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4—6月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46'8.07″E,27°50'56.77″N,海拔539 m)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11'47.2″E,26°22'42.24″N,海拔1 687 m)采集到2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武陵掌突蟾Leptobrachella wuling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构建的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的标本与武陵掌突蟾聚为一支。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武陵掌突蟾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1.6%,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综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掌突蟾属的武陵掌突蟾,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张宇婧于2017年8月拍摄."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51°14'40″—52°25'00″N,122°39'30″—124°21'00″E),被称为"森林腹地,兴安之巅",海拔500~1000 m,四面环山,年平均气温-4.3℃,年均降水量497.7 mm,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素有中国偃松之乡、红毛柳之乡、黑木耳之乡的美誉.黑龙江呼中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18,(3):756-756
正封面照片为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陈广磊同学拍摄于玉龙雪山蓝月谷.玉龙雪山(100°4'2″—100°16'30″E、27°3'2″—27°18'57″N)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面积455 km~2.玉龙雪山属南温带型高原季风气候区,由于河谷至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淡水涡虫类单肠目Rhabdocoela达氏科Dalyelliidae小达氏涡虫属Microdalyellia一新种,广东小达氏涡虫Microdelyellia guangdongensis Wang et Rong,sp.nov.,模式标本由卢彦宏于2013年6月9日采自广东省深圳市石岩水库(22°40'58″N,113°53'42″E);杰氏涡虫属Gieysztoria一新种,七星岩杰氏涡虫Gieysztoria qixingyanensis Wang et Rong,sp.nov.,模式标本由刘旭坤于2014年8月6日采自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23°04'32″N,112°28'46″E)。对2个涡虫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分别与小达氏涡虫属和杰氏涡虫属近似物种进行了比较。所有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分布与植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群落组成以及植物学特性,为晋产野葛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山西境内12个产地野葛的植物学性状及生长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晋南的中条山区域和晋北的太行山区域。从水平分布看,山西野葛主要分布于34°47'04.77″~39°31'05.23″N,110°30'17.80″~114°33'18.24″E;垂直分布介于730~1240 m之间,以海拔730~950 m最为常见。山西野葛生长的区域年均降水量介于400~800 mm之间,年均温度为6.8~14℃。山西野葛的群落组成较为单一,大部分伴随其生长的是较矮的灌木丛,少部分伴随有杨树、刺槐等。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可将山西野葛大致分为疏林灌木型、河道草地型和砂质土壤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6月21日,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江桥闸北桥头(33°04'90.13″N,107°06'74.23″E,海拔500 m)发现并拍摄到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发现时仅1只个体,但在该地活动时间超过1周。2015年9月17日,在汉中市汉台区天爷庙巷(33°07'57.22″N,107°01'52.33″E,海拔500 m)发现并拍摄到1只乌鹃Surniculus dicruroides。两者均为鹃形目Cuculiformes鸟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22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铁龙洞(33°43'38.8″N,107°26'37.9″E,海拔1 250 m)获得2号蝙蝠标本,雄性,体型较大,前臂长约58 mm,后足长几与胫长相当,约20 mm,经鉴定为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该蝙蝠标本的特征和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报道,并对其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1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期间,在2个调查点均观察到1种颜色暗淡的小体型画眉科Timaliidae鸟类,拍录其生活环境和鸣音,并拍摄到清晰照片。其中,位于赤眉镇母猪凹村附近(111°48'59.69″E,33°15'51.45″N,277 m)的调查点发现10余只,时间为10∶00左右;位于赤眉镇鱼贯口村附近(111°50'57.26″E,33°15'38.67″N,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2日,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进行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期间,于达拉呼布镇东北7 km(101°11'51″E,42°06'38″N,海拔917 m)的农田发现约100只欧鸽Columba oenas正在休息;12月3日距此处北3 km左右的引水渠(101°11'23.96″E,42°06'47.50″N,海拔921 m)发现约150只欧鸽,多数个体在取食、饮水,少数在飞翔。2017年3月21日—5月30日,笔者在达来呼布镇多处(101°0'55.17″E,42°04'18.05″N;101°10'27.28″E,41°59'3.29″N;101°09'54.72″E,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8月6日~11日,作者在辽宁省凌源市进行野外调查,于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田地边缘的山麓(40°48'02.3″N,118°54'11.4″E~40°48'09.5″N,118°54'11.6″E,海拔约693 m)采集到蜥蜴标本3号,另于居民住宅附近低矮丘陵顶部(40°48'02.5″N,118°54'02.9″E,海拔811 m)采集到蜥蜴标本1号。经鉴定为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山地麻蜥E.brenchleyi,为辽宁省蜥蜴新纪录。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标本室,编号为SYNU13090016~SYNU13090019。  相似文献   

