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栽培历史与长江流域油茶遗传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油料作物。普通油茶作为油料作物的栽培历史, 现存确切记载不到1,000年, 长江流域可能是最早栽培油茶的地区之一。普通油茶的野生近缘种是油茶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普通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油茶组(Sect. Oleifera), 其野生近缘种应包括山茶属油茶组和短柱茶组(Sect. Paracamellia)的物种, 但油茶组和短柱茶组的划分仍有争议, 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仍不清楚。油茶组和短柱茶组是山茶属中多倍体出现频率最高的类群, 而且存在突出的种内多倍性现象, 人工选择和种间杂交可能在其中起到促进作用。长江流域是普通油茶的主产区, 也是最主要的野生普通油茶分布区, 拥有丰富的野生普通油茶遗传资源。本研究统计了山茶属油茶组和短柱茶组物种的分布地, 并与野生普通油茶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苗岭及附近地区是油茶组和短柱茶组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 同时也是野生普通油茶潜在的高适生区, 可能是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潜在的种间杂交带。物种多样性从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可能反映了从南向北的扩散方向。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间的潜在杂交带可能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为选择育种提供了天然的育种场, 应对这些地区优先开展研究和保护, 挖掘与利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油料作物, 野生油茶是油茶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本研究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http://www.cvh.org.cn/)获得可靠的野生油茶分布点数据, 结合气象和土壤数据, 分别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模型构建了野生油茶的生态位模型, 预测了野生油茶的潜在分布区, 并分析了影响野生油茶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根据生态位模型预测的分布概率值, 对野生油茶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适生等级, 并与主要油茶产地的实际分布数据进行比较, 以验证适生等级划分的可靠性。结果表明, 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能较好地反映油茶的分布情况。GARP模型预测的潜在分布区更广, 而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精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显示, 野生油茶的潜在分布区大部分位于中国, 但在中南半岛也有部分分布。MaxEnt模型预测的野生油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基本吻合, 高适生区主要可以分为3大区域: (1)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及附近的群山区域; (2)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及附近的群山区域; (3)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及附近的群山区域。MaxEnt模型分析显示, 影响野生油茶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干季降水量与最暖季降水量。油茶生长面积较大的地区绝大部分都位于MaxEnt模型预测的中、高适生区, 说明适生等级的划分较可靠。实地考察显示, 生态位模型的预测结果对于寻找野生油茶资源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 本研究也充分显示, 利用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植物分布数据, 结合相应的环境数据构建生态位模型, 有助于了解作物野生近缘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3.
对7个不同地点的野生檵木、野生红花檵木、栽培红花檵木花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浏阳大围山野生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与其它地区的野生檵木有较大差异,4数性花和5~6数性花各占50%;红花檵木野生和栽培类型均以5数性花数量居多,不同于文献记载的檵木属植物4数性花的分类属征(每朵花花瓣、雄蕊、退化雄蕊及萼片均为4数).利用花的结构遗传变异探讨了红花檵木的起源和品种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田间试验,研究ABT1#生根粉不同的浓度、处理时间对浙江红花油茶嫩枝不同部位扦插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生根粉处理可显著提高浙江红花油茶嫩枝插穗成活率,是影响扦插成活的关键因素。筛选出成活率最高的组合是A2B2C1,即:100 mg/L ABT1#生根粉处理浙江红花油茶嫩枝穗条梢段2 h。浙江红花油茶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油茶物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生产上依花色不同,分白花、红花和黄花油茶3类。其中白花油茶种类最多,已知有46种,供作油料比较好的有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小叶油茶(C.me-  相似文献   

6.
