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本年第五期上发表了吴元玠先生所撰“论‘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的存在”一文,正像吴先生所说:“本着不怕犯错误,大胆提问题的精种……”,我原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来与吴先生共同商榷。当然,由于自己没有系统的学过这一专门科学,理论和业务水平都很低,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难免有欠妥当,甚或是错误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昆虫知识1958年第2期上看到杨畔农同志写的一篇书刊评介,介绍苏联出版的“有机磷化物的化学和应用”一书。我们发现其中有若干原则性的错误。愿提出以下意见以供参考。 (一)作为书刊评介,对于这本书的性质并没有了解。文章中介绍说“这本书的特点是论文汇编性质,因此就有可能尽快地蒐集有关的论文和新的成就”。而实际上这本书是1955年12月8—  相似文献   

3.
5月号的生物学通报登载了秦尔昌先生以“论什么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题的一篇文章.我们看过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它有些地方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因此愿意提出我们的意见,提供读者们的参考.为了争鸣,为了争鸣的双方都获得教益,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用具体科学事实,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如果发现别人的论点与自己的有所抵触,就应该具体地分析别人的研究方法并指出错误和这种错误之由来.惟有这样才能使对方口服心服.而“论什么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作者所采取的步骤恰恰与此相反.他一上来就先肯定自己的观点方法是合乎辩证唯物的,那么别人的观点方法一定也就不合乎辩证唯物的,从而在这一前提下,用笼统的“大道理”,全部否定别  相似文献   

4.
评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大书,书名是《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创立了所谓“社会生物学”这门新的学科,近三年多来在美英等西方国家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当这本书还在印刷中的时候,美国的《科学》杂志1975年第一期(1月10日)和第二期(1月17日)就在“研究消息”一栏中连续作了这门新学科内容的介绍。这本书一出版,美国最大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朱至清 《植物学通报》2003,20(4):507-508
光阴荏苒 ,一转眼《植物学通报》已经迎来了 2 0岁的生日 ,走进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书架上找出纸页已经发黄了的“通报”创刊号 ,抚今追昔 ,不无感慨。《植物学通报》创刊的 1 983年 ,正好是植物学会成立 50周年 ,当时的植物学会理事长汤佩松院士和副理事长王伏雄院士提出 ,要创办一个中级学术刊物 ,用来反映国内外植物科学的动态和进展 ,促进我国植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发展。此后 ,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植物学通报》的首任主编曹宗巽教授主持召开了《植物学通报》第一次编委会 ,会上拟定了“通报”的宗旨 ,设立了“通报”的主…  相似文献   

6.
麦特卡夫著的“有机杀虫剂的化学及作用方式”翻译出版了,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如译者所介绍的,麦特卡夫的这本书是“宝贵的资料”。但是,正因为它是宝贵的资料,所以愈益使人感到译本有美中不足之处。可以坦率地说,译本在翻译上的问题是相当多的,其中有不少是原则性的错误。这就不免使  相似文献   

7.
读了生物学通报1957年6月号上张孟闻(以下简称“他”):“爬行纲动物采集注意事项”一文,觉得其中有三点是很不妥当的:第一点是他把五步蛇和蕲蛇当作两种不同的蛇,这是错误的。根据我们的考证以及厂大中药材工作同志的意见,都认为药用的蕲蛇就是五步蛇。第二点是他认为浙南之南才有五步蛇,这也是与事实完全不符合的,实际上,整个浙江从北部到南部都有五步蛇的。第三点是他说钝头蛇是毒蛇,这也是错误的,钝头蛇并不是毒蛇。  相似文献   

8.
读过“分枝水稻选择试验的初步报告”,(见復旦学报自然科学1956年1期),“对关於分枝水稻问题的幾點商榷”(见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年6期),“关於上海北郊的分枝水稻”(见科学通报,1954年4月号)及“关於分枝水稻问题”(见科学通报,1954年10月号)等幾文後,我有如下幾黠看法提出商榷。首先,蔡以欣先生认为“……产生分枝的节间……一般在淺水之下,其节上不太会有不定根的产生”。蔡先生把它作为和水稻分蘖区别的依據。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分枝节上只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决定重新发表王志均院士于1993年为本刊撰写的关于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文章[王志均,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生物学通报1993,28(1):44-45]。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不同类型食物促进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王志均教授辞世。王志均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堪称一代宗师。王志均教授晚年十分关注中国的生物医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生物学通报》撰写了一系列科学史和高级科普文章,如“内分泌概念的衍变和发展”、“班延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人”、“摘取下丘脑皇冠上明珠的一对竞赛冤家”、“雌雄外激素趣谈”,等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刊在55年前创刊之际,就提出“源于科学、服务教育”的宗旨。许多知名科学家纷纷撰文,将他们对科学的真知灼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代科学宗师,王志均院士身体力行,亲自为本刊撰写系列高级科普文章。今天重温这些文章,他的高尚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本刊重新发表这一系列文章,读者可以重温科学发现的故事.以此作为对一代名师的缅怀和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首次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物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圆满地结束了。这次评选活动的呈报参评论文的时间较短,但仍收到近800篇论文。这不仅说明广大生物教师热爱《生物学通报》,关心和支持它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而且显示出《生物学通报》已经深  相似文献   

