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皮肤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8岁,3例出生时即有病变,1例在出生后半年内,另一例在7岁时发现病变,均无明显症状,免疫组化示CD43、CD117、LCA、VIM阳性,甲苯胺蓝染色见胞浆内有紫红色颗粒。结论皮肤肥大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在出生时即有或6个月内发病,临床医生易诊断为脉管瘤。组织病理学上关键在于认识肥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并通过询问病史可以确诊。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预后良好,在青春期会自动消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促使的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产业上非常严重的家蚕疾病,目前有效的防控方法较少。本研究以大造和CVDAR家蚕品系(对BmNPV有较强抗性的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CVDAR对BmNPV抗性特征,以期确定CVDAR对BmNPV的抗性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半致死剂量分析,发现CVDAR品系比大造品系对BmNPV感染的半致死剂量提高10倍以上;进一步HE染色分析大造与CVDAR品系病毒感染前后的中肠组织的变化,具体解析抗性品系CVDAR的抗BmNPV机制。【结果】感染BmNPV 72 h后,大造中肠细胞细胞核明显膨大,着色变浅,到96h后,细胞核持续增大有脱落趋势;而CVDAR抗性品系只在感染96 h后有中肠部分细胞核膨大,但排列整齐;同时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大造与CVDAR品系病毒感染后的增殖情况,结合各个时期代表病毒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比较发现,感染BmNPV后0–12h也没有发现抗性品系CVDAR和大造之间的病毒拷贝数以及病毒基因转录水平的不同,但感染24h后发现抗性品系CVDAR无论是病毒拷贝数还是病毒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大造。【结论】证明CVDAR口服添毒后中肠中病毒基因的转录在第一轮复制期间不受影响,之后转录水平降低。鉴定CVDAR品系抑制BmNPV增殖的关键时期是在感染BmNPV后的24 h,为解析抗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气雾攻击产生气溶胶的感染方式对三个品系的小鼠分别进行感染,比较三个品系小鼠在感染过程中的感染差异,从而对三个品系小鼠流感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流感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和药物的开发选择合适的感染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选用A/Puerto Rico/8/34(H1N1)病毒株,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近交系C57BL/6、BALB/c和远交群ICR三个品系的小鼠,每日称小鼠体重,肉眼观察小鼠状态,分别于感染后3、7、14 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进行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三个品系小鼠均可感染,其中C57BL/6小鼠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个品系,3 d的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ICR小鼠(P0.05),镜下病理结果显示较其他两个品系也更明显。BALB/c小鼠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相比,体重在后期的恢复最慢,存活率比C57BL/6高但比ICR低;肺指数和病毒载量与其他两个品系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镜下病理改变相似,但弱于C57BL/6强于ICR。ICR小鼠的发病进程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基本相似,但体重、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镜下病理改变等指标均弱于其他两个品系。结论三个品系小鼠均可建立流感气溶胶模型,但感染后的三个模型各有特点,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选用合适的小鼠品系建立模型。  相似文献   

4.
茚虫威对不同抗药性品系小菜蛾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敏感品系(S)、田间品系(F)及茚虫威汰选抗性品系(T17)幼虫为供试虫源,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小菜蛾3~4龄幼虫在受药前后或不同受药剂量等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研究抗药性机制。结果表明,汰选抗性品系、田间品系与敏感品系同龄期小菜蛾幼虫在未受药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表明抗药性的产生并未影响小菜蛾本底的呼吸速率。以各个品系的茚虫威LC20和LC50剂量处理幼虫后,3个品系的呼吸速率均明显提高,汰选抗性品系呼吸速率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其他2个品系。在LC20剂量下3个品系呼吸速率峰值均出现在2h前后,10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在LC50剂量下敏感品系没有明显差异;而田间品系和汰选抗性品系分别在药剂处理后4h和6h达到呼吸高峰,汰选抗性品系保持高水平呼吸速率时间长达9h,分别于药后15h和24h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用药后抗性品系呼吸速率的提高幅度与小菜蛾的解毒代谢能力有关,这也揭示了昆虫幼虫中毒后能量消耗会随着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药性品系甜菜夜蛾呼吸速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敏感品系(SS)及高效氯氟氰菊酯选育的抗性品系(RR)和近等基因系-抗性品系(NILs-RR)幼虫为试虫,在25±1℃,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3 000 lx,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测定了3~5龄幼虫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在不受药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因此抗性水平的提高并未相应引起甜菜夜蛾本底呼吸速率的变化。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幼虫后,各品系的呼吸速率均随剂量的提高而相应提高,以各品系相应LC20和LC50剂量处理后的呼吸速率,NILS-RR明显高于RR,两者又明显高于SS品系。两个抗性品系呼吸速率峰期均出现在药后5 h,而敏感品系出现在药后2 h;敏感品系保持较高呼吸速率的时间短,而抗性品系维持高水平呼吸速率的时间长,分别于药后15 h和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用药后抗性品系呼吸速率的提高幅度与代谢解毒能力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该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百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4 520例,年发病率为1 258.05/10万,死亡17例,病死率为0.04%。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以0~5岁年龄组为主,占95.39%;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44∶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为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79.04%的重症病例(含死亡病例)由EV71感染所致。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严重,EV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今后仍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重症病人的筛查和救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姜悦 《生命世界》2010,(1):50-53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一般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时间标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猝死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并以中老年人居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的标准化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 TgN、MRL 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的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化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的依据。