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干腐病研究:Ⅱ.症状及病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板栗干腐病症状及病原的研究结果表明:1.板栗干腐病主要发生于种仁上,其病斑大小、质地不一。按色泽可分为褐、黑、白、灰、黄五类。果实其它部位也偶有症状产生;2.此病为多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主要的致病菌有Phoma、Phomopsis、Dothiorella、Gloeosporium和Cytospora等属真菌,另有十余种弱寄生及腐生菌有时也混合发生。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贮藏期干腐病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干腐病是其在贮藏期发生的一种严重腐烂病害,该病害通过镰刀菌孢子扩散、侵染马铃薯贮藏期的块茎,致使薯肉变色并缩裂成干腐状。严重时发展成为湿腐病感染临近薯块,从而导致整个储窖腐烂,大大降低的马玲薯的食用性和商品性。因此,为了科学、安全、高效的预防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及蔓延,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对马铃薯干腐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板栗干腐病诱病因素的研究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板栗干腐病发生的诱因,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原理。研究结果表明,栗仁水分的丧失是干腐病发生的主要诱病因素。当栗仁含水量丧失5%时,病害开始发生;丧失30%时,病害发展至高峰;再继续失水则病情开始下降。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以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及时收拾、快速运输、防止泡水和低温保藏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板栗干腐病研究:Ⅰ.树体及果实中真菌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地调查了我国不同产栗区及栗不同生长期中,树体及栗果实的自然带菌情况,分析了板栗各生长期真菌区系的变化及其与栗干腐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初步证明,栗树整个生长期中都带菌,只是不同生长期和部位所带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所不同。例如,栗树枝条、芽、栗棚和成熟栗子的带菌情况不是不同的,也即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微生物的区系组成有较大差异。其中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有Phoma sp.、Dothiorella sp.、Sphaeropsis sp.、Gloeosporium sp.、Cytospora sp.、Alternaria sp.、Rhizoctonia sp.、Comeothyrium sp.、Phomopsis sp.、Fusarium sp.等。真菌种类最多的时期是花期和栗实贮藏期。调查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真菌区系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致病和弱致病菌所占比例高低顺序为:西南>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燕山地区。分布较广的致病菌有Phoma sp.、Dothiorella sp.、Gloeosporium sp.、Rhizoctonia sp.、Alternaria sp.等。从分析栗树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干腐病发病的关系中看出,某一地区干腐病的轻重,与该地区的常见致病菌的分布与数量比例有关。致病菌数量及种类多,则干腐病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明,花期防治以及及时采收、低温贮藏和快速运输等保水措施是控制板栗干腐病的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果实软腐病是猕猴桃贮藏期间最严重的真菌病害,猕猴桃间座壳Diaporthe actinidiae是该病检出率最高且致病力最强的病原菌.该病菌从花前期开始侵染,至果实贮藏期才表现症状,侵染至发病周期较长,可借助荧光标记对其侵染过程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技术,运用携带GFP及潮霉素抗性基因的双元载体p...  相似文献   

7.
土壤肥力对板栗枝干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土壤肥力与板栗枝干病害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物理因素中,土壤类型以粘土、石砾土的栗园发病较重,壤土、沙壤土、黄棕壤的栗园发病较轻;土壤容重与感病指数呈正相关;土层厚度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在土壤化学因素中,有机质、速效磷与病情呈负相关;pH值、全氮和钾含量与病情关系不显著,并通过对土壤肥力因素与病情关系的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粘性土、有机质和速效磷5个因素对病情贡献较大。以此建立了病情预测的回归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预测研究范围内的任一给定条件下病害可能发生的水平,该研究将为今后的板栗生产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路等学 《菌物研究》2008,6(2):114-118
对茶薪菇栽培中经常发生的9种病害从病原、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
【背景】马铃薯干腐病是一种由镰刀菌引起的田间和储藏期都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引起块茎腐烂,致使马铃薯品质和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的】发掘有效的生防菌株以控制马铃薯干腐病,并探究其抑菌作用。【方法】从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9株细菌,以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F.sulphur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马铃薯块茎损伤接种病斑直径、干腐病发病率及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筛选到一株对马铃薯干腐病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YL11,经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YL11菌株无菌发酵液对F.sulphur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马铃薯块茎病斑扩展、干腐病发病率、毒素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0%无菌发酵液对F.sulphureum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7.3%;75%无菌发酵液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无菌发酵液浸泡能有效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斑的扩展,14 d时对病斑扩展的抑制率达到67.1%;90 d后干腐病的发生率降低了68.4%;同时降低了F.sulphureum毒素的活性。【结论】拮抗菌株YL11能显著抑制F.sulphureum的生长,对马铃薯干腐病有较强的生物防治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黄萎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黄萎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为土传兼种传维管束病害,危害大且防治困难。本文将该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症状、6种病原的形态学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病原检测技术和病害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合概述,可为该病害的相关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第五大作物。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病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引起食用菌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寄主范围、病害发生率以及发病症状,阐明了食用菌病害防治研究现状。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病害的防治方法,为食用菌栽培、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勇 《生命世界》2001,(4):36-36
板粟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以及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和脂肪酶等多种营养物质,既可加工也可鲜食,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广西、贵州、江苏、浙江和北京等地。下面简单介绍板栗果实采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贮藏方法: 1.采收前 目前国内板栗的种植比较分散,不利于管理,加重了采后板粟果实的病害,这一情况在南方尤为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土肥水及修剪的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并且适时打药,以控制果园病虫害。 2.采收时期 板栗果实要完全成熟后才可采收,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达6000万亩。近年来,在马铃薯经济良好发展的带动下,马铃薯生产在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上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各种病害随之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环腐病、黑胫病、干腐病是造成北方马铃薯田间和窖存烂薯的主要病害,一般经济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可达50%。马铃薯环腐病害难以防治是因为病菌侵染部  相似文献   

14.
