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食道粘膜表面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凹陷,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大小相差悬殊,深浅不一,排列不紧密。细胞间下陷成小沟,细胞表面粗糙不平,布满短小的微绒毛。在细胞交界处可看到较大的分泌颗粒如图3箭 相似文献
3.
4.
1.描述了食虫虻Neoitamus angusticornis Loew.消化系统及附属构造的解剖与组织学。 2.中肠的分泌形式基本上为局泌性。 3.一对唾腺开口于舌, 另有一对下唇内腺位于下唇内部, 作用不明, 但由其位置及原生质嗜碱性类似某些昆虫唾腺中的粘液腺, 可能在刺螫时有润滑口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5,5(2):49-51
叶酸是一种生长因子,其缺乏会出现机体多系统受损。在消化系统中可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甚至会增加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而且叶酸缺乏与肝细胞受损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密切相关。本文就叶酸的来源、代谢、生理功能、与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关系、实验室检测及其机体需要量的探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鸨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3只大鸨消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鸨食管复层扁平上皮有化不明显,粘液腺十分丰富。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状腺,密集排列在胃壁内。腺胃乳头内有发达的粘液腺,开口于乳头顶部,复管状腺的集合窦则开口于粘液腺底部。肌胃粘膜内密布单管状腺,无粘膜肌。小肠内环肌发达,粘膜下层不明显,十二指肠处绒毛最高,分支最复杂,无十二指肠腺。盲肠前部具发达的绒毛,而中后部不明显,直肠绒毛发达,杯状细胞增多,盲肠与直肠粘膜下层较发达。肝、胰小叶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7.
8.
食物为动物体提供了组织构建的材料 ,同时也提供了活动的能量。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获取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脊椎动物在由水上陆的过程中 ,环境刺激因子大量增加 ,为了适应陆上的复杂环境 ,动物体的运动总量、速度、范围、方式以及新陈代谢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因而对食物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促进了消化系统的进化。消化系统的结构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皆是由胚胎期原肠 ( archenteron)及其突出分化形成。其进化方式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1 由被动取食变为主动取食水生种类如文昌鱼以及圆口类幼体为过滤取食 ,食物颗粒顺水流… 相似文献
9.
10.
11.
<正> 金边土鳖又名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m。属(虫非)蠊目光蠊科。 金边土鳖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是重要的药用昆虫。近年来,许多地区进行了人工饲养,但饲养过程中因饲养不当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为此,我们对此虫的消化道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以了解土鳖消化系统构造的特点,为今后饲养繁殖提供依据。 消化道形态描述以成虫为主,但亦系统观察了各个龄期消化道的形态构造。 消化道形态 金边土鳖消化道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图1)。前肠分布在胸部中央至第二腹节。中、后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源于一团未分化的卵黄细胞,先形成前肠、中肠和后肠,再分化出食道、胃、小肠和直肠等。肝和胰是前肠的衍生物。蝌蚪全长8.0—12.5mm,消化道增长最快。蝌蚪全长尚未达到最大程度,消化道已开始缩短,消化道缩短是胃和直肠体积的增加及部分肠道被自身吸收的结果。变态结束,体长亦随颌及肠、肝、胰缩小而缩短3.0—4.0mm。 相似文献
13.
14.
15.
棉铃虫前肠和后肠上皮向内褶突甚深,肠腔狭小,甚至呈星芒状;中肠上皮排列整齐,肠腔始终很大。幼虫中肠具有围食膜。前肠环肌在外,纵肌在内;中、后肠环肌在内,纵肌在外。中肠上皮细胞有3类: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再生细胞。柱状细胞是最基本的一类,大型,顶膜具有条纹边,电镜下为规则的象栅栏一般的散杆。杯状细胞为幼虫所特有,具有1条开口于肠腔的狭颈及很大的坛状中空部分,狭颈内及顶虞都具有微绒毛。再生细胞小型,或单个散生,或聚生。中肠的分泌形式为局部分泌。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腺细胞内充满粘原颗粒。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腺二种腺体;单管腺由颈粘液细胞、长柱状细胞和内充泌细胞组成。肌胃内有肌胃腺,无粘膜肌层。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且分支明显;无中央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