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发现,病毒变异导致的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病毒基因型间的氨基酸差异可导致病毒复制水平的不同,会影响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以及耐药现象的产生,故及时检测患者感染的病毒基因型对指导临床工作、预测感染的结果尤为重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技术已成为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普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各区功能,病毒粒子的形态、病毒分型和变异以及实验室诊断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林建汶 《微生物与感染》1993,16(5):207-208,206
本文介绍近几年国外学者关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着重叙述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进行诊断,分型以及对HFRSV作核酸序列分析的现状。一般认为应用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简便,特异,实用。此外应用重组抗原作血清学诊断与分型,结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芯片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技术,它具有高通量、高度集成化、微型化、高敏感、高度平行性等特点。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病毒的基因分型中。病毒的基因分型芯片是直接把病毒分型探针固定在基片上从而制成的基因芯片,本文主要对病毒的基因分型芯片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HPV病毒有100多个亚型,反复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对其进行分型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HPV分型检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其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2005年甲型肝炎病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05年新疆伊犁甲型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了部分甲肝病人血清标本,用国际上通用的甲肝病毒结构区基因VP1-2A分型引物,经核酸提取,做RT-PCR,序列测定,对甲肝病毒基因进行分型研究,并对甲肝病毒在甲型肝炎(甲肝)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甲肝病毒核苷酸序列变异在0~3.2%之间,分为不同的基因簇,但都属于1A亚型(同一基因亚型间核苷酸序列变异小于7.5%);氨基酸序列几乎相同.甲肝发病8周后的病人血清中仍能检测到甲肝病毒.结果说明该流行区有多株甲肝病毒存在,其传染源可能有多个传播途径,当人群免疫水平较低时,可引起甲肝流行.甲肝病毒在病人血液中可存在较长时间.这些工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甲肝病毒溯源研究及有效控制甲肝病毒流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按两种方法分型:血清型和基因型,目前国内外分型研究表明HBV的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特点,并且临床表现、预后、治疗效果与基因型的关系密切。对HBV分型的研究,有利于了解HBV分布传播的规律、探讨HBV的致病机制、提示预后等,是目前乙肝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国内外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从患病草鱼中新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对其进行了病毒纯化与电镜观察、基因组RT-PCR分型以及病毒量定量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病毒人工感染方法。取病鱼肌肉组织进行病毒纯化与电镜观察,观察到大量病毒粒子,直径在70-80 nm。病毒基因组RT-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草鱼呼肠孤病毒新分离株属基因型Ⅱ型GCRV;通过绝对定量的方法,对病毒悬液的浓度进行了测定,为2.97×103 copy/μL。通过灌胃法,对3个组别的实验鱼分别感染不同浓度的病毒液,同时设置灌胃PBS的组别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死亡率均在80%左右,而对照组仅出现一例死亡个体。实验组死亡个体体表发黑,腹部、鳍条基部以及鳃盖处均有明显的出血症状,为草鱼出血病的典型症状。随机选取死亡的个体进行RT-PCR检测,均能检测出Ⅱ型GCRV的条带。以上结果说明,灌胃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草鱼的GCRV人工感染实验。  相似文献   

9.
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且涉及病毒与细胞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对研制抗病毒药物以及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单颗粒示踪技术是可视化研究生物动态过程的重要工具,能够研究病毒在活细胞中的侵染行为,现已成为病毒侵染机制研究的有效手段。此文综述了单颗粒示踪技术中病毒标记物、标记方法、活细胞成像及分析进展,以流行性感冒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为例阐述了该技术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此文旨在为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介绍新的技术手段、推动病毒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特异性出血热抗血清对国内外14株出血热病毒进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分型,结果不同毒株对两型持异性血清的中和效价大多相差8-16倍,可以明显确定为出血热血清Ⅰ型或Ⅱ型。该方法用以出血热新分离株的分型不必制备分离株免疫血清,使鉴定更简便,并缩短时间。  相似文献   

11.
