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除甲状腺手术我和同学们曾经作过两头猪的切除甲状腺手术,关于选择猪只、手术时间、及消毒方法等,我们的作法和上期解少柏同志的作法相同,这里就不再重述了,今只将我们的一些体会和不同的方法介绍如下:1.这种手术很简单,大家都可以作;在我们没作以前,心里很怕,认为作手术时猪一定痛得大叫、乱动、伤口一定会出很多的血、手术后不一定能很快的恢复健康,把这种手术看成非常困难的事,迟疑很久、  相似文献   

2.
韦群慧 《蛇志》2016,(2):185-18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包裹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53例甲状腺包裹型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甲状腺包裹型乳头状癌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44.2岁),男女比例为1:2.5,肿瘤直径0.1~3.2cm,肿瘤单侧好发,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3.2%,其中普通型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乳头状微小癌(P0.05),随访期间预后存活率100%。结论 甲状腺包裹型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特殊亚型,颈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02-2012.07入住我院的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如下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甲状腺切除术联合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手术;保留对侧喉返神经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联合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手术;保留对侧喉返神经入喉之处甲状腺组织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联合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1)上述三组患者术后,患者的甲状旁腺的功能低下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本组60例患者均获10-172个月(平均为93.5±10.2)的随访,上述三种手术方式下患者的癌症复发率分别为77.8%、4.5%及45.0%,三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生化治愈率分别为27.8%、95.5%及50.0%;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2.3±12.5)个月、(105.8±14.5)个月及(112.3±20.9)个月。(2)三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22±9)、(118±8)及(125±9)分。结论:与甲状腺切除术联合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手术进行对比,保留对侧喉返神经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联合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手术与保留对侧喉返神经入喉之处甲状腺组织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联合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在生存时期、术后生存质量两个方面不具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范围,为临床手术治疗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确诊且进行手术的52例双侧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术式分为次全切除组(24例)和近全/全切除组(28例)。术后通过病理检查观察其合并甲状腺癌的情况,临床观察其是否出现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损伤)情况,并随访患者甲状腺结节和(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复发情况。结果:次全切除组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为4.2%(1/24),近全/全切除组检出率为7.1%(2/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4.2%(1/24)、3.6%(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2%(1/24)、7.1%(2/2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近全/全切除组患者术后无甲状腺结节和(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次全切除组患者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20.8%(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结论:甲状腺近全/全切除术比次全切除术更能减少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血清TSH、甲状腺B超,手术记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术前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不同分布。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179±2.017vs1.259±0.884μIU/mL),P<0.001;在DT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III、IV期较I、II期以及肿瘤直径≥1cm较<1cm的患者术前血清TSH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是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98例应用生物蛋白胶,不放引流物,另一组组88例放置胶管或胶片引流。两组进行引流量、拆线时间等多项指标对比。结果:第Ⅰ组多指标优于或等于第Ⅱ组。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后渗血渗液明显减少,可不放引流物,引流物引起的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血清TSH、甲状腺B超,手术记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术前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不同分布。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179±2.017vsl.259±0.884μIU/mL),P〈0.001;在DT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以及肿瘤直径≥1cm较〈1cm的患者术前血清TSH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是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BCG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0-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甲状腺腺瘤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腺瘤组组织内ABCG2蛋白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BCG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腺瘤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ABCG2蛋白呈高表达;甲状腺腺瘤中ABCG2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BCG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而且其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化疗过程中多药耐药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传统切口和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00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口进行手术治疗;乙组患者200例,采用改良后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的术后一年复发率、手术操作时间对比甲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结节性甲状腺结节实施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BX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夏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2013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癌旁组织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CBX7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 CBX7蛋白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低表达,统计分析显示,CBX7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0.05)。