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裸蒴属的核型及三白草科四属间系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三白草科裸蒴属中华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 Decne)和白苞裸蒴(G. involucrata Pei)的染色体数目。两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18,染色体基数为x=9。三白草科原始祖先的染色体基数假定为x=11,裸蒴属可能是经非整倍减少演变而来。裸蒴属间期核型属球状或棒状前染色体型。本文根据三白草科染色体研究的结果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结合其他分枝学科的研究资料,对科下四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了初步假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裸蒴属 Gymnotheca Decne. 营养器官的解剖和观察,发现该属和三白草属Saururus L.、蕺草属 Houttuynia Thunb. 有明显的区别,而同胡椒科Piperaceae 的齐头绒属 Zippelia Bi.则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该属和齐头绒属同为三白草科和胡椒科的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3.
数值分类在中国三白草科属间关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相关系数和距离系数计算的方法,对中国三白草科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属间亲缘关系问题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三白草属Saururus L.和蕺草属Houttuynia Thunb.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这两个属与裸蒴属Gymnotheca Decne.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相似文献   

4.
三白草科的比较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裸蒴(GymnothecachinensisDecne)胚胎的发育,同时对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l)和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胚胎也进行了观察,并对三白草科(Saururaceae)各属间的胚胎学特征进行比较,以探讨三白草科的内的系统关系。裸蒴具腺质绒毡层。小孢子同时型,极少数小孢子弱细胞的减数分裂II不进行,形成有壁  相似文献   

5.
基于5.8SrDNA序列论三白草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白草科(Saururaceae)是古草本的一个核心类群,它的研究对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三白草科及其外类群齐头绒(Zippelia begoniaefolia Blume)的5.85rDNA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一致的结论:Anemopsis最早从三白草科中分离出来,Saururus chinensis和S.cernuus是一对姐群,由于5.85rDNA序列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相对比较少,Gymnotheca chinensis-G.involucrata-Houttuynia-Saururus之间难以通过5.8SrDNA序列的比较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云南省被子植物的8个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分别为三白草科的白苞裸蒴(Gymnotheca involucrata C.Pei)、金虎尾科的花江盾翅藤(Aspidopterys esquirolii H.Lév.)、豆科的柱序杭子梢(Campylotropis teretiracemosa P.C.Li&C.J.Chen)、石竹科的四川卷耳(Cerastium szechuense F.N.Williams)、报春花科的齿萼报春[Primula odontocalyx(Franch.)Pax],苦苣苔科的白花大苞苣苔[Anna ophiorrhizoides(Hemsl.)B.L.Burtt&R.A.Davidson]、唇形科的石荠苎[Mosla scabra(Thunb.)C.Y.Wu&H.W.Li]和菊科的华漏芦[Rhaponticum chinense(S.Moore)L.Martins&Hidalgo];凭证标本保存于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YUKU)。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粒体matR基因序列初步探讨三白草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三白草科3个种及其外类群齐头绒(Zippelia begoniaefolia Bl.)的matR基因序列。研究材料包括三白草科现丰孤所有6个种和两个选定外类群,分析软件是PAUP 4.0b 4a。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距离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析,都得到一个同样的系统发育树,只是支持率有所不同。结果显示三白草科是一个单系,Anemopsis是Houttuynia的姐妹群,并且,它们构成三白草科的第一个分支,是Gymnotheca-Saururus支的姐妹群。Gymnotheca和Saururus的姐妹群关系也被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恒   《广西植物》1986,(3):187-192
经过历史考证,作者确认: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蚤休为重楼属的Paris polyphyllaSmith var. chinensis (Fr.)Hara;首载于《滇南本草》中的重楼为重楼属的Paris polyphyllaSmith var. yunnanensis (Fr.) Hand. -Mazz.;《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王孙则是三白草科的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  相似文献   