红花油茶     
一、红花油茶的形态油茶在我国分布的区域至为广泛,用途颇多,早为国人所熟悉;但在广东省的广宁等县内,有一种与油茶同属的油料树种,名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为多年生乔木,每当花期,开花遍树,艳红可爱;秋日结果纍纍,果实较一般茶果遥大,含油量很高,且带芳香气息。百数十年来,均为西江流域广大人民所热爱。红花油茶又称广宁油茶、大果茶,属山茶科。除花之外全部光滑,高8—32米,树干径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其中虫媒是主要形式,所以利用野生传粉性昆虫来提高油茶授粉效率,解除花粉限制,是解决我国油茶产业"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关于油茶传粉昆虫的研究比较匮乏,仅限于传粉昆虫的种类调查和部分野生蜜蜂传粉生物学和营巢生物学特性研究,不能满足油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粉昆虫研究发展趋势,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研究内容:油茶访花昆虫种类的调查和鉴定;主要传粉昆虫传粉生物学研究;优势传粉昆虫的筛选;野生传粉蜜蜂与油茶授粉间的关系;利用传粉昆虫与油茶的协同进化进行油茶品种选育。以期为油茶传粉昆虫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种油茶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高州油茶C. drupifera和红花油茶C. semiserrata 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模拟低温胁迫,分别对其进行6 ℃低温处理,持续0、24、48、72 h以及恢复常温25 ℃后处理24 h,测定各处理幼苗的生理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3种油茶幼苗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种油茶的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随胁迫时间延长显著上升。在低温处理72 h时,高州油茶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下降了64.67%和上升了705.67%;而普通油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仅下降34.35 %和上升443.10%,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3种油茶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普通油茶>红花油茶>高州油茶。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目前我国主栽油茶品种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攸县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等.RFLP、SSR、RAPD、SCAR、ISSR、ARLP和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茶种质资源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望为有效地鉴定油茶良种的真实性提供重要技术手段.油茶EST(expressedsequence tags)文库的构建,将有助于油茶功能基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红花荷属的野生种质资源状况及其观赏价值,笔者对我国红花荷属(Rhodoleia Champ. ex Hook. f.) 6种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采集种质资源并开展了栽培试验,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野生资源的园林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红花荷、窄瓣红花荷和小花红花荷的综合价值高(Ⅰ级,分值>2.0);小脉红花荷的综合价值中等(Ⅱ级,分值1.5~2.0);绒毛红花荷和大果红花荷综合价值低(Ⅲ级,分值<1.5)。红花荷、窄瓣红花荷和小花红花荷作为优良的乡土木本花卉,在园林观赏性、栽培适应性、开发新颖性上的应用潜力非常高,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 山茶属植物将近二百种,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近90%以上的种集中在我国的南部。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o Hu)又名浙江红花油茶,属于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的山茶组(Sect.Camellia),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和福建北部海拔600—1400米的山地。这种植物具有硕大而美丽的红花,为庭园观赏佳品;其种子含油量较高,可供食用。目前已有不少  相似文献   

1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现已大面积栽培,但油茶害虫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浙江省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其多样性及种群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共有103种,隶属于6目33科81属;2012—2013年,共诱集各类油茶害虫41521头,以食叶害虫为主;油茶害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油茶生育期和茶果采摘的影响;5—9月为油茶害虫活动高峰期,4月和10月是过渡期,油茶害虫与天敌均由越冬转入活动或由活动转入越冬;黑光灯对油茶害虫天敌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共诱集天敌昆虫21种983头。本研究结果为油茶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野生观赏花卉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野外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对滇西北地区野生花卉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野生花卉有83科324属2206种。其中草本花卉1,163种,木本花卉。743种,滇西北特有野生花卉751种,珍稀濒危花卉35种。本文对滇西北地区野生花卉植物的种类、分布、观赏类型、花色、花期、受威胁状况以及特有现象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发现滇西北地区花卉植物的丰富度依次为丽江、中甸、贡山、德钦、维西、鹤庆、福贡、洱源、大理、兰坪。从垂直分布上看,海拔2400~3000m以及海拔3500m以上的地段花卉植物较为丰富,且特有和珍稀濒危野生花卉植物也较多地集中在这两个地段。