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ia虎鱼寄生车轮虫两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寄生在魎虎鱼体表、鳃和口腔的两种新车轮虫一种为东湖车轮虫,新种(Trichodinadonghuensissp.nov.),虫体直径49.2-60μm,附着盘直径44.0(37.2-51.5)μm,齿环直径22.1(19.2-26.4)μm,齿体数目22-28个,以23-24个居多,辐线8根,口带绕体围410°,大核马蹄形,其外径20.4μm,核臂宽4.8-5.4μm,小核短杆状,长2.4μm,宽1.4μm.另一种为车轮虫,新种(Trichodinactenogobiisp.nov.),虫体直径62.4-81.8μm,附着盘直径63.9(56.4-72.0)μm,齿环直径33.3(31.8-38.4)μm,齿体数目23-27个,辐线数10-14根,以11根者居多,口带绕体围400°.大核马蹄形,核臂粗细不一,大核外径42.0μm.小核卵圆形,位于大核左臂前方.  相似文献   

2.
鲫鱼寄生车轮虫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表和鳃上一种新的车轮虫(Trichodina carassii sp.nov.),虫体直径70(54.6—80.4)μm,附着盘直径58(51.6—67.2)μm,齿环直径32(27.0—36.2)μm,齿体25—30个,齿环中央有7—14个旧齿体残余物形成的颗粒结构。大核马蹄形。小核短杆状,在大核一端的外侧,其位置略有变动。口沟390—400°。齿钩镰刀状,齿棘较直,侧面具有若干个缺刻,末端钝圆或平截,近锥体的后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突起。    相似文献   

3.
寄生于重庆地区鲢、鳙及草鱼五种外寄生车轮虫的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重庆地区寄生于鲢、鳙及草鱼鳃上的5种外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其分别隶属于:车轮虫属、小车轮虫属及三分虫属,其中包含1新种和中国2新纪录。即钝圆车轮虫Trichodina obtusiformis sp.nov.,急尖车轮虫T.acuta Lom,1961,显著车轮虫T.nobilis Chen,1963,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bbe,1950)Sramek-Husek,1953和大型三分虫Tripartiella macrosoma Basson & Van As,1987。文中对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新种及已知种的附着盘银染标本之显微照片及齿体线条图。  相似文献   

4.
几种单殖吸虫附着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电镜显示三种淡水鱼单殖吸虫,鳙指环虫,似鲶盘虫,黄颞四锚虫的附着器由三对附着器囊和一个后附着器所组成,前附着的腺细胞,腺导管,附着器表皮上的微纤毛与前附着器附近的具纤毛感觉器组成了头器。这三种单殖吸虫在虫体前端两侧有三对附着器囊开口,鳙指环虫有三种腺细胞,分别产生椭圆形电子致密分泌体(S1)椭圆形中等电子致密质分泌体(S2)以及椭圆形电子透明质分泌体(S3),似鲶盘虫和黄颞四锚虫只有二种腺细胞,分  相似文献   

5.
