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munex公司将两种蛋白: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为一种分子,命名为PIXY-321,两种蛋白均用于促进遭受到辐射或化学治疗后骨髓损伤患者中的血小板和白血细胞生产.公司相信,新分子将大大有效于单个GM-CSF或IL-3.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给它取了不同的名子,但它好象就是Amgen(Thousand Oaks,CA)和Immunex(Seattle,WA),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和克隆的新生长因子.Amgen称它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在同一本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Immunex称它作肥大细胞生长因子.然而二家公司都已意识到,它们研究的可能是同一基因及其合成蛋白,即一种生长因  相似文献   

3.
美国Immunex公司(华盛顿州Seattle)克隆化白细胞介素(IL)7成功。该物是作用于骨髓细胞、使淋巴球前体细胞增殖的新的细胞激动素(参阅1988年6月6日号BI)。该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长Steven Gillis说:“正在研讨开发抗癌剂和放射线疗法等副作用产生的免疫抑制的治疗药,并已经着手临床试验。”通过JL7的表达,解明现在不  相似文献   

4.
母乳中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可能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使他们免受肠道炎症综合症的折磨。而早产和未经母乳喂养的婴儿则易于患此病。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UTMB)(Galveston,TX)的研究者不仅在生育后不久、哺乳母亲的乳汁中发现了IL-10,而且他们还认为,乳汁中的细胞以某种方式包裹这种细胞因子,因此这种因子能到达婴儿的肠道而不被消化。 UTMB的Roberto Garofalo说,在取自生育后不到80小时的20位新母亲的乳汁样品中,均含有可检测浓度的IL-10。IL-10以灭活细胞的方式缓解炎症,这些细胞诱导IL-10,包括:单核细胞、中性白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近年来的医学难题之一,迫切需要探讨新的治疗手段.以往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是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因子,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因此构建了携带小鼠IL-10(mIL-10)的腺病毒载体,用它来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并通过载体上的绿色荧光蛋白来筛选过表达mIL-10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mIL-10).随后,运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在小鼠体内建立脓毒症模型,并观察BMSC-mIL-10在脓毒症中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和单纯BMSC治疗组相比,BMSC-mIL-10可以明显降低脓毒症老鼠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这包括TNF-α、IL-6、IL-1α和 IL-1β等,同时,BMSC-mIL-10治疗组小鼠的肺部和肾脏炎症反应减轻,体重丢失下降,死亡率明显降低.为进一步探讨BMSC-mIL-10治疗机制,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发现BMSC-mIL-10组上清液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LPS引起的NF-κB的激活.上述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IL-10有望成为脓毒症治疗的潜在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IL-33转基因小鼠研究IL-33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33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及造血干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细胞的数量变化;利用体外成克隆实验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IL-33对于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IL-33转基因小鼠B细胞和T细胞在外周血中都明显降低,粒细胞在外周血和骨髓中都有明显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淋系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髓系祖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数量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处于S-G2-M的细胞增多;体外单克隆实验发现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形成的集落数增加。结论 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更易向髓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人员针对人体失血和免疫功能下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白细胞介素-11(即IL-11)和人白细胞介素-12(即IL-12)。 1 IL-11为人体自然产生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血小板,提高凝血速度,防止伤口出血不止,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低血小板症,还能辅助治疗癌症,主要用于化疗。克隆于载体,通过大肠杆菌充分表达,经分离、纯化和精制,生产出质量很高的医用成药,故疗效很好。 2 IL-12这是目前在细胞素中发现对人体免疫活性细胞诱导和调节最强、范围最广的一种。其研制技术是将IL-12的两种不同来源的基因克隆于昆虫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内表达,经分离纯化成工程蛋白,再制备成医药产品。它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激活T细胞和NK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能抗利什曼原虫、疟原虫、结核杆菌、血吸虫、肿瘤和病毒及其各相应的疾病,故美国基因研究所和惠施-阿耶斯特制药公司将它用于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病,效果很好。秦春圃  相似文献   

