年开始,夏天的傍晚经常能听到棕熊的叫声.而巡护工张会志介绍说,他在一次巡护工作中,曾亲眼看到过一头棕熊在河边喝水.此外,他们存储在保护区"天然冰箱"——冰凉河水中的新鲜猪肉也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被"盗走",每次被"盗走"之后,旁边都会留下一行大脚印,他们猜测这是棕熊所为,因为棕熊的嗅觉是猎犬的六倍,不是一般的灵敏.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主人家出去放羊的女儿回来了,名叫白马·仲嘎,16岁,没上过学,但经常跟父母表示很想去上学。从她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帮着家里放牧干活了,天天跟妈妈一起起早贪黑地挤奶、放羊。在我们跟文桑谈话的时候,女主人尕毛一直在帐篷里忙活着,一会儿煮茶一会儿切肉,听说我们想跟她聊聊女人的事儿,就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午饭一边用一句"牧人家的女人很辛苦"做了她的故事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2.
汗马简史     
1960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到大兴安岭后断言:"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当人们刚闯入大兴安岭林区时,这片土地是"棒打狍子,瓢舀鱼".而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兴安岭依然静静地卧在那里,不言不语.伫立在大兴安岭一隅的汗马自然保护区的一草一木,在心灵深处震撼了我们.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基思·托马斯说:"对于成年人来说,自然公园与保护区的作用较之动物玩具对孩子所起的作用没有什么不一样;它们都是幻想,珍藏了整个社会无法身体力行的价值观."今天,我们能肯定地说,只要你去过一次汗马,它就永远在你心底,一生一世,是抹不去的记忆,放不下的牵挂.因为,汗马,让我们依稀看到了人类诗意而自然地栖居的理想之光.  相似文献   

13.
汗马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汗马不曾有过战火烽烟,甚至不曾有过任何人类社会形态的文字记载,人类在这里可追寻的历史似乎仅止于鄂温克游猎者留下的撮罗子. 静静的塔里亚河在温和美丽的谷地恣意流淌,清冽的河水如同渗透森林湿地的血脉滋养着静若处子的汗马,一草一木随风逐波,飞禽走兽进化繁衍. 人,不忍打扰这幽美的仙境,不忍做一个闯入者,便把深深的留恋寄托在一位执拗的公主身上,传说中公主是山神的女儿,她留恋故乡拒嫁天宫,自知惹怒上天必有惩罚,索性静卧山谷化作一汪湖水(牛耳湖),与她热爱的大兴安岭相拥,从此与山林唱合,永不分离. 这等仙境,何曾见过? 2013年2月12日,大年初二,我有幸跟随冬季科考队奔赴心驰神往的汗马.据说,我是首位在冰封时节进入汗马的女性,严寒将带来多少未知的艰难我没有多想,却十分担心因为无知而漏掉对冷极冰河上湿地森林的解读与欣赏.  相似文献   

14.
正闭上眼睛,嗅一嗅,空气里都有欢乐的味道啦!原来是今天一大早,森林里的动物们纷纷收到了令它们惊喜的新年礼物,那可是一整套来自鸟坛"捕鱼达人"的明信片!POST CARD湖面架起"黑帐篷"看到我这副模样,你们一定很奇怪吧!当时我站在水中.张开翅膀.将自己围成了一顶"帐篷"或者说是"伞"的样子,并且把头蜷缩在"帐篷"里,看起来是不是很酷?不过你们别误会,我这可不是在露营,而是在捕鱼!  相似文献   

15.
加里·斯奈德的诗集《龟岛》中写道:"团结一起/认识花朵/轻松前行",这浓缩了斯奈德关于"生态社区"的基本主张:人们在社区中团结在一起,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亲密的关系;认识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培养生态意识;抛却消费社会沉重的物质负担,开创简单、节约、低碳的"轻松型"生活,培养人的生态责任.整个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及保护区管理局所在的金河镇,就是一个初步具备了上述特征的生态社区.  相似文献   