在对重庆地区进行鱼类寄生虫学的调查过程中,从鲫鳃表获得3种隶属于车轮虫属Trichodina Ehrenberg,1830的外寄生车轮虫,其中含一新种,短棘车轮虫Trichodina brevicirra sp.nov,其典型的鉴别性特征为其短细的齿棘。另外两种车轮虫分别为沃玛车轮虫Trichodina ngoma Van As&Basson,1992与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沃玛车轮虫为亚洲新记录种。文章对网状车轮虫的3种群进行了详尽的比较讨论研究,尽管该三种群间存在着细微的种群内差异,但网状车轮虫的典型特征则显而易见地存在于三种群间,即为附着盘中央具有8-16个球状或卵圆形的中央颗粒。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际上使用的"统一特定描述"和"齿体定位描述"方法对寄生在瓦氏黄颡鱼(Peleteobagrusvachelli)鳃上的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和马氏车轮虫(T.mastu)2种车轮虫的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分别与已报道的其他适度车轮虫、马氏车轮虫种群及相似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了瓦氏黄颡鱼为适度车轮虫的寄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车轮虫齿体特征的量化及其种内种间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体特征是车轮虫物种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首次提出一种齿体结构面积比例量化法,即通过对齿钩、齿锥、齿棘、齿体环各部分反口面观面积的测量,分别计算出前三者与所在齿体的面积比以及所有齿体总面积与齿体环的面积比,从而将齿体特征转换为量化指标依据所测量化值,采用相似性聚类法,我们首先探讨了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billis chen,1963)的三个种群的亲缘关系,然后以劳牧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lomi Xu,Song & Warren,1999)为外类群,选择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 chen,1963)、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杜氏车轮虫(Trichodina dormergui Wallengren,1897)和Trchodina fahaka(Khaled A.S.Al-Rasheid,2000)为研究对象,对车轮虫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r值可以有效地表现种群间的差异;同时还发现齿棘面积比例较高的杜氏车轮虫和异齿车轮虫进化较晚,而齿棘面积比例较低的显著车轮虫进化较早,并得出了齿棘越发达,车轮虫越进化这一结论,支持了徐奎栋等所提出的游走亚目六种基本齿型的进化顺序。这种量化研究方法不但可对车轮虫齿体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描述,而且还可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对车轮虫种群间及物种间亲缘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活体显微观察和银染法, 文章对采自重庆地区不同宿主的眉溪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myakkae (Mueller, 1937) ?rámek-Hu?ek, 1953的3个株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 并与近缘种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 (Raabe, 1950) ?rámek-Hu?ek, 1953和纤细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ubtili (Lom, 1959) Lom & Haldar, 1977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但与周丛小车轮虫及纤细小车轮虫有明显差异。基于所获眉溪小车轮虫的分子数据, 详细分析了眉溪小车轮虫的分子特征, 研究了眉溪小车轮虫种内分化, 结果显示: 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2%—100%, 遗传距离为0.000—0.003, T. myakkae (HM)与T. myakkae (AN)的18S rDNA几乎一致, 但T. myakkae (PP)与T. myakkae (HM和AN)的18S rDNA存在7个变异位点, 且在18S rRNA 四个高变区 (V3、V4、V5和V7) 均具有一致的二级结构构型, 表明三株系的18S rDNA相似度和遗传变异属于种内水平, 但T. myakkae (PP)与T. myakkae (HM和AN)则显示出分子分化。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眉溪小车轮虫与周丛小车轮虫相互独立, 眉溪小车轮虫各株系与其宿主鱼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出两者具有协同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体观察、吉姆萨与干银法染色等技术,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采自广西地区的罗非鱼(单性鱼吉富、奥尼系列)的外寄生车轮虫进行详细的形态分类学与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共计获得车轮虫属2种,拟车轮虫属与三分虫属各1种,分别为:刺纹车轮虫Trichodina centrostrigata Basson et al.,1983、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非洲拟车轮虫Paratrichodina africana Kazubski&El-Tantawy,1986与直齿三分虫Tripartiella orthodens Basson&Van As,1987。其中,非洲拟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刺纹车轮虫和直齿三分虫为中国广西地区新纪录。非洲拟车轮虫表现出寄主和寄生部位的专一性;进一步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非洲拟车轮虫进行了种群差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控(微囊)藻鲢、鳙排泄物光能与生长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通过原位培养滤食性鱼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摄食微囊藻(Microcysis)后的排泄物,研究鲢、鳙滤食对藻类光能及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藻经鲢、鳙滤食后,排泄当天,其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合活性(Fv/Fo)、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微囊藻的光合活性逐渐恢复,鲢、鳙组的Fv/Fm、Fv/Fo、Yield和qP分别在第3天和第5天开始呈上升趋势,至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鲢组高于鳙组。而NPQ呈下降趋势,第13 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原位培养期间,鲢、鳙组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Chl a)浓度呈增长趋势,且鲢组明显高于鳙组;鳙组藻类游离胞外多糖含量增长幅度高于鲢组。实验结束时,鲢、鳙组浮游藻类总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7.78、6.55倍,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相对生物量增加,但微囊藻贡献率达93%以上。相关性分析显示,鲢组藻细胞密度、Chl a浓度和胞外多糖含量与Fv/Fm、Fv/Fo、Yield、ETR、qP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NP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鳙组藻细胞密度、Chl a浓度和胞外多糖含量仅与E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P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鲢、鳙单次滤食未对微囊藻造成生理上的致命损伤,藻类由于超补偿生长,其光合及生长活性在短期恢复并显著增强,有潜在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鲢、鳙增殖放流以控制蓝藻水华的措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胡银亨  蔡礼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6):3052-3054,3116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干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鮰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鲫鱼外寄生车轮虫的记述及一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寄生于重庆地区淡水养殖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2种,小车轮虫属1种,其中1新种和中国2新纪录种.文中对新种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新种(包括成体与幼体分裂期)及新纪录种附着盘的银染标本照片及齿体的线条图.  相似文献   

13.