9.
裸帽藓属(Groutiella)隶属于木灵藓科的蓑藓亚科.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地区.裸帽藓属的显著特征为叶基部有分化边缘;蒴帽仅覆盖孢蒴的1/3,平滑无毛.该属植物与蓑藓属(Macromitrium)和卷叶藓属(Ulota)植物形态上十分相似.自1950年建属以来,对于它的分类学研究很少,且主要集中在地区性研究和形态学研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裸帽藓属的概念还存在问题,某些种类存在一定的混淆,因此,该属亟需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分类学修订.  相似文献   

10.
本项工作采用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Thunb.)Makino等6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和茎制成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进行解剖观察,并用检索性状比较解剖特征,进一步概括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的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裸帽藓属(Groutiella)隶属于木灵藓科的蓑藓亚科。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地区。裸帽藓属的显著特征为叶基部有分化边缘;蒴帽仅覆盖孢蒴的1/3,平滑无毛。该属植物与蓑藓属(Macromitrium)和卷叶藓属(Ulota)植物形态上十分相似。自1950年建属以来,对于它的分类学研究很少,且主要集中在地区性研究和形态学研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裸帽藓属的概念还存在问题,某些种类存在一定的混淆,因此,该属亟需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分类学修订。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采用齐头绒Zippelia begoniaelia Blume,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Forst.f.)Hook.et Arn.和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等10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和茎制成一套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进行比较解剖的观察,并用检索性状比较其属间解剖特征,从而,进一步总结椒胡科的解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中国内蒙古发现了乌兰坝紫萼藓(Grimmia ulaandamana J. Mu?oz, C. Feng, X.L. Bai&J. Kou)的可育植株,介绍了乌兰坝紫萼藓成熟孢子体、雌株和雄株的特征。孢子体的孢蒴长于蒴柄,蒴柄弯曲,蒴壶表面具纵褶,蒴壁中部表皮细胞厚壁,环带细胞方形或短长方形,蒴盖有喙;蒴齿具疣并在上部分叉,蒴齿在基部分开,蒴齿基部低于蒴壶口,蒴壁表皮细胞和蒴齿之间存在一层小型细胞,蒴齿骨小梁在基部1/3处强烈凸出;蒴帽基部完整。最内侧雌苞叶较茎叶大。乌兰坝紫萼藓具有重要的形态特征变异,可育植株与相似种直叶紫萼藓(G. elatior)易于区分。对乌兰坝紫萼藓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并配显微图,探讨了孢子体对确定其系统发育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鉴定,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2科98属191种(包括2亚种和3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2科27属46种1亚种,藓类植物30科71属140种1亚种3变种.报道江西新记录科3科: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南溪苔科(Makinoaceae)和带叶苔科(Pallaviciniaceae);江西新记录属5属:裸蒴苔属(Haplomitrium)、南溪苔属(Makinoa)、带叶苔属(Pallavicinia)、黄角苔属(Phaeoceros)和细指苔属(Kurzia),以及24种苔类植物为江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乔木层次优势种、灌木层优势种和草本层优势种将分布在广西的黧蒴锥(Castanopsis.fissa Rehd.et Wils.]林分为5个群丛,且各群丛的优势种均为黧蒴锥。对5个群丛的地理分布、生境特点、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也进行了分析。这5个群丛分别为:黧蒴锥-鼠刺-杜茎山-狗脊+金狗群丛(C.fissa-ltea chinensis—Maesa japonica—Woodwardia japonica+Cibotium barometz Assoc.)、黧蒴锥-鸭脚木-罗伞树+东方乌毛蕨群丛(C.fissa—Schefflera octophylla—Ardisia quinquegona+Blechnum orientale Assoc.)、黧蒴锥-鸭脚木-九节木+东方乌毛蕨群丛(C.fissa—Schefflera octophylla—Psychotria rubra+Blechnum orientale Assoc.)、黧蒴锥-基脉润楠-野锦香-金狗+东方乌毛蕨群丛(C.fissa—Machilus decursinervis—Blastus cochinchinens-Cibotium barometz+Blechnum orientale Assoc.)和黧蒴锥-茶杆竹+淡竹叶群丛(C.fissa-Pseudosasa amabilis+Lophatherum gracile Assoc.)。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新疆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Hedw.)18种植物孢蒴上的气孔、茎和叶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木灵藓属植物茎横切结构形状稳定,由表皮和皮层组成,无中轴细胞分化;除半裸木灵藓(Orthotrichum hallii Sull.et Lesq.)外,其它种叶上部均为单层细胞;叶中部边缘外卷,叶细胞具有高度不同的分叉疣或单疣。在确定气孔显、隐型的基础上,茎和叶横切面的颜色、茎表皮和皮层细胞组成及细胞壁加厚程度、叶细胞疣的高度、叶中肋横切面的形状、中肋的宽度、细胞组成以及芽孢形态等特征可作为该属种间分类的依据。还根据18种木灵藓属植物孢蒴上的气孔显、隐型,及茎、叶的比较解剖学特征,编制了新疆木灵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BNU)等国内多个标本馆保存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Pohlia Hedw.section Cacodon Lindb.ex Broth.)及其近缘类群植物标本共计130余号进行了分类学分析鉴定,并对所确定的中国产直蒴组物种的芽胞大小、形状及叶原基数量和长度等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的分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鉴定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共有8种——夭命丝瓜藓[Pohlia annotina(Hedw.)Lindb.]、糙枝丝瓜藓[P.camptotrachela(Ren.Card.)Broth.]、林地丝瓜藓[P.drummondii(Müll.Hal.)Andr.]、疣齿丝瓜藓[P.flexuosa Harv.]、纤毛丝瓜藓[P.hisae T.J.Kop.et J.X.Luo]、异芽丝瓜藓[P.leucostoma(BoschSande Lac.)M.Fleisch.]、念珠丝瓜藓[P.lutescens(Limpr.)H.Lindb.]和卵蒴丝瓜藓[P.proligera(Kindb.ex Breidl.)Lindb.ex Arnell]。(2)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是在假根或叶腋处生有芽胞,而且芽胞形状以及叶原基形状和数量在直蒴组中存在差异,如念珠丝瓜藓具有假根生芽胞,而疣齿丝瓜藓具有两型芽胞。(3)对所鉴定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8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及其与相近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绘制了形态特征墨线图。  相似文献   

