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近期发表的新类群以及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相关条款,对《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竹亚科的两个属进行了修订。中国是否有青篱竹属 (Arundinaria)的分布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分子系统学不支持广义青篱竹属,因此原置于青篱竹属下的4个种应恢复到巴山木竹属 (Bashania) 中。包括近期发表的新类群在内,巴山木竹属在中国共有10种。西藏新小竹 (Neomicrocalamus microphyllus)是一个没有合格发表的裸名,其正确名称应为新小竹 (N.prainii),而云南新小竹(N.yunnanensis)则可能是梨籐竹属的成员。  相似文献   

2.
广东竹亚科新组合及新异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广东竹亚科13新组合,1新名称和3新异名,其中筋竹属3新组合1新名称,牡竹属4新组合,青篱竹属5组合1新异名,箬竹属2新异名及方竹属1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在对竹亚科散生竹全面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酸竹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讨论了本属与相近属之间亲缘和区别。本文确认有6种,其中有1新组合和5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4.
竹亚科一新属——单枝竹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横断山区竹亚科箭竹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辉朝茂  杜凡 《植物研究》1998,18(3):257-274
报道了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竹亚科箭竹属6个新种,4个新变型,它们是:马歌箭竹(FargesiaauritaHsuehetHui)阔叶箭竹(F.macrophyllaHsuehetHui)怒江箭竹(F.nujiangesisHsuehetHui)兰坪箭竹(F.nujiangensisf.lanpingensisHsuehetH.R.Zhang)纹鞘箭竹(F.nujiangensisf.striataH  相似文献   

7.
张雨曲  杨新杰  程虎印  高静  彭亮  张明英  张岗 《广西植物》2022,42(10):1641-1644
繁殖器官在竹类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组在广西马山县观察到竹亚科单枝竹属芸香竹正在开花,该文根据观察到的开花状况和采集到的标本解剖观察结果,对其花枝和繁殖器官特征做了详细的中文及拉丁文补充描述。经对比芸香竹与属内已知繁殖器官结构的单枝竹和小花单枝竹的繁殖器官,3个竹种有相同的繁殖器官结构特征,但在小花数目和大小等方面具有差异。繁殖器官比较表明该属竹种的繁殖器官对喀斯特地貌环境有特殊的适应性,也支持依据营养器官差异划分为3个独立竹种。  相似文献   

8.
箣竹属和牡竹属(竹亚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箣竹属21个种(包括箣竹亚属5个种、孝顺竹亚属2种、单竹亚属4种、绿竹亚属9种和亚属未定1种)以及牡竹属5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气孔保卫细胞上乳突的数目和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并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绿竹亚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界于箣竹属和牡竹属之间,但更接近于箣竹属。因此认为在分类处理上,将绿竹亚属置于箣竹属比单独成立绿竹属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的2个新种和5个新变型:瓜竹Ph. longiciliata、浙江甜竹Ph. zhejiangensis、黄槽黄古竹Ph. angusta f. flavosulcata、绿槽人面竹Ph. aurea f. koi、蝶毛竹 Ph. edulis f. abbreviata、黄条燥壳竹Ph. hirtivagina f. flavovittata和花竹Ph. nidularia f. basipilis;作出3个新组合变型:厚皮毛竹Ph. edulis f. pachyloen、安吉锦毛竹Ph. edulis f. anjiensis和花秆早竹Ph. violascens f. viridisulcata;对金条竹Ph. aureosulcata f. flavostriata、对花竹Ph. bambusoides f. duihuazhu、黄槽斑竹Ph. bambusoides f. mixta和黄皮毛竹Ph. edulis f. holochrysa的模式标本给予了重新指定。  相似文献   

10.
苞藜属在藜科中的系统位置的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2.
五种鲤科鱼类的RAPD分析兼论稀有鮈鲫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作者采用20个随机引物,对五种鲤科鱼类,即稀有鲫、中华细鲫、麦穗鱼、唐鱼和草鱼的基因组进行了DNA随机扩增分析(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即RAPD)。其目的是为了探讨稀有鲫的系统分类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物种中,稀有鲫与中华细鲫和唐鱼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竹果胚体类型及其系统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3种竹果的胚体解剖特征,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分类上的意义。实验证明,竹果胚体的解剖式样是复杂多样的,从而认为,过去把竹亚科的胚型限定为竹型胚,即F+PP型有很大的片面性。竹子的胚型除了与系统分类有一定关系外,还可能与竹子果实类型有关,又可能受其生活环境条件的制约。此外,根据实验,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尚未研究的竹胚的某些其它特征,且这些特征与竹子的系统分类也有一定关系,例如,胚体的弯曲程度,胚芽与盾片和胚根与盾片所成角度,中胚轴延伸情况、盾片大小和形状(纵切面观)等,这些特征对于同一种竹子是比较稳定的,而对于不同竹种和不同竹子类群来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16.
竹类果实胚体的比较解剖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7.
异鲴的骨骼形态及其属的分类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异鲴的骨骼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丹亚科及鲴亚科代表种的骨骼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异鲴与丹亚科在骨骼学性状缺乏共同离征,一系列的离征却表明它与再生鲴亚科鱼类紧密相关。这些离征包括:咽骨形态独特,前臂略长或与后臂等长;下咽齿侧扁,有明显的咀嚼面;基枕骨具有向下弯曲的基枕骨突,咽突而发达,椭圆形且向前突出;穿行于基枕骨的背大动脉通道接近咽突长;副蝶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前上颌骨短宽,下边缘为软骨;上颌骨外侧具突起;齿骨前背缘有外侧等。异鲴之置于丹亚科仅依据他们在围眶骨系的形态及排列上的相似性,而它和鲴亚科鱼类具有的一些共同离征表明它们可以形成姐妹群。因此,异鲴属在鲤科中的分类位置应该更加接近鲴亚科。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在云南省早泥盆世的地层中发现了轮生钩藻(Uncataella verticillata),限于当时的材料,其分类位置未定。本研究所用材料采自它的模式标本产地,化石植物保存良好,首次发现了着生在植物体上的雌性生殖器官——藏卵器。根据藏卵器和植物体其它部分显示的形态特征,本文修订了它的原始描述并对其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认为轮生钩藻是一种原始的轮藻植物,很可能属于直立轮藻目直立轮藻科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19.
20.
论紫堇属的系统演化与区系发生和区系分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紫堇属CorydalisDC.是紫堇科Fumaricaeae的最大属,也是北温带分布型的大属之一。本属自建立以来,迄今尚无完整的分类系统,甚至连属的命名人,后造属模式以及属下分类单位的划分均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根据作者们二十多年来在国内外有关标本室收集的模式标本和有关东亚,南亚标本,经过鉴定整理,首次将本属划分为两大类群,即Croydalis群和Pistolchia群和40个组,并初步建立了一个较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