11.
正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45'–36°01'N,108°30'–108°41'E)位于陕西和甘肃两省交界的子午岭陕西境内,占地面积406.21 km~2,海拔1,100–1,687 m,地带性植被类型属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区内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干旱。年均降水量588.7 mm,且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9.2℃,气温年较差25.9℃(刘淑明,  相似文献   

12.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袁兴中教授于2018年11月18日拍摄于三峡库区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31°08′60″ N,108°33′50″ E)。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5 ℃,年降水量1385 mm。该区属盆东平行岭谷中低山丘陵区,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形成"四山三丘三分坝"的地貌特征。区内紫色土、冲积土广布。澎溪河干流为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普里河、白夹溪分别于右岸和左岸汇入澎溪河。由于三峡水库"蓄清排浑  相似文献   

13.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和稻城县境内,东经99°33′00″~100°31′48″, 北纬29°06′36″~30°06′00″,保护区总面积459 161 hm2,区内海拔3 160~6 204 m.主要以山原和丘状高原地形为主.属寒温带,海拔高,属高原气候,年均气温3.0 ℃,年均降水量600~750 mm,雨季为6~8月.全年日照时数为2 637.7 h.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和热量下降,降水量增加.在四川植被区划中属川西山原植被地区、沙鲁里山北部植被小区.保护区植被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阴那山位于广东东北部,居东经116°22′41″—116°25′13″,北纬24°23′34″—24°24′50″。该地区于198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群峰高耸,五指穿云,最高峰海拔1297.2米,属南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在阴那山脚下灵光寺门前有两株阴那古柏,它是粤东的珍奇树木,为古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掌裂兰(Dactylorhiza hatagirea)的气候、地理、土壤和群落等生境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掌裂兰喜湿润的高寒草甸土壤,在青藏高原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北部、东南部、南部和四川省西部,西藏东南部的湿生草甸或沼泽化草甸、嵩草草甸、滩地(台地)、河滩岸上,覆盖区域范围为94°15'49″—102°46'27″E、29°14'15″—36°59'7″N,海拔在2 960~4 150 m之间。(2)掌裂兰分布区的气候特点为累年年均风速为2.1 m·s~(-1)、累年年均气温为3.5℃、累年年均降水量在339.4~680.2 m之间、累年年均相对湿度为58%。(3)掌裂兰群落与共生植物种类多样,不同区域共生植物种类不同。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种,隶属于22科45属。群落1中优势种为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和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群落2中优势种为马蔺(Iris lactea),其次为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等喜阳耐阴的植物种;群落3中优势种为问荆(Equisetum arvense)及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var. tubiformis)。(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影响掌裂兰濒危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及降雨量和湿度,其载荷系数均在0.9以上,其次为风速、温度、pH值,载荷系数在0.8以上。实地调研发现,青藏高原掌裂兰分布区生境脆弱,遗传多样性低,风媒传播效率低,种子萌发率低,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弱,分布区狭窄等因素是导致该植物稀少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对掌裂兰典型适生生境建立保护区,加强个体繁育和野生抚育研究,增加个体数量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4月12—16日,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马保护站林区(105°24'37″E,33°08'33″N,海拔1 764 m)多次观测到1种鸟,该鸟顶冠纹灰色,金黄色眼眶,眼眶后侧有细断缝;无翼带;外侧尾羽下部白色,常能看到枕部起角,喜在居民点附近的低矮灌丛活动。经查阅相关文献(郑光美,1976;郑作新,1978;王香亭,1991;陈服官等,1998;约翰·马敬能等,2000),并通过有关专家的  相似文献   

17.
<正>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南倾斜的前缘缓冲地带,位于广西的西南部,跨龙州、宁明两县,地理坐标为106°42′28″–107°4′54″E,22°13′56″–22°33′9″N之间,由陇呼、弄岗及陇山3个片区组成,总面积约101 km2。弄岗保护区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貌,是我国热带北缘岩溶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350 mm,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1993),海拔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笔者在位于广东省信宜市的云开山自然保护区东坑附近山间溪流采得4号蛙类标本(22°15'08″N,111°11'00″E,933 m),经鉴定为小湍蛙Amolops torrentis,为广东省两栖动物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川南短腿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24~31日,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资源调查时,在江口县黑湾河龙泉寺(27°51'06″N,108°41'06″E,海拔559 m)采集到1只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该标本为雌性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贵阳学院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与应用生态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岗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它以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山地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保护区位于广西龙州县中北部和宁明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46′28″~107°04′19″,北纬22°13′56″~22°33′19″。它由三块大小不等的地块自西北-东南向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