8.
Immunex公司(华盛顿西雅图)已备案提供一千五百万份普通股,这些股票按近来的价格将使该公司获纯利三千九百万美元以上.公司将把这些资金用于建设生产设施,补充流动资金,研制药物、临床试验和销售,以及一般的合作目的.去年六月,Immunex公司决定在西雅图郊外购买12英亩的地盘,以建设一个面积达5万平方英尺的工厂,生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产品.今年五月初,估计设施成本为30百万美元,而在Immunex公司作第二季度报告时已上升到三千五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39(interleukin,IL-39)是最近发现的IL-12家族新成员,由IL-23p19和EB病毒诱导基因3两个亚基组成。它主要由脂多糖刺激的B细胞和狼疮小鼠体内活化的GL7~+B细胞产生,IL-23R/gp130为其受体,在狼疮小鼠体内通过激活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STAT3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因此,深入研究IL-39的结构、信号通路以及生物学功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前列,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肿瘤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有近40万新增的胃癌病人,但是其早期诊断率低于20%,胃癌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作为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不仅在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以及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其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9种白细胞介素,分别被命名为IL-1~IL-29,它们各自承担着相应的使命。国内外大量实验及文献表明,IL-1,IL-6,IL-8和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进而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胃癌的治疗状况。本文对IL-1,IL-6,IL-8的来源、分子结构及受体方面进行简要概述,同时阐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及与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成员IL-1F7(IL-1 family 7)最近被命名为IL-37,它共有五种不同的亚型(IL-37a-e)。研究表明,IL-37b(IL-1F7b)可以与IL-18受体的α链结合,但并不影响IL-18的生理功能;IL-37b与IL-18结合蛋白(IL-18BP)结合后,可以增强IL-18BP对IL-18的抑制作用。IL-37b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它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L-17B是IL-17家族中的一员,参与了多种炎性疾病,但其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较少。该研究检测了重症肺炎儿童血清中IL-17B的浓度,发现其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为进一步研究IL-17B与肺部炎症的关系,将IL-17B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结果发现,经IL-17B刺激后, HBEC表达IL-6的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后,通过信号通路抑制剂筛选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进行验证,发现IL-17B是通过活化P38 MAPK、ERK、JAK、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IL-6。最后,再次检测了重症肺炎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其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此外,还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重症肺炎儿童的IL-17B和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肺部炎症感染时, IL-17B能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上调IL-6水平,进而促进免疫应答。研究IL-17B在肺部炎症感染中发挥的免疫效应有助于了解肺部感染免疫的进程,进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mda-7/IL-24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个新基因。由于mda-7/IL-24与人IL-10家族具有相当的同源性,后来HUGO基因命名委员会将之重新命名为IL-24,并将其归类到IL-10家族。近年研究表明,采用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mda-7使其在肿瘤细胞异位表达,引起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尽管mda.7/IL-24肿瘤靶向性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基因作为一个有效的肿瘤治疗基因,能够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诱导各种不同肿瘤细胞凋亡、启动抗肿瘤“旁观者效应”、增强肿瘤细胞对射线敏感性、抑制动物模型体内移植瘤的生长和血管新生以及具有调节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团子IL-1β可以诱导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APP基因的转录.为了研究APP基因启动子区的IL-1β反应元件,用含不同长度APP启动子片段的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发现APP启动子在SH-SY5Y细胞中有较强活性,其中-488到-303区为IL-1β诱导APP转录活性增加所必需,这个区域包括1个AP1结合位点和1个HSE元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条件,为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实验资料。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中脑神经干细胞,在有血清条件下分别予以GDNF,IL-1β及GDNF IL-1β诱导分化,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分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有血清条件下GDNF,IL-1β及两者联合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3.41%,9.23%,1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约3.49%,P≤0.01),GD-NF及联合诱导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更成熟。结论GDNF,IL-1β及两者联合可明显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GDNF较IL-1β更能促进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型成熟。  相似文献   

16.
IL-23和IL-17在结核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对结核病免疫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Th17、IL-23、IL-17在结核免疫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这免疫途径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结核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是心脏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模型中,IL-6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帮助心脏修复。胚胎干细胞是心脏修复中心肌再生的良好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IL-6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及其心肌分化的影响。IL-6处理mESCs两天,用CCK-8法检测mESCs增殖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检测干性和胚层分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用siRNA干扰STAT3磷酸化功能。通过检测搏动拟胚体(embryoid bodies, EBs)比例和qPCR检测心脏前体细胞标记物和心肌细胞离子通道mRNA表达水平来评估mESCs的分化能力。从胚胎干细胞分化第1天(EB0)开始使用IL-6中和抗体阻断内源性IL-6的作用,分别在EB7、EB10和EB15检测心肌细胞分化;在EB15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示踪心肌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的表达。方法:70例腹泻型和40例便秘型IBS患者及30例健康人,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肠黏膜中IL-6及IL-23水平。结果:IL-6及IL-23在腹泻型及便秘型IBS患者回肠末端及升结肠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BS患者回肠及升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IBS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脑脊液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和GO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IL-1、IL-6、TNF-α和ET-1水平,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中IL-1、IL-6、TNF-α、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脑脊液IL-1、IL-6、TNF-α和ET-1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变应性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血清中的IL-27、IL-17以及IL-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中IL-27、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27和IL-17呈负相关关系(r=-0.372,P=0.035),IL-27和IL-10呈正相关关系(r=0.524,P=0.026),而IL-17和IL-10无相关关系(r=0.519,P=0.318)。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IL-27和IL-10呈低表达,而IL-17呈高表达,IL-27可能对IL-17和IL-10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