按花色紫蓝、橙黄、红、白四大类型分类,则以紫蓝花种类最为丰富(约400种)、橙黄花次之(约230种)、红花较少(约170种)、白花最少(约140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油茶的自交亲和状况,以山茶属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 Hu)、多齿红山茶(C.polyodonta How)、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为试验材料,采用自交异交控制授粉,结合田间座果率动态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授粉处理后的结实性及果实的性状特征,并计算自交亲和指数。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自交亲和指数有差异,自交亲和指数高低依次为:攸县油茶(0.288 8)多齿红花油茶(0.251 1)浙江红花油茶(0.122 2)南山茶(0)。4个物种自交亲和指数均小于1,因而,认为4个物种均为自交不亲和植物。4种授粉方式后的结实率及结籽数呈现异株异花自由授粉同株异花自交自花自交的趋势。在蒴果性状上,自交处理所得果实的性状指标均低于异交处理水平。油茶自交授粉后,落果迅速,异株异交授粉处理在各个时期座果率均高于自交处理的水平。4种油茶具有普遍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是4个物种落花落果,结实低,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茶氨酸是茶树叶片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药理功能,但迄今仅在蘑菇、蕈和一些山茶科(属)植物中检测到茶氨酸。茶氨酸因有一种独特的风味特色"umami鲜爽味"而被人类营养学广泛研究,并发现合成茶氨酸的植物不仅在植物分类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植物资源的有效发掘有巨大经济价值;同时还可以间接去研究茶树中茶氨酸的代谢机理以及茶氨酸合成酶的分离纯化和TS基因的克隆表达。该文运用HPLC、LC-TOF/MS对大别山地区野生幼年与成年油茶根、叶中茶氨酸进行检测,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油茶中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TS)基因进行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幼年的油茶根中检测到茶氨酸,含量为0.08mg·g-1(鲜重),而在幼年的油茶叶片和成年油茶根、叶中均未检测到茶氨酸;在幼年油茶根中克隆出一条长为1 071bp油茶TS基因开放阅读框,其基因序列与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AB117934)基因和TS(DD410896)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8%,氨基酸序列与茶树中GS(AB117934)和TS(DD410896)的相似性高达99%。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编码的TS蛋白具有20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与跨膜结构,含有卷曲螺旋结构的亲水性细胞质蛋白。该研究将为油茶新经济价值的发掘,为茶氨酸在油茶中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茶氨酸在茶树中代谢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6种阔叶幼苗叶片形态特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杜英、米老排、樟树、海南红豆、红花油茶和红锥6种幼苗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和叶片的比叶重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苗各月份的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相关系数把6种幼苗分为:a),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随季节变化型,包括山杜英、红花油茶、海南红豆、红锥;b),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稳定型,有樟树和米老排。6种幼苗叶片的比叶重随幼苗种类和季节而变化,新叶的比叶重上半年比下半年变化大,老叶全年变化较小,上半年新叶的比叶重比老叶低,下半年两者相近。红花油茶新叶和老叶的平均比叶重明显大于其余5种幼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茶/油茶嫁接苗叶片在形态和代谢产物上的变化,以茶‘舒茶早’品种(Camellia sinensis‘Shuchazao’)为接穗,大别山野生油茶(C.oleifera)为砧木进行根颈嫁接,对嫁接体、茶树和油茶的叶片形态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油茶嫁接体叶片在形态上更接近于茶,而嫁接体叶片形态学指标却受到了油茶的影响。嫁接体叶片中的氨基酸、嘌呤碱和多酚含量比油茶叶片高,其中茶氨酸含量比油茶显著提高。嫁接体叶片中含有酚酸,而在油茶中未被检出。嫁接体叶片中咖啡碱含量比茶树叶片显著下降。这对茶、油茶的栽培,茶树次级代谢及次级代谢物的转运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油茶炭疽病菌能够侵染油茶叶片、花及果实,造成严重落叶、落果,该病害是我国油茶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采集于湖南、江西及海南的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多基因序列分析,同时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不同品种油茶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5株病原菌为山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这是国内首次在油茶上发现该病原菌。经C.camelliae对不同油茶品种致病性测定,发现C.camelliae对湘林1号、湘林69号、湘林89号、赣无1、赣无16、广西红花、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23号、长林53号、长林148号、长林190号等品种的叶片致病,但是在不同品种叶片上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藏药红花绿绒蒿的资源现状,促进红花绿绒蒿的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及野外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花绿绒蒿野生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红花绿绒蒿生长环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集中分布于海拔3500~4000 m的山坡草地及高山灌丛,种群规模较小,多呈点状分布.利用3S技术估算野生资源蕴藏量仅有10...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适宜种植多种油籽植物。但是目前它的油籽产量不能满足需求,导致食用及工业用油短缺。因此有必要利用本地产的小油籽来满足市场需要。红花是一种油籽,多年来生长在中部安纳托利亚的半干旱条件下。当地人种植它主要是利用它的油、花等。红花油是一种高质量的食用油,从它的花中可提取天然染料。目前,在国家农林部的支持下正在安纳托利亚和索拉斯地区大量种植红花。在索拉斯地区,向日葵是一种主要油籽植物,而红花的产量几乎已接近向日葵。本文着重研究当地所产的红花种子及油的特性,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