11.
对2013年第3期《生物学通报》“对重叠延伸PCR技术原理理解及举例分析”一文中“重叠延伸PCR技术的原理”部分错误进行了修正。找出了重叠延伸PCR技术用于拼接2个基因时所用的关键引物之间及关键引物与待拼接的2个基因序列间的关系.并通过图示使重叠延伸PCR技术拼接2个基因的原理更直观、易懂。  相似文献   

12.
主席报告: 今天由“全国科联”召开关於“生物学通报”编辑工作的座谈会。生物学通报是中国动物学会及中国植物学会所共同组织的编辑委员主持的,由“科联”直接领导。过去一个月中,在“科联”领导下开了三次会议,作了几个决定:第一,以前的中国植物学杂志出到六卷四期,就要停刊,此後改出生物学通报。第二,本年度生物学通报将出三期,内容以中学生物学教师为主要对象,并切合生物学教师的需要而编写。第三,就是如何实现编辑工作的正确方针?这需要广泛地听取中学生物教师的意见,今天举行这个座谈会,主要意义就在於此。今天所邀请的仅仅是北京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将来应再推广,今天我们要请诸位生物教师,多多提供意见,如何办好我们的刊物。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中学植物学的教学参考书——“中学植物学的课堂教学”(上册).这本书是根据苏联魏尔滋林(??)著的“五年级植物学的课堂教学”(??)译出的,原书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科学院出版社1952年的版本. 这本书是针对苏联中学植物学课程编写的教学指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是去年度出版的唯一的达尔文主义的大学用书在前言中,便有说明:“本书是在苏联专家参与下,由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现改名为遗传栽培研究室)与北京农业大学共同合作编译的。”但是,遍读这一本书,竟找不出这位苏联专家的名字。这本书只有编译者,而无原作者!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期“遗传学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有关问题”一文中,例2的解法明显错误,分析如下:例2某人群中,每10 000人中有一白化病患者。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均正常,其弟患白化病)与一正常  相似文献   

16.
封面说明     
《植物学通报》2006,23(5):442-442
植物激素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控制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作物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植物激素受体与信号转导途径、激素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已成为国际植物科学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组织于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香山科学会议。《植物学通报》为配合这次学术会议,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傅向东研究员和左建儒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瞿礼嘉教授组织邀约相关领域专家撰写论文,形成此“激素专辑”。此专辑基本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总体水平。封面显示植物株型、果实大小和果实成熟等重要性状受激素的严格控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云远研究员设计封面图片。  相似文献   

17.
5月号的生物学通报上看到张宗炳教授的上述题目的文章,指责那书有错误,并批评人民日报及有的杂志上所登载介绍本书的文章,以为扩大了那书的坏影响,云云。甚么杂志登过怎样的介绍文章我不知道,但人民日报上的介绍文章却是我写的,我应当负责。我觉得那书是第一部比较完整地介绍达尔文主义的书,应该介绍一下的;人民日报也是应该登载的,并没有错。我写那篇文章自问也没有过分赞扬,还曾经指出了若  相似文献   

18.
新书介绍     
3.生命的起源:高士其著;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全国各大书店经售; 每册定价一千五百元;约一万七千字。这本书以浅近生动的文字,叙述了“生命的起源”,以唯物主义的观点,驳斥了过去的荒唐的说法;如生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自然发生”;反动的魏斯曼的“种质”学说和“灵魂”等荒诞故事的说法。这本书是集合近代天文学、地质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而说明的。以唯物主义的看法,说明了生物的进化,一步一步地由低级而到高级、由简单而到复杂、演化而来的。这本书把生命的起源,分开三个方面来说明它;(1)从地球的历史看生命的起源;(2)从显微镜下看生命的起源;(3)从化学的变化中看生命的起源。读了这本书,可以明确了对于生命起源的唯物的看法,确言地,知道了生命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们在自然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1984年第6期刊登了姚坚同志<对“鱼纲”几个教学问题一文的几点意见>,反应了《通报》能坚持双百方针办刊,也是广大教师对《通报》的关心、爱护,这有利于教师相互切磋,推动教学。现对姚坚同志所提的意见再做两点说明。 1.在“鱼纲”的几个教学问题中,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内环境恒定概念的提出——伯尔纳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通报》决定重新发表王志均院士于1993年为本刊撰写的关于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文章(王志均,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生物学通报1993,28(1):44—45)。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不同类型食物促进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王志均教授辞世。王志均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堪称一代宗师。王志均教授晚年十分关注中国的生物医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生物学通报》撰写了一系列科学史和高级科普文章,如“内分泌概念的衍变和发展”、“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请下来的人”、“摘取下丘脑皇冠上明珠的一对竞赛冤家”、“雌雄外激素趣谈”,等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刊在55年前创刊之际,就提出“源于科学、服务教育”的宗旨。许多知名科学家纷纷撰文,将他们对科学的真知灼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代科学宗师,王志均院士身体力行,亲自为本刊撰写系列高级科普文章。今天重温这些文章,他的高尚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本刊重新发表此文,读者可以重温发现胰岛素的科学故事,以此作为对一代名师的缅怀和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