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我们研究了鲢、鳙在停食状况下氮、磷的排泄量及在有鱼及无鱼的水环境中鱼类及微囊藻的氮、磷释放率。结合有关参数进行换算,从量的方面评价了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①鲢、鳙摄食过程加速了水体氮、磷释放进程(有鱼水体氮、磷释放率分别为无鱼水体的1.88和1.41倍),但其释放量(粪便的氮、磷释放量分别为水体氮、磷总含量的11.45%和3.4%)不足以左右东湖水体初级生产量的变动;②鲢、鳙摄食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对初级生产量的利用率,而另一方面却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大量氮(52.20吨)、磷(11.36吨),分别占水体浮游物总氮、磷的3.01%和5.28%;③鲢、鳙大量摄食浮游动物,降低了被摄食种群的密度,缩短被摄食种群生物量周转期(1982年被摄食种群的生产量为1981年的1.05倍,鲢、鳙放养量为1981年的7倍;这两年鱼摄食量分别占其被摄食种群产量的31.73%及0.63%,被摄食种群的ρ/B系数分别为67.92及48.01);这样水体中浮游动物产量的相对稳定,也就促使浮游植物产量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4.
鲫寄生车轮虫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 paranigra sp.nov.。文中采用Lom(1960)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 As & 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包括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对本种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还为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新增了两个参数。  相似文献   

15.
胡银亨  蔡礼元 《生物磁学》2011,(16):3052-3054,3116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千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鲴(Ietalum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 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鲡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16.
武汉东湖鲢、鳙生长的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退算法研究东湖鲢、鳙的生长,包括生长的基本模式,瞬时生长率及其变动,雌、雄鱼生长的差异等问题:1)鲢、鳙的生长模式可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来描述,其中鲢的参数l∞=99.8厘米、W∞=17,104克、K=0.3040、t0=0.4821年,鳙的参数l∞=117.6厘米、W∞=29,311克、K=0.3088、t0=0.5392年;2)鲢、鳙的瞬时生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并且不同世代同龄鱼的瞬时生长率有一定的变动,其变差系数与年龄呈正相关;3)鲢、鳙的生长无显著的性别差异。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阐述了鲢、鳙4龄前后出现生长的拐折主要由其个体大小所制约,种群的不同世代和同一世代的不同个体一样存在生长补偿作用,以及瞬时生长率与肥满系数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所取得的有关参数值可以应用于渔业估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具有下行洄游需求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为实验对象, 分别在2种不同流态加速流(Ⅰ: 22—55 cm/s, Ⅱ: 25—60 cm/s)中进行下行实验, 对实验鱼在2种加速流中的游泳行为(下行率、下行方式及各区域游泳时间)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游泳停留时间百分比Ft衡量其偏好水流速度。结果显示: 加速流下鲢、鳙均表现出了直接下行与非直接下行两种行为。其中加速流Ⅰ中鲢、鳙直接下行率分别为35.71%、30.00%, Ⅱ中分别为45.83%、59.09%。