18.
高谦  李微  吴玉环 《植物研究》2008,28(3):267-268
绒苔属(Trichocolea Dumort.)的成熟雌苞,经解剖实验证实为颈卵器分化发育的蒴帽(Calyptra)。  相似文献   

19.
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白蜡虫[Ericerus pela(Chavannes)]7种寄主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的叶脉、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解剖结构及数量性状特征在属、种间存在显著差异。7种寄主植物中,华南小蜡(Ligustrum calleryanum Decne.)和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表皮被毛,华南小蜡表皮毛浓密,白蜡树表皮毛稀疏,其它寄主植物表皮无毛;女贞树(Ligustrum lucidum Ait.)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的厚度最厚、维管束直径最大,其它寄主植物相对较小。因此,叶片表面光滑、叶脉发达、叶片肥厚是白蜡虫优良寄主植物的重要解剖学特征。7种寄主植物中脉和侧脉发达,近轴面凹陷,远轴面突起,肉脉包埋在叶肉中,推测叶脉突起和凹槽可能是白蜡虫固定位点选择的关键线索。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青梅木材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勇 《植物研究》2004,24(2):162-166
解剖了人工林青梅木材.用切片、显微摄影的方法,通过观测,得到如下结果:⑴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薄壁组织的比例相近,但木纤维最多.⑵管孔数目随生长轮数的增加而减少,而导管切向直径却增加.⑶树木的实际生长年龄比生长轮数少得多.⑷木材解剖特征的演化不均一.同时,对木材性质与构造的关系、解剖特征的系统发育、木材生长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