结果MRL Mpj的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VB TgN、MRL 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的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的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的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的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61份绿豆品种大明绿系选后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及通径分析,明确了后代品系遗传类型及高产群体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大明绿后代品系间性状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1.61%,其次为单株粒重28.05%,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为单株荚数2.02,每荚粒数2.01,百粒重1.89,单株粒重1.96。后代品系主要有6种类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节数>株高。高产类型品系主要特征指标为单株粒重超过15 g,单株荚数超过30荚,每荚粒数8~10粒,株高48~60 cm,节数9~10节,百粒重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三个地理品系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 ,以浓度为 4 0× 10 6 cells ml的斜生栅藻 (Scenedesmusobliquus)为食物 ,在 30℃下 ,对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等地的萼花臂尾轮虫的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三个地理品系的萼花臂尾轮虫除生殖前期历时无显著差异外 ,其生殖期历时、生殖后期历时、平均寿命和产卵量等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生殖率均以芜湖品系最大 ,广州品系最小。这表明若要在 30℃下进行萼花臂尾轮虫的规模化生产 ,芜湖品系应是首选的最适品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明确桔小实蝇 Bactrocare dorsalis (Hendel) 抗药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相对适合度、内禀增长率等种群生物学参数差异。【方法】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出对敌百虫具中抗和高抗的桔小实蝇品系,观察记录其与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三者之间的主要生物学参数。【结果】桔小实蝇敏感品系与2个抗性品系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化蛹率、产卵前期、雌雄虫寿命、存活时间及雌虫比率均无显著差异。中抗品系卵孵化率和成虫羽化率分别为68.33%和93.73%,均显著低于敏感品系(分别为88.33%和97.93%)和高抗品系(分别为86.67%和98.21%)。与敏感品系的产卵量864.61粒/雌和高抗品系的产卵量750.70粒/雌相比,中抗品系的产卵量降低至630.87粒/雌。3个品系雌虫日产卵量动态规律比较一致,均呈开始产卵后短时间内进入产卵盛期,继而产量达到高峰,之后产卵量波动下降。但是与敏感品系相比,2个抗性品系雌虫较早进入产卵高峰。对成虫存活率动态拟合方程参数c值均大于1,符合I型存活曲线基本模型,表明在实验室理想条件下3个品系成虫均能达到其平均寿命。敏感品系种群趋势指数(I)最高,为339.41,其次为高抗品系(I =307.82),最小为中抗品系( I =175.79),表明对敌百虫产生抗性抑制了桔小实蝇种群的增长,中抗品系抑制程度更大。敏感和高抗品系实验种群净增殖率较高,分别为327.89和284.29;中抗品系显著较低,为217.49。2个抗性品系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间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大于敏感品系,世代历期(T)则显著缩短。基于种群净增殖率获得的敌百虫高抗和中抗品系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670和0.6633。【结论】在敌百虫的选择压力下,桔小实蝇抗药性品系的世代周期、中抗品系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显著降低,其他多项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变化。抗性品系的繁殖力和种群世代增长量受到抑制,以中抗品系更为明显;但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种群增长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2.
姜悦 《植物杂志》2010,(1):50-53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一般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时间标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猝死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并以中老年人居多。  相似文献   

13.
脊髓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流行病学、肿瘤临床学表型、分子遗传标记、治疗及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特征。虽然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分子病理的发展,脑胶质瘤的研究和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脊髓星形细胞瘤的研究和治疗却发展缓慢。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临床样本较少,难以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因其分子遗传独特性,对脑胶质瘤一线化疗药替莫唑胺敏感性差。因而亟需理清脊髓星形细胞瘤的研究现状,为改善其临床疗效梳理潜在方向。基于此,本文综述脊髓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分子遗传特征和当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描绘脊髓星形细胞瘤的临床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和治疗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山东省青州市人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疫情的分布特征,为预防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 2000软件对青州市2011—2014年布病的流行地区、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州市2011—2014年共报告布病病例207例。布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8月,发病地区以谭坊镇(44例)、黄楼办事处(36例)、云门山办事处(20例)和邵庄镇(20例)居多,占发病总数的57.97%(120/207);布病发病年龄以30~60岁青壮年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7.63%(140/207),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82%(188/207),男女性别比例为2.23∶1(143/64)。结论青州市2011—2014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温螺旋藻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超声波处理钝顶螺旋藻出发品系NS-90020,获得单细胞螺旋藻;然后用NTG诱变筛选获得突变品系Sp-ALT1;比较出发品系和突变品系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出发品系和突变品系的一般形态有较大差异。与出发品系相比,突变品系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少。它们光合作用温度曲线的差异性表明,突变品系Sp-ALT1的最适放氧温度比出发品系低,用4℃低温处理这两个品系,突变品系比出发品系更能忍受低  相似文献   

16.