非直接下行的鲢在2种加速流中小于30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即鲢在实验条件下的偏好水流速度范围为小于30 cm/s; 非直接下行的鳙在加速流Ⅰ中小于30 cm/s及50—55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Ⅱ中小于30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即鳙本实验条件下偏好水流速度范围为小于30 cm/s。将2种加速流流速相同区域合并分析发现鲢、鳙在小于30 cm/s和50—55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中间及高流速区域无明显性差异(P>0.1)。研究表明: 加速流对鲢、鳙下行游泳行为产生了影响且2种鱼在下行通过方式和偏好流速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正磷酸盐排泄率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对其唯一的浮游动物──大型的特定正磷酸盐(PO4-P)排泄率按不同大小级别和培育时间进行了测定,同时估算了该浮游动物种群的PO4-P排泄率。结果表明,大型的特定PO4-P排泄率依其体重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并且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而大大降低。有鱼系统中大型种群的PO4-P排泄率及其与浮游植物PO4-P摄取率的比值都显著地小于无鱼系统,而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之二项估算值又明显地比鲢单养系统低。看来,大型种群的磷排泄在鲢单养系统的PO4-P再生中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9.
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刘建康  谢平 《生态科学》2003,22(3):193-198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所形成的水华,国外经典的生物操纵论者提倡放养食鱼性鱼类以控制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藉此壮大浮游动物种群,然后借助浮游动物遏制藻类.按照这条思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和鳙应该是清除的对象.本文作者认为我国湖泊中危害性最大的是微囊藻水华,而浮游动物根本不能摄食这种水华,不如直接利用鲢鳙进行控制,因而1989-1992年间在武汉的东湖进行了三次原位围隔试验,2000年再度重复了一次围隔试验,结果证明,迄今在东湖中已消失18年的微囊藻水华,重新出现在不养鱼的围隔里.在养入一定密度的鲢或/和鳙的围隔中,就没有水华出现.已经出现水华的围隔,放入适当密度的鲢或/和鳙后,在短期内水华又复消失;而放入草鱼的围隔,则水华始终持续,不受影响.说明鲢和鳙能有效地遏制微囊藻水华.鲢、鳙遏制水华的有效放养密度(亦即有效生物量)为46-50g·m-3.东湖湖泊中鲢、鳙的生物量,直到1985年才达到这个水平,所以1985年湖里反常地没有出现水华.往后的年份,东湖的鱼产量越来越高,也就是湖里鲢、鳙的生物量越来越大,所以迄今没有微囊藻卷土重来的机会.东湖的水质和其他非生物条件仍适于蓝藻水华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东湖鲢、鳙的产量下降到阈值以下,亦即降到1985年以前1000t水平,那么微囊藻及其它蓝藻水华的重来将是不可避免的.经典的生物操纵论学说和措施不能解决微囊藻水华猖獗的问题.相反,用滤食浮游生物的鲢和鳙直接遏制微囊藻却是有实验根据并已被渔业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采自重庆地区5个地理株系的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进行了比较研究及重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网状车轮虫不同株系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分化,含形态略有不同的齿体及有或无中央颗粒,因而具有明显的种内形态多样性。不同地理株系网状车轮虫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在99.0%~100%之间,遗传距离为0.000~0.008,并在三大变异区(V4、V5与V7)均具一致的二级结构,表明不同株系的18Sr DNA相似度与遗传距离均属种内水平。综合18SrDNA和ITS-5.8S rDNA的变异位点和系统发育对种内分歧的研究分析显示,来自不同地理分布和宿主的网状车轮虫株系皆因相同的变异位点而聚为一枝,以此推断网状车轮虫的种内分化主要受其基因的影响,地理分布与宿主差异等环境影响在目前的种群分化阶段暂未突显。此外,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央颗粒不能作为网状车轮虫的主要鉴别性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