结论 CBX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低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幼猪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失败两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已进行“幼猪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动物模型手术 2 0余例。手术麻醉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 ,术前按常规进行各种准备。 2 0余只幼猪的麻醉中有两例插管全麻失败。现将麻醉过程及插管失败原因、对策及教训分析如下。1 动物准备选择 4 0天龄幼猪 ,体重约为 1 3~ 1 4kg ,术前 2 4小时禁食 ,1 2小时禁水。按公斤体重 1 0mg肌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 ,一次性肌注阿托品 0 5mg ,以减少气管内分泌物 ,仰卧固定动物 ,准备好胸、上腹部皮肤 ,开始麻醉。2 麻醉过程幼猪头部呈后仰状 ,与水平线成负 1 0°交叉。选择直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链接蛋白Ez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关系的研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2000-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甲状腺腺瘤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内Ezrin蛋白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Ezr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腺瘤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生存期分析。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zrin蛋白呈高表达;甲状腺腺瘤中Ezrin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Ezrin蛋白表达强阳性组总生存期均短于表达弱阳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zrin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无菌太湖猪多项生理数据背景资料。方法对4头25 d无菌猪和4头同窝普通级群体,雌雄比3∶1,测定并比较血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和主要脏器发育指标。运用异速生长建模,对主要脏器重量相对体重的异速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 (1)无菌猪与普通级猪的12项血常规和8项血生化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2)无菌猪与普通级猪的平均体重、血清中Ig M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且无菌猪缺少肠系膜淋巴结;(3)无菌猪的心脏、脾和胃与体重呈负异速生长(异速生长指数b1),肠道与体重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78,为正异速生长;而普通级猪的心脏、胃和肠道与体重呈负异速生长(b1),肾与体重的异速生长指数最大,为1.20,呈正异速生长。结论微生物学等级差异影响了猪体重、血液及脏器、免疫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0例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中175例再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再次手术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92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72例,甲状腺癌根治术为11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气管和喉返神经损伤、出血以及缺钙引起的手足抽搦等概率高,与首次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复发12例(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再次手术应谨慎选择术式及术中精细操作。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1)
正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大致可分为四类: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及甲状腺炎症。在甲状腺疾病中约90%为良性病,发病人群中以女性居多,尤其近年来在甲状腺疾病中年轻女性的发病率较高[1]。临床上,甲状腺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2],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毋庸置疑,但术后患者颈部留下至少4cm的永久性愈合手术瘢痕,给注重外表的女性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对瘢痕体质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85年德国的Erich Mühe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非随机性对照研究,比较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美容效果上的不同,探讨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手术,其中46例患者采用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内镜组,40例行传统甲状腺手术为传统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术后大出血、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无显著差异。与传统组比较,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明显降低(P<0.05),功能恢复即术后自行下床洗漱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增加(P<0.05),手术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相对传统甲状腺手术,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同比例肝切除体积对巴马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影响,为建立合适的小型猪大部分肝切除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提供合适的方法。方法分别行75%、85%及95%肝切除,CT检查残留肝并记录存活情况,术前、术后1、3、5 d和术后1、2、3周定期抽血检测肝功能,获取肝组织HE染色,检查肝病理情况。结果75%、85%及95%肝切除小型猪平均存活时间为(19.0±5.6)d,(17.3±5.5)d,(1.3±1.5)d,不同肝切除比例的巴马小型猪病理学评分分别为(5.67±0.52)、(8.17±0.82)、(8.50±0.71)。随着肝切除比例增加,肝功能衰竭发病率升高。85%肝切除可引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水平显著增高。结论85%体积肝切除可造成典型的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C57BL/6和KM小鼠甲状腺通过两种不同术式全切后,验证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造模是否成功,同时比较不同术式造模的成功率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C57BL/6和KM小鼠进行结扎法(术式Ⅰ)和止血法(术式Ⅱ)进行甲状腺全切操作,并记录操作详细过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比术前及术后小鼠的血清TT3、TT4及TSH水平、体重及颈部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验证模型。结果 两种术式均造成两种属模型组小鼠血清TT3、TT4降低(P<0.05),TSH升高(P<0.001)。术式Ⅰ组和术式Ⅱ组小鼠术后28 d内存活率分别为C57BL/6小鼠:40%和60%;KM小鼠:50%和40%。两种属手术组小鼠术后体重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两种属小鼠颈部切取组织为甲状腺组织,且离体后甲状腺后背膜完整。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造成两种属小鼠甲状腺功能减退,但需要熟悉小鼠甲状腺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提高操作熟练度,预防术后低钙及感染从而提高造模后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一)制法从中药铺里买回贯众,何首烏各一斤,分别研成粉末,称贯众、何首烏各2克,拌匀即成肥猪剂。 (二)試驗效果 1.体重增加: 1958年12月22日,开始对一只体重66斤12兩的猪进行催肥試驗。每日喂肥猪剂二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每次喂药4克;混和在饲料中口服)。至28日,經过过秤,該試驗猪已有72斤8兩重了。对照猪在12月22日的体重是54斤12兩。至28日,經过过秤,应对照猪的体重是57斤正。体重增加的情况如右表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