于淼  张欣欣 《微生物与感染》2007,2(3):192-192,F0003
在现今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毒学领域中,基因分型及耐药检测已成为临床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可靠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及耐药相关突变报告可以为临床提供制定和修改治疗方案的参考,另一方面还能够对病毒基因型或亚型与抗病毒药物疗效之间相关性研究提供证据,在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治疗指南中,均提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对山东省某猪场疑似患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猪进行了临床病理学检测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PCR检测阳性的病料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分离到一株猪圆环2型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SDWF20107),并对其进行ORF2基因扩增、遗传进化分析以及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与其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介于77.2%~99.6%之间,氨基酸相似性介于82.1%~99.6%之间;分离株与2.1d亚型的毒株位于同一分支,表明分离毒株属于2.1d亚型。根据流行毒株的特征,该猪场改用高效圆环2型病毒疫苗并调整了免疫程序,使该猪场患病猪群症状很快消失,恢复正常生产水平。该研究结果为猪场中PCV2的基因分型及其变异情况提供了参考资料,也为今后PMWS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对武汉地区家禽市场进行常规流感监测,分离鉴定到1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本研究对该株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株病毒的HA基因属于Clade2.3.4.4分支,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典型分子特征。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株病毒的各基因节段分别与H5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该分离株为重组病毒。继续开展对家禽市场H5亚类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研究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变异和进化,以及对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苏浙闽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常见病毒及患儿临床特征,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至2014年苏浙闽地区多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1 452例,采用ELISA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HRV),多重PCR法检测诺如病毒(NoV)、肠道腺病毒(EAdV)和星状病毒(HAstV),并用RT-PCR法对A组轮状病毒阳性的样本进行G和P分型。结果 1 452例患儿中由常见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患儿有707例,占总调查患者的48.69%。急性腹泻患儿常见病毒感染中单一病毒感染占90.10%(637/707),其感染病毒的构成以轮状病毒最多(47.52%,336/707),其次为诺如病毒(36.07%,255/707)以及星状病毒(2.40%,17/707)和肠道腺病毒(4.10%,29/707)。病毒感染腹泻患儿中多重感染者共70例,占9.90%(70/707),以A组轮状病毒合并诺如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占多重感染者的68.57%(48/70)。226份A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G分型以G1为优势分型,占33.19%;P分型中则以P [11]比例最高,占38.50%;G、P型组合以P [11]G11为主(38.50%)。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引发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诺如病毒次之,且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患者可合并多种病毒感染。不同地区腹泻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有差异,轮状病毒基因型表现则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根据血清学反应和核酸序列测定将HIV分为HIV-1和HIV-2两型,本研究就HIV-1基因的分子特征、HIV基因分型分类、HIV基因分型常用的方法、HIV-1病毒载量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呼肠孤病毒科成员复杂,宿主范围广,对动物危害较大,使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解决呼肠孤病毒研究中出现的诸多科学问题受到限制,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促进了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功能、蛋白质的作用、致病机制、新型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概述了呼肠孤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该技术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该技术在呼肠孤病毒研究领域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禽流感的症状、传播、感染、流行规律、疾病发生历史、流行监测、诊断、防治以及禽流感病毒的分类地位、命名、病毒粒子形态结构、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复制、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汉坦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从核苷酸水平耐汉坦病毒进行分型,设计两对型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亚太地区18株汉坦病毒进行了扩增鉴定,并对其中7株汉坦病毒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PCR的分型结果表明,Ⅰ型引物只能扩增血清Ⅰ型病毒的cDNA;Ⅱ型引物也只能扩增血清Ⅱ型病毒,其间无交叉反应。采用巢式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验证了PCR产物的特异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36M片段G1区的核苷酸序列与血清Ⅰ型病毒代表株76-118的同源性为78.4%,而与血清Ⅱ型病毒R22的同源性为68.1%;R36与汉坦病毒序列同源性的成对比较结果也表明,R36与血清Ⅰ型病毒的同源性均高于血清Ⅱ型病毒;Leakey虽然能被Ⅱ型引物扩增,但其序列与血清Ⅱ型病毒R22的同源性仅为44.9%,故不属于血清Ⅱ型病毒。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能对多数汉坦病毒准确分型,但最终结果尚有赖于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MERS-CoV)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制针对该病毒的有效疫苗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该病毒重组疫苗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包括动物模型的选择以及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假病毒疫苗的构建与优化。在对该病毒重组疫苗的研究新进展做出相关总结的基础上,对进一步验证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病毒分型基因芯片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球重要的人和动物呼吸道病病原,快速确定其不同亚型对于全球流感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意在研制一种可同时鉴定禽流感病毒所有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禽流感病毒不同亚型(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5对特异性引物和1对通用引物,然后以各亚型病毒的参考株RNA作为模板,建立扩增不同亚型的多重RT-PCR方法.参考各亚型病毒靶cDNAs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了52条亚型特异的探针,进而利用扩增的各亚型病毒的靶cDNAs对其特异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设计好的探针点制到处理好的玻片上,制备了禽流感病毒分型鉴定基因芯片,结合所建立的扩增不同亚型的多重RT-PCR方法,开发了禽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基因芯片试剂.利用收集自49个地区的2653份标本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用于评价的各亚型参考毒株均出现良好的特异性杂交信号,检测的敏感度可达2.47 PFU/mL或2.5 ng靶DNA片段,而且与禽类常见的IBV、NDV等6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证明该病毒分型基因芯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