许珂  王萍  崔晓伟  张颖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0):1673-1680
以籽用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白粉病抗病品系F2和感病品系M3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接种白粉病生理小种2US孢子悬浮液,考察在接种白粉病菌后南瓜幼苗植株与白粉病菌的互作、叶片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南瓜抵御白粉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与感病品系M3相比,接种白粉病菌后,抗病品系F2叶片上病原菌发育缓慢,较难侵染叶片。(2)抗病品系F2在感病初期叶片H2O2、O2-·含量迅速升高后逐渐下降,而感病品系在感病初期H2O2、O2-·含量上升缓慢,在达最大值后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感病品系叶片MDA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系;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抗病品系叶片着色比感病品系快,之后着色面积有所减少并趋于较低水平。(3)抗病品系F2和感病品系M3叶片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PAL、PPO活性在接种白粉病菌后均显著增加,但抗病品系的活性及其增幅均高于感病品系。研究发现,籽用美洲南瓜抗病品系叶片上白粉病菌发育缓慢,较难受到侵染,生成菌丝体后叶片上粉状斑点较小;抗病品系在被白粉病菌侵染初期依靠活性氧的增加抵御病原菌的入侵,随着活性氧含量增加抗病品系通过迅速增加自身抗氧化酶活性来防止氧化胁迫;与感病品系相比,抗病品系在受病原菌侵染后能迅速增加PAL、PPO活性以抵御病原菌侵染。  相似文献   

17.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lay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以成虫越冬和越夏。明确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生殖力下降的现象是否与交配行为的改变相关,将促进该非滞育品系在滞育遗传、滞育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在25℃和L∶D=12∶12 h条件下,测定了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的交配节律、交配持续时间和交配频次。结果表明,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交配高峰均出现在光期开始后2 h,非滞育品系的交配比率显著低于滞育品系。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第1次交配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2.7±7.4 min和100.1±10.2 min;但非滞育品系的总交配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滞育品系。非滞育品系的交配频次为2.2±0.3次,显著低于滞育品系的3.8±0.5次。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交配行为的比较发现,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生殖力降低与其交配比率下降、交配持续时间缩短和交配频次减少显著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非滞育品系为材料解析滞育遗传、滞育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蛭石萝卜苗法饲养小菜蛾,以点滴法处理对杀虫双、杀螟丹两种药剂淘汰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和不以药剂处理的敏感品系的各项生物学特性与同期田间种群比较,各品系间差异不显著,均没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上的不利情况.5年来药剂淘汰选育,杀虫双品系至F_(85)代其抗性增长178倍;杀螟丹品系F_(80)代其抗性增长87倍,均已形成高抗品系.两个抗性品系经停止药剂淘汰选育后5代,抗性倍数分别从167倍降至57倍和74倍降至16倍,说明这两个抗性品系的抗性是不稳定的,在没有药剂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开始几代抗性下降较快,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抗性便比较稳定,似乎很难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观察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近交系NJS小鼠的主动脉形态学特征,了解该品系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对主动脉作光镜和电镜观察,并通过图像分析仪分析主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病变面积。该品系8~10月龄小鼠均见阳性病灶,阳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动脉弓起始部,胸主动脉各分布的升口处,病变区域多数呈点状,少量呈线状分布。显微镜下内膜层内可观察到少数泡沫细胞聚集,电镜下可见内膜泡沫细胞有较多的细胞突起,胞浆丰富,浆内内质网及溶酶体丰富,脂滴大小不一,核形态不规则,浆内有明确肌丝或致密斑。图像分析计算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占主动脉面积的比例为2.046±0.253%。2~3月龄小鼠中均未见明显病变。近义系NJS小鼠8月龄后主动脉能发生脂纹期病变,该品系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益东  沈晋良 《昆虫学报》1996,39(3):233-237
通过构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对氰戊菊酯抗性品系(Fen-R)和敏感品系(S)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了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并用净增殖率(Rn)来确定两个品系的相对适合度。 结果表明,Fen-R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繁殖不利性,包括雌蛾交配率降低,每头雌蛾的平均产卵量减少以及较低的卵孵化率;没有观察到Fen-R品系在生长发育上的不利性。Fen-R品系相对于敏感品系具有0.69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