杨程 《植物医学》2023,(6):64-70
烟草丛顶病在云南西部烟区暴发流行,给烟叶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是烟草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烟草丛顶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是烟区潜在的危险性病害.本文对烟草丛顶病的危害特征、发病症状、病原物、流行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烟草丛顶病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可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烟草丛顶病或类似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板栗上的拟茎点霉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淑霞  马洪兵 《菌物学报》2010,29(4):467-471
在山东泰安、临沂等板栗产区新发生一种叶部病害,叶片感病后,产生褐色斑点,后期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继而引起严重的早期落叶。通过对病原物的分离、纯化、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的观察及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一新种,将其定名为板栗拟茎点霉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新种的载孢体近球形,有2种分生孢子,甲型孢子多为椭圆形,少为披针形,具2个明显的油球,形态及大小异于板栗属植物上已知的拟茎点霉。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6.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坚果树种,栽培极为广泛。据中医药文献记载,板栗的根、皮、叶、花、粟壳、内果皮、总苞(粟毛球)等亦供药用,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便血。吐等多种疾病。湖南省用板栗花水煎液治疗腹泻病人,作为治疗病毒和肠道疾病的药物,效果可与黄连素相比。河北省还用板栗花驱杀蚊子,防治卫生害虫。板栗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食用、药用、杀虫的多效经济植物,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正在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为综合利用板栗植物资源,国内外对板栗植物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17.
<正> 1990年2月作者在山东省泰安市采集到板栗病害标本。通过对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孢子萌发试验,致病性测定及形态鉴定,确认该致病菌为板栗簧顶孢霉(Acrospeira mirabilis Berke & Br.)。国外最早研究的国家英国,美国,西班牙,报道该菌可寄生在板栗仁上,有时可引起相当大的损失。而我国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与对虾健康状态息息相关.本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比较了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前后病害趋向塘与健康塘的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关键类群互作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虾发病前,病害趋向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养殖水体,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伴随疾病爆发,病害趋向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离散程度显著增大,群落稳定性较差;发病前,病害趋向塘养殖水体中绿弯菌门、δ-变形菌纲和Sacchari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水体,而拟杆菌门显著低于健康水体;部分病害指示OTU隶属于弧菌科及黄杆菌科,隶属于红杆菌科的OTU1是发病前健康塘的健康指示OTU.网络分析表明,大多数与OTU1存在相互作用的指示OTUs属于黄杆菌科,说明黄杆菌科在对虾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群落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以上结果,对虾发病可能与多种浮游细菌群落相关,当出现“生态位机会”时,条件致病菌快速繁殖进而导致对虾发病,而保持和恢复细菌群落平衡可以成为预防对虾发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渭河流域稻麦兼作两熟的小麦高产区的周至、长安和歧山等县,从1974年以来发生一种小麦条纹、丛矮症状的病害,为一种新病害,经初步研究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所引起。一、症状观察在当地最感病品种官村1号上的症状表现是:返青后起身期开始发病,基部叶片现桔黄色斑驳,心叶由尖端退绿黄化,卷起,后沿叶脉显现绿色与淡绿色或黄绿相间并且长短不等的条纹花叶,有时为梭条状花叶(图1)。严重发病早期极其矮化并且大量分蘖,形成丛矮症状。而且花叶症状能随气温升高而逐渐减轻、隐蔽。内部症状是在病叶表皮及其毛状体组织细胞内可检测到非晶体的内含体,稍大于细胞核,近卵园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20.
茶叶斑病是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对茶叶斑病的发生分布规律、致病菌种类、发病症状、侵染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病害发生预警、抗病品种选育、高效绿色防控药剂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