16.
<正>"我和女儿、儿媳妇只好每天去山上的一条溪流背水"来到玛曲后连续几天一直是阴雨天气,湿润的气候和路上随处可见的溪流与湖泊,都让大家赞叹不已。我们在玛曲访问了第一户牧民:青培、才郎卓玛夫妇一家,这家人的帐篷驻扎在黄河附近的欧拉乡。男主人青培是个  相似文献   

17.
无语的地书     
人们往往陶醉于自然风光的靓丽,却对光鲜景色下面的地下世界所知甚少.殊不知,如果不是大地母亲的"丰乳肥臀",何以养育生命的璀璨.其实,地下就是一部写满"长诗"的"地书"."汗马地书"记录了大兴安岭地区25亿多年来的历史,那神秘的"文字"记述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巨变和惊天动地的火山活动;那高耸的奥克里堆山、大小孤山、神秘的牛耳湖、静静流淌的塔里亚河,以及那出露在绿色海洋中的石砬子,向人们展示出了丰富多彩的地下世界. 从中亚-蒙古地槽说起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位于大兴安岭的北端,山脉主脊的西侧.大兴安岭东接松嫩平原,西邻呼伦贝尔草原,西南与蒙古国交界,北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南北长696千米,东西宽384千米,纵长横短,北宽南窄,东陡西缓,最高海拔1745.2米,最低海拔268米.  相似文献   

18.
温度是影响动物生存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两栖爬行动物属于体温不恒定的变温动物,其分布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常年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而在温带和寒温带则逐渐减少.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北方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干燥,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较少.但是适应了这种寒冷环境的少数物种,例如极北鲵和胎生蜥蜴,在种群数量上却比较丰富,它们已成为两栖爬行动物在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 2012年7月下旬,我们来到汗马进行科学考察,大家在野外不时与黑嘴松鸡、金雕、原麝、驼鹿、狍子、雪兔等如此多的珍稀濒危动物相遇,其愉悦之情可想而知.但对我而言,由于研究方向的缘故,极北鲵和胎生蜥蜴以及汗马分布的其他两栖爬行动物才是我们梦寐以求要谋面的.不巧的是这个季节正值汗马的雨季,河水暴涨,溪流和泡沼水位最高,林下草本植物及灌木生长旺盛,可以说是草深林密、一片汪洋.除了容易找到的黑龙江林蛙(俗称哈什蚂)而外,要想见到原本在保护区数量较多的极北鲵和胎生蜥蜴却成了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9.
动物多样     
现今,观鸟活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知,实际上观兽在国外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生态旅游方式,最著名的莫过于在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的稀树草原上所开展的观兽活动,想必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对相关场景都不会陌生.兽类大多于晨昏活动,加之其感觉敏锐主动回避人类,在野外见到实体的机会十分难得.2012年7月,我们在汗马内进行的短短一周的考察中,以目击实体或观察痕迹的方式,一共记录了4目8科14属14种兽类.而在9种目击到的兽类当中,就有超过一半(5种)是国家保护动物或受胁物种,这种短时间内的目击概率在国内的自然保护区中是不多见的.汗马无疑是观赏兽类的绝佳场所! 汗马作为以典型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及区内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庇护了一些寒温带针叶林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兽类,目前已知有3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它们是:貂熊、紫貂和原麝.  相似文献   

20.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位于北纬50度以北的寒温带地区,年无霜期不足100天,1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是我国最冷的地域之一,地表雪覆盖期长达200天. 汗马的森林乔木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组成.从宏观角度审视,该区域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部分.保护区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处冷湿型气候带,更由于山势平缓加上土壤永冻层的共同作用,沼泽型湿地分布广泛,并在河流附近多有泡沼分布.我国东北地区仅有的寒温带区域就出现在汗马所在的大兴安岭北部. 依照动物地理区划,汗马属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隔,汗马已越过中温带的北线,是许